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块玉别情练习.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929052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块玉别情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四块玉别情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二) 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一、填空1、著名 朝散曲家 是四块玉别情的作者,号已斋叟,代表剧作 , , ,金末元初大都人,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伟大戏剧家,元杂剧的 人。与 、 、 合称“元曲四大家”,并位居 。在艺术上,关汉卿被推被称为东方莎士比亚2、这是首描写 的小令,表现了 之情。3、“ ”是全篇的中心,它强调了别情的缠绵,使之成为全篇描写和抒情的基调,也使前三句显得十分形象。二、赏析(1) 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1“杨花雪”是指 2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本曲

2、作者是元杂剧的奠基入关汉卿,他与白朴、张养浩、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B曲中“凭阑袖拂杨花雪”一句表明所写的对节正值冬季。“一点相思几时绝”中的“一点”表明主人公的愁绪若隐若现、似有似无。D本首散曲前三句直抒胸臆,后四句寓情于景,表达了女主人公深切的离愁别绪。(2)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1、本作品的作者是“元曲四大家”中的_ _A 关汉卿 B 马致远 C 白朴 D 郑光祖2、作品中主人公思念远方亲人而凭栏远眺,但她失望了。据划线句,她将看不见的原因归为: 。_ (3) 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

3、斜,山又遮,人去也!1、小令中“斜” 此处指 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间接表达了主人公缠绵的相思之情。B、“溪又斜,山又遮”是说曲折的溪流,巍巍的高山遮挡了视线,看不到情人的身影。c、“人去也”似一声长叹,饱含着主人公离别的伤痛。D、整首小令景中含情,表达了一个女子的真切、深切的离愁。(4)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1、“绝”的含义是 。2、关于这首散曲的理解,下列错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抒写离别之情的散曲。B.“难舍”、“相思”等词语点明了离别后女子的情感。C.两处“又”强调了女子的相思之情。D.写“杨花雪”、“溪”、“山”,是为了点明女子看到的景物。(5)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1“四块玉”是 2下列选项对此曲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写出了女子与爱人在分别之时,难舍难分,哀婉凄苦之情。B“凭阑袖拂杨花雪。”作者凭栏远眺,凝望爱人远去的背影,伤心欲绝,眼前美景却衬托的是离别的悲情。C此曲的结尾,把相思之苦推向高潮。写出了与爱人别离的伤痛,以及难以见到恋人的绝望。D全曲围绕“送别”,在写出女子与爱人别离后的痛苦的同时,也形象地写出了女子不顾山水之隔,要去与恋人团聚的迫切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