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委会定稿).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923485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委会定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委会定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委会定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委会定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委会定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中心城市新跨越在市委二届四次全会上的讲话陈 荣 凯(2007 年 11 月 22 日)同志们:这次市委全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为指导,全面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实施环三都澳区域发展战略,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中心城市建设,为发挥拓展一线骨干作用、服务海西建设作出新贡献。现在,我根据市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讲四个问题。一、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

2、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审议通过了胡锦涛同志代表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和党章修正案,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为我们党和国家事业与时俱进、继往开来,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我们坚决拥护大会报告和大会通过的各项决议,坚决拥护以胡2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十七大的精神,集中体现在大会的报告中。报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鲜明回答了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通篇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

3、路线、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亲民为民的执政理念,是一个顺应时代潮流、回应百姓期待、集中全党智慧、凝聚党心民心的好报告,具有很强的历史震撼力、政治号召力、理论透析力、思想感染力和实践推动力,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重点要在深刻领会十七大的主题、深刻领会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深刻领会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五个一” :一是要高举一面伟大旗帜。就是要深化对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认识,以旗帜铸就共同理想,以旗帜汇聚蓬勃力量,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

4、走越宽广。二是要坚持一个发展理念。就是要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认识,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之转化为促进发展的科学思路,转化为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实践行动。三是要明确一个奋斗目标。就是要深化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认识,适应形势发展3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明确的工作思路、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努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四是要把握一个总体布局。就是要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 总体布局的 认识,按照十七大的部署,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协调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

5、社会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全面发展。五是要强化一个根本保证。就是要深化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认识,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为又好又快推进海西东北翼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省委对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度重视,11 月 1213 日,省委召开八届三次全会,对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进行全面部署,对于进一步把全省上下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全力推进福建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全会的精神集中体现在省委卢展工书记代表省委常委会所作的重要讲话中。讲话

6、高屋建瓴、统揽全局,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和指导性,是一个高举旗帜、科学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着眼全局、建设海西的重要讲话。讲话的主要精神可以归纳为六个关键词:一是海西。讲话始终围绕海西建设这个主题,明确指出:十七大第一次将“海峡西岸” 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充分说明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地位4更加突出,充分说明了福建在全国大局中的作用更加明显,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支持更加有力,也充分说明了全省干部群众所承担的使命更加重大。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继承创新,鲜明的特点是发挥优势、服务大局,显著的效

7、应是凝聚人心、推动发展,基本的经验是注重运作、实干实效。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最根本的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解放思想为法宝,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人民群众为主体,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整合优势、更好发展,先行先试、凸显特色,持续实干、锲而不舍,进一步发挥福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构建扩大对外开放的平台、推动全国区域合作的平台、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平台,努力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为全局作出更大贡献。二是带动。就是在落实“四谋发展” 的实践主题中,必须把实施项目带动和品牌带动作为促进又好又快发展的两个重要抓

8、手,以项目带动形成新增长点,以品牌带动提升发展水平,推动各个领域、各项建设体现好的要求,实现好的目标。三是先行。就是要紧紧抓住海西对台的特色,认真贯彻中央对台大政方针,按照“五缘六求 ”的工作思路,更加突出先行先 试,更加突出民族民心,更加突出融合融洽,更加突出以人为本,进一步深化闽台交流合作,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经济利益纽带、精神文化纽带、和谐社会纽带、通道连接纽带,努力把海西建设成为维护两岸共同家园、联系两岸同胞命运共同体、促进两岸人民交流合5作的先行区。四是民生。讲话强调,社会建设,民生为本、民心为根。要坚持为民新理念、着眼群众新期待、持续惠民新举措,着力民生、着力民心,在千方百计解决好

9、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的同时,把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凝聚人心、增强斗志,动员和激励全省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建设海西。五是实效。讲话按照十七大的部署,结合福建实际,提出了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强调要继续努力,协调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建设,促进福建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协调发展格局进一步形成,社会主义民主进一步扩大,文化强省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推进。六是保障。讲话强调,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开展深

10、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造就高素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坚持党员主体地位,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坚持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党员队伍的感召力;坚持为民务实节俭,大力改进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坚持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全市各级党组织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和省委、市委的部署,切实抓好组织领导,深入开展宣传发动,持续营造浓厚氛围,不断把学习宣传贯彻活动引向深入。6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学以致用,用十七大和省委全会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审视市情

