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建城际阎良至机场城际铁路环评简本.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928155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3.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建城际阎良至机场城际铁路环评简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新建城际阎良至机场城际铁路环评简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新建城际阎良至机场城际铁路环评简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新建城际阎良至机场城际铁路环评简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新建城际阎良至机场城际铁路环评简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 建 城 际 铁 路阎良至机场线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国环评证甲字第 3611 号)二一七年四月 西安目 录1 项目由来 12 建设项目概况 12.1 项目概况 12.2 建设项目投资 .103 工程分析 .103.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03.2 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144 项目建设地区环境质量现状 .154.1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154.2 声环境质量现状 .164.3 振动环境质量现状 .164.4 水环境质量现状 .174.5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174.6 电磁环境现状 .17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75.1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75.2

2、 声环境影响评价 175.3 振动环境影响评价 185.4 水环境影响评价 195.5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205.6 固废 环境 影响评价 206 环保措施 .206.1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206.2 噪声防治措施 226.3 振动环境防治措施 236.4 电磁环境治理措施 246.5 水污染治理措施 246.6 大气污染治理措施 266.7 固体废物治理措施 267 竣工环保设施验收 .278 评价 总结 论 .27新建城际铁路阎良至机场线环境影响报告书- 1 -1 项目由来关中城市群属国家“十大城市群” ,作为“全国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和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新起点,承载着西部大开发和

3、我国向西开放的战略桥头堡作用,已逐步成为陕西乃至国家西部经济建设的重要载体,未来将成为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综合交通枢纽。新建城际铁路阎良至机场线作为关中城市群城际铁路网的重要组成,其建设对打造“大西安”长安主轴的城市群空间结构,带动富平、阎良、泾阳、三原、西咸新区等城市组团建设起着先导和引领作用,是满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范例的关中城市群的国家战略需要。因此,本线作为城市群重要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对带动关中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稳步推进区域城镇化建设具有积极作用。作为关中城市群城际铁路网的重要组成、机场客流集疏运线及区域路网的联络线,其主要功能是承担关中城际

4、内组团间的城际客流、机场客流,以及中长途跨线客流。综合分析确定本线功能定位为:是一条具有路网联络线功能的城际骨干线路。新建城际铁路阎良至机场线位于陕西关中北部地区,西延高铁富平阎良站,线路从富平阎良站引出,经渭南市富平县、咸阳市三原县、泾阳县、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空港新城、秦汉新城、沣东新城至本项目终点渭河桥,并预留向南延伸至阿房宫站、新西安南站条件。2 建设项目概况2.1 项目概况2.1.1 主要技术标准1、铁路等级:城际铁路;2、速度目标值:250km/h,机场 T5 航站楼隧道阎良端至渭河桥局部限速120km/h;3、正线数目:双线;4、正线线间距:4.6m;5、最小平面曲线半径:一般 3

5、500m,困难 3000m,个别 800m;6、最大坡度:一般 20,困难 25;7、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新建城际铁路阎良至机场线环境影响报告书- 2 -8、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9、调度指挥方式:调度集中;10、最小行车间隔:按 3min 设计,近期采用 5min、远期采用 4min。2.2.2 列车对数本工程列车对数见下表 2.2-1。单位:对/日 区段列车对数表 表 2.2-1本线、跨线城际 路网跨线区段初期 近期 远期 初期 近期 远期独李-空港新城 20 31 52 1 2 3空港新城-石何杨 15 21 30 1 2 32.2.3 工程内容及规模1、线路及轨道(1)线路

6、阎良至机场城际铁路线路与拟建西韩城际贯通。线路至两城际分界里程CK12+000 引出后走行于咸铜铁路北侧,设独李车站。同时设置本线与西延高铁联络线(富平阎良站至独李站) 。出站后向西并行咸铜线布线,至黄毛寨村南侧上跨咸铜线,于周肖村东南设三原南站,出站后折向西跨包茂高速、咸铜线、西延高速,于汉堤洞村折向西南下穿 750KV 电力线,上跨西咸北环高速后于傅家村设泾阳站,出站后向南跨越泾河、百倾沟,在 S208 北侧以地下线垂直通过规划 T5 航站楼东侧并设站,出站后以地下线沿第一大道敷设,穿新城南大道后设置敞口段以路基敷设向东至空港新城站,同时设置本线至银西高铁咸阳北塬站方向的联络线。出站后线路

