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如何设计人力资源管理体.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922995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设计人力资源管理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设计人力资源管理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设计人力资源管理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如何设计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各岗位的核心工作通常占全部工作的 20%左右,而这些工作则需要任职者投入 80%左右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做好。在具体实施企业人力资源战略之前,必须首先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评估和重组、整合,因为业务流程是组织架构直至岗位设置的基础和依据,组织、岗位职能的发挥即是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实现。只有建立清晰、高效的业务流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信息反馈迟缓等顽疾。企业的领导者都期望自己的企业灵活高效,管理扁平化,但一切管理若是建立在一个环节重叠、冗杂的业务流程的基础上的话,如何高效、扁平得了?在人力资源体系实施方面,包括个人能力素质模型的设计、薪酬福利和激励机制的

2、建立,人员配置和培训等。组织架构设计与能力素质模型企业依据业务流程,设计出组织 /岗位架构,确定部门的职能职责和彼此的关联性。然后,对各岗位从 “质量 ”和 “数量 ”两方面进行分析, “质量分析 ”,即建立能力素质模型,它是基于企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及组织架构和部门职责,明确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 “数量分析 ”,即人员编制计划设计,它是确定企业在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下,各岗位需要的人员数量。能力素质模型和人员编制计划,在人员招聘与任用、培训与发展、考核与评估及报酬与晋升等方面,提供了科学有效的依据。接着,是岗位评估,通过岗位评估,对不同岗位进行 “相对价值 ”界定,判断其合理的岗位级别,明确组织

3、中的核决权限、信息反馈流程等。绩效考核与评估在绩效管理体系中,首先是依据企业整体经营目标,进行目标分解,划分到各部门,形成部门目标,然后基于部门的绩效指标和各岗位职能职责,确定个人的关键绩效指标,从而将个人绩效同部门乃至组织绩效挂钩,使员工利益与企业捆绑在一起。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一,所谓考核,应是对各岗位核心工作的考核,而非全部工作。因为据分析,各岗位的核心工作通常占全部工作的 20%左右,而这些工作则需要任职者投入 80%左右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做好,且这些工作的完成质量决定了该岗位的工作质量;二,所谓绩效考核,应是对工作所最终达到的效果的考核,对于综合管理部门,其考核指标应与直接管理部门或项目

4、的业绩挂钩,即建立 “激励机制商务模型 ”,对于综合管理部门,生硬照搬 “标准量化 ”考核,最终难免使 “绩效考核 ”沦为 “行为考核 ”。因此,在绩效管理体系中,其重点和难点在于确定各岗位的 “关键绩效指标 ”,此环节的质量决定了整个体系的成败。有效的绩效考评体系,是企业 “倡导什么,反对什么 ”最直接的表白,它像指挥棒一样,指挥着员工的行为。它与薪酬福利激励机制一道,鞭策、激励组织中的每个成员,不断努力,勇创新高。譬如 GE,它在韦尔奇时代之所有取得了长盛不衰的辉煌,与他们 “207010” 的近乎残酷的“活力曲线 ”绩效管理机制,和 “对人的高度注意 在无数的环境下考验每个人 ”的人才理

5、念不无关系!在 “活力曲线 ”的应用方面,本人的观点是:竞争、淘汰是必须的,但淘汰周期应主要依据企业的人力资源的素质水平而定。即当企业的人力资源素质水平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时,淘汰周期较短,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月、季度、半年或一年为一个周期;当企业的人力资源素质水平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时,淘汰周期应适当延长,可以 2 年或更长的时间为一个淘汰周期。因为,当企业的人力资源水平低于市场水平时,寻找较目前员工更优秀的任职者的空间相对较大,较容易实现 “替换 ”;而当企业的人力资源素质水平已达到较高水平时,再从市场上找到更优秀的人才,其选择空间则较小, “替换 ”难度明显增大。薪酬福利与激励机制薪酬福利与激励机

6、制的建立需要结合市场、岗位评估结果与员工能力等因素,并依据绩效考评结果,从而使薪酬福利体系同绩效管理及岗位评估联系起来,使薪酬体系达到 “外有竞争力,内有公平性 ”的良好状态。薪酬福利体系的作用在于以 “利 ”的形态,激励、促使员工将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达成统一,实现双赢。它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个人能力的发挥相辅相成,同时,为达到激励效果,薪酬福利还必须与晋升机制相挂钩。因此在进行薪资设计时,其流程大致是:1 企业综合评价市场行情和自身承受力,确定本企业的薪资定位;2 依据岗位评估结果,制定不同职级的薪酬范围和福利方案。3 设计薪酬增涨方案。此环节应是薪酬体系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假设某岗位的新

7、任职者的薪资为 “基线 ”100%。通常,新任职者在初期(加入企业的 1-2 年内)技能进步和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均有明显提升,因此,为肯定员工成绩并激励其进一步发展,在此阶段薪酬福利待遇的增涨幅度也相应较大,即在相对较短的期间内,其薪酬便可增涨到 125%-150%;当员工的薪酬达到基线的 175%左右时,通常其能力在现有职位上的发挥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难有大的突破,因此,在此阶段如果激励手段还是采用在现有职位的基础上,涨薪或提供更优厚的福利待遇,其效果很可能事与愿违,助长员工的惰性和倦怠心理。此时的上策应是鼓励员工晋升更高的职位,以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薪酬福利待遇。人员配置与培训人员配置方面的两大任务是预测与计划人员需求及招聘、选择和雇用。实现人员的有效预测与计划,一是依据科学、有效的部门及岗位设计与分析;二是依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培训日益成为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关于培训的理念也逐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企业对培训的观点已基本从以基层技术为主的层面,上升到为全面贯彻企业理念与共识。薪酬、任用、考评、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针对企业和员工的不同状态进行灵活应用,才能发挥其人力资源的管理效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