11、实际、完善工作思路;用十七大和省委全会确定的新蓝图、新使命,深化目标定位、创新发展举措;用十七大和省委全会总结的新经验、新论断,指导工作实践、检验工作成效,力求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学有所成,切实把十七大和省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真正落实到加快宁德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去,转化为推动海西东北翼中心城市建设的强大动力。二、全面实施环三都澳区域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海西东北翼中心城市新跨越三都澳是宁德实现崛起抱负的最大优势、潜力和希望所在,开发三都澳是宁德人民多年的梦想和追求。环三都澳区域,是指以三都澳为中心,以宁德沿海 878 公里岸线为主轴,立足宁德、融入海西,面向台湾、背靠内陆,北承温州、南接福州,具有独特

12、优势和巨大潜力的经济发展区域。这里是宁德区位、港口、资源优势的汇集区,也是宁德摆脱低水平发展、实现向更高平台跃升的起飞区。依托三都澳的世界级深水大港优势,推进环三都澳区域发展,是宁德拓展一线当骨干、崛起海西东北翼的核心战略。全市上下务必思想认识高度统一、宣传舆论高度集中、工作重点高度突出、行动步调高度一致,抓住自身特点,结合各自优势,积极在推进环三都澳区域发展中找定位、造声势、争作为、作贡献。全面实施环三都澳区域发展战略,要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的一系列大政方针,牢牢把握贯彻落7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把中央提出的坚持“四个坚定不移” 、推进“四个建 设” 、提升 “四个文明

13、”和省委 “四谋发展”的实践主题、“四个重在” 的实践要 领、“四个关键”的工作要求,体 现落实到推动工作的各个方面,融合贯穿于环三都澳区域开发建设的全过程。始终坚持项目带动和品牌带动“两个抓手”,推动临海、跨海、环海“三步跃升”,实施区域化、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化“四项战略”,实现港口、产业、城市、生态“四位一体”、互动发展,把环三都澳区域建设成为“海西对接长三角的前沿要地、新兴的临海产业基地、综合性的国际化深水大港、国际知名的生态旅游度假胜地、对台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高度宜居的海湾新城”等六大功能区。 为此,要坚持和把握“五条原则” :一是要前瞻 规划,科学开发。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走势、

14、深入研究三都澳后发优势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前瞻性站位、高起点规划,协调推进港口开发、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生态保护,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化互动并进,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统筹兼顾。二是要发挥优势,集约开发。严格按照资源集约利用、产业集中布局、城镇集聚发展的原则,统筹考虑,合理布局,重点突破,有序开发,加快构建环三都澳港口群、产业群、城镇群和交通网、风景带、生态链。三是要重视环保,永续开发。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关系,严格保护岸线资源、海洋资源和海岸自然生态,做到在加强保护中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在加快开发中保护资源、优化生态。8新上项

15、目决不降低环保门槛,从源头上降低消耗、减少排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是要改革创新,开放开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强化环三都澳重要资源的科学、有序、高效开发利用。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全面对内对外开放,多形式、多渠道大力引进投资、引进企业、引进项目、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引进机制,努力形成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新机制,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实现大发展。五是要山海呼应,联动开发。实施环三都澳区域发展战略是全市的工作大局,不论对山区还是沿海而言,都是一种机遇和舞台,也都有一份责任和义务。要统筹处理“一环” 与“两带”的关系,既要举全市之力加快环三都澳综合开发,

16、不断放大其聚集、辐射和带动效应,推动全市“一盘棋” 超常跨越 发展;又要立足山区和沿海的各自优势,充分释放发展活力,努力激活山区绿色经济增长带和沿海蓝色经济发展带。特别是山区各县,一定要积极呼应、主动融入,从中把握新机遇、找准切入点、选准突破口、拓展新作为,形成山海呼应、城乡联动的发展格局。按照上述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环三都澳区域发展,要在加紧推进科学规划和军地置换等基础性工作的同时,着重做好“四篇文章” :以港口建设为龙头,做活开发的文章。要合理定位港口功能,加大港口资源整合。一方面,通过引进和布点建设一批临海大项目,大力发展产业码头,重点抓好城澳、漳湾、湾坞和溪南作

17、业区各港口专业码头建设,使三都澳成为临海大型重化产业集聚9的产业港。另一方面,通过加快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在充分发挥沈海高速公路和即将投入运营的温福快速铁路南联北接通道作用的同时,加快宁上高速、宁景铁路、福泰高速、沈海高速复线和宁古公路等重大交通项目的规划建设,形成北承南联、西进东出之势,使三都澳成为服务中部省份的综合性物流中转港,成为石油、铁矿石、煤炭、天然气、粮食等国家重要战略物资的商业储备港。以产业发展为核心,做大聚集的文章。要突出抓好临海工业发展,重点加快发展钢铁、石化、煤化、造船、重型机械等临海大型制造业及港口物流、战略物资储备,培育关联度高的临海产业集群。大力推进新能源基地建设,充