7、分上下行引出向西南跨福银高速,与银西共建石何杨站后,在银西高铁正线两侧并行共建四线桥跨越渭河至本线设计终点。全 线 正 线 长 度 57.881km, 西延高铁联络线上下行分别为10.836km、10.752km,银西高铁联络线上下行分别为 3.285km、3.447km,与银西线共建四线渭河桥工程 3.81km,三线桥 0.228km。本项目主要承担西延高铁、西韩城际、渭南阎良城际与关中南北环线的跨线城际交流,并兼顾沿线富平、阎良、三原与西安市主城区的客流,不考虑货物运输。(2)轨道1)轨道类型及主要技术标准新建城际铁路阎良至机场线环境影响报告书- 3 -机场隧道采用 CRTS I 型双块式

8、无砟轨道,正线其余地段采用有砟轨道,重型轨道标准,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其他配套工程采用有砟轨道,重型轨道标准,铺设无缝线路。2)正线有砟轨道钢轨采用 60kg/m、100m 定尺长的 U71MnG 无螺栓孔新钢轨。曲线半径2800m的线路,应选用 U71MnG 在线热处理钢轨。轨枕及扣件轨枕采用c 型混凝土枕,每公里铺设 1667 根,配套采用弹条型扣件。电容轨枕及电气绝缘节轨枕根据信号专业要求设置。道床道床采用特级碎石道砟,上道前应水洗。单线道床顶面宽度为 3.6m,道砟厚度 350mm;道床边坡为 11.75,砟肩堆高 150mm,道床顶面应低于轨面40mm,且不应高于轨枕中部顶面。3

9、)正线无砟轨道钢轨采用 60kg/m、100m 定尺长的 U71MnG 无螺栓孔新钢轨。曲线半径2800m的线路,应选用 U71MnG 在线热处理钢轨。轨枕及扣件采用 SK-2 型双块式轨枕,配套 WJ-8B 型弹性扣件。道床隧道地段道床板采用纵向连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浇注于隧道仰拱回填层(有仰拱隧道)或底板(无仰拱隧道)上。道床板宽度为 2800mm,厚度为260mm。道床板混凝土等级为 C40,钢筋采用 HRB400 级,双层配筋。隧道地段道床板宽度范围,仰拱回填层或底板表面进行凿毛处理。2、路基工程本工程线路走行于黄土台塬区、渭河冲积平原及渭河一、二级阶地,线路通过区域地表分布有湿陷性黄

10、土,全段地表分布有松软土。主要路基工程有路堤坡面防护工程、路堑坡面防护工程、湿陷性黄土处理工程及软弱地基处理工新建城际铁路阎良至机场线环境影响报告书- 4 -程等。3、桥涵工程本线所经地区地方新建及规划道路较多,沿线跨越多条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及多条灌溉渠,受市政规划及道路立交控制,大跨连续梁设置较多。贯通左线共设特大桥 10 座,全长 33.32km,占线路全长的 57.57%。其中:双线特大桥 27887.98m/8 座、单线特大桥 1622.3m/1 座、四线特大桥 3810.3m/1 座;石何杨右线设置单线特大桥 1797.2m/1 座;西延高铁联络线设置单线特大桥11440m/

11、2 座;银西联络线设置单线中桥 188m/2 座,单线特大桥 4258.7m/2 座。新建涵洞 1972m/66 座,新建箱形桥 2040 m2/10 座,新建跨线桥 1014m2/2 座。桥涵分布概况如下表:桥涵数量表 表 2.2-2顺号 项目 单位 长度(m) 座数1 特大桥(双线、新建) m/座 27887.98 82 特大桥(单线、新建) m/座 3419.5 23 四线特大桥(与银西高铁合建) m/座 3810.3 14 箱形桥(新建) m2/座 2040 105 涵洞(新建) m/座 1972 666 跨线桥(新建) m2/座 1014 2合计 大中桥 m/座 37165 11合计

12、 涵洞 m/座 1972 664、隧道工程本线经机场 T5 航站楼设地下车站,设区间隧道 1 座,起讫里程为DK52+840DK61+500,总长 7910m(不含 T5 地下站 750m) ,占线路总长13.67%。隧道工程通过黄土台塬区,主要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杂填土,上更新统风积黏质黄土、古土壤层,中更新统风积黏质黄土、古土壤层。5、站场工程新建城际铁路阎良至机场线共分布车站 8 处(含线路所 2 处) ,其中西延线富平阎良站为本线接轨站。平均站间距 10.54km,最大站间距 18.72km(三原南站至泾阳站) ,最小站间距 4.72km(空港新城站至石何杨站) 。新建城际铁路阎

