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反思“断层”现象课例:前不久,我听了一节五年级作文公开课,课题是感动的一瞬间 。其中一个环节让我至今难以释怀:记得执教老师在启发学生谈自己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遇到过哪些令人感动的事情的时候,一位同学谈起了上周学校运动会上他们班同学团结一致、奋力拼搏的事情。话匣子由此打开:第二个同学站起来也谈起了这次运动会;接着第三、第四个同学都谈起了这个话题。尽管老师一再点拨、引导,希望帮助学生拓宽思路,能谈点别的感人事情,但所有交流的同学 90%都是谈“校运会”这同一话题,而且内容也大致相同。反思:怎么这些孩子都谈运动会,难道就没有其他感人的事情吗?我也不禁陷入了沉思:姑且不谈学生的交流使得课堂气氛有些单调
2、沉闷,让人担忧的是孩子们的思维怎么了?几年来的学习与生活积累就剩下“校运会”吗?“校运会”之前呢?与父母之间、老师之间、同学之间、邻里之间周围的人之间;或在家里、在学校、在车上、在路上在自己到过的每一个地方,难道就没有经历过感人的事情吗?为什么孩子们在交流生活素材的时候,仅仅只记得最近发生的“运动会” ,而将曾经发生过的那么多好的素材,那么多的已知积累都“遗失” 、 “忘却” ,或抛之脑后只字不提呢?多么有趣的“断层现象”! 经常听到一线老师在课下感慨:如今这些孩子越来越不会学习了,学了后面就忘了前面,学了这册书,就忘了前册书,学过的知识怎么就不能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系统联系呢?是呀,孩子们学过的
3、知识,经历过的生活实践怎么就不能有机地联系起来,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呢!我们知道,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学科知识也不例外,学科与学科之间,学科内部之间,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之间都是普遍联系着的。这些“联系”包括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由“已知”到“未知” ,由温故而知新,由积累到运用,由继承到发展创新因此没有孤立的知识存在,否则这知识只可能是机械的,僵化的。然而遗憾的是,我们的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却出现了这样的“知识断层”现象,而且较为普遍:他们在获取知识时,抛却了最基本的“知识联系” ,将“昨天的积累与沉淀”搁置一边,不在昨天的基础
4、上循序渐进,继承发展,而只取“今天的收获” ,收获的仅仅是孤立的“无源之水” , “无本之木” 。究其原因,我做了以下分析:一、根据识记事物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孩子们对最近识记的事物会在头脑中留下比较清晰的印象,但如果要使这种“识记”一直保持 “比较清晰的印象” ,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观点,学生对识记的内容时间越长越容易忘记,学生从接受知识到瞬时记忆就有部分内容消失,由瞬时记忆到短时记忆又有一部分内容消失,由短时记忆到长时记忆就会有更多内容消失。也就是说如果识记事物一度不去理会,便会随时间推移慢慢模糊直至完全淡忘。因此要想把识记事物牢牢记住,就需要我们引导
5、孩子去及时复习,反复巩固。而这种“反复巩固”决不能是机械识记的“死记硬背” ,而应该抓住事物的内在规律和联系,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孩子们意义识记。惟如此,孩子们记忆的东西才是鲜活的,牢固的,富有生命力的,经久不衰的。二、受高考制度的影响,素质教育虽然轰轰烈烈,但应试教育依然扎扎实实。考试分数仍然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学生学习效果的最主要标尺。于是表现在课堂上,教师急功近利思想尤为明显:不关注教育的可持续性,不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只关注班级孩子今天考试成绩怎样,排名第几;不关注孩子“昨天所学”和“未来要学” ,只关注孩子们“当下在学” 。比如在今天的“题海战术”中,孩子们背诵了多少,练习了多
6、少,还有多少需要再训练,再巩固。于是乎充塞孩子们头脑的全是当下要记忆的,要训练的,要应对考试的,孩子们成了考试储备的容器:一边是老师们毫不吝惜地灌输,一边是孩子们完全被动地接纳。没有了个性自由,没有了思维空间。没有历经自我内化,活化过程的知识自然变得粗糙和僵硬,一旦今天的考试过去,这些“知识”便失去根基,支离破碎,毫无生机。而迎接孩子的却又是一次这样完全被动的“纳新” 。这样的循环往复我们的老师也乐此不疲,因为他们有这样的想法:既然分数是衡量我教学能力的关键,只要我任教期间,孩子能考到好成绩就行了,至于我怎样教学,怎样让孩子掌握知识则无关紧要,更无需关注孩子们的明天和未来。孩子的以前是前任老师
7、的事情,孩子的以后是后任老师的事情。我只管孩子现在的事情。这样的想法带来的结果会是怎样?面对叫嚣的分数,充满灵性与无限潜力的孩子成为储存知识的容器,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被无情地扼杀。随之而来,他们的思维变得单一,他们的思想变得僵化,他们的所学变成孤立固化的城堡,将昨天的已知弃置城前,将明天的延续抛之城后。原本联接“昨天”与“明天”的“今天”便因失去前后联系而成为“断层” ,犹如失去灵魂的躯壳,游走于厚重的知识内涵之外;又如离开大地的树木,没了生命的土壤。这样的教学,这样的传授知识怎能造就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三、教师自身对教材的整体把握不够。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通透整个小学阶段
8、语文教材内容,把握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目标、年段目标及学年目标。施教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围绕教学目标,有效地指导孩子们进行字、词、句、段、篇的训练,培养孩子们听说读写的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做到心中有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前后衔接,抓住联系,培养能力。解读新课程标准 ,翻看一下小学语文各年段教学目标,就会发现一条明晰的目标联接线,呈螺旋上升,循序渐进,贯穿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始终:每一年段的教学目标不是孤立断开的,它既是前一年段教学目标的延续提升,又是后一年段教学目标的基础支撑。因此我们在教学某一年段语文时,不仅要关注本年段教学目标,也要关注前一年段教学目标和后一年段教学目标
9、,寻找目标间的基本点,联接点和发展点,实现目标的衔接整合,有效地开展教学,实现教学目标。新课改教材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学指引,我们来看看人教版实验教材语文教科书,其编写都是围绕专题展开进行组元。一个单元一个主题,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表达这个主题。教学时,只要抓住单元主题,并以此为基点,生发开去,结合单元每篇课文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构建单元整体教学架构,从单元整体出发展开教学,通过对单元主题的整体把握精心设计单元每篇课文的教学流程,使每篇课文的学习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最后再回到单元主题这一核心点,将核心点加以丰富与升华,给孩子一个“整体部分整体”的思维联系和丰盈鲜活的知识空间。这样既
10、有助于孩子学习基础知识,更有助于孩子培养学习能力。实际上这样教学就是遵循了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教材的编写特点,即抓住了“联系” ,单元主题与单元课文之间的联系,单元中课文与课文之间的联系。通过这一联系的建立,我们的教学不仅能收到的事半功倍效果,更能让我们的孩子在学习中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懂得学习,学会学习。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应该明确:孤立的知识,定势的思维,只能让孩子们所学的知识固化,在头脑中形成“断层” 。我们必须警醒,为孩子的终身发展考虑,引导孩子将所学、所悟、所思、所感、所经、所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知识网络” ,让孩子们在学习知识,感受生活的时候,能抓住“联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走向智慧与全面发展。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应该明确:孤立的知识,定势的思维,只能让孩子们所学的知识固化,在头脑中形成“断层” 。我们必须警醒,为孩子的终身发展考虑,引导孩子将所学、所悟、所思、所感、所经、所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知识网络” ,让孩子们在学习知识,感受生活的时候,能抓住“联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走向智慧与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