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创 麦季怀想原创麦季怀想 2010年06月13 日麦季怀想 六月初,早上起来还感觉凉飕飕的,到了半晌,燥热的感觉就扑面而来,一股股热浪让人无处可躲。响晴的日头、响晴的天气,带给我们愉悦的心情,田野里的麦苗,最喜欢的也就是这样的天气:猛烈的阳光、拂面的风、微微润湿的空气,都让它们疯狂的生长着。不少农家正在田野里浇灌灌浆水,这也是小麦成熟前最后一次浇水了。这样的天气,这样的长势,过不了几天,绿油油的麦田就将称为一片金黄,沉甸甸的麦穗把丰收的喜悦荡漾在乡间的每一处地方。 现在的麦收,联合收割机进地,麦粒拉回家,柏油路上一晒,不多时候就完事了。看着遍地泛着丝丝黄色的麦地,思绪飘向了很久很久以前 农村
2、的孩子,自小就受苦。从7、8岁开始,我便开始和大人一起去收麦。最早的时候,麦子都是用镰刀一刀刀的割。早上很早,大人们便收拾好用的东西,来到麦田里。一片金黄的麦浪,凝聚着庄户人一年的希望。磨好镰刀,扎快毛巾,父亲、二叔弯着腰,挥舞着镰刀,汗流浃背的在烈日下收割着麦穗。一捆捆的麦子被割倒,收割过的麦地里,便只剩下不到一扎的麦根,整齐的排列着,仿佛在诉说着:明年,我还会长的更好。割一搭,他们便坐在地头,喝几口老茶(用大瓶子或者暖壶泡的茶),抽只烟(记得那时候他们还是抽不带嘴的“丰收”烟,两毛三一盒),顺便再把镰刀磨一下。一片麦子割完,整个人都累的够呛。三四年后,人工割麦的就少了很多,代之的是那种小型
3、的收割机。当一台收割机来到田间的时候,几家几乎先排号,然后在地头等着。当到了自己地的时候,收割机在前面割着,他们就在后面看着,看拖拉机是不是压倒了自家的 玉米 苗,看割得卖柞的高低,看割得麦子是否整齐。等到麦子都割完了,一般是先放在地里晾上个晌午,让麦粒更干燥。 麦子割完了,然后开始捆。这可是个大人小孩都能干的活。先把麦子卷成一捆捆的,然后用草绳捆起来。一般来说,捆麦子是在响晴的天气干的活,不能趁早或趁晚,因为晌午捆起来的麦子更容易干燥。麦子卷成一捆捆的,先用草绳从地下穿过,然后用一个活扣系起来。那时候我力气小,很多时候都是系的很松。系的松了,装车的时候,就要小心点,要不一抓就散了,要重新麻烦
4、一遍。捆麦子可是一件不轻松的活,虽说不用多大的力气,但在烈日之下,汗水早浸湿了衣服,加上麦芒的刺,要穿件厚衣服。就是这样,身上也被麦芒刺得难受。有时候,一天的麦子捆下来,身上便起了许多的红点。现在回想起捆麦子的情景,心里都有点后怕。天气好还行,有时候遇到阴天下雨,便要把捆好的麦子堆在一起,防备全被淋透。 麦子捆完了,要在地里晒得正好,不能很湿,湿了拉回家堆在一起,容易把麦粒焐了;麦粒太干了,一动就往下掉,造成很大的浪费。 当麦粒晒得差不多的时候,我们就把麦捆装车,拉到场院。那个时候,拉麦子一般都是用地排车,条件好点的就用牲口去拉,家底一般的便 人力拉的。装麦捆也是一种学问,既要装的多,又不能在
5、路上溜了,免得麻烦。装麦捆的时候,一般是几家合伙,这样效率高点。我们几个小孩,把一个个的麦捆拉到车旁边。父亲便把这些麦捆一个个的扔到车上。二叔在车上,把这些麦捆一个个的摆放整齐。等到车装的成本低的时候,便用几根粗大的绳子拴好,几个人一起用力,把车从地里拉出来。 麦捆拉到场院里,便排号等着 脱粒机 了。那时候是好多户共用一个 脱粒机 的。麦子在场院里堆好,晚上大人们遍一起去看麦子。而这时候,晚上便是我们儿童的乐园了。我、国光等小朋友,晚上便去捉迷藏。几个孩子藏身在一个个的麦垛里,抓阄决定找的人。满天的星光,映照着我们这群天真的孩子。一个个兴高采烈的跑来跑去,早已忘记了白天的疲劳、忘记了天气的担忧
