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凭知识开道,驭规范前行 燃规在线 www.GB50028.COM 欢迎指导 本电子版 由本站会员编辑制作, 仅供参考,请购买原 书籍作为设计、施工等指导! 33用焊接钢管用焊接钢管用焊接钢管用焊接钢管 GB/T3091、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GB/T8163 的规定;的规定;的规定;的规定; 4 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燃气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燃气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燃气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应符合国家现
2、行标准燃气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 CJ/T125和燃气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件和燃气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件和燃气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件和燃气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件 CJ/T126 的规定。的规定。的规定。的规定。 6.3.2 次高压燃气管道应采用钢管,其管材和附件应符合本规范第 次高压燃气管道应采用钢管,其管材和附件应符合本规范第 次高压燃气管道应采用钢管,其管材和附件应符合本规范第 次高压燃气管道应采用钢管,其管材和附件应符合本规范第 6.4.4 条的要求。次高压钢质燃气 条的要求。次高压钢质燃气 条的要求。次高压钢质燃气 条的要求。次高压钢质燃气管道直管计算壁厚应按式(管道
3、直管计算壁厚应按式(管道直管计算壁厚应按式(管道直管计算壁厚应按式( 6.4.6)计算确定。最小公称壁厚不应小于表)计算确定。最小公称壁厚不应小于表)计算确定。最小公称壁厚不应小于表)计算确定。最小公称壁厚不应小于表 6.3.2 的规定。的规定。的规定。的规定。 表表表 表 6.3.2 钢质燃气管道钢质燃气管道钢质燃气管道钢质燃气管道 最小公称壁厚最小公称壁厚最小公称壁厚最小公称壁厚 钢管公称直径钢管公称直径钢管公称直径钢管公称直径 DN( ( mm) ) 公称壁厚(公称壁厚(公称壁厚(公称壁厚( mm) ) DN100-DN150 4.0 DN200-DN300 4.8 DN350-DN45
4、0 5.2 DN500-DN550 6.4 DN600-DN900 7.1 DN950-DN1000 8.7 DN1050 9.5 6.3.3 地下燃气管道不得从建筑物和大型结构物的下面穿越(地下燃气管道不得从建筑物和大型结构物的下面穿越(地下燃气管道不得从建筑物和大型结构物的下面穿越(地下燃气管道不得从建筑物和大型结构物的下面穿越( 不包括架空的建筑物和大型构筑物不包括架空的建筑物和大型构筑物不包括架空的建筑物和大型构筑物不包括架空的建筑物和大型构筑物 )。 )。 )。 )。 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或相邻管道之间的水平和垂直净距,不应小于表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或相邻管道之间的水
5、平和垂直净距,不应小于表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或相邻管道之间的水平和垂直净距,不应小于表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或相邻管道之间的水平和垂直净距,不应小于表 6.3.3-1 和表和表和表和表6.3.3-2 的规定。的规定。的规定。的规定。 表 6.3.3-1 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或相邻管道之间的水平净距( m) 地下燃气管道 中 压 次高压 项目 低压 B A B A 基础 0.7 1.0 1.5 - - 建筑物的 外墙面(出地面处) - - - 4.5 6.5 给水管 0.5 0.5 0.5 1.0 1.5 污水、雨水排水管 1.0 1.2 1.2 1.5 2.0 直埋 0.
