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宝宝每天都在通过各种活动接收着各种各样的“信息” ,有来自 听觉的 , 还有来自视觉的 、 味觉的、 触觉的在这样的 “信息接收” 过程中 , 他 开始对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声音 、 色彩、 气味等东西发生了 兴趣,他开始了对世界的探索和认知,同时也增强了对自己的了解 。 当各类信息进入宝宝的大脑以后 ,宝宝要对这些信息进行 “处理” , 并根据处理得出“结论和判断” ,然后做出一定的动作反应,这就是 宝宝的智力 形成过程。 所以, 要想宝宝有很好的智力 , 您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认识 自己的感知觉功能 , 学 会用适合的感知觉功能 “接收、 理解” 来自外 界的信息 , “疏通”智力通道。 您
2、 能很好地帮助宝宝 “接收”信息吗? 1. 孩子不小心被热水烫了 , 您告诉过他 是什么原因吗? A. 告诉 过。 B . 没有。 2. 您有没有告诉过孩子我们吃的东西都是些什么味道 ? A . 有 。 B. 没有。 3. 孩子大便的时候 , 您 有没有做出表情 , 告诉孩子这是 “ 很臭” 的东西? A. 有。 B. 没有。 4 . 您有没有告诉过孩子不能吃太多冰激凌的原因?A . 有。 B . 没有。 5. 您经常带孩子去玩沙或玩水吗? A . 经常。 B. 偶尔。 6 . 炉子上的水开了,您有没有引导孩子听听水开的声音?A . 有。 B . 没有。 7 . 您有没有拉孩子的手摸摸爸爸的下
3、巴会扎手,妈妈的下巴很 光滑? A. 有。 B . 没有。 8. 天热了您给孩子脱衣服的时候 , 有没有告诉 过孩子为什么? A. 有。 B . 没有。 9. 您有没有让宝宝闭着眼睛摸摸这是妈妈还是爸爸? A. 有。 B. 没有。 10 . 您 经常鼓励孩子用筷子击打盘子或是碗 , 听听发出什 么声音 吗?A. 经常。 B . 偶 尔。 评分: A 1 分; B0 分 分析 : 以上这些都是生活中可以经常看见并经历的普通生活过程 , 而在 这些过程中, 孩子正在接受着来自视 、 听、 嗅、 味、 触等感知觉渠道 的信息。如果您做的和测试中所指的内容不完全相同但有相似之处 , 您也可以以此种方式
4、来判断计分。 ( 1 )4 分,您不能很好地帮助孩子从日常生活或学习中获得信 息。 可能因为您工作太繁忙 , 您忽略了宝宝是一个 “吸收力 ” 极 强的 学习者。您只是在不经意之间引导孩子认识了一些肤浅的事物或现 象, 而这些信息对于宝宝来说是根本不够的 。 如 果您不注意改变您的 育儿态度 , 您的宝宝在未来的时间可能会出现 “ 智力” 发 展上的滞后 现象。 您 和家人应该积极地行动起来 , 尽可能地利用各种手段 , 引 导宝宝认识多 种事物,包括实物或图片。 ( 2 ) 58 分之间,您基本能帮助宝宝从日常生活中获取相当的 信息。 您 很关注宝宝的成长 , 您也很重视通过教育的手段促进宝
5、宝智 力发展 。 但 您有可能忽略了信息获取的多元化渠道 , 而更注重用 “ 教 学” 的形式给予了宝宝大量的认知 。 您还要了解宝宝还可以通过哪些 方式获取信息 , 相信在很短的时间里 , 您给宝宝的认知游戏会更有意 思。 (3 ) 9 分 , 您 是一位非常用心的家长 , 您 能通过各种方式帮助 孩子接收各 种信息, 相信您宝宝的认知水平比同月龄组孩子要稍好一 些。 您的努力会得到回报的 , 由 于有了您的引导 , 宝 宝将在以后的时 间成为一位勤于思考的聪明孩子。 相 关理论 宝宝获取信息对于孩子认知水平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 孩子不仅 仅通过听说过某个想法或某个概念来获取信息,他们还可
6、以通过触 摸、 操作、 品 尝等各种知觉形式获得信息 ; 其次, 参 观、 观察、 探 索、 体验等多种学习过程也会帮助孩子获得信息 ; 孩子日常的正常生活和 学习过程中,都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如果家长能做到有计划性地 、 系统地引导孩子 , 那 孩子不但可以获得信息 , 同 时还能获得利用或转 化这些信息的能力,提高孩子的认知水平 。 可 以给孩子做的游戏 (1 ) 温 觉刺激足底 用温度差异非常明显的东西 , 比如用热水或冰水配合温水来刺激 宝宝的足底,您在刺激的同时可以告诉孩子是 “烫” 、 “冷” 、 “舒服” 等词汇 , 反复几次刺激以后 , 孩子就会建立语言和皮肤知觉的神经通 道。