13、良至机场线车站概况表 表 2.2-3序号 站名 车站性质 车站规模 有效长 (m) 站台长度 (m) 站台宽度 (m)1 富平阎良 中间站 2 台 6 线 650 450 12新建城际铁路阎良至机场线环境影响报告书- 5 -序号 站名 车站性质 车站规模 有效长 (m ) 站台长度 (m ) 站台宽度 (m)2 独李北站 中间站 2 台 4 线 450 220 83 三原南 中间站 2 台 4 线 450 220 84 泾阳 中间站 2 台 4 线 450 220 85 T5 中间站 2 台 4 线 650 450 96 空港新城 线路所7 石何杨 越行站 0 台 4 线 450 220 88

14、 龚家湾 线路所1)富平阎良站富平阎良站是西延高铁上中间站,西延高铁正线中穿贯通,西韩城际自车站延安端咽喉分上下行疏解引入,车站按 2 台 6 线规模布置,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设 450m12m1.25m 岛式站台 2 座,设 8.4m 宽跨线天桥 2 座,车站站房位于线路右侧,敷设方式采用线侧上式。本线自车站南端预留接轨处分上下行疏解接轨。2)独李北站独李北站为本线上中间站,车站设到发线 4 条(含正线 2 条) ,2208.01.25m 侧式站台 2 座,10m 宽跨线地道 1 座,到发线有效长采用450m,站房位于线路右侧,敷设方式采用线侧平式。西安-韩城城际铁路自车站*端咽喉引入,

15、正线与本线贯通,同时独李东端咽喉设置本线至西延高铁富平阎良站的联络线。新建城际铁路阎良至机场线环境影响报告书- 6 -3)三原南站三原南站为本线上中间站,车站设到发线 4 条(含正线 2 条) ,2208.01.25m 侧式站台 2 座,8m 宽跨线地道 1 座,到发线有效长采用450m,站房位于线路右侧,敷设方式采用线侧下式。4)泾阳站泾阳站为本线上中间站,车站设到发线 4 条(含正线 2 条) ,220m8.0m1.25m 侧式站台 2 座,8m 宽跨线地道 1 座,到发线有效长采用450m。站房位于线路左侧,敷设方式采用线侧下式。车站站房同侧富平阎良端设综合维修车间 1 处,岔线 6 条

16、;站房对侧富平阎良端设停留线 1 处,有效长度 650m,以满足大修换轨的需要。新建城际铁路阎良至机场线环境影响报告书- 7 -5)T5 站T5 站为本线上中间站,站中心正对咸阳机场规划 T5 航站楼,车站采用全地下敷设方式,设到发线 4 条(含正线 2 条) ,450m9.0m1.25m 侧式站台 2座,到发线有效长采用 650m。6)石何杨站石何杨站位于渭河北岸石何杨村附近,紧邻西禹高速西侧,为本线上越行站,衔接本线和银西高铁。车站为高架布置形式,站线均布设在桥上,设到发线 4 条(含银西高铁正线 2 条) ,到发线有效长采用 450m。新建城际铁路阎良至机场线环境影响报告书- 8 -6、

17、给排水本线新设生活供水站 5 个,分别是独李北站、三原南站、泾阳站、T5 站、石何杨站,均为新建生活供水站。除独李北站为自建管井外,其余各车站均考虑就近接引城镇自来水作为供水水源。车站新增含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含油污水经隔油池处理后和其他废水汇集就近排入站区附近市政污水管网。7、房屋建筑本线共设有办理客运车站 4 个,各站规模、站房形式、旅客跨线形式等详见下表。车站形式明细表 表 2.2-4序号 车站名称 车站规模 车站最高聚集 人数(人) 站房型式 站房面积 (m2) 跨线型式 跨线设施1 三原南站 2 台 4 线 600 线侧下式站房 3500 下进下出 地 道2 泾阳站 2 台 4 线

18、 800 线侧下式站房 3500 下进下出 地 道3 T5 机场站 2 台 4 线 1200 地下站 49370 / /4 独李北站 2 台 4 线 300 线侧平式站房 2500 上进上出 地 道全线新建房屋建筑面积共计 88785m2,其中生产房屋面积 79535m2,生活房屋面积 9250m2。全线新增定员总计 482 人。8、暖通独李北站、三原南站、泾阳站设置空气源热泵,冬季采暖、夏季空调。T5地下站夏季设空调冷水机组制冷,冬季设换热站,接市政热源采暖。设置较为分散或距离热源较远的个别房屋采用电采暖。9、用地及土石方本项目新增永久用地为 254.69hm2,全线临时用地 287.75h