6、5 0.5 0.5 1.0 1.5 电力电缆 (含电车电缆) 在导管内 1.0 1.0 1.0 1.0 1.5 直埋 0.5 0.5 0.5 1.0 1.5 通信电缆 在导管内 1.0 1.0 1.0 1.0 1.5 Dn 300mm 0.4 0.4 0.4 0.4 0.4 其他燃气管道 Dn300mm 0.5 0.5 0.5 0.5 0.5 直埋 1.0 1.0 1.0 1.5 2.0 热力管 在管沟内(至外壁) 1.0 1.5 1.5 2.0 4.0 35kV 1.0 1.0 1.0 1.0 1.0 电杆(塔) 的基础 35kV 2.0 2.0 2.0 5.0 5.0 凭知识开道,驭规范前
7、行 燃规在线 www.GB50028.COM 欢迎指导 本电子版 由本站会员编辑制作, 仅供参考,请购买原 书籍作为设计、施工等指导! 34通讯照明电杆(至电杆中心) 1.0 1.0 1.0 1.0 1.0 铁路路堤坡脚 5.0 5.0 5.0 5.0 5.0 有轨电车钢轨 2.0 2.0 2.0 2.0 2.0 街树(至树中心) 0.75 0.75 0.75 1.2 1.2 表 6.3.3-2 地下燃气管道与构筑物或相邻管道之间垂直净距( m) 项 目 地下燃气管道(当有套管时,以套管计) 给水管、排水管或其它燃气管道 0.15 热力管的管沟底(或顶) 0.15 直埋 0.50 电缆 在导管
8、内 0.15 铁路轨底 1.20 有轨电车轨底 1.00 注: 1 当次高压燃气管道压力与表中数不相同时,可采用直线方程内插法确定水平净距。 2 如受地形限制不能满足表 6.3.3-1 和表 6.3.3-2 时,经与有关部门协商,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后,表6.3.3-1 和表 6.3.3-2 规定的净距,均可适当缩小,但低压管道不应影响建 (构 )筑物和相邻管道基础的稳固性,中压管道距建筑物基础不应小于 0 5m 且距建筑物外墙面不应小于 1m,次高压燃气管道距建筑物外墙面不应小于 3.0m。其中当对次高压 A 燃气管道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或当管道壁厚不小于 9.5mm 时,管道距建筑物外
9、墙面不 应小于 6.5m;当管壁厚度不小于 11.9mm 时,管道距建筑物外墙面不应小于 3.0m。 3 表 6.3.3-1 和表 6.3.3-2 规定除地下燃气管道与热力管的净距不适于聚乙烯燃气管道和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外,其它规定均适用于聚乙烯燃气管道和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道。聚乙烯燃气管道与热力管道的净距应按国家现行标准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63 执行。 4 地下燃气管道与电杆 (塔 )基础之间的水平净距,还应满足本规范表 6.7.5 地下燃气管道与交流电力线接地体的挣距规定 6.3.4 地下燃气管道埋设的最小覆 土厚度(路面至管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埋设在车行道下时
10、,不得小于 0.9m; 2 埋设在非车行道(含人行道)下时,不得小于 0.6m; 3 埋设在庭院(指绿化地及载货汽车不能进入之地)内时,不得小于 0.3m; 4 埋设在水田下时,不得小于 0.8m。 注:当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后,上述规定均可适当降低。 6.3.5 输送湿燃气的燃气管道,应埋设在土壤冰冻线以下。 燃气管道坡向凝水缸的坡度不宜小于 0.003。 6.3.6 地下燃气管道的地基宜为原土层。凡可能引起管道不均匀沉降的地段,其地基应进行处理。 6.3.7 地下 燃气管道不得在堆积易燃、易爆材料和具有腐蚀性液体的场地下面穿越,并不宜与其他管道或电缆同沟敷设。当需要同沟敷设时,必须采取防
11、护措施。 6.3.8 地下燃气管道穿过排水管、热力管沟、联合地沟、隧道及其他各种用途沟槽时应将燃气管道地下燃气管道穿过排水管、热力管沟、联合地沟、隧道及其他各种用途沟槽时应将燃气管道地下燃气管道穿过排水管、热力管沟、联合地沟、隧道及其他各种用途沟槽时应将燃气管道地下燃气管道穿过排水管、热力管沟、联合地沟、隧道及其他各种用途沟槽时应将燃气管道敷设于套管内。套管伸出构筑物外壁不应小于表敷设于套管内。套管伸出构筑物外壁不应小于表敷设于套管内。套管伸出构筑物外壁不应小于表敷设于套管内。套管伸出构筑物外壁不应小于表 6.3.3-1 中燃气管道与该构筑物的水平净距。套管两中燃气管道与该构筑物的水平净距。套
