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 序不 佞 少 以 绘 名 , 性 好 搜 奇 , 最 喜 关 仝 、 荆 浩 笔 意 ,每 宗 之 。 游 燕 及 楚 , 中 岁 归 吴 (江 苏 ), 择 居 润 州 。 环 润 皆 佳山 水 , 润 之 好 事 者 ,取 石 巧 者 置 竹 木 间 为 假 山 ; 予 偶 观 之 ,为 发 一 笑 。 或 问 日 : 何 笑 ? 予 曰 : 世 所 闻 有 真 斯 有 假 ,胡 不 假 真 山 形 , 而 假 迎 勾 芒 者 之 拳 磊 乎 ? 或 曰 君 能 之乎 ? 遂 偶 为 成 壁 , 靓 观 者 俱 称 : 俨 然 佳 山 也 ; 遂 播闻 於 远 近 。 适 晋 陵 方
2、伯 吴 又 予 公 开 而 招 之 。 公 得 基 於 城 东 ,乃 元 朝 温 相 故 园 , 仅 十 五 亩 。 公 示 予 曰 : 斯 十 亩 为 宅 , 余五 亩 , 可 效 司 马 温 公 独 乐 制 。 予 观 其 基 形 最 高 , 而 穷其 源 最 深 , 乔 木 参 天 , 虬 枝 拂 地 。 予 曰 : 此 制 不 第 宜 掇 石而 高 , 且 宜 搜 土 而 下 , 合 乔 木 参 差 山 腰 , 蟠 根 嵌 石 , 宛 若 画意 ; 依 水 而 上 , 构 亭 台 错 落 池 面 , 篆 壑 飞 廊 , 想 出 意 外 。 落 成 , 公 喜 曰 : 从 进 而 出 ,
3、 计 步 仅 四 里 , 自 得 谓 江 南 之 胜 ,惟 吾 独 收 矣 。 别 有 小 筑 , 片 山 斗 室 , 予 胸 中 所 蕴 奇 , 亦 觉发 抒 略 尽 , 益 复 自 喜 。 时 汪 士 衡 中 翰 , 言 於 銮 江 西 筑 , 似 为合 志 , 兴 又 予 公 所 构 , 并 骋 南 北 江 焉 。 暇 草 式 所 制 , 名 园牧 尔 。 姑 孰 曹 元 甫 先 生 游 於 兹 , 主 人 皆 予 盘 桓 信 宿 。 先 生称 赞 不 已 , 以 为 荆 关 之 绘 也 , 何 能 成 于 笔 底 ? 予 遂 出 其 式 视先 生 。 先 生 曰 : 斯 千 古 为 文
4、 件 者 , 何 以 云 牧 ? 斯 乃 君 之开 关 , 改 之 曰 冶 可 矣 。 崇 祯 辛 未 知 秋 杪 否 道 人 暇 於 扈冶 堂 中 题 。 兴 造 论世 之 兴 造 , 专 主 鸠 匠 , 独 不 闻 三 分 匠 、 七 分 主 人 之 谚 乎 ?非 主 人 也 , 能 主 之 人 也 。 古 公 输 巧 , 陆 云 精 艺 , 其 人 岂 执 斧斤 者 哉 ? 若 匠 惟 雕 镂 是 巧 , 排 架 是 精 , 一 架 一 柱 , 定 不 可 移 ,俗 以 无 窍 之 人 呼 之 , 其 确 也 。 故 凡 造 作 , 必 先 想 地 立 基 ,然 後 定 期 间 进 ,
5、量 其 广 狭 , 随 曲 合 方 , 是 在 主 者 , 能 妙 於 得体 合 宜 , 未 可 拘 牵 。 假 如 基 地 偏 缺 , 邻 嵌 何 必 欲 求 其 齐 , 其屋 架 何 必 拘 三 、 五 间 , 为 进 多 少 ? 半 间 一 厂 , 自 然 雅 称 , 斯所 谓 主 人 之 七 分 也 。 第 园 筑 之 主 , 犹 须 什 九 , 而 用 匠 什一 , 何 也 ? 园 林 巧 於 因 界 , 精 在 体 宜 , 愈 非 匠 作 可 为 , 亦 非主 人 所 能 自 主 义 ; 需 求 得 人 , 当 要 节 用 。 因 者 : 随 基 势 高 下 ,体 形 之 端 正
6、, 碍 木 删 桠 , 泉 流 石 注 , 互 相 借 资 ; 宜 亭 斯 亭 ,宜 榭 斯 树 , 不 妨 偏 径 , 顿 置 婉 转 , 斯 谓 精 而 合 宜 者 也 。借 者 : 园 虽 别 内 外 , 得 景 则 无 拘 远 近 , 晴 峦 耸 秀 , 绀 宇 凌 空 ;极 目 所 至 , 俗 则 屏 之 , 嘉 则 收 之 , 不 分 町畽, 尽 为 烟 景 , 斯所 谓 巧 而 得 体 者 也 。 体 宜 因 借 , 匪 得 其 人 , 兼 之 惜 费 ,则 前 工 并 弃 , 既 有 後 起 之 输 、 云 , 何 传 於 世 ? 予 亦 恐 浸 失 其源 , 聊 绘 式 於