19、m2。本工程填方为 163.95 万 m3,挖方 66.76 万 m3,土石方总量为 230.71 万 m3,工程弃土弃渣50.76 万 m3。10、拆迁及砍伐树木全线共拆除房屋 40.19 万 m2。砍伐各类胸径的树木 38145 株。11、大临工程(1)铺轨基地新建城际铁路阎良至机场线环境影响报告书- 9 -本线设铺轨基地 1 个,设在本线新建独李站,利用新建站坪设置。(2)制(存)梁场全线共设置 3 处制梁场负责全线简支箱梁的制架梁任务。(3)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搅拌站分布应满足混凝土运输时间要求,适应混凝土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需要,运输过程应确保不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及塌落度损失过多

20、等现象,加强低温和高温保护措施。在圬工用量连续集中段按照半径 15km 左右布点,长大隧道进出口及辅助坑道分别设置,零星工点及偏离主线较远的隧道辅助坑道灵活设置,预制场拌合站兼顾两边范围,全线共设置混凝土搅拌站6 处。(4)汽车运输便道全线共设置通往重点工程及大临工程的便道 81.3km,运输便道新建引入线、改扩建便道分别设置,其中:新建引入线 54.3km,改扩建便道 27km,引入线按单车道泥结碎石路面(路基宽 4.5 米,路面宽 3.5 米),厚 8cm,200 米设置一处错车道(宽 5.5 米,长 10 米),对需要利用但达不到四级道路标准的既有乡村道路进行改扩建。由于铁路建设期间有大

21、量的物资需要载重货车运输,会对既有四级道路造成较大的破坏,同时也会影响本线建材物资运输,为保证能顺利的施工,估算中对利用的这部分道路修复进行一定的补偿。(5)施工供水方案的意见地表水有有渭河及其支流泾河、清峪河,及各种灌溉渠,地下水位浅,施工用水可充分利用这些水源,进入城区范围内施工用水可利用城市自来水。(6)施工供电方案的意见本线所经地区,电力资源丰富,并且沿线高压电力线或交错或平行线路分布,重点桥梁工程、制梁场、拌合站等用电量集中地段从就近的变电站引出35/10kv 线路,其余工程施工用电可就近 T 接变引入。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重点桥梁工程、制梁场、拌合站等重点用电点考虑自发电为备用电源

22、。12、取弃土场设置原则(1)取弃土场设置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用地政策的规定,符合新建城际铁路阎良至机场线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路基设计规范的要求,尽量节约用地,利用荒地,不占良田。(2)全线均考虑集中设置取、弃土场置。在满足填料要求的前提下,土石方尽量移挖作填,减少取、弃土场的设置。(3)取弃土场设置采取保护生态环境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尽量避免平地挖坑取土,不向河流内弃土。(4)取弃土场有条件复垦的尽量复垦,复垦时一般先将取弃土场表层种植土收集,待取弃土完成后整平取弃土场,并用原土回覆;采取复垦措施,保证取弃土后满足农业生产要求。不能复垦的取弃土场,根据具体情况可采取种乔木、灌木

23、绿化或根据当地需要作为宅基地、场地、鱼塘等。(5)取弃土场设置必要的支挡防护工程和排水设施,以满足水土保持要求。13、施工总工期安排本线施工总工期 42 个月,其中施工准备 3 个月,路基工程工期安排1518 个月,路基工程不在关键线路上,不影响总工期,在轨道铺设前完成。桥梁下部及现浇梁部工程 1218 个月,位于关键线路上的工程 15 个月内完成,机场一号、二号隧道在 33 个月以内完成。架梁工程安排工期 12 个月以内。轨道工程施工工期安排 3 个月。站后四电工程安排工期 1518 个月,关键线路上的站后四电工程在土建工程完成后 3 个月内完成。联合调试安排 3 个月。2.2 建设项目投资

24、新建城际铁路阎良至机场线,全线投资估算总额 1473138.67 万元,技术经济指标为 22798.71 万元/公里。其中:静态投资 1359966.05 万元,技术经济指标为 21047.22 万元/公里;建设期贷款利息 57892.05 万元,机车车辆购置费54400 万元,铺底流动资金 880.57 万元。3 工程分析3.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主要集中于施工准备和主体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干扰。对沿线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路基、桥涵、站场、隧道工程、取弃土场、弃碴场、施工便道和场地等占地和土石方工程以及施工人员活动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其次为施工噪声、振动、扬尘、废水

25、和生活垃圾排放对局部新建城际铁路阎良至机场线环境影响报告书- 11 -环境形成短期影响。3.1.1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根据铁路工程特征,工程修建主要对线路两侧一定范围和站场周围地区产生影响。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主体工程对土地的永久占用,引起土地原有使用功能的改变和地表植被的破坏以及水土流失的加剧。施工期路基工程、桥梁工程、站场工程、取弃土场、弃碴场对土地利用、地表植被、土壤结构、水土流失及生态敏感区影响强度较大,隧道工程、施工营地、施工场地、施工便道对土地利用方式、地表植被破坏、土壤结构、水土流失影响强度一般。1、路基、站场工程影响分析路基坡面和站场地面开挖将改变、压埋或损坏原有植被

