1、黄峭,字峭山,又名岳,字仁静,号青岗,后裔尊称为峭公或峭山公,锡公的长子,远祖自河南光州固始入闽,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三年(872)四月十五日戍时。自幼沉宏,有智略,官至工部侍郎,娶上官氏、吴氏、郑氏三郡君,共生二十一子。首兴义旅 志在安民唐末昭宗时期,宦官擅权,四镇骚动,洪水蝗灾相继发生,处处闹灾荒,而百姓却未能得到赈济,以致游民乘机酿成“寇盗”,天下甚乱。峭山当时年仅二十,见此现状,慨然兴叹,毅然出积贮财物,赈济灾民,且以儒生胆识,招募邻丁组成义旅,平定动乱。义师所至,社会安定,流民回归家园。当时陇西郡王李克用,有谋略,高举平乱辅唐旗帜,见黄峭有干济之才,举为千夫长。乾宁二年(895),王行瑜
2、、李茂贞、韩建三藩镇侵犯京都长安,朝廷倾危告急。李克用请兵讨伐,峭公内佐机谋,外参戎政,攻克分阝 州,杀掉王行瑜。李克用乘胜穷追李茂贞、韩建。此时,昭宗却听信朱温(全忠)诡言:“茂贞覆灭,则沙陀太盛,朝廷危矣!”诏命其“休兵息民”,制止李克用追杀叛逆,封李克用为晋王,峭山为千户侯,参管江浙、两广军务。乾宁三年(896),茂贞复叛,叛军迫近长安,昭宗出走华州。李克用发兵入援,峭公勤王有功,授工部侍郎。此后,峭公眼见晋王不失臣节,尽心辅唐。昭宗却听信馋言,认为戎狄之人,不可信任。可是朱温之辈,野心图谋不轨,反而受到信赖,因而慨叹:“自古忠者不见信,而听信者不忠,岂有不亡者乎!”光化元年(900),
3、宦官刘季述幽禁昭宗于少阳院,私自要废昭宗李晔,立太子李裕;天复元年(901),韩全诲劫乘兴于乞巧楼,迫昭宗到凤翔;天礻右 元年(904),朱温伪称分阝 、岐兵迫京几,挟持昭宗迁都洛阳,将长安宫室、庐舍尽行拆除,京城长安成为废墟。当时昭宗已成为群奸劫持在掌中的傀儡,至洛阳,朱温便在椒殿杀掉昭宗,立太子祝,是为哀帝。峭公听到政变消息,十分忧伤,绝食数日。工部尚书李袭吉劝解说:“食禄忠事,死固其分也,第念徒死无益,将如后举何?”(峭公行录)自此,峭公勉强顺时,为解甲归田作好准备。天礻右 三年(906),晋王发兵救幽州刘仁恭,联合出兵攻潞州,讨伐朱温。天礻右 四年,朱温弑哀帝自立,改国号为梁,史称后梁
4、太祖。唐亡。隐德不仕 养晦韬光梁开平二年(908)正月,晋王李克用逝世,子存勖继立为晋王,即后唐庄宗,继承父志举兵伐梁,遣使徵聘黄峭出山辅政。峭公辞谢说:“量力而进,那能与量德而退相比。现在德温放弃校书郎官职,回家闭门养高,文江辞掉监察御史,回莆田老家养老。我不能像他们两位明哲保身,但愿为唐逋臣。”(峭公行录)。峭公弃官归隐时才三十五岁。十五年的戎马生活,走遍半个中国,耳闻目睹唐末五代臣杀君,子弑父,政局动荡,军阀混战,千室之邑,不存一二。凶荒之年,人皆相食。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惨状,感到朝野现状难以匡正,遂无意仕途,养晦韬光,告诫诸子不要昧时而躁进。峭公归隐山林,创办和平书院,敦聘鸿儒名师,
