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ABA的DTT ——行为训练的基本方法 孟蔼宁[美].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926688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65.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ABA的DTT ——行为训练的基本方法 孟蔼宁[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ABA的DTT ——行为训练的基本方法 孟蔼宁[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ABA的DTT ——行为训练的基本方法 孟蔼宁[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ABA的DTT ——行为训练的基本方法 孟蔼宁[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ABA的DTT ——行为训练的基本方法 孟蔼宁[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ABA的 DTT 行为训练的基本方法 孟蔼宁美一、DTT 与 ABADTT 的英文全称是“Discrete Trial Teaching”,中文可译为“回合式操作教学法”或“分解式操作教学法”。DTT 是行为训练(即 ABA)的具体教学操作方法。Lovaas教授在他 1981 年所著的为“我”的书(The ME Book)中,系统论述了如何利用 ABA方法教育孤独症儿童。1987 年他又写了一篇文章证明 ABA和它的基本操作方法 DTT 之非常有效性。他阐述说,ABA 是根据行为科学的原理进行的,并认为通过适当方法的教学,孤独症儿童会有很大的改善。但适当的方法必须体现在具体、系统的训练当中,它

2、包括以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DTT 就是体现 ABA 原则的具体操作方法。Lovaas 在这篇文章中介绍了 DTT的具体操作步骤。二、DTT 及其四要素DTT是一个非常具体,非常系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孤独症儿童学习任何一个课题时几乎都可以使用这个它。DTT(回合式操作教学法)之所以有这个名字是因为它可以制造出很多次“操作”回合(trials),在每次回合后老师都要记录下儿童的反应情况(正确或不正确等)。一般情下一个课题在一天中要教10个 DTT回合,(10 trials per day per skill)。每个回合都由四个必须的要素组成(见下图)。使用 DTT教孤独症学生必须了解和正确运用这四个

3、要素才能有效。三、ABA 的基本概念DTT 技巧原则。分解课题课题是指学生应该学会的一个能力。ABA 强调把每个能力分成最小、最简单的单元进行教学 (任务分析)。比如,教孩子认识物品,第一步是比较配对。先让孩子“把一样的放在一起”。他学会这个能力后,才教他认识“哪个是汽车”。在做语言理解力的教学项目时,可以让孩子指给老师看,也可以叫他“把汽车给我”,让他从桌子上的几个东西中选出汽车。从“最小、最简单的单元开始”时,还要注意的一点是:如果教物品配对,第一步是桌子上只有一个东西,配对就很简单,因为学生不用区别;第二步是桌子上有两个东西,难度就增加了。ABA 强调这样逐渐地提高难度。无论教什么能力(

4、如说话、洗手、画画等)都要记住这个分解课题,循序渐进的原理。给予辅助ABA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基本概念就是辅助。孤独症儿童与其他的学生不同,他们不会通过观察自然地学习。在教他们一个新的能力/课题时,如:一种行为,一个概念,可能需要选用一种辅助形式。比如,教孩子画圆圈,一开始他可能需要手把手辅助才能完成。逐渐减少辅助的提示是 ABA的一个主要原则(辅助的消失),从手把手减少到视觉提示(给她看园圈,看着画),再到示范辅助(老师先画,学生再画),逐步减小辅助的程度。及时强化强化的原则在 ABA 中是至关重要的,也是 DTT操作中的第三个步骤,即结果。强化包括正强化 、负强化、强化物等技术概念。如:正强

5、化就是增加一个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强化物包括物品,表扬,活动等等。孩子反应后,及时给予强化就会让孩子愿意配合,更愿意继续学习那些新的、好的行为和能力。如果一个孤独症儿童回答了你的问题,对指令有正确的反应,而你不强化他,他怎么知道他的反应正确不正确?他为什么会愿意继续作那件事呢?四、DTT 的操作1. 指令 (Instruction/DiscriminativeStimulus)。DTT 是一种 一对一 的教学方法。老师/家长与学生相对而坐,最好在一个周围干扰刺激不太多的地方。老师给出指令,这就是一个回合 (trial) 开始了。指令要清楚,开始训练时,指令应特别简单。比如:“拍拍头”,而不要