7、後 , 为 好 事 者 公 焉 。 园 说凡 结 林 园 , 无 分 村 郭 , 地 偏 为 胜 , 开 林 择 剪 蓬 蒿 ; 景 到随 机 , 在 涧 共 修 兰 芷 。 径 缘 三 益 , 业 拟 千 秋 , 围 墙 隐 约 於 萝间 , 架 屋 蜿 蜒 於 木 末 。 山 楼 远 , 纵 目 皆 然 ; 竹 坞 寻 幽 , 醉 心既 是 。 轩 楹 高 爽 , 窗 户 虚 邻 ; 纳 千 顷 汪 洋 , 收 四 时 之 烂 缦 。梧 阴 匝 地 , 槐 荫 当 庭 ; 插 柳 沿 提 , 栽 梅 绕 屋 ; 结 茅 竹 里 , 浚一 派 之 长 源 ; 障 锦 山 屏 , 列 千 寻
8、耸 翠 , 虽 由 人 作 , 宛 自 天 开 。刹 宇 隐 环 窗 , 彷 佛 片 图 小 李 ; 岩 峦 堆 劈 石 , 参 差 壁 大 疑 。 萧寺 可 以 卜 邻 , 梵 音 到 耳 ; 远 峰 偏 宜 借 景 , 秀 色 堪 餐 。 紫 气 青霞 , 鹤 声 送 来 枕 上 ; 白 苹 红 蓼 , 鸥 盟 同 结 矶 边 。 看 山 上 个 篮舆 , 问 水 拖 条 枥 杖 ; 斜 飞 碟 雉 , 横 跨 长 虹 ; 不 羡 摩 诘 辋 川 ,何 数 季 伦 金 谷 。 一 湾 仅 於 消 夏 , 百 亩 岂 为 藏 春 ; 养 鹿 堪 游 ,种 鱼 可 捕 。 凉 亭 浮 白 ,
9、冰 调 竹 树 风 生 ; 暖 阁 偎 红 , 雪 煮 炉 铛涛 沸 。 渴 吻 消 尽 , 烦 顿 开 除 。 夜 雨 芭 蕉 , 似 杂 鲛 人 之 泣 泪 ;晓 风 杨 柳 , 若 翻 蛮 女 之 纤 腰 。 移 竹 当 窗 , 分 梨 为 院 ; 溶 溶 月色 , 瑟 瑟 风 声 ; 静 扰 一 榻 琴 书 , 动 涵 半 轮 秋 水 。 清 气 觉 来 几席 , 凡 尘 顿 远 襟 怀 ; 窗 牖 无 拘 , 随 宜 合 用 ; 栏 杆 信 画 , 因 境而 成 。 制 式 新 番 , 裁 除 旧 套 ; 大 观 不 足 , 小 筑 允 宜 。 相 地园 基 不 拘 方 向 , 地
10、势 自 有 高 低 ; 涉 门 成 趣 , 得 景 随 形 ,或 傍 山 林 , 欲 通 河 沼 。 探 奇 近 郭 , 远 来 往 之 通 衢 ; 选 胜 落 村 ,藉 参 差 之 深 树 。 村 庄 眺 野 , 城 市 便 家 。 新 筑 易 乎 开 基 , 只 可栽 杨 移 竹 ; 旧 园 妙 於 翻 造 , 自 然 古 木 繁 花 。 如 方 如 圆 , 似 偏似 曲 ; 如 长 弯 而 环 璧 , 似 偏 阔 以 铺 云 。 高 方 欲 就 亭 台 , 低 凹可 开 池 沼 ; 卜 筑 贵 从 水 面 , 立 基 先 究 源 头 , 疏 源 之 去 由 , 察水 之 来 历 。 临
11、溪 越 地 , 虚 阁 堪 支 ; 来 巷 借 天 , 浮 廊 可 度 。 倘嵌 他 人 之 胜 , 有 一 线 相 通 , 非 为 间 绝 , 借 景 偏 宜 ; 若 对 邻 氏之 花 , 馋 几 分 消 息 ; 可 以 招 呼 , 收 春 无 尽 。 架 桥 通 隔 水 , 别馆 堪 图 ; 聚 石 叠 围 墙 , 居 山 可 拟 。 多 年 树 木 , 碍 筑 檐 垣 ; 让一 步 可 以 立 根 , 斫 数 桠 不 妨 封 顶 。 斯 谓 雕 栋 飞 楹 构 易 , 荫 槐挺 玉 成 难 。 相 地 合 宜 , 构 园 得 体 。( 一 ) 、 山 林 地园 地 为 山 林 胜 , 有
12、 高 有 凹 , 有 曲 有 深 , 有 峻 而 悬 , 有 平而 坦 , 自 成 天 然 之 趣 , 不 烦 人 事 之 工 。 入 奥 疏 源 , 就 低 凿 水 ,搜 土 开 其 穴 麓 , 培 山 接 以 房 廊 。 杂 树 参 天 , 楼 阁 碍 云 霞 而 出没 ; 繁 花 覆 地 , 亭 台 突 池 沼 而 参 差 。 绝 涧 安 其 梁 , 飞 岩 假 其栈 ; 闲 闲 即 景 , 寂 寂 探 春 。 好 鸟 要 明 , 群 麋 偕 侣 。 槛 逗 几 番花 信 , 门 湾 一 带 溪 流 , 竹 里 通 幽 , 松 寮 隐 僻 , 送 涛 声 而 郁 郁 ,起 鹤 舞 而 翩