18、分利用沿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火电、核电、水电、风电、潮汐能、抽水蓄能发电。积极发展海洋特色产业,支持发展海洋生物、海洋医药、海水综合利用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海洋新兴产业。同时,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外向型现代农业,着力提升电机电器、汽摩配件、食品加工、建筑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引导其不断延伸产业链,向集群化方向发展。力争五年内形成 2 个产值超 200 亿元、8 个产值超100 亿元的产业集群,在环三都澳区域打造竞争力强、特色明显的“ 中国 电 机之都” 、“中国民营造船产业群”、“ 海西能源基地”、“国家战略物 资商业储备 中转基地” 、“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和“东 南 滨海旅游度假胜地”

19、 ,并致力推动钢铁 、石化两大产业集群的形成。10以城镇园区为依托,做优拓展的文章。要把沿海城镇和产业园区作为环三都澳开发的两大载体,在加快建设漳湾、铁基湾滨海新城,拓展宁德中心城市南北临海两翼,强化中心城市集聚带动作用的同时,启动跨海环海开发战略,逐步形成以三都岛为核心的环三都澳城市组团。同时,支持临海重点城镇发展,高起点规划建设漳湾、铁基湾、赛甘下湾坞、三都岛、城澳、溪南、东冲、沙埕湾等八大临海板块,根据产业和城镇发展需要,分步实施铁基湾、漳湾、三屿、腾川、湖塘、垅头、福宁湾、溪南、潘岐头、铁锵、渔井等十一个临海围垦工程,成片推进滩涂开发,打造产业集聚平台,拓展区域发展空间。以绿色生态为特

20、色,做好环保的文章。要把重视环境保护贯穿于环三都澳开发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走循环经济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建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长效机制。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和绿色技术,加大产业污染的监控治理力度,高标准规划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和生态型工业园区。十分珍惜和合理开发利用好港口岸线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报批,强化战略性深水岸线资源的保护,提高岸线使用效益。合理规划环三都澳区域产业用地,在做好数模、物模试验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围垦造地,确保产业发展用地。高度重视区域生态保护,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合理调整官井洋大黄鱼繁殖保护区、湿地鸟禽红树林保护区、沿海生态防护林范围,实现沿海产业带、城镇带、生态带的有

21、机统一,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永续发展。11三、按照“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扎实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到 2020 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必须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按照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八届三次全会的精神,结合宁德实际,市委常委会研究提出了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六个新要求,这就是推动又好又快新跨越。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不断壮大经济总量,到 2017 年实现全市人均生产总值比 2000 年翻两番,与全省同步提前三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形成协调发展新格局。

22、走符合宁德实际的自主创新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农业现代化道路、城镇化道路,形成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形成三次产业和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形成全面落实“五个统筹” 的发展格局。促进民主政治新发展。依法治市得到全面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公平正义,人民更加团结友爱。开创文化繁荣新局面。形成文化设施先进配套、市场繁荣有序、区域特色鲜明、产业优势明显和群众文化丰富多彩的文化发展新格局,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人民生活新改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

23、明显提高。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保持人口低生育水平。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合理12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人民安居乐业。追求生态文明新目标。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牢固树立,生态市建设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省前列。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持续努力奋斗,协调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建设。(一)经济建设要坚持“好中求快”。“好” 字当头、好中求快、又好又快,是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内涵,也是实现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必须体现并落实在各项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具体实践

24、中。坚持好中求快,根本在于着力转变。要转变发展理念,真正在指导思想上把“好 ”字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以 质量效益和环境效益的“ 好” ,争取 较长时间的“快” ,使“ 好”与“快” 有机统一于持续发展的趋势之中。要转变发展方式,正确处理速度、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立足扩大内需加快发展,立足优化结构增强后劲,立足集约发展提升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协同推动,切实增强发展的协调性。要转变领导方法,遵循市场经济客观规律,调整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定位和职责,更多地着力于软硬环境的建设和营造、市场公

25、平的规范和监管、社会管理服务的改造和提升,在政企互动中不断形成经济生态、优化产业环境、提高服务效率、促进经济发展。13坚持好中求快,核心在于着力创新。要创新体制,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着眼消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纵深推进企业改革,进一步抓好农村综合改革、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公用事业建管分离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不断增创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优势。要创新科技,围绕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突破重点产业和重点环节的技术创新,不断构筑宁德未来优势的关键支撑。要创新服务,持续深化机关效能建设,促进行政提速,优化服务流程,努力做到渠