26、、地貌,改变原有土地的使用功能,使铁路征地范围内的表层土裸露或形成松散堆积体,失去原有植被的防冲、固土能力。边坡开挖及土石方工程还易产生水土流失,在部分地段形成了高陡、不稳定的人工开挖边坡,这些边坡改变了原坡面结构,降低了边坡稳定性,若不加以防护,容易产生冲刷现象,增加新的水土流失,甚至还可能致使边坡失稳产生崩塌、滑坡等。本线路基和站场土石方工程填方远大于挖方。挖方除部分利用外,一些将作为弃方。该部分弃方如处置不当,将有可能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2、桥梁工程影响分析本工程主要跨越的河流有清河、泾河和渭河。桥梁工程在修筑过程中,桥墩的开挖会产生一定的挖基土石,若不及时进行清理和防护,特别是在雨季,

27、弃方将可能进入河流中,造成水土流失。同时,涵渠工程在修筑过程中必将开挖,造成弃方,容易导致水土流失。桥涵工程可能引起河流上下游局部水位变化,改变地表水汇集、排放条件,产生局部的冲刷、淤积。同时,桥梁基础施工对桥墩周围一定范围内的水体有一定的扰动影响,增加悬浮物,施工期间如不加强防护工程可能对水体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全线桥梁基础一般采用挖井和桩基,钻孔桩采取冲击钻、回旋钻、旋挖钻等方法施工并配备泥浆沉淀池,少量挖基土和干化泥浆将运往桥梁两端就近的取土场或隧道弃碴场。 桥涵施工完毕后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平整,禁止垃圾、废物等入河。桥新建城际铁路阎良至机场线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涵工程施工对河流

28、水体水质将会产生一定影响,且集中于桥涵施工期间,影响会随着施工的结束而消除。3、 隧道工程影响分析隧道洞口施工开挖将扰动表层植被,改变局部地貌,引起水土流失,而弃碴是工程加剧当地水土流失最大的一个潜在因素;不合理的弃碴、填埋及车辆碾压等破坏地表植被和土壤物理结构,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并导致地表植被自然恢复困难;隧道施工期间的生产废水如不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随意排放,有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4、临时工程影响分析(1)取(弃)土场、弃碴场影响分析 为了节约用地,设计中采取了“先取后弃”的施工工艺,将不能利用的弃土弃碴优先弃入取土坑中,未单独设置弃土场。取弃土场主要通过开挖取土或弃土,将破坏地表植被和

29、扰动地表稳定状况,降低地表抗蚀能力,进而加剧水土流失。工程结束后地表植被和物种多样性开始缓慢的自然恢复过程。弃碴体在防护之前,由于结构疏松,孔隙大,地表无植被防护,遇暴雨时,易造成冲沟侵蚀。随意堆放的弃碴体坡面容易失稳,加上不停扰动,遇暴雨后容易受到雨水冲刷而形成水土流失。碴体若下泻进入河流将堵塞、淤积河道,影响行洪;进入农田将淹没农田,影响农作物产量。同时,弃碴场破坏原生地貌,弃碴堆置将损坏既有水保设施,裸露的碴体也将会产生水土流失。(2)施工便道影响分析施工便道路基和边坡的开挖、填筑及机械(车辆)碾压将改变、压埋或损坏原有植被、地貌,原有土壤结构也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扰动,植被盖度和物种多样性

30、下降,致使地表抗风蚀能力降低。同时,施工便道的施工也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弃方,若不加以防护,也会造成水土流失。(3)施工场地影响分析本工程施工场地包括铺轨基地、制存梁场、拌合站及临时生产、生活房屋等为主体工程施工服务的设施,施工期内临时占用土地、扰动地表、破坏地表植被、改变土地使用功能,使场地硬化,从而对原有土地的水保功能及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和破坏。新建城际铁路阎良至机场线环境影响报告书- 13 -施工场地水土流失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准备期和工程建设期,水土流失过程主要发生在占地开挖、平整与拆除回填阶段。工程施工准备期,水土流失主要由水电供应系统、砂石料加工系统、混凝土搅拌系统、生活房屋等建