13、 翩 。 阶 前 自 扫 雪 , 岭 上 谁 锄 月 。 千 峦 环 翠 , 万 壑流 青 。 欲 藉 陶 舆 , 何 缘 谢 屐 。( 二 ) 、 城 市 地市 井 不 可 园 也 ; 如 园 之 , 必 向 幽 偏 可 筑 , 邻 虽 近 俗 , 门掩 无 哗 。 开 径 逶 迤 , 竹 木 遥 飞 叠 雉 ; 临 濠 蜒 蜿 蜒 , 柴 荆 横 引长 红 , 院 广 堪 梧 , 提 湾 宜 柳 , 别 难 成 野 , 兹 易 为 林 。 架 屋 随基 , 浚 水 坚 之 石 麓 ; 安 亭 得 景 , 莳 花 以 春 风 。 虚 阁 荫 桐 , 清池 涵 月 ; 洗 出 千 家 烟 雨
14、, 移 将 四 壁 图 书 。 素 人 镜 中 飞 练 ; 青来 郭 外 环 屏 。 芍 药 宜 栏 , 蔷 薇 未 架 ; 不 妨 凭 石 , 最 厌 编 屏 ;束 久 重 修 , 安 垂 不 朽 ? 片 山 多 致 , 寸 石 生 情 ; 窗 虚 蕉 影 玲 珑 ,岩 曲 松 根 盘 礴 。 足 微 市 隐 犹 胜 巢 居 , 能 为 闹 处 寻 幽 , 胡 舍 近方 图 远 ; 得 闲 即 诣 随 兴 携 游 。( 三 ) 、 村 庄 地 古 之 乐 田 园 者 , 居 亩 亩 之 中 ; 今 耽 丘 壑 者 , 选 村 庄 之胜 , 团 团 篱 落 , 处 处 桑 麻 ; 凿 水 为
15、濠 , 挑 堤 种 柳 ; 门 楼 知 稼 ,廊 庑 连 云 连 芸 。 约 十 亩 之 基 , 须 开 池 者 三 , 曲 折 有 情 , 疏 源正 可 ; 余 七 分 之 地 , 为 叠 土 者 四 , 高 卑 无 论 , 栽 竹 相 宜 。 堂需 绿 野 犹 开 , 花 隐 重 门 若 掩 。 掇 石 磨 知 山 假 , 到 桥 若 谓 津 通 。桃 李 成 蹊 ; 楼 薹 入 画 。 围 墙 编 棘 , 窦 留 山 犬 迎 人 ; 曲 径 绕 篱 ,苔 破 家 童 扫 叶 。 秋 老 蜂 房 未 割 ; 西 成 鹤 凛 先 支 。 安 闲 莫 管 稻梁 谋 , 酤 酒 不 辞 风 雪
16、陆 ; 归 林 得 志 , 老 囿 有 余 。( 四 ) 、 郊 野 地 郊 野 择 地 , 依 乎 平 冈 曲 坞 , 叠 陇 乔 林 , 水 浚 通 源 , 桥横 跨 水 , 去 城 不 数 里 , 而 往 来 可 以 任 意 , 若 为 快 也 。 谅 地 势之 崎 岖 , 得 基 局 之 大 小 ; 围 知 版 筑 , 构 拟 习 池 。 开 荒 欲 引 长流 , 摘 景 全 留 杂 树 。 搜 根 惧 水 , 理 顽 石 而 堪 支 ; 引 蔓 通 津 ,缘 飞 而 可 度 。 风 生 寒 峭 , 溪 湾 柳 间 栽 桃 ; 月 隐 清 微 , 屋 绕 梅余 种 竹 ; 似 多 幽
17、趣 , 更 入 深 情 。 两 三 间 曲 尽 春 藏 , 一 二 处 堪为 暑 避 , 隔 林 鸠 唤 雨 , 断 岸 马 嘶 风 ; 花 落 呼 童 , 竹 深 留 客 ;任 看 主 人 何 必 问 , 还 要 姓 氏 不 须 题 。 需 陈 风 月 清 音 , 休 犯 山林 罪 过 。 韵 人 安 亵 , 俗 笔 偏 涂 。( 五 ) 、 傍 宅 地 宅 傍 与 後 有 隙 地 可 葺 园 , 不 第 便 於 乐 闲 , 斯 谓 护 宅 之佳 境 也 。 开 池 浚 壑 , 理 石 挑 山 , 设 门 有 待 来 宾 , 留 径 可 通 尔( 迩 ) 室 。 竹 修 林 茂 , 柳 暗
18、花 明 ; 五 亩 何 拘 , 且 效 温 公 之 独乐 ; 四 时 不 谢 , 宜 偕 小 玉 以 同 游 。 日 竟 花 朝 , 宵 分 月 夕 , 家庭 侍 酒 , 须 开 锦 幛 之 藏 ; 客 集 徵 诗 , 量 罚 金 谷 之 数 。 多 方 题咏 , 薄 有 洞 天 ; 常 余 半 榻 琴 书 , 不 尽 数 竿 烟 雨 。 涧 户 若 为 止静 , 家 山 何 必 求 深 ; 宅 遗 谢 眺 之 高 风 , 岭 划 孙 登 之 长 啸 。 探梅 虚 蹇 , 煮 雪 当 姬 , 轻 身 尚 寄 玄 黄 , 具 眼 胡 分 青 白 。 固 作 千年 事 , 宁 知 百 岁 人 ;
19、足 矣 乐 闲 , 悠 然 护 宅 。( 六 ) 、 江 湖 地江 干 湖 畔 , 深 柳 疏 芦 之 际 , 略 成 小 筑 , 足 微 大 观 也 。悠 悠 烟 水 , 澹 澹 云 山 , 泛 泛 鱼 舟 , 闲 闲 鸥 鸟 , 漏 层 阴 而 藏 阁 ,迎 先 月 以 登 台 。 拍 起 云 流 , 觞 飞 霞 伫 , 何 如 岭 , 堪 偕 子 晋吹 箫 ? 欲 拟 瑶 池 , 若 待 穆 王 待 宴 。 寻 闲 是 福 , 知 享 既 仙 。 立 基凡 园 圃 立 基 , 定 厅 堂 为 主 。 先 乎 取 景 , 妙 在 朝 南 , 倘 有乔 木 数 株 , 仅 就 中 庭 一 二