26、道畅通、零障碍,全程代理、零盲区,主动服务、零距离,按时办理、零超时,有诺必践、零差距,为加快发展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坚持好中求快,关键在于着力把握。要把握中心,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等不靠、不弃不躁,求真务实抓发展、始终如一抓发展、持续努力抓发展,认清形势,顺应趋势,鼓足气势,保持态势,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要把握重点,突出以项目为纲,把经济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细化成一个个具体的项目,在发展的各个领域接连不断地策划和实施好项目,用项目检验工作,靠项目带动发展;坚持以品牌为魂,聚全市共识、举全市之力,不遗余力集中打造环三都澳这个全市最大的品牌,不断扩大影响力、增强吸引力,营造万

27、众瞩目、万商云集的大开发、大发展之势。要把握持续,坚持不懈地抓基层、打基础、建机制,持之以恒地埋头苦干、低调务实、攻坚克难、积淀积累,不断蓄势、谋势、借势、提势,稳扎稳打,确保年年添后劲,步步增实14效。坚持好中求快,重点在于着力统筹。要统筹城乡发展,始终把“ 三 农” 工作作 为重中之重,扎 实推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通过加大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通过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要统筹内外开放,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一方面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协作,大力实施“回归工程”, 积极支持鼓励在外 闽东企业 家回归创业

28、、造福桑梓;另一方面不断扩大宣传推介,加强海外招商引资,增进与台港澳的交流合作,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统筹资源环境,按照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要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强化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二)政治建设要坚持“稳中求进”。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并对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提出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充分体现了“稳中求 进”的思想。我们要按照十七大的部署要求,适应我市经济社会

29、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不断研究民主政治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机制新方式,稳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积极顺应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民主权利的新期盼,不断健全民主制度,15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障人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切实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逐步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加强民主监督,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于为人民谋利益。要加快推进依法治市进程。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

30、育,不断增强全民法律素质。进一步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从严治政、依法行政,确保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内有序运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不断提高政府服务水平。要保证民主政治建设正确方向。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认真落实党的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政策,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努力营造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三)文化建设要坚持“特

31、中求强”。文化历来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实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我们要积极响应十七大向全党发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按照福建文化强省建设纲要的部署,充分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大力促进文化振兴,16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要把握前进方向。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弘扬主旋律、占领主阵地、拓展主渠道,始终围绕发展主题、体现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最根本的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

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倡导和弘扬“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闽东 精神和“ 顽强拼搏、不 胜不休”的重建精神,巩固全市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最关键的是要把发展繁荣文化放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进行总体谋划,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中体现文化的地位,发挥文化的作用。要注重协调推进。以深入发展群众文化、扶持保护民间文化、引导规范娱乐文化为出发点,继续办好广场文艺演出和行业社区文化进演播厅等系列大型文艺演出活动。立足“常下乡” ,深入开展“ 文化 进社区” 、“科技

33、文化卫生三下乡” 以及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推动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的繁荣发展。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和基层倾斜,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宣传文化阵地,继续抓好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居)文化室、农家书屋、体育室和宣传栏、阅报栏、科普画栏的规范化建设,积极引导村居礼堂、敬老院开展健康文明17活动,推进以市场运作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农村和社区的群众文化生活。要形成鲜明特色。文化魅力来自时代性、来自多样性、来自创造性。要突出时代特色,善于吸收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敏锐把握时代发展脉搏,深入了解基层群众的实践创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着力发展和谐

34、文化,努力创造出更多的体现时代精神、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要突出地域特色,充分挖掘、保护和发展独具宁德特色的历史名人文化、畲族文化、茶文化、廊桥文化、传统戏曲文化、民间手工艺文化、宗教文化等,并通过创新创造,把有优势的传统文化做活,把有潜力的文化品牌做响,把有效益的文化产业做大。要找准文化与经贸、旅游的结合点,形成“经济 借文化而发展,文化借经济而传播” 的良性互 动。要深入拓展文化功能,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建设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文化人才梯队,为推动富有宁德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人才保障。(四)社会建设要坚持“难中求解”。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

35、重点的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幸福和百姓福祉息息相关。当前,我们在社会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关系民生的难题、难点、难关。要按照省委着力民生、着力民心的要求,下大力气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就业、社保、教育、医疗、住房、治安等突出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与和谐社会。18要积极改善民生。紧紧围绕群众最现实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千方百计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大教育投入,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做好城乡就业保障工作,加大就业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帮助城镇零就业家庭、农