12、管两中燃气管道与该构筑物的水平净距。套管两中燃气管道与该构筑物的水平净距。套管两凭知识开道,驭规范前行 燃规在线 www.GB50028.COM 欢迎指导 本电子版 由本站会员编辑制作, 仅供参考,请购买原 书籍作为设计、施工等指导! 35端应采用柔性的防腐、防水材料密封。端应采用柔性的防腐、防水材料密封。端应采用柔性的防腐、防水材料密封。端应采用柔性的防腐、防水材料密封。 6.3.9 燃气管道穿越铁路、高速公路、电车轨道和城镇主要干道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穿越铁路和高速公路的燃气管道,共外应加套管; 注:当燃气管道采用定 向钻穿越并取得铁路或高速公路部门同意时,可不加套管。 2 穿越铁路的
13、燃气管道的套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套管埋设的深度:铁路轨底至套管顶不应小于 1.20m,并应符合铁路管理部门的要求; 2) 套管宜采用钢管或钢筋混凝土管; 3) 套管内径比燃气管道外径大 100mm 以上; 4) 套管两端与燃气管的间隙应采用柔性的防腐、防水材料密封,其一端应装设检漏管; 5) 套管端部距路堤坡脚外距离不应小于 2.0m。 3 燃气管道穿越电车轨道和城镇主要干道时宜敷设在套管或地沟内;穿越高速公路的燃气管道的套管、穿越电轨道和城镇主要干道的燃气管道的套管 或地沟,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套管内径应比燃气管道外径大 100mm 以上,套管或地沟两端应密封,在重要地段的套管或
14、地沟端部宜安装检漏管; 2)套管端部距电车道边轨不应小于 2.0m;距道路边缘不应小于 1.0m。 4 燃气管道宜垂直穿越铁路、高速公路、电车轨道和城镇主要干道。 6.3.10 燃气管道通过河流时,可采用穿越河底或采用管桥跨越的形式。当条件许可也可利用道路桥 梁跨越河流。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路桥梁跨越河流的燃气管道,其管道的输送压力不应大于 0.4Mpa。 2 当燃气管道随桥梁敷设或采用管桥跨越河流时, 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3 燃气管道随桥梁敷设,宜采取如下安全防护措施: 1)敷设于桥梁上的燃气管道应采用加厚的无缝钢管或焊接钢管,尽量减少焊缝,对焊缝进行100%无损探伤; 2)跨越通航
15、河流的燃气管道底标高,应符合通航净空的要求,管架外侧应设置护桩; 3)在确定管道位置时,与随桥敷设的其它管道的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GB6222 支架敷管的有关规定; 4)管道应设置必要的补偿和减震措施; 5)对管道应作较高等级的防腐保护; 对于采用阴极保护的埋地钢管与随桥管道之间应设置绝缘装置; 6)跨越 河流的燃气管道的支座 (架 )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 6.3.11 燃气管道穿越河底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燃气管道宜采用钢管; 2 燃气管道至规划河底的覆土厚度,应根据水流冲刷条件确定,对不通航河流不应小于 燃气管道至规划河底的覆土厚度,应根据水流冲刷条件确定,对不
16、通航河流不应小于 燃气管道至规划河底的覆土厚度,应根据水流冲刷条件确定,对不通航河流不应小于 燃气管道至规划河底的覆土厚度,应根据水流冲刷条件确定,对不通航河流不应小于 0.5m; ; 对通航的河流不应小于对通航的河流不应小于对通航的河流不应小于对通航的河流不应小于 1.0m,还应考虑疏浚和投锚深度;,还应考虑疏浚和投锚深度;,还应考虑疏浚和投锚深度;,还应考虑疏浚和投锚深度; 3 稳管措施应根据计算确定; 凭知识开道,驭规范前行 燃规在线 www.GB50028.COM 欢迎指导 本电子版 由本站会员编辑制作, 仅供参考,请购买原 书籍作为设计、施工等指导! 364 在埋设燃气管道位置的河流