20、 。 筑 垣 须 广 , 空 地 多 存 , 任 意 为 持 ,听 从 排 布 ; 择 成 馆 舍 , 余 构 亭 台 ; 格 式 随 宜 , 栽 培 得 致 。 选向 非 拘 宅 相 , 安 门 须 合 厅 方 。 开 土 堆 山 , 沿 池 驳 岸 ; 曲 曲 一湾 柳 月 , 濯 魄 清 波 ; 遥 遥 十 里 荷 风 , 递 香 幽 室 。 编 篱 种 菊 ,因 之 陶 令 当 年 ; 锄 岭 栽 梅 , 可 并 庾 公 故 迹 。 寻 幽 移 竹 , 对 景莳 花 ; 桃 李 不 言 , 似 通 津 信 ; 池 塘 倒 影 , 拟 人 鲛 宫 。 一 派 涵秋 , 重 阴 结 夏 ;
21、 疏 水 若 为 无 尽 , 断 处 通 桥 ; 开 林 须 酌 有 因 ,按 时 架 屋 。 房 廊 蜒 蜿 , 楼 阁 崔 巍 , 动 江 流 天 地 外 之 情 ,合 山 色 有 无 中 之 句 。 适 兴 平 芜 眺 远 , 壮 观 乔 岳 瞻 遥 ; 高阜 可 培 , 低 方 宜 挖 。( 一 ) 、 厅 堂 基厅 堂 立 基 , 古 以 五 间 三 间 为 率 ; 须 量 地 广 窄 , 四 间 亦 可 ,四 间 半 亦 可 , 再 不 能 展 舒 , 三 间 半 亦 可 。 深 奥 曲 折 , 通 前 达後 , 全 在 斯 半 间 中 , 生 出 幻 境 也 。 凡 立 园 林
22、, 必 当 如 式 。( 二 ) 、 楼 阁 基楼 阁 之 基 , 依 次 序 定 在 厅 堂 之 後 , 何 不 立 半 山 半 水 之 间 , 有二 层 三 层 之 说 ? 下 望 上 是 楼 , 山 半 拟 为 平 屋 , 更 上 一 层 , 可穷 千 里 目 也( 三 ) 、 门 楼 基园 林 屋 宇 , 虽 无 方 向 , 惟 门 楼 基 , 要 依 厅 堂 方 向 , 合 宜 则 立 。( 四 ) 、 书 房 基书 房 之 基 , 立 於 园 林 者 , 无 拘 内 外 , 择 偏 僻 处 , 随 便 通 园 ,令 游 人 莫 知 有 此 。 内 构 斋 、 馆 、 房 、 室 ,
23、 借 外 景 , 自 然 幽 雅 ,深 得 山 林 之 趣 。 如 另 筑 , 先 相 基 形 : 方 、 圆 、 长 、 扁 、 广 、阔 、 曲 、 狭 , 势 如 前 厅 堂 基 余 半 间 中 , 自 然 深 奥 。 或 楼 或 屋 ,或 廊 或 榭 , 按 基 形 式 , 临 机 应 变 而 立 。( 五 ) 、 亭 榭 基花 间 隐 榭 , 水 际 安 亭 , 斯 园 林 而 得 致 者 。 惟 榭 只 隐 花 间 , 亭胡 拘 水 际 , 通 泉 竹 里 , 按 景 山 颠 , 或 翠 筠 茂 密 之 阿 ; 苍 松 蟠郁 之 麓 ; 或 借 濠 濮 之 上 , 入 想 观 鱼
24、; 倘 支 沧 浪 之 中 , 非 歌 濯足 。 亭 安 有 式 , 基 立 无 凭 。( 六 ) 、 廊 房 基廊 基 未 立 , 地 局 先 留 , 或 余 屋 之 前 後 , 渐 通 林 许 。 蹑 山 腰 ,落 水 面 , 任 高 低 曲 折 , 自 然 断 续 蜿 蜒 , 员 林 中 不 可 少 斯 一 断境 界 。( 七 ) 、 假 山 基假 山 之 基 , 约 大 半 在 水 中 立 起 。 先 量 顶 之 高 大 , 缠 定 基 之 浅深 。 缀 石 须 知 占 天 , 围 土 然 占 地 , 最 忌 居 中 , 更 宜 散 漫 。 装 折凡造作难於装修 , 惟园屋异乎家宅 ,
25、 曲折有条 , 端方非额 , 如端方中须寻曲折 , 到曲折处环定端方 , 相间得宜 , 错宗为妙 。 装壁应为排比 , 安门分出来由 。 假如全房数间 , 内中隔开可矣 。 定存後步一架 ,余外添设何哉?便径他居,复成别馆。砖墙留夹,可通不断之房廊 ;板壁常空 , 隐出别壶之天地 。 亭台影罅 , 楼阁虚邻 。 绝处犹开 , 低方忽上,楼梯仅乎室侧,台级藉矣山阿。门扇岂异寻常,窗欞遵 时 各式 。 掩 宜 何 线 , 嵌 不 窥 丝 。 落 步 栏 杆 , 长 廊 犹 胜 ; 半 墙 窗 隔 ,是 室 皆 然 。 古 以 委 花 为 巧 , 今 之 柳 叶 生 奇 。 加 之 明 瓦 斯 坚