6、。等到夜深人静,一群孩子有的已在麦垛里沉沉的睡去。大人们沉沉睡去,醒来才发现自己的孩子还没回来,于是便四处呼喊着自家孩子,找到了,拖过来在屁股上揍几下,捻回家睡觉去了。 脱粒机 排到自家,便又热火朝天的准备打场了。这活也是要几家合作才能完成的,因为打场一般需要8个人左右。我一般是和国光担任端麦粒的任务。俩人负责把麦子送到 脱粒机 里,俩人负责挑麦穰,还要几个人负责把麦捆解开,扔到 脱粒机 口,同时把草绳重新理好,等着明年再用。还有一个专门负责看机器的,间歇去帮其他人做点别的。 先是调试机器,传送带上抹好润滑油,把机器开起来,带动起 脱粒机 。当然,这些活都是大人们的。等到一切就绪,麦子往 脱粒
7、机 里一放,一切便热火朝天的干起来了。端麦子的活一般是我和国光的的。这活看起来简单,但一干就是5个多小时,也很无聊的。端麦子的时候,我俩一人端一个簸箕,蹲在出麦口,等到麦子满了,就端到麦堆上。等着出麦粒的时候,我们把麦粒扔到 脱粒机的转轮中,看那麦粒在机器中转动。 等到打场到了一半,家里人往往去买来一大捆汽水,每人一瓶,这在当时是最大的享受了。打完场,还可以好好的享受一顿好吃的。 稍大以后,由此我承担了挑麦穰的任务,记得那时候也就是10岁左右。我站在麦穰垛上,半夜多了,开始时还干着很有劲。可到了后来,实在熬不住了,不知道怎么的就在麦穰上睡着了。等到厚厚的麦穰都把我压住了,大人们才发现原来麦穰垛
8、上的我早已睡着了。等到把我喊起来,都到了深夜了。(那时候 脱粒机 是排号的,昼夜不停)继续爬起来,把麦穰垛给垛好。等到干完了,已是快到凌晨了。 麦粒脱完了,剩下的就是晒麦粒了。那时候场院都是一片片的,看场的任务一般就是我们孩子的。白天,趁着太阳好往往要把麦子多翻几遍,这样麦子晒得快多了。到了晚上,看场的任务都是大人的。我们这群孩子到了晚上就成了乐园,四处躲秘藏,一群孩子在场院里跑来跑去,尽情的宣泄着儿童的天性。等到每人都精疲力竭的时候,星星也在天空中困了,开始眨巴着眼睛,准备睡觉了,我们也在大人的催促声中依依不舍的回家了。 等到麦粒晒得差不多了就要趁个晌午头,把粮食入仓。吃过午饭,一家人就拿着
9、簸箕、袋子等工具,来到场院。入仓一定要趁热的时候,趁热把麦子装起来,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生虫子的可能。那时候,我一般是来撑袋子的,大人们便用簸箕一下下的把麦粒装进去。 把麦粒入了仓,庄户人也就把心放肚里了。一年的收成让一家人的口粮都有了着落,多余的还可以换点钱。另外,还要把麦穰垛再去压一压,然后垛好,用油纸盖起来,准备球后用来盖韭菜。 儿时永久的回忆,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逝去的日子,儿时的伙伴,不时泛起微微的涟漪,让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体会到一种惬意的怀念。可惜,现在儿时的伙伴,一年难得见几次了。国光也去了北京,一年聚一起的日子屈指可数。 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再在一起共同劳动,能在一起重新体验生活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