31、筑修建过程中的开挖活动引起;工程建设期间,地表被建筑物或施工设施占压,水土流失轻微。在地面建筑物修建完毕后,临时建筑物的拆除、场地平整等施工活动将带来新的水土流失。但是随着主体工程的竣工,施工便道及施工场地等临时工程的使用功能也逐步消失,予以拆除后,采取清理平整、绿化等防治措施恢复原地貌。地表植被和物种多样性开始缓慢的自然恢复,其水土流失的影响因子也将得到控制和消除。3.1.2 施工期环境污染影响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振动、污水、扬尘、垃圾等,对施工现场、施工单位驻地及其相连的道路周围环境将产生一定程度污染。1、施工噪声影响在工程建设期间,推土机、挖掘机、打桩机等施工机械等固定源及混凝土搅拌

32、运输车、压路机、载重汽车等各种运输车辆等流动源将会产生很强的施工噪声。随着工程的竣工,其影响随之消除。2、施工振动影响施工期的振动污染源,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设备的作业振动,如大型挖掘(土)机、空压机、钻孔机、打桩机、振动型夯实机械等。但施工机械产生的振动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除强振动机械外,其他机械设备产生的振动一般在离振源 30m 处低于 80dB,即普通施工机械振动的影响范围不大,且沿线人烟稀少,其影响也仅是暂时的,随着施工活动的结束,施工振动也随之消失。另外,通过施工现场的合理布局、科学管理,做好宣传工作和文明施工,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可以有效地控制施工振动对环境的影响。3、施工废水施

33、工期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施工单位临时营地排放的生活污水,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 COD、BOD 5、SS 和动植物油类,施工营地一般设置于邻近城镇和乡村;二是施工场地混凝土搅拌、方桩预制及材料新建城际铁路阎良至机场线环境影响报告书- 14 -场产生的生产废水,水质特征为含砂量大、混蚀;三是机械施工时跑、冒、漏、滴产生少量含油污水,此类废水排放量少,排污浓度变化大,排放随机性较大,但影响范围极其有限;四是桥梁施工的挖方,进行围堰和拆堰,桥梁桩基经钻孔后采用灌注施工及桥面施工作业时产生的泥浆、悬浮物、钻机及其它施工机械的跑、冒、滴、漏油等污染物,若排入河流中将对河流产生一定的污

34、染,使水中悬浮物、油类浓度增大。本次推荐线路方案以与银西铁路共建渭河四线特大桥形式跨越西北郊饮用水地下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和监控区。工程左线桥梁跨越二级保护区及监控区约650m;右线桥梁跨越二级保护区及监控区约 900m。桥梁施工期间对水源地有一定影响。4、施工废气及扬尘施工期空气污染主要是由于施工活动过程中,土石方挖运中的粉尘,车辆行驶中的扬尘,各类施工机械所排放的尾气以及各种燃烧烟尘等。施工废气主要产生于土石方工程及运输道路处;经粗略估算,由于施工期暴露泥土,在离施工现场 2050m 范围内,可使大气中 TSP 的含量增加 0.30.8mg/m 3。5、固体废物本工程施工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建

35、筑废料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建筑废料包括拆除既有建筑物时产生的废料(拆除废料)和建造建筑物时产生的废料(施工废料) ,其主要成分为碎砖、混凝土、砂浆、桩头、包装材料等。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主要有纸屑、果皮、塑料及其它有机物组成。3.2 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运营期主要为列车运行产生的噪声、振动以及沿线所设车站新增排放的废水、生活垃圾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铁路运营对沿线野生动物的惊扰及阻隔影响。此外是由于运输能力的提高,就业机会的增加,人员交流频繁,以及因占有耕地后可能诱发农业结构的变化等对当地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1、噪声本工程建成运营后,铁路噪声主要为列车运行及站区作业产生。噪声防治措施主要采取声

36、屏障、隔声窗等措施。2、振动新建城际铁路阎良至机场线环境影响报告书- 15 -运营期铁路振动主要来源于列车运行,由列车运行过程中轮轨激励所产生,与轨道结构、列车运行速度、车种、轴重等因素直接相关,而与车流量关系不大。铁路建成运营后,沿线部分敏感点将受到列车振动的影响,将采取轨道减振和拆迁等措施减缓其影响。3、水污染本工程实施后新增污水量 109m3/d,结合铁路生活污水排放特点,选择pH、CODcr、BOD5、SS、氨氮为主要评价因子。三原南站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规划市政排水管网,泾阳站、T5 站及石何杨站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排入市政排水管网;独李北站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再经车站自建污水