26、,外 护 风 窗 觉 密 。 半 楼 半 屋 , 依 替 木 不 妨 一 色 天 花 ; 藏 房 藏 阁 ,靠 虚 檐 无 碍 半 弯 月 牖 。 借 架 高 檐 , 须 知 下 卷 。 出幙若 分 别 院 ;连 墙儗越 深 斋 。 构 合 时 宜 , 式 微 清 赏 。 屋 宇凡家宅住房,五间三间,循次第而造;惟园林书屋,一室半室,按时景为情。方向随宜,鸠工合见;家居必论,野筑惟因。随厅堂俱一般,近台榭有别致。前添敞卷,後进余轩;必有重椽,须支草架;高低依制,左右分为。当檐最碍两厢,庭除恐窄;落步但加重庑,阶砌犹深。升拱不让雕鸾,门枕胡为镂鼓;时遵雅朴,古摘端方。画彩虽佳,木色加之青绿;雕镂
27、易俗,花空嵌以仙禽。长廊一带回旋,在竖柱之初,妙於变幻;小屋数椽委曲,究安门之当,理及精微。奇亭巧榭,构分红紫之丛;层阁重楼,出云霄之上;隐现无穷之态,招摇不尽之春。槛外行云,镜中流水,洗山色之不去,送鹤声之自来。境仿瀛壶,天然图画,意尽林泉之癖,乐余园圃之间。一鉴能为,千秋不朽。堂占太史;亭问草玄,非及云艺之台楼,且操般门之斤斧。探其合志智,常套俱柴。(一)、门楼门上起楼,象城堞有楼以壮观也。无楼亦呼之。(二)、堂古者之堂,自半已前,虚之为堂。堂者,当也。谓当正向阳之屋,以取堂堂高显之义。(三)、斋斋较堂,惟气藏而致敛,盖藏修密处之地,故式不宜敞显。(四)、室古云,自半已前(後),实为室。尚
28、书有壤室,左传有窟室,文选载:旋室娟以窈窕指曲室也。(五)、房释名云:房者,防也。防密内外以寝闼也。(六)、馆散寄之居,曰馆,可以通别居者。今书房亦称馆,客舍为假馆。(七)、楼说文云:重屋曰楼。尔雅云:陕而修曲为楼。言窗牖虚开,诸孔?然也。造式,如堂高一层者是也。(八)、台释名云:台者持也。言筑土坚高,能自胜持也。园林之台,或掇石而高上平者;或木架高而版平无屋者;或楼阁前出一步而敞者,俱为台。(九)、阁阁者,四阿开四牖。汉有麒麟阁,唐有凌烟阁等,皆是式。(十)、亭释名云:亭者,停也。所以亭憩游行也。司空图有休休亭,本此义。造式无定,自三角、四角、五角、梅花、六角、横圭、八角至十字,随意合宜则制
29、,惟地图可略式也。(十一)、榭释名云:榭者,藉也。藉景而成者也。或水边,或花畔,制亦随态。(十二)、轩轩式?车,取轩轩欲举之意,宜置高敞,以助胜则称。(十三)、卷卷者,厅堂前欲宽展,所以添设也。或小室欲异人宇,亦为斯式。惟四角亭及轩可并之。(十四)、厂古云:因岩为屋曰厂,盖借岩成势,不成完屋者为厂。(十五)、廊廊者,庑出一步也,宜曲宜长则胜。古之曲廊,俱曲尺曲。今于所构曲廊,之宇曲者,随形而弯,依势而曲。或蟠山腰,或穷水际,通花渡壑,蜿蜒无尽,斯寝园之篆云也。予见润之甘露寺数间高下廊,传说鲁班所造。(十六)、五架梁五架梁,乃厅堂有过梁也。如前後各添一架,合七架梁列架式。如前添卷,必须草架而轩敞
30、。不然前檐深下,内黑暗者,斯故也。如欲宽展,前再添一廊。又小五架梁,亭、榭、书楼可构。将後童柱换长柱,可装屏门,有别前後,或添廊亦可。(十七)、七架梁七架梁,凡屋之列架也,如厅堂列添卷,亦用草架。前後再一添架,斯九架列之活法。如造楼阁,先算上下檐数。然後取柱料长,许中加替木。(十八)、九架梁九架梁屋,巧於装折,连四、五、六间,可以面东、西、南、北。或隔三间、两间、一间、半间,前後分为。须用复水重椽,观之不知其所。或嵌楼於上,斯巧妙处不能尽式,只可相机而用,非拘一者。(十九)、草架草架,乃厅堂之必用者。凡屋添卷,用天沟,且费事不耐久,故以草架表里整齐。向前为厅,向後为楼,斯草架之妙用也,不可不知
31、。(二十)、重椽重椽,草架上椽也,乃屋中假屋也。凡屋隔分不仰顶,用重椽复水可观。惟廊构连屋,或构倚墙一披而下,断不可少斯。(二十一)、磨角磨角,如殿阁?角也。阁四敞及诸亭决用。如亭之三角至八角,各有磨法,尽不能式,是自得依番机构。如厅堂前添廊,亦可磨角,当量宜。(二十二)、地图凡瓦作止能式屋列图,式地图者鲜矣。夫地图者,主匠之合见也。假如一宅基,欲造几进,先以地图式之。其进几间,用几柱著地,然後式之,列图如屋。欲造巧妙,先以斯法,以便为也。 屋 宇 图 式五 架 过 梁 式 : 前 或 添 卷 , 後 添 架 , 合 成 七 架 列 。 草 架 式为 厅 堂 前 添 卷 , 须 用 草 架 ,
