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银行和保险产业特征价值度的比较银行和保险产业特征价值度的比较 2011年03月26 日银行业、保险业的长期经济 特征 : 无论银行业还是保险业,都没有原料、生产加工,也没有设备折旧,因此银行业和保险业从产业 特征 上看属 于简单产业,它的经营过程不需要大量的钢性成本支出,不需要昂贵的生产设备,不需要大量进货,因此也没有 较强的生产连和复杂的经营管理过程。不向汽车制造行业的情况。银行业、保险业的发展的硬成本小。 银行和保险之所以在其简单产业上加引号是因为它们所以的经营过程都是直接面对人,与人打交道要比与物 打交道复杂,人是易变的,人是有情感和理性,需要长期建立品牌,长期建立信任,长期建立认同,要
2、达成这个 效果,要求银行和保险公司员工素质,管理水平提高要高。从这个原因将银行业、保险业的软成本特别高。 另一方面,现在银行和保险公司正在加速向理财化转型。银行和保险把大众的钱集中起来进行投资。实际上 是投资要求它们理财管理水平高。所以银行和保险公司的产业 特征 决定了人员素质,管理能力是其核心成长动力 ,所以重点要在这两方面下手。 银行业、保险业产品 特征 比较:银行的产品主要是把社会闲散资金集合起来,然后再转贷给其他企业和个人 保险的产品 特征 是:将社会资金以保险的名义集中起来,转投到社会经济领域,保险在吸收资金的过程中,比银 行的成本更低,因为银行拿到资金的时候,必需无条件的向储户支付
3、利息,而保险并不需要支付利息,保险收到 钱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形成了第一步的利润,而银行收到钱的时候,才相当于进货,要支付成本,保险收到钱后 ,虽然也将面临着保户发生风险后,支付保费,但是保险行业几百年来的精算,已经把这个赔付计算的非常精确 了,即使发生了风险也不会赔钱,就象彩票发行机构一样,不管兑出多少奖,他都不会赔钱。从这一点比较,保 险的产品 特征 ,在集资的过程,比银行要有优势。 其次无论是保险还是银行,它的经营奥妙都是利用了货币的时间价值挣钱。银行存贷差要靠时间来实现,保 险公司拿到储户的钱进行投资也要靠时间来实现投资收益,所以保险和银行都是靠货币的时间价值挣钱。同时保 险和银行的经营
4、风险本质上是一致的,把钱贷给公司或个人从本质上和投资股票是一样的。虽然货款从法律意义 上讲是必须要偿还的,而且有抵押物,但是在企业不挣钱或亏损破产的情况下,银行的货款也只能是收不回来。 所以银行货款的核心实际上是选公司,考评信誉,这与投资选股没有任何差别。理论上的必须偿还做为贷款的特 征,但实际上每年成百亿上千亿的坏帐,说明贷款的风险相当大,反过来,保险它的投资也是选公司,而且他非 常灵活,可以在世界各国的市场上任意选择,这比银行要有优势,银行只能在国内。同时保险的投资可以自由进 入,根据自己的评估,主动选择进退,所以保险的投资表面上看风险很大,但实际比银行贷款的风险要小。 银行为目前的贷款收
5、入的增长,主要是受经济情况的增长,他基本上是个 常数,不会发生特别大的增长,新 的增长项目来源于,代收费,代销金融证券等新项目以及将来银行可以自由经营保险和证券业务。总体看,银行 的成长性,主要是由银行的自身经营水平和能力来推动的,未来的增长属于那些强势银行(强势银行的 特征 和衡 量标准)而保险未来的增长首先是客观的人口基数庞大,经济增长导致需求的膨胀,这样保险的成长是在外部推 升因素和内部因素比动力推动成长,动力强劲。 保险公司的经营网点,不象银行那样需要大量的网点,这些网点的房费和人工费用都是硬成本,而保险公司 不需要那么多的办公网点,另一方面它的人力成本是事后结账的,是没有特别多的硬成
6、本,有利于保险发展,所 以总体来讲,保险比银行发展潜力和价值投资高,这是对两个产业的比较结果。在未来的投资组合,应该保险业 大于银行业。 无论是保险还是银行,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管理能力、人员素质是决定企业成败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整个社会的发展阶段已经进到保险产业成为人们重要消费的时代,温饱问题已经在中国普遍地得到了解 决,中国的发展和成长不会停止在温饱阶段,更进一步的向前发展是必然的,新的发展方向和两大主题是消费享 受时代和安全保障时代,消费享受时代必然会促进消费以及商业的掘起和成长,安全保障将直接促进中国保险业 的突飞猛进,市场常常提到的一个人口红利,对消费和保险业来讲都是最重要的推动力量,我
7、们从逻辑上认为新 加坡和香港将不会孕育出较大的本地保险公司,这是因为人口基数太小,没有人口红利支持。相信较大的保险公 司主要应该出现在人口较多的国家,对于这一判断,我们将经过进一步的事实来证明,总之,中国消费能力的提 升和人口基数的增大,为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战略前途和战略基础,他们作为保险业发展的外部条件将会为中国 产生大型保险公司提供土壤。 从内部看保险公司这个产业,作为服务业,它的成长和经营的核心决定因素是管理能力和人才素质,管理能 力和人才素质以及由管理能力和人才素质形成的品牌是这个行业优胜劣汰的核心因素也是这个行业进行强弱比较 的最重要指标。我们说中国人寿市场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高达5
8、0%,目前市场规模和资产规模并不是保险行业 竞争能力和发展前途的评测指标,因为中国保险业的历史比较复杂,它不是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的,中国人寿已 经跑了很久了,其它保险公司是在中国人寿经营了若干年后才进入市场的,中国人寿的领先是历史原因的结果, 而不是真实的市场竞争的结果,到现在中国保险市场的完全市场化还没有形成,所以不能用市场规模和市场份额 来评测保险公司的强弱,管理水平是根本。 中国平安的管理水平是整个中国保险业最强的,理由是中国平安是几个人在一间办公室里从无到有,从市场 的搏击中发展起来的,中国平安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强有力的政策背景,并没有得到特别的扶持,整个的发展 过程 ,是一个完全的
9、市场竞争和公司努力的结果,在这个努力的过程 中,我们可以看到公司的经营者对机会的 把握以及在促进公司成长的几个重大事件中的强有力的前瞻性。最终中国平安经过近20年发展,业务规模、股本 结构、品牌认同、管理制度完全形成了现代企业的管理体制,固然中国平安的市场规模只有14%,然而中国平安 内在发展的基因和成长能力远远地超越了其它公司。业务增长和市场份额的提升,恐怕只能是时间问题。 我们长期投资者买的是公司的成长能力,而且最重要的是买的是还没有表现为结果的成长能力,中国平安就 具有这个 特征 。 中国平安的股权结构在这个股权结构中以及董事会构成中,我们看到的是国际资本,以及国际人才和国内人 才,没有一股独大,也没有过渡分散。而且所有的股东都是金融行业的企业,这使得中国平安是在专业的资本和 专业的人才的控制和管理之下,它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根基,企业的健康成长,股权结构和人才 结构是最重要的,中国平安的股权结构和人才结构支持长期成长。 因此中国平安具有战略性持股的价值和条件,所谓战略性持股就是10年以上的持股。基于这样一种战略持股 ,所以价格并不重要,时机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相不相信中国平安是中国未来10年发展过程中,在内外部因素 共同作用下,必然发展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