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

类型面线糊里的泉州.docx

  • 上传人:HR专家
  • 文档编号:5918989
  • 上传时间:2019-03-21
  • 格式:DOCX
  • 页数:3
  • 大小:13.37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面线糊里的泉州.docx
    资源描述:

    1、面线糊里的泉州小时候,奶奶常对我说: “面线糊里的泉州,最有古早味。”在很多泉州人的印象里,一碗鲜香四溢的面线糊,不仅仅是一种小吃,还代表着泉州的美食文化,更代表着家的味道。说不清它到底是面条还是面糊,糊里糊涂却鲜美无比,是闽南人早餐必备的暖胃汤。 闽南有这样一种说法: “没吃过面线糊的,肯定不是闽南人。”这足以证明面线糊在闽南人心中的地位。奶奶说面线糊的产生也跟艰苦的生活有关。乾隆下江南时,来到了一个叫做罗甲村的小村庄。那时正值粮食短缺的时候,村民们全都穷得揭不开锅。为此村民急得是团团转,实在想不出要弄什么吃的来招待皇帝。乾隆在一个秀才家门口下了轿,村里人都替秀才捏了把汗。秀才的妻子急中生智

    2、,在墙角找到一些往年丰收时啃剩的猪骨头和鱼剌,洗后下锅熬出一碗汤,又去柜子里扫出一把面线碎和一把木薯粉,和着就做出了一碗面线糊。乾隆吃后,感觉味道非常鲜美,马上问这“龙须珍珠粥”是用什么做的?这秀才妻子真是巧,立即大胆回答,这是祖传秘方,用上等面线和特等精制地瓜粉加工而成。皇上大大赏赐了这个巧媳妇,这面线糊也就这样传开来了。如此的美味配上如此的故事,让我每次望着餐桌上一碗碗香喷喷、诱人的面线糊,就不知不觉地勾起了我许多童年时期快乐、天真、朦胧的回忆。 当我再次拿起碗筷,去盛一碗奶奶做的面线糊,我闻着这醉人的香气,我不禁长叹一口气想起了那些儿时美好的回忆。我把碗端到院子里,沐浴着温和的阳光,吃着

    3、这碗像冰淇淋那样诱人的面线糊,慢慢地,它为我掀开了幼时回忆的面纱。奶奶做的面线糊是我最喜爱的美食。每当奶奶在厨房里煮面线糊的时候,我就呆呆地站在旁边,眼睛便一个劲儿地往奶奶手中的料头盯,口水简直就是“飞流直下三千尺”了。 我在旁边一边等待,一边观察着奶奶的一举一动:她手中的筷子像一只飞鸟一直在我眼前左右、前后地移动着,真让我眼花缭乱。我佩服年迈的奶奶的这种娴熟技能和手脚灵活。当我还在痴痴地望着那些食物时,一碗像浓浓的醇香的美酒的面线糊,散发出醉人的香气,我好像走入了一个美食新天地。我望着汤中的一层层薄薄的油渍,我的食欲愈来愈强烈,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 在这沁人心鼻的香味中,我想起了儿时一张张欢快的面孔,找到一张张有点泛黄的照片。突然,好像有一团火焰涌上我的心田,温暖着我的心窝,又好像有一阵春风,拂过我的心田。 吃完面线糊,我不禁打了一个饱嗝,还在回味着那香喷喷的味道。我享受着美食带给我的无限欢乐,缓缓地走出了那美食的殿堂。 虽然这碗奶奶做的面线糊怎么也比不上美味佳肴,却留给我岁月的斑斑点点,洋溢着家中温暖的韵味,洋溢着家乡美丽的味道,洋溢着闽南地区的风味。再次、再一次吃着那我最喜爱的面线糊,享受着一次又一次的欢乐。这一碗碗奶奶为我做的面线糊,盛满了奶奶对我的爱,也似乎盛满了我儿时家乡泉州无数的回忆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面线糊里的泉州.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591898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