5、诱诲后进。至宋代人才辈出,该书院培养出太常寺丞黄汝济,御史中丞、资政殿大学士黄履,秘书省秘书丞黄伯思,台州知州黄章,兵部尚书、端明殿大学士黄中,衡阳太守黄瀚,工部员外郎黄木,婺州知州黄向等等一大批超凡人才,并造就一批批异姓子弟人才,故和平镇以读书人多,人才出众而著称于世。峭公曾写四景诗,记归隐生活,以表示恬然自得之情。春花落断桥流水,莺啼深院轻烟。雨歇桃源浪暖,澄潭未许龙眠。夏赤日远衔葵影,薰风浓滞荷香。案上书添碧色,芭蕉绿映南窗。秋阶下黄葩晓露,庭前丹桂秋风。未忍抛书歆枕,冰轮驭正升东。冬烟淡淡迷古树,月明明浸梅花。昨夜阶前积雪,余晖白映窗纱。避乱遣子 教子有方峭公归隐数十年间,目睹社会变乱
6、,政局动荡,换了五代十一君,亡国而被弑杀的国君八人。时间长的不过十多年,短的不过三、四年。政局如此动荡,决心遣散诸子以避不测之祸。后周广顺元年(951),是年郭威篡后汉为后周太祖。峭公年已八旬,宴会姻族,对众儿子说:世人拜神祈求“多福、多寿、多男”,但是尧说:“多寿则多忧,多男则多惧。”你们二十一人,难道我不愿意都留在身边,以终余年,只是忧虑多男多惧,我怎能指望大家株守家乡呢?应该走出去自谋发展。我过去在戎伍,走遍半个天下,回想闽、粤、赣、江、浙等地,山环水秀,饶沃的田地到处都有,但都已荒芜,只要开发,便成乐土。三妻位下各留长子以奉侍父母,其余一十八支不得恋此故土,各自信步天下,相地而居,随地
7、命名。诸子齐声说:“俗话说,积谷防饥,养儿娱老。父亲已到八十高龄,我们正在忧虑不能日日奉侍左右,反叫我们远处他乡,培育这么多子女有什么用?”峭公慨然长叹说:“谁说散不如聚,而共同留恋这小小的地方!你们没有听说,燕雀怡堂而殆,鹪鹩巢林而安,我的忧虑恐惧,就是为此。”当时众烟亲也向前劝说:“池内之鱼,远逊云间之鹤,当前海内多变,我们觉得亲翁考虑此问题,既全面又有深远意义,为何要仿效吃乳的婴儿,向母亲怀中索食呢!”峭公接着说:“聪明辖达之人的见识,大致相同。择木而栖,就在于食禽。”于是将所积贮的资财均分,并新修家谱,各授一册,且郑重地说:“此谱以便年深岁久认所由来,知道我们的远祖分自光州,今为绥城旧
8、族、乡名昼锦,里号和平,而中城鹳薮、竹粟、勘头,都是我们一脉之亲所居住的地方。应当珍藏谱牒,遥接书香,使上不堕贻谋之家声,下可绵子之世泽,所以不应该将分与聚当为两种不同的效果看待。他日相逢,彼以礼施,此以礼报,频来而不拒,久间而不疏。你们兄弟可卜吉登程,言无多嘱。”遂口占一诗以授之。信马登程往异方,任寻胜地振纲常。足离此境非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早暮莫忘亲嘱咐,春秋须荐祖蒸尝。漫云富贵由天定,三七男儿当自强。峭公三郡君,各自吟诗一首,后世子孙尊称为三妈太诗上官氏夫人诗云:才郎峭老有三妻,官吴郑氏三七齐。创业兴家离祖地,归来报命省亲帏。第一夫人上官氏(亦作官氏),诰封一品夫人吴氏夫人诗云: 吾年
9、八九难期会,奕叶分枝为汝题。尚有富贵与贫贱,相逢须念共根蒂。第二夫人吴氏,诰封一品夫人郑氏夫人诗云:祷造苍天礻右 各乡,官吴郑氏三七郎。奉奏公命吾儿去,投辙绵绵奕世昌。第三夫人郑氏嘱媳诗:上官氏诗云:骏马行行出异乡,元旦日食素一餐。吴氏诗云:骏马悠悠出异方,元旦日食素二餐。郑氏诗云:骏马匆匆出异方,元旦日食素三餐。后周广顺二年壬子(952)秋,诸子各择其址,先后回乡省亲。峭公欣慰良多。三年(953)仲冬十一月初十日巳时,没有感觉病痛而逝世,享寿八十二,卜葬鹳薮黄家林,有碑为记。横文:唐朝工部侍郎。正面直文:乾隆四十四年八月吉旦,祖考名峭字山公黄公之墓。二十一股子孙敬立。此墓于 1986 年由邵