36、村贫困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解决就业问题;加快完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低保覆盖面,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扎实抓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切实解决好群众“看病难”问题;加快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积极构建形式多样、功能互补的城乡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要着力凝聚民心。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坚持一切工作以人民利益为根本价值取向,深怀亲民之心、饱含爱民之情、恪尽为民之责、办实惠民之事,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当前利益和根本利益、长远利益,让人民

37、感到温暖、看到希望、增强信心,进一步把全市人民群众的精神振奋起来、思想统一起来、智慧集中起来,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加快构建和谐宁德。要切实保障民安。从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出发,继续深化“平安宁德” 建设。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坚持把“安居工程”作19为为民办实事的头等大事,加快实施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等危险区域群众搬迁和住房加固工作;全力做好灾后重建工作,确保受灾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稳妥推进渔工、渔船财产包括损坏船只的保险工作,争取做到应保尽保;进一步健全完善抵御自然灾害的长效机制,扎实

38、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安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四、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推进宁德改革发展新跨越,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态度,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为加快环三都澳区域发展、促进海西东北翼中心城市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一)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各级

39、党组织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放在突出位置,不断把学习贯彻引向深入。特别是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在全市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把发展的理念、工作的思路调整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切实提高20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要坚持把学习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放在突出位

40、置,引导广大党员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始终保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良好精神状态。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紧紧围绕我市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理论思考,并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推进发展的有力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本领。要继续推进干部培训,不断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实效,以干部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和推动科学发展的实绩检验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成效。(二)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键取决于各级领导班子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一定要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

41、,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领导班子的工作机制和运行方式,不断提高执政本领,使之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坚持和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要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重点,着力培育一支善谋大局视野宽、善于创新思路宽、善聚21人心胸襟宽的“三宽 ”型干部队伍。按照 “五重五不简单”的要求,坚持公正用人导向,注重选拔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格外关注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地方努力工作的干部。要更加重视和强调干事创业,特别是在当前发展任务这么繁重的情况下,

42、越是需要我们把那些思想上想干事、能力上会干事、效能上干成事的优秀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同时,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级人才队伍建设,努力为各级各类人才施展才华、发挥作用、成就事业搭建大舞台。(三)以巩固发展先进性教育成果为重点,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先进性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各级党委要强化党要管党责任,切实做好让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经常性工作。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增强组织活力。要加强对党章的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进一步增强党员意识、先进意识。不断深

43、化农村党的建设“ 三级联创” 活动, 认真总结“干部驻村”、“ 党员服务区” 等有效做法,深入开展 创先争 优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改革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关心村干,适当提高村干待遇,力所能及地帮助村支部和村干解决具体困难,保护好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干有想头、干有奔头、干有劲头。要深入实施农村干部电教培训工程,特别是要加强党员党性教育和科技知识、实用技术等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农村党员、基22层干部的素质,增强他们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带领群众创业致富的本领。(四)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

44、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是我们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这几年来,我市查处的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个别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件,给我们猛敲了警钟。我们一定要按照十七大报告关于反腐倡廉建设的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切实强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每一个领导干部要十分珍惜党和人民的信任,实实在在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率先垂范,始终保持清廉形象。

45、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严惩党内腐败分子。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重点查处干部非法买卖土地、违法建房、插手干预征地和招标暗箱操作、行政执法不公、司法不公等行为背后隐藏的腐败案件,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创新完善各项监督制度,整合和强化各种监督职能,进一步规范干部从政行为,形成全党重视反腐倡廉建设的良好局面。(五)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要大兴亲民为民之风,强化宗旨意识,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23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紧紧围绕基层和群众最需要解决

46、的难题,扑下身子抓落实,集中力量求突破。大兴雷厉风行之风,在任何困难和矛盾面前,都要敢于动真碰硬,对急难险重工作要亲历亲为、迅速果断、勇于负责、独挡一面,确保中央和省委精神在我市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确保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迅速落实到位。大兴艰苦奋斗之风,生活上低标准,工作上高要求,淡泊名利,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勤政廉洁的优良作风。要在进一步总结深化学习黄令赤先进事迹活动的同时,深入开展学习“爱民固边模范边防派出所” 三都边 防派出所先进事迹的活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正气,以自身改进作风的实际行动和表率作用带队伍聚人心、促政风带民风。同志们,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八届三次全会,指明了我们前进的方向,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海西建设的新的伟大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肩负着加快宁德新一轮又好又快发展的神圣使命,肩负着党和人民的期望和重托。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为加快推进环三都澳区域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