32、 前 再 加 之 步 廊 , 可 以 磨 角 。 七 架 列 式凡 屋 以 七 架 为 率 。 七 架 酱 架 式不 用 脊 柱 , 便 於 挂 画 , 或 朝 南 北 , 屋 傍 可 朝 东 西 之 法 。 九 架 梁 , 六 柱 式 , 前 後 卷 式此 屋 宜 多 间 , 随 便 隔 间 , 复 水 或 向 东 西 南 北 之 活 法 。 小 五 架 梁 式凡 造 书 房 、 小 斋 或 亭 , 此 式 可 分 前 後 。 地 图 式凡 兴 造 , 必 先 式 新 。 偷 柱 定 磉 , 量 基 广 狭 , 次 是 列 图 。 凡 厅堂 中 一 间 宜 大 , 傍 间 宜 小 , 不 可
33、 匀 造 。 梅 花 亭 地 图 式先 以 石 砌 成 梅 花 基 , 立 柱 於 瓣 , 结 顶 合 檐 , 亦 如 梅 花 也 。 十 字 地 图 式十 二 柱 四 分 而 立 , 顶 结 方 尖 , 周 檐 亦 成 十 字 。 诸 亭 不 式 , 为梅 花 、 十 字 , 自 古 伪 造 者 , 故 式 之 地 图 , 聊 识 其 意 可 也 。 斯二 亭 , 只 可 盖 草 。 栏 杆栏 杆 信 画 化 而 成 , 减 便 为 雅 。 古 之 回 文 万 字 , 一 概 屏 去 ,少 留 凉 床 佛 座 之 用 , 园 屋 间 一 不 可 制 也 。 予 历 数 年 , 存 式 百状
34、, 有 工 而 精 , 有 减 而 文 , 依 次 序 变 幻 , 式 之 於 左 , 便 为 摘用 。 以 笔 管 式 为 始 , 近 有 将 篆 字 制 栏 杆 者 , 况 理 画 不 匀 , 意不 联 络 。 予 斯 式 中 , 尚 觉 未 尽 , 尽 可 粉 饰 。栏 杆 图 式 。笔 管 式 : 栏 杆 以 笔 管 式 为 始 , 以 单 变 双 , 双 则 如 意 。 变 画 以匀 而 成 , 故 有 名 。 无 名 者 恐 有 遗 漏 , 总 次 序 记 之 , 内 有 花 纹不 易 制 者 , 亦 书 做 法 , 以 便 鸠 匠 。锦 葵 式 : 先 以 六 料欑心 , 然 後
35、 加 瓣 , 如 斯 做 法 。 斯 一 料欑心 。斯 一 料 瓣 。波 纹 式 : 为 斯 一 料 可 做 。梅 花 式 : 用 斯 一 料 , 瓣 料 直 , 不欑榫 眼 。联 瓣 葵 花 式 : 为 斯 一 料 可 做 。尺 栏 式 : 此 栏 置 腰 墙 用 , 或 置 外 。短 栏 式 。短 尺 栏 式 。 门 窗门窗磨空 , 制式时裁 , 不惟屋宇翻新 , 斯谓林园遵雅 。 工精虽专瓦作,调度犹在得人,触景生奇,含情多致,轻纱环碧,弱柳窥青 。伟石迎人,别有一壶天地;修篁弄影,疑来隔水笙簧。佳境宜收 , 俗尘安到 。 切记雕镂门空 , 应当磨琢窗垣 ; 处处邻虚 , 方方侧景 。
36、非传恐失,故式存余。 门窗图式 方门合角式: 磨砖方门,凭匠俱做券门,砖上过门石,或过门枋者。今之方门 , 将磨砖用木栓栓住,合角过门於上,在加之过门枋,雅致可观。 圈门式: 凡磨砖门窗 , 量墙之厚薄 , 校砖之大小 , 内空须用满磨 , 外边只可寸许,不可就砖,边外或石粉或满磨可也。上下圈式、莲花式、如意式、贝叶式: 莲瓣,如意,贝叶,斯三式宜供佛所用。 墙 垣凡 园 之 围 墙 , 多 于 版 筑 , 或 于 石 砌 , 或 编 篱 棘 。 夫 编 篱斯 胜 花 屏 , 似 多 野 致 , 深 得 山 林 趣 味 。 如 内 , 花 端 、 水 次 ,夹 径 、 环 山 之 垣 , 或
37、宜 石 宜 砖 , 宜 漏 宜 磨 , 各 有 所 制 。 从 雅遵 时 , 令 人 欣 赏 , 园 林 之 佳 境 也 。 历 来 墙 垣 ; 凭 匠 作 雕 琢 花鸟 仙 兽 , 以 为 巧 制 , 不 第 林 园 之 不 佳 , 而 宅 堂 前 之 何 可 也 。雀 巢 可 憎 , 积 草 如 萝 , 祛 之 不 尽 , 扣 之 则 废 , 无 可 奈 何 者 。市 俗 村 愚 之 所 为 也 , 高 明 而 慎 之 。 世 人 兴 造 , 因 基 之 偏 侧 ,任 而 造 之 。 何 不 以 墙 取 头 阔 头 狭 就 屋 之 端 正 , 斯 匠 主 之 莫 知也 。( 一 ) 、 白