37、处理站进行处理达标后综合利用于站区绿化或附近农田灌溉,对环境影响轻微。本线主要运行动车组列车,全封闭运行,且在水源保护区内均以区间通过,未设置车站及其他生产、生活设施。客车运行产生的污水、粪便均通过专用设备集中收集,在车站或污水处理点进行达标处理,不会对水源保护区造成污染。4、空气污染本线为电力机车牵引,全线车站均不设锅炉房,运营期无大气污染源。5、电磁污染工程运营后,电磁污染源主要为电力机车运行时,受电弓在接触网上滑动过程中,瞬间离线会产生频带较宽的脉冲型电磁辐射,工程沿线居民基本上都采用卫星天线接收卫星信号收看电视,不会受到电气化铁路无线电干扰影响。6、固体废物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来自运营期

38、车站职工产生的生活垃圾及旅客列车垃圾等。通过采取垃圾定点投放、及时回收、集中处置、加强车站垃圾排放的管理力度等措施,新增固体废物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4 项目建设地区环境质量现状4.1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本工程位于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四季分明。生态现状的总态势表现为:自然条件好,光热水资源及社会经济条件优新建城际铁路阎良至机场线环境影响报告书- 16 -越,水利设施较好,是本省主要灌溉农业区。作物一年两熟,也是小麦、棉花等作物的主要商品生产基地,也是陕西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线路主要经过黄土台塬区及渭河平原两个地貌单元。黄土台塬区:富平阎良站至荆山塬南坡、泾河右岸

39、至石何杨站两段,线路走行于黄土台塬区,该区地形平坦开阔,农田、道路、村镇遍布,呈现农村生态景观。渭河冲积平原区:阎良至泾阳泾河右岸、坡刘村至渭河,线路行走于渭河及其支流冲积平原。线路行走于渭河及其支流冲积平原,地势平坦,灌溉系统完善,是全省最重要的粮食和蔬菜、副食品产区,也是人类活动的密集区,城镇化水平高,经济发达。该区是人口密集,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使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基本为人工或半人工生态系统所取代,形成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体的景观。工程所在地区主要问题是城镇地区人口密集,土地紧缺,水资源问题突出;渭河及其主要支流水体污染严重,制约经济发展;渭河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导致土壤盐渍化问题突出;同

40、时也使防洪防汛的工作更为艰巨。该区域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布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综合治理渭河流域水污染是今后的重点工作。工程范围内没有发现生态环境敏感区。4.2 声环境质量现状本工程沿线共有 51 处声环境保护目标,其中学校 6 处,卫生院 1 处,集中居民住宅 44 处。新建铁路阎良至机场线沿线除部分敏感点受公路噪声影响外,既有铁路咸铜线噪声是主要噪声源沿线 4 类区内测点昼、夜噪声等效声级分别为52.854.0dB(A) 、49.251.0dB(A),各测点昼、夜间噪声等效声级均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4a 类区昼间 70dB(A)、夜间 60dB(A)标准要求。沿线

41、2 类区内各测点昼、夜噪声等效声级分别为 48.352.8dB(A)、43.149.3dB(A) ,各测点昼、夜间等效声级均满足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 类区昼间 60dB(A)、50dB(A)标准要求。新建路段测点噪声源主要是社会生活噪声,各测点昼间、夜间噪声等效声新建城际铁路阎良至机场线环境影响报告书- 17 -级为 48.160.3dB(A)、41.954.3dB(A),各敏感点的测点昼间等效声级均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相应标准要求;高渠赵村、梁宋村、坡西村、坡刘村、石家堡 5 处敏感点夜间超过相应标准要求 0.22.3dB(A),超标原因主要是受包茂高

42、速、西咸北环线和福银高速公路交通噪声影响。全线新建地段 7 处学校(无夜间住宿) ,敏感点主要噪声源是社会生活噪声。昼间噪声等效声级分别为 43.8dB(A)56.2dB(A),均满足昼间 60dB(A)标准要求。4.3 振动环境质量现状本工程环境振动保护目标主要为线路附近的居民区、医院和学校,共 37 个敏感点,其中 2 处学校,其余 35 处均为居民住宅.(1)受既有咸铜铁路干扰路段的 5 处敏感点,距既有铁路较近,但焦咸铜路现状列车对数较少,环境振动昼、夜间现状值为56.5dB59.8dB、51.9dB56.3dB。各测点昼、夜均能满足 GB10070-88 中“铁路干线两侧”80dB

43、的标准要求。(2)其他敏感点位于“居住区” 内,其昼、夜环境振动现状值分别为54.962.3dB 和 50.157.8dB,均可满足 GB10070-88 中昼间 70dB、夜间67dB 的标准要求。4.4 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区为黄河水系渭河流域,评价区域内主要河流有清河、泾河及渭河,常年流水,水量随季节变化明显。本工程跨越的清河为石川河支流,渭河支流中石川河重度污染,泾河上中游水质良好、下游轻度污染。4.5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沿线环境空气治理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环境空气二类区的要求,拟建项目沿线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较好。4.6 电磁环境现状随着陕西省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实施,沿线居民基本都采