10、武市嗣孙组织助款重修,碑文为乾隆四十四年原建镌刻。列为邵武市二批文物保护单位。文曰:黄峭墓,经一九八六年四月十五日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邵武市人民政府,一九八六年四月三十日立。以子贵,北宋时,太宗、仁宗累有进封钦赐工部刑部尚书。太子少保,并立碑具文如“敕封峭山公刑部尚书。太子少保。”赞曰: 平生智勇皆兼全,好观韬略有才贤。宜男但能荣三七,庆祝应知岁八千。济济多士无容已,代代簪缨独悠然。元老勋名留后泽,清卿世德映貂蝉。富贵原自由天定,福寿双美瑞盈焉。夫人上官氏,字妙秀,生於唐懿宗咸通十二年辛卯十月二十八日子时,卒於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丁末四月二十三日未时,享寿七十六
11、,葬黎舍觉辉寺后天池塘,立有碑。生子七:和、梅、荀、盖、楚、龟、洋。吴氏夫人字妙香,生於唐僖宗乾符五年戊戍七月初六日酉时,卒於后周世宗显德元年甲寅三月三十日子时,享寿七十八,葬大鼠纲立有碑。生子七:政、化、衢、卢、福、林、塘。郑氏夫人字妙季,生於唐僖宗广明元年庚子七月初五日丑时,卒於宋太祖建隆二年辛酉十月初二日卯时,享寿八十三,葬官济庵牛栏窠,立有碑。生子七:发、城、延、允、井、层。以妻房大小兄弟二十一人排行顺序是:和梅荀盖楚龟洋,政化衢卢福林塘。发潭城延允井层,官吴郑氏永流芳。以峭山出生及其子出生年月日时来看,公二十一岁生和公,六十岁生层公。按出生年、月、日、时,二十一次次第名录是:和梅荀发
12、盖潭城,楚政化龟衢洋延。卢福允林塘井层,排行第几则了然。黄峭山他娶了三位才德兼优的夫人:第一夫人上官氏(亦作官氏),诰封一品夫人;第二夫人吴氏,诰封一品夫人;第三夫人郑氏。这三位夫人各生 7 子。这 21 个儿子,个个功名卓著,成就斐然,而且子孙兴旺,后嗣蕃昌。五代后周广顺元年(951 年)正月初二,年已八十高龄的邵武和平黄氏大族祖峭山公,将 21 房子孙召集齐全,然后当众宣布了一个重大决定:将黄家自春申君以后数千年所积累的祖产 铜钱 80 万贯,金银 800 余称,一并均分为 21份,合令三妻位下共 21 房子孙,各领祖传家产一份,随即离开家乡,另立基业,各自自谋发展。当时三位夫人啼泣请求,峭山公便对原来的决定稍作改动,重新宣布:除官、吴、郑三位夫人名下各留长子一房奉养老母以尽温情之义以外,其余 18 房子孙,不许恋此一方故土,须各自信步天下,择木而栖,相地而居。接着,峭山公卜占离家吉日,并于这一天将新修的黄氏家谱21 套,分授 21子,各领一套,嘱令他们随身携带,妥善珍藏,不忘所出。 邵武黄氏的这次大分析,以及随之而来的迁徙流布,相当多的黄氏谱牒都有详细记载。父子兄弟作别时,峭山公曾规定,以 21 子所徙居之地的名称,代替 21 子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