38、 粉 墙历 来 粉 墙 , 用 纸 筋 石 灰 , 有 好 时 取 其 光 腻 , 用 白 蜡 磨 打 者 。今 用 江 湖 中 黄 沙 , 并 上 好 石 灰 少 许 打 底 , 再 加 少 许 打 底 , 再加 少 许 石 灰 盖 面 , 以 麻 帚 轻 擦 , 自 然 明 亮 监 人 。 倘 有 污 积 ,遂 可 洗 去 , 斯 名 镜 面 墙 也 。( 二 ) 、 磨 砖 墙如 隐 门 照 墙 、 厅 堂 面 墙 , 皆 可 用 磨 或 方 砖 吊 角 ; 或 方 砖 裁 成八 角 嵌 小 方 ; 或 小 砖 一 块 间 半 块 , 破 花 砌 如 锦 样 。 封 顶 用 磨挂 方 飞
39、 檐 砖 几 层 , 雕 镂 花 、 鸟 、 仙 、 兽 不 可 用 , 人 画 意 者 少 。( 三 ) 、 漏 砖 墙凡 有 观 眺 处 筑 斯 , 似 避 外 隐 内 之 义 。 古 之 瓦 砌 连 钱 、 叠 锭 、鱼 鳞 等 类 , 一 概 屏 之 , 聊 式 几 於 左 。( 四 ) 、 乱 石 墙是 乱 石 皆 可 砌 , 惟 黄 石 者 佳 。 大 小 相 间 , 宜 杂 假 山 之 间 , 乱青 石 版 用 油 灰 抿 缝 , 斯 名 冰 裂 也 。墙 垣 图 式漏 明 墙 图 式 : 漏 明 墙 , 凡 计 一 十 六 式 , 惟 取 其 坚 固 。 如 栏 杆中 亦 有
40、可 摘 砌 者 。 意 不 能 尽 , 犹 恐 重 式 , 宜 用 磨 砌 者 佳 。 铺 地大 凡 砌 地 铺 街 , 小 异 花 园 住 宅 。 惟 厅 堂 广 厦 中 铺 一 概 磨砖 , 如 路 径 盘 蹊 , 长 砌 多 般 乱 石 , 中 庭 或 一 叠 胜 , 近 砌 亦 可回 文 。 八 角 嵌 方 , 选 子 铺 成 蜀 锦 ; 层 楼 出 步 , 就 花 梢 琢 拟 秦台 。 锦 线 瓦 条 , 台 全 石 版 , 吟 花 席 地 , 醉 月 铺 毡 。 废 瓦 片 也有 行 时 , 当 湖 石 削 铺 , 波 纹 汹 涌 ; 破 方 砖 可 留 大 用 , 绕 梅 花磨
41、, 冰 裂 纷 纭 。 路 径 寻 常 , 阶 除 脱 俗 , 莲 生 袜 底 , 步 出 个中 来 ; 翠 拾 林 深 , 春 从 何 处 是 。 花 环 窄 路 偏 宜 石 , 堂 回 空 庭须 用 砖 。 各 式 方 圆 , 随 宜 铺 砌 , 磨 归 瓦 作 , 杂 用 钩 儿 。( 一 ) 、 乱 石 路园 林 砌 路 , 做 小 乱 石 砌 如 榴 子 者 , 坚 固 而 雅 致 , 曲 折 高 卑 ,从 山 摄 壑 , 惟 斯 如 一 。 有 用 子 石 间 花 纹 砌 路 , 尚 且 不 坚 易俗 。( 二 ) 、 子 地子 石 , 宜 铺 於 不 常 走 处 , 大 小 间
42、砌 者 佳 ; 恐 匠 之 不 能 也 。 或砖 或 瓦 , 嵌 成 诸 锦 犹 可 。 如 嵌 鹤 、 鹿 、 狮 毯 , 犹 类 狗 者 可 笑 。( 三 ) 、 冰 裂 地乱 青 版 石 , 冰 裂 纹 , 宜 於 山 堂 、 水 坡 、 台 端 、 亭 际 , 见 前风 窗 式 , 意 随 人 活 , 砌 法 似 无 拘 格 , 破 方 砖 磨 铺 犹 佳 。( 四 ) 、 诸 砖 地诸 砖 砌 地 ; 屋 内 、 或 磨 、 扁 铺 ; 庭 下 , 宜 砌 。 方 胜 、 叠 胜 、步 步 胜 者 , 古 之 常 套 也 。 今 之 人 字 、 席 纹 、 斗 纹 , 量 砖 长 短
43、合 宜 可 也 。 有 式 。 掇 山掇 山 之 始 , 椿 木 为 先 , 较 其 短 长 , 察 乎 虚 实 。 随 势 挖 其麻 柱 , 谅 高 挂 以 称 竿 ; 绳 索 坚 牢 , 扛 抬 稳 重 。 立 根 铺 以 粗 石 ,大 块 满 盖 椿 头 ; 堑 里 扫 以 查 灰 , 著 潮 尽 钻 山 骨 。 方 堆 顽 夯 而起 , 渐 以 皴 纹 而 加 ; 瘦 漏 生 奇 , 玲 珑 安 巧 。 峭 壁 贵 於 直 立 ;悬 崖 使 其 後 坚 。 岩 、 峦 、 洞 、 穴 之 莫 穷 , 涧 、 壑 、 坡 、 矶 只俨 是 ; 信 足 疑 无 别 境 , 举 头 自 有