17、两岸上、下游应设立标志;在埋设燃气管道位置的河流两岸上、下游应设立标志;在埋设燃气管道位置的河流两岸上、下游应设立标志;在埋设燃气管道位置的河流两岸上、下游应设立标志; 6.3.12 穿越或跨越重要河流的燃气管道,在河流两岸均应设置阀门。 6.3.13 在次高压、中压燃气干管上,应设置分段阀门,并在阀门两侧设置放散在次高压、中压燃气干管上,应设置分段阀门,并在阀门两侧设置放散在次高压、中压燃气干管上,应设置分段阀门,并在阀门两侧设置放散在次高压、中压燃气干管上,应设置分段阀门,并在阀门两侧设置放散 管。在燃气支管的起管。在燃气支管的起管。在燃气支管的起管。在燃气支管的起点处,应设置阀门。点处,
18、应设置阀门。点处,应设置阀门。点处,应设置阀门。 6.3.15 室外架空的燃气管道,可沿建筑物外墙或支柱敷设。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中压和低压燃气管道,可沿建筑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住宅或公共建筑的外墙敷设;中压和低压燃气管道,可沿建筑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住宅或公共建筑的外墙敷设;中压和低压燃气管道,可沿建筑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住宅或公共建筑的外墙敷设;中压和低压燃气管道,可沿建筑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住宅或公共建筑的外墙敷设; 次高压次高压次高压次高压 B、中压和低压燃气管道,可沿建筑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丁、戊类生产厂房的外墙敷、中压和低压燃气管道,可沿建筑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丁、戊类生产厂房
19、的外墙敷、中压和低压燃气管道,可沿建筑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丁、戊类生产厂房的外墙敷、中压和低压燃气管道,可沿建筑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丁、戊类生产厂房的外墙敷设。设。设。设。 2 沿建筑物外墙的燃气管道距住宅或公共建筑物门、窗洞口的净距;中压管道不应小于 0.5m,低压管道不应小于 0.3m。燃气管道距生产厂房建筑物门、窗洞口的净距不限。 3 架空燃气管道与铁路、道路、其它管线交叉时的垂直净距不应架空燃气管道与铁路、道路、其它管线交叉时的垂直净距不应架空燃气管道与铁路、道路、其它管线交叉时的垂直净距不应架空燃气管道与铁路、道路、其它管线交叉时的垂直净距不应 小于表小于表小于表小于表 6.3.16
20、 的规定。的规定。的规定。的规定。 表表表 表 6.3.16 架空燃气管道与铁路、道路、其它管线交叉时的垂直净距架空燃气管道与铁路、道路、其它管线交叉时的垂直净距架空燃气管道与铁路、道路、其它管线交叉时的垂直净距架空燃气管道与铁路、道路、其它管线交叉时的垂直净距 最小垂直净距最小垂直净距最小垂直净距最小垂直净距 建筑物和管线名称建筑物和管线名称建筑物和管线名称建筑物和管线名称 燃气管道下燃气管道下燃气管道下燃气管道下 燃气管道上燃气管道上燃气管道上燃气管道上 铁路轨顶铁路轨顶铁路轨顶铁路轨顶 6.0 _ 城市道路路面城市道路路面城市道路路面城市道路路面 5.5 _ 厂区道路路面厂区道路路面厂区
21、道路路面厂区道路路面 5.0 _ 人行道路路面人行道路路面人行道路路面人行道路路面 2.2 _ 3kV 以下以下以下以下 _ 1.5 310kV _ 3.0 架空电力线,电压架空电力线,电压架空电力线,电压架空电力线,电压 3566kV _ 4.0 300mm 同管道直径,但不小于同管道直径,但不小于同管道直径,但不小于同管道直径,但不小于 0.10 同左同左同左同左 其它管道,管径其它管道,管径其它管道,管径其它管道,管径 300mm 0.30 0.30 注:注:注:注: 1 厂厂厂 厂区内部的燃气管道,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管底至道路路面的垂直净距可取 区内部的燃气管道,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