6、说:“你的头在哪里? 请给我看看头在哪里 ?”指令越简单,学生越清楚你的要求是什么。经过一段训练,孩子进步了以后,指令要逐渐地复杂起来,越来越象自然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老师 /家长给出指令前必须非常清楚自己对学生的要求是什么。如果想要求学生数四蜡笔,指令应是“数数”,或“数蜡笔” 。期待的正确反应就是生数“1、2、3、4”。但是如果想要求孩子告诉你有几支蜡笔,指令则应该是“几支蜡笔?”所期待的正确反应是学生说出“4”(而不是“1、2 、3、4”)。老师在给出指令时,要确定学生已经在注意。如果他不注意,老师再说几次,他也可能不会做出反应。 这种情况下,可以将指令改为“看着我”,也可以把一个学生喜欢

7、的东西出示给他看,以引起他的注意,同时发出指令“看着我!”如果这时学生“看” 了,即做出了反应,及时给予强化,强化物应该是将那个东西给他吃(或玩一下) 。2. 反应 (Response)在这一步骤中,以下几个概念非常重要: 反应标准的一致性 给出指令前,老师已经确定了正确反应的标准是什么(如以上 “数数 ”的例子)。这里需指出的是,注意 标准的一致性很重要,因为这样可以让孩子很清楚地知道他应该怎样做,因此增加他做出正确反应的可能性。另外标准一致有助于所有的老师及家长都按照同样的标准对同样的正确反应给予强化,对同样的不正确反应都不给予强化。这样能更有效地促使学生明白:只有做出某种什么样的反应他才

8、能得到强化。 反应标准的变化 在这一步骤中,对反应是否正确的判断标准是可以也必须变化的。反应标准的变化,也反映了学生能力的变化和强化标准的变化(即:学生有进步时,可以逐渐地,系统地改变标准。比如以前只要他说出“妈”就可以得到强化。学会了“妈” 之后,标准可以提高到要说出“妈妈”才能得到强化)。 注意反应中附带的不良行为 观注学生的反应时,一定要同时注意他有没有伴随的其它与指令无关的不良行为。比如,指令是“站起来。”孩子是“站”起来了,但同时又跑掉了。对这个反应不能给予强化,否则他会以为“站起来”的意思是“站起来跑开” 。 没有正确反应时的操作 在学生做不出正确的反应时,为了直接告诉孩子正确反应

9、是什么,在反应 这一步骤中,辅助 是很重要的。尤其在教学生一个复合能力时(以 回答社交问题 为例,如,“你叫什么名字?”)一定要注意使用辅助。问题提出后,如果孩子不知道怎么回答,老师可以做出 示范 ,即自己回答自己的问题(“我叫孟蔼宁”) 。在学生模仿出你的回答后,马上表扬他,给予强化。尽管他是在辅助下才回答的,老师还是要鼓励他,目的是让他知道他这样说是正确的。在一些关于 ABA 的资料中,会见到“DTT 五要素 ”的提法,就是将辅助 归为 DTT 操作的一个补充性要素/步骤,与其它要素/ 步骤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反应形式与五秒中原则 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反应形式会有四种:正确反应;有辅助的正

10、确反应;无反应;错误反应。如果学生在 5 秒钟左右还没有做出反应,即无反应,就可以判定为没有正确反应 的机会。反应的形式决定 结果 是什么。老师在写记录时要记录下学生的具体反应形式。3. 结果与反馈 (Consequence/feedback)及时反馈 学生做出反应后要马上给予强化或其它反馈。这里 马上 非常重要,因为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理解 结果和 反应 之间的关系。灵活使用强化物 如果他反应正确,强化物可以是语言表扬,同时又给一种有强化作用的物品。强化物要经常换,是为了保持对学生的吸引力。如果每次都给同一个玩具,他很可能过几天就不再想玩那个玩具了。这里要谈一下强化物可以是任何孩子喜欢的东西(吃

11、的、玩的、或某种活动)。每个孩子的有效强化物都不一样。找到你的孩子喜欢的几种食品,玩具和活动后,别忘了让它们轮流出现。不正确反应时的反馈 如果一个儿童的反应不正确, 结果 即对他的反馈形式有几种:暂停 (pause)结果出现之后,下一个回合开始开始前,要稍微暂停几秒钟。这样做有以下几个目的:【结束语】ABA 的 DTT 是一种很积极的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让学生坐在教室里被动地听老师讲课。但孤独症儿童因为其在注意力,理解力,思维等方面的特点需要更积极的教学方法。DTT 要求孩子经常性的反应,每下一次指令就要求一次反应。同时这种积极地教学也是与系统的教学相结合,在一个方法和内容的系统中一步一步地教孤独症学生学会新的知识、能力和行为,并使孤独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与人交往的愉悦感,逐步学习并理解社会交往的规则性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