44、用卫星天线接收信号收看电视。新建城际铁路阎良至机场线环境影响报告书- 18 -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1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生态环境影响主要集中于施工准备和主体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干扰,路基、桥涵、站场、取弃土场、临时施工便道和场地等占地、土石方工程以及施工人员活动对沿线土地资源、植被、景观以及水土保持的影响。通过对站区、区间路基采取绿化、美化措施,取弃土场采取复垦及栽植小灌木的植被恢复措施,项目区环境的绿化美化状况可得到恢复,工程建设对项目区水土流失的影响将得到缓解。5.2 声环境影响评价1、距拟建铁路外轨中心线 30m处距铁路外轨中心线 30m 处测点近期昼、夜噪声等效声级分别为

45、40.861.2dB(A)、37.257.7dB(A),各测点位置纯铁路噪声排放值均满足GB12525-90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修改方案昼间 70dB(A)、60dB(A)标准要求。2、居民住宅(1)4 类区测点沿线 4 类区内的测点近期昼、夜噪声等效声级分别为 49.764.1dB(A)、44.460.5dB(A),分别较现状增加 0.115.8dB(A)、0.118.2dB(A),3 处敏感点夜间等效声级超过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4b 类区夜间 60dB(A)标准要求 0.40.5dB(A)。(2)2 类区测点沿线 2 类区内的测点近期昼、夜噪声等效声级分别为 50

46、.660.2dB(A)、44.955.4dB(A),分别较现状增加 0.110.2dB(A)、0.112.9dB(A),桥口上 1 处敏感点昼间噪声等效声级超过满足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60dB(A) ”0.3dB(A) ,其余敏感点昼间噪声等效声级均满足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标准要求;29 处敏感点夜间超过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相应标准要求,超标量 0.15.4dB(A)。(3)学校等特殊敏感点沿线路 6 学校和 1 处卫生院,夜间均无住宿,昼间噪声等效声级分别为新建城际铁路阎良至机场线环境影响报告书- 19 -53.2dB(A)62.1d

47、B(A) ,较现状分别增加 1.3dB(A)16.3 dB(A) 。永和中心小学和石塔庄小学昼间噪声等效声级超过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 类区昼间 60dB(A)标准要求,超标量 0.1dB(A)2.1dB(A) 。(4)远期噪声预测值变化情况远期本工程运营列车类型没有变化,仅动车列车对数有所增加,噪声级增加 0.12.2dB(A)。5.3 振动环境影响评价阎良至机场城际铁路建成后,距线路外轨 30m 以内区域共计 32 处敏感点,近期各预测点的铁路振动预测值在 70.584.1dB 之间,山西庄、徐木乡、曹渠村等 9 处敏感点超过标准值(80dB)1.52.3dB,其余各点振

48、动满足 80dB 标准要求。距线路外轨 30m 外(含 30m)的区域共计 2 处敏感点,近期各预测点室外的铁路振动预测值在 71.076.8dB 之间,各点振动均满足 80dB 标准要求。5.4 水环境影响评价1、各车站水环境影响评价独李北站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再经车站自建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达标后综合利用于站区绿化或附近农田灌溉,其水质均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 (GB/T 18920-2002)城市绿化标准;三原南站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规划高新大道市政管网,最终汇入规划高新区污水处理厂,T5航站楼站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机场市政管网,最终进入咸阳国际机场污水处理

49、厂,泾阳站、石何杨站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既有市政污水管网,其水质均满足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DB61/224-2011)二级标准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三级标准。2、水源地环境影响评价本工程在水源保护区内全部为桥梁工程,施工期间桥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钻孔施工中广泛采用泥浆护壁,泥浆成分除膨润土和水分外,一般加入CMC 和纯碱两种添加剂。其中 CMC 是一种纤维素醚,由天然纤维经化学改性后获得。泥浆中没有重金属、有毒有害类污染物,钻孔过程产生的钻渣(底泥)水分含量较少,并经晾晒后集中运输至弃土场随工程弃土一并处理。因此桥梁新建城际铁路阎良至机场线环境影响报告书- 20 -施工不会对水源保护区产生明显影响。施工过程中,施工场地排放的生产、生活废水应集中收集处理达到排放要求后排入城市排水系统。施工机械维修排放的含油废水在非正常工况下可能产生渗露,但数量很少,经水体及土体自净过滤后不会污染到水源保护区的取水层位。况且施工期间要求严格遵守规范操作,保证施工机械的清洁,避免油脂、油污等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