22、管底至道路路面的垂直净距可取区内部的燃气管道,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管底至道路路面的垂直净距可取区内部的燃气管道,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管底至道路路面的垂直净距可取 4.5m;管底至铁路轨顶的;管底至铁路轨顶的;管底至铁路轨顶的;管底至铁路轨顶的垂直净距,可取垂直净距,可取 垂直净距,可取垂直净距,可取 5.5m。在车辆和人行道以外的地区,可在从地面到管底高度不小于 。在车辆和人行道以外的地区,可在从地面到管底高度不小于 。在车辆和人行道以外的地区,可在从地面到管底高度不小于 。在车辆和人行道以外的地区,可在从地面到管底高度不小于 0.35m 的低支柱上敷设燃气管道。的低支柱上敷设燃气管道。的低支
23、柱上敷设燃气管道。的低支柱上敷设燃气管道。 2 电气机车铁路除外。电气机车铁路除外。电气机车铁路除外。电气机车铁路除外。 3 架空电力线与燃气管道的交叉垂直净距尚应考虑导线的最大垂度。架空电力线与燃气管道的交叉垂直净距尚应考虑导线的最大垂度。架空电力线与燃气管道的交叉垂直净距尚应考虑导线的最大垂度。架空电力线与燃气管道的交叉垂直净距尚应考虑导线的最大垂度。 4 输送湿燃气的管道应采取排水措施,在寒冷地区还应采取保温措施。燃气管道坡向凝水缸的坡度不宜小于 0.003。 5 工业企业内燃气管道沿支柱敷设时,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 的规定。 6.4 压力大于压力大于压
24、力大于压力大于 1.6Mpa 的室外燃气管道的室外燃气管道的室外燃气管道的室外燃气管道 6.4.1 本节适用于压力大于 1.6Mpa(表压)但不大于 4.0Mpa(表压)的城镇燃气(不包括液态燃气) 室外管道工程的设计。 6.4.2 城镇燃气管道通过的地区,应按沿线建筑物的密集程度,划分为四个地区等级,并依据地区凭知识开道,驭规范前行 燃规在线 www.GB50028.COM 欢迎指导 本电子版 由本站会员编辑制作, 仅供参考,请购买原 书籍作为设计、施工等指导! 37等级作出相应的管道设计。 6.4.3 城镇燃气管道地区等级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沿管道中心线两侧各 200m 范围内,任
25、意划分为 1.6km 长并能包括最多供人居住的独立建筑物数量的地段,按划定地段内的房屋建筑密集程度,划 分为四个等级。 注:在多单元住宅建筑物内,每个独立住宅单元按一个供人居住的独立建筑物计算。 2 地区等级的划分: 1) 一级地区:有 12 个或 12 个以下供人居住建筑物的任一地区分级单元。 2) 二级地区:有 12 个以上, 80 个以下供人居住建筑物的任一地区分级单元。 3) 三级地区:介于二级和四级之间的中间地区。有 80 个和 80 个以上供人居住的独立建筑物但不够四级地区条件的地区、工业区或距人员聚集的室外场所 90m 内铺设管线的区域。 4)四级地区: 4 层或 4 层以上建筑
26、物 (不计地下室层数 )普遍且占多数、交通频繁、地下设施多的城市中心城区 (或镇的中心区域等 )。 3 二、三、四级地区的长度可按如下规定调整: 1) 四级地区垂直于管道的边界线距最近地上 4 层或 4 层以上建筑物不应小于 200m。 2) 二、三级地区垂直于管道的边界线距该级地区最近建筑物不应小于 200m。 4 确定城镇燃气管道地区等级。宜按城市规划为该地区的今后发展留有余地。 6.4.4 高压燃气管道采用的钢管和管道附件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燃气管道所用钢管、管道附件材料的选择,应根据管道的使用条件(设计压力、温度、介质、特性、使用地区等)、材料的焊接性能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
27、定。 2 燃气管道选用的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第 1部分: A 级钢管 GB T9711 1(L175 级钢管除外 )、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第 2部分: B 级钢管 GB T9711 2 和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GB T8163 的规定,或符合不低于上述三项标准相应技术要求的其它钢管标准。三级和四级地区高压燃气管道材料钢级不应低于 L245。 3 燃气管道所采用的钢管和管道附件应根据选用的材料、直径、壁厚、介质特性、使用温度及施工环境温度等因素,对材料提出冲击试验和(或)落锤 撕裂试验要求。 4 当管道附件与管道采用焊接连接时,两者材质应相同或相