44、深 情 。 蹊 径 盘 且 长 , 峰 峦 秀古 , 多 方 景 胜 , 咫 尺 山 林 , 妙 在 得 乎 一 人 , 雅 从 兼 於 半 土 。假 如 一 块 中 竖 而 为 主 石 , 两 条 傍 插 而 乎 劈 峰 , 独 立 端 严 , 次相 辅 弼 , 势 如 排 列 , 状 若 趋 承 。 主 石 虽 忌 於 居 中 , 宜 中 者 也可 ; 劈 峰 总 较 於 不 用 , 岂 用 乎 断 然 。 排 如 炉 烛 花 瓶 , 列 似 刀山 剑 树 ; 峰 须 五 老 , 池 凿 四 方 ; 下 洞 上 台 , 东 亭 西 榭 。 罅 堪窥 管 中 之 豹 , 路 类 张 孩 戏
45、之 猫 ; 小 藉 金 鱼 之 缸 , 大 若 酆 都 之境 ; 时 宜 得 致 , 古 式 何 裁 ? 深 意 画 图 , 於 情 丘 壑 ; 未 山 先 麓 ,自 然 地 势 之 嶙嶒; 构 土 成 冈 , 不 在 石 形 之 巧 拙 ; 宜 台 宜 榭 ,邀 月 招 云 ; 成 径 成 蹊 , 寻 花 问 柳 。 临 池 驳 以 石 块 , 粗 夯 用 之有 方 ; 结 岭 挑 之 ( 以 ) 土 堆 , 高 低 观 之 多 致 ; 欲 知 堆 土 之 奥妙 , 还 拟 理 石 之 精 微 。 山 林 意 味 深 求 , 花 木 情 缘 易 逗 。 有 真为 假 , 做 假 成 真 ;
46、稍 动 天 机 , 全 叼 人 力 ; 探 奇 投 好 , 同 志 须知 。 ( 一 ) 、 园 山园 中 桌 掇 山 , 非 士 大 夫 好 事 者 不 为 也 。 为 者 殊 有 识 鉴 。 缘 世无 合 志 , 不 尽 欣 赏 , 而 就 厅 前 一 壁 , 是 以 散 漫 理 之 , 可 得 佳境 也 。( 二 ) 、 听 山人 皆 厅 前 掇 山 , 环 堵 中 耸 起 高 高 三 峰 , 排 列 於 前 , 殊 为 可 笑 。加 之 以 亭 , 及 登 , 一 无 可 望 , 置 之 何 益 ? 更 亦 可 笑 。 以 予 见 :或 有 嘉 树 , 稍 点 玲 珑 石 块 ; 不
47、然 , 墙 中 嵌 理 壁 岩 , 或 顶 植 卉木 垂 萝 , 似 有 深 境 也 。( 三 ) 、 楼 山楼 面 掇 山 , 宜 最 高 , 缠 入 妙 , 高 者 恐 逼 於 前 , 不 若 远 之 , 更有 深 意 。( 四 ) 、 阁 山阁 山 似 敞 也 , 宜 於 山 侧 , 坦 而 可 上 , 便 以 登 了 , 何 必 梯 之 。( 五 ) 、 书 房 山凡 掇 小 山 , 或 依 嘉 树 卉 木 , 聚 散 而 理 。 或 悬 岩 峻 壁 , 各 有 别致 , 书 房 中 最 宜 者 。 更 以 山 石 为 池 , 俯 於 窗 下 , 似 得 濠 濮 间想 。 ( 六 )
48、、 池 山池 上 理 山 , 园 中 第 一 胜 也 。 若 大 若 小 , 更 有 妙 境 。 就 水 点 其步 石 , 从 巅 架 以 飞 梁 ; 洞 穴 潜 藏 , 穿 岩 径 水 ; 风 峦 飘 渺 , 漏月 招 云 ; 莫 言 世 上 无 仙 , 斯 住 世 之 瀛 壶 也 。( 七 ) 、 内 室 山内 室 中 掇 山 , 宜 坚 宜 峻 , 壁 立 岩 悬 , 令 人 不 可 攀 。 宜 坚 固 者 ,恐 孩 戏 之 预 防 也 。( 八 ) 、 峭 壁 山峭 壁 山 者 , 靠 壁 理 也 。 藉 以 粉 壁 为 纸 , 以 石 为 绘 也 。 理 者 相石 皴 纹 , 仿 古
49、 人 笔 意 , 植 黄 山 松 柏 、 古 梅 、 美 竹 , 收 之 圆 窗 ,宛 然 镜 游 也 。( 九 ) 、 山 石 池山 石 理 池 , 予 始 创 者 。 选 版 薄 山 石 理 之 , 少 得 窍 不 能 盛 水 ,须 知 等 分 平 衡 法 可 矣 。 凡 理 块 石 , 俱 将 四 边 或 三 边 压 掇 ,若 压 两 边 , 恐 石 平 中 有 损 。 加 压 一 边 , 既 罅 稍 有 丝 缝 , 水 不能 注 , 虽 做 灰 坚 固 , 亦 不 能 止 , 理 当 斟 酌 。( 十 ) 、 金 鱼 缸如 理 山 石 池 法 , 用 糙 缸 一 只 , 或 两 只 , 并 排 作 底 。 或 埋 、 半埋 , 将 山 石 周 围 理 其 上 , 仍 以 油 灰 抿 固 缸 口 。 如 法 养 鱼 , 胜缸 中 小 山 。( 十 一 ) 、 峰峰 石 一 块 者 , 相 形 何 状 , 选 合 峰 纹 石 , 令 匠 凿 笋 为 座 , 理 宜上 大 下 小 , 立 之 可 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