7、 一段时间以后 , 家 长再给他同样的温觉刺激时 , 要求孩子用语言 来描述温觉 感知。 【讲解】 一岁半以后的宝宝对生活当中的大部分形象事物有了 非常强的记忆和理解 , 但对温度、 情绪感受等方面词汇的理解还不是 太明确 , 需 要有身体器官的切身体会 , 才能理解 。 这个游戏就是通过 皮肤的感知觉去让孩子感知温度并理解描述温度的词汇。 (2 ) 触 体温觉反应 在不同的杯子里装上不同温度的水 , 然后您用一个透明的塑料盒 子或玻璃分别放在两个杯子上方 ,您用语言提示孩子: “奇怪,怎么 有一个盒子变成白的了 , 不 透明了 , 怎么回事?” 语言 的提示只是提 醒孩子去观察,并不是需要您
8、向孩子讲解 “冷凝现象” ,然后问问孩 子哪个瓶子 里的水是冷的 , 哪个是热的 , 然后让孩子用手去触摸瓶子 , 再通过手的知觉去判知冷烫 。 再次引导孩子去观察 , 烫的水会让杯子 变成什么样 子。 【讲解】宝宝对温度的触觉反应 是对大脑神经系统的良好刺激 。 一岁以后的 孩子早已掌握了 “烫” 、 “冷” 的词汇, 这个 时候, 我 们希 望不再是通过切身的体验去验证烫的感觉 , 而应该学会 观察发生的现 象去判断 , 从而做出逻辑的推理判断 。 尽管这是一个手知觉游戏 , 但 在游戏过程中,孩子的推理思维能力也能得到提高。(3)神奇的口袋 在布袋子里装上梳子 、 尺子、 小 棒子等差异
9、不大的物品 , 告 诉孩 子从布袋里把 拿出来。拿的时候,不能让孩子看里面的东西。 【讲解】 一岁半以后的宝宝随着智力能力、空间认识能力的提 高, 也开始发育了空间想象力了 , 这 个时候, 我们家长在考察孩子空 间记忆的时候 , 让他通过手知觉去和想象中的物品立体形式对应 , 这 种空间立体思维调整能力,会增强孩子建立对事物立体的认知和记 忆。 (4)演示沉浮 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各类生活用品,比如梳子、钥匙、小勺 、 杯子、 纸 片、 小木片等 , 再 准备一盆水 , 您先随意拿一样东西放到水 里, 告诉孩子是沉还是浮 。 然后把这些游戏材料交给孩子 , 让孩子自 己操作 。 如果孩子比较
10、配合 , 在每次放之前您都让孩子猜猜是沉还是 浮,然后再放到水里去证实。 对于掌握程度高的宝宝 , 可以让他通过自己的实验过程 , 把 会浮 在水面上的东西找出来,进行分类游戏。 【讲解】这一游戏重点在于让孩子通过自己操作感知到沉浮现 象, 引导孩子观察兴趣 。 游戏过程要求 孩子先判断后观察 , 其实这个 引导过程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带着问题去观察 , 进行有目 的的学习 , 教孩子较早地掌握这种学习方法 , 可 以让孩子以后的学习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引导问题式学习会加强孩子注意力 , 会 加深孩 子的印象。 (5) “涮” 火锅(用家里电火锅或是电磁炉和孩子一起玩这个游戏 )
11、您先准备好冰块 、 竹 笋、 肉、 块状的动物油 ( 猪油或牛油等)、 鸡 蛋、 豆腐泡、 墨斗 鱼等平时吃火锅的材料 。 在正式开吃之前, 您把这 些事物两两组合成一组,并分别放在漏勺里 煮:冰块竹笋( 切成差 不多的样子),引导孩子发现差别和变 化,并提出问题“冰块哪儿去 了?” 块 状动物油鸡蛋, 引导孩子观察为什么一个会煮散漂起 , 一 个却变硬起来?豆腐泡 墨斗鱼,一个越煮越大,一个越煮越小。 当然, 还有很多食物经过煮以后还会发生各种不同的变化 , 您 也 可以引导孩子观察并品尝前后的不同。 【讲解】 家长有计划性地帮助孩子通过操作认识事物的不同 , 认 识 “煮” 的过程会引起事物变化 , 从 而获得非直观信息 , 增强孩子对 事物差异性 的感知。 在 日常生活中,您还可以通过这些方式帮助孩子获得信息 1. 带孩子去动物园或郊游,带领孩子进入大自然; 2. 听音乐会、看画展或参观各类博物馆、科技馆; 3. 饲养小动物或培植花卉,让孩子感受生命的存在; 4. 参加各类体育运动 , 最好有一 定运动材料的活动 , 比 如打球 、 游泳等; 5. 让孩子参加手工制作活动。 致 家长的话 不要以为孩子的 “智力”就是告诉他“是什么” ,您首先要做的是让他尽可能的用自己的身体器官去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