28、近。 5 管道附件中所用的锻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 JB4726、低温压力容器用低合金钢锻件 JB4727 的有关规定。 6 管道附件不得采用螺旋焊缝钢管制作,严禁采用铸铁制作。 6.4.5 燃气管道强度设计应根据管段所处地区等级和运行条件,按可能同时出现的永久载荷和可变载荷的组合进行设计。当管道位于地震设防烈度 7 度及 7 度以上地区时,应考虑管道所承受的地震载荷。 6.4.6 钢质燃气管道直管段计算 壁厚应按式( 6.4.6)计算,计算所得到的厚度应按钢管标准规格向上选取钢管的公称壁厚。最小公称壁厚不应小于表 6.3.2 的规定。 凭知识开道,驭规范前行 燃
29、规在线 www.GB50028.COM 欢迎指导 本电子版 由本站会员编辑制作, 仅供参考,请购买原 书籍作为设计、施工等指导! 38P D = 2 s F 式中: 钢管计算壁厚( mm); P设计压力( MPa); D钢管外径 (mm); s钢管的最低屈服强度( MPa); F强度设计系数,按表 6.4.8 和表 6.4.9 选取 。 焊缝系数。当采用符合第 6.4.4 条第 2 款规定的钢管标准时取 1.0。 6.4.7 对于采用经冷加工后又经加热处理的钢管,当加热温度高于 320(焊接除外)时;或采用经过冷加工或热处理的管子煨弯成弯管时,则在计算该钢管或弯管壁厚时,其屈服强度应取该管材最
30、低屈服强度( s)的 75%。 6.4.8 城镇燃气管道的强度设计系数( F)应符合表 6.4.8 的规定。 表 6.4.8 城镇燃气管道的强度设计系数 地区等级 强度设计系数( F) 一级地区 0.72 二级地区 0.60 三级地区 0.40 四级地区 0.30 6.4.9 穿越铁路、公路和人员聚集场所的管道以及门站、储配站、调压站内管道的强度设计系数,应符合表 6.4.9 的规定。 穿越铁路、公路和人员聚集场所的管道以及门站、储配站、调压站内管道的强度设计系数 表 6.4.9 调压站内管道的强度设计系数 地区等级 一 二 三 四 管道及管段 强度设计系数( F) 有套管穿越、级公路的管道
31、0.72 0.6 无套管穿越、级公路的管道 0.6 0.5 有套管穿越、级公路、高速公路、铁路的管道 0.6 0.6 门站、储配站、调压站内管道及其上、下游各 200m 管道,截断阀室 0.5 0.5 人员聚集场所的管道 0.4 0.4 0.4 0.3 6.4.10 下列计算或要求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50251 的相应规定: 1 受约束的埋地直管段轴向应力计算和轴向应力与环向应力组合的当量应力校核; 凭知识开道,驭规范前行 燃规在线 www.GB50028.COM 欢迎指导 本电子版 由本站会员编辑制作, 仅供参考,请购买原 书籍作为设计、施工等指导! 392 受内压
32、和温差共同作用下弯头的组合应力计算; 3 管道附件与没有轴向约束的直管段连接时的热膨胀强度校核; 4 弯头和弯管的管壁厚度计算; 5 燃气管道径 向稳定校核。 6.4.11 一级或二级地区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表一级或二级地区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表一级或二级地区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表一级或二级地区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表 6.4.11 的规定。的规定。的规定。的规定。 表表表 表 6.4.11 一级或二级地区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净距(一级或二级地区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净距(一级或二级地区地下
33、燃气管道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净距(一级或二级地区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净距( m) ) 地下燃气管道压力(地下燃气管道压力(地下燃气管道压力(地下燃气管道压力( MPa) ) 燃气管道公称直径燃气管道公称直径燃气管道公称直径燃气管道公称直径 DN (mm) 1.61 2.50 4.00 900DN 1050 53 60 70 750DN 900 40 47 57 600DN 750 31 37 45 450DN 600 24 28 35 300DN 450 19 23 28 150DN 300 14 18 22 DN 150 11 13 15 注: 1 如果燃气管道强度设计系数不大于 0
34、.4 时,一级或二级地区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之间的水平净距可按表6.4.12 确定。 2 水平净距是指管道外壁到建筑物出地面处外墙面的距离。建筑物是指平常有人的建筑物 3 当燃气管道压力与表中数不相同时,可采用直线方程内插法确定水平净距。 6.4.12 三级地区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表三级地区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表三级地区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表三级地区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表 6.4.12 的规定。的规定。的规定。的规定。 表 6.4.12 三级地区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净距 ( m) 地下燃气管道压力(
35、 MPa) 燃气管道公称直径和壁厚 (mm) 1.61 2.50 4.00 A、所有管径 9.5 B、所有管径 9.5 11.9 C、所有管径 11.9 13.5 6.5 3.0 15.0 7.5 3.0 .17.0 9.0 3.0 注 :1 如果对燃气管道采取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 , 9.5mm 的燃气管道也可采用表中 B 行的水平净距。 2 水平净距是指管道外壁到建筑物出地面处外墙面的距离。建筑物是指供人使用的建筑物。 3 当燃气管道压力表中数不相同时,可采用直线方 程内插法确定水平距离。 4 管道材料钢级不低于现行的的国家标准 GB/T9711.1 或 GB/T9711.2 规定的 L 2
36、45。 6.4.13 高压地下燃气管道与构筑物或相邻管道之间的水平和垂直净距,不应小于表 高压地下燃气管道与构筑物或相邻管道之间的水平和垂直净距,不应小于表 高压地下燃气管道与构筑物或相邻管道之间的水平和垂直净距,不应小于表 高压地下燃气管道与构筑物或相邻管道之间的水平和垂直净距,不应小于表 6.3.2-1 和和和 和 6.3.2-2次高压次高压次高压次高压 A 的规定。但高压 的规定。但高压 的规定。但高压 的规定。但高压 A 和高压和高压和高压和高压 B 地下燃气管道与铁路路堤坡脚的水平净距分别不应小于地下燃气管道与铁路路堤坡脚的水平净距分别不应小于地下燃气管道与铁路路堤坡脚的水平净距分别
37、不应小于地下燃气管道与铁路路堤坡脚的水平净距分别不应小于 8m 和和和 和6m;与有轨电车钢轨的水平净距分别不应小于;与有轨电车钢轨的水平净距分别不应小于;与有轨电车钢轨的水平净距分别不应小于;与有轨电车钢轨的水平净距分别不应小于 4m 和和和 和 3m。 。 注:当达不到本条净距要求时,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后,净距可适当缩小。 6.4.14 四级地区地下燃气管道输配压力不宜大于 1.6MPa(表压 )。其设计应遵守本规范 6.3 节的有关规定。 凭知识开道,驭规范前行 燃规在线 www.GB50028.COM 欢迎指导 本电子版 由本站会员编辑制作, 仅供参考,请购买原 书籍作为设计、施工
38、等指导! 40四级地区地下燃气管道输配压力不应大于 4.0MPa(表压 )。 6.4.15 高压燃气管道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高压燃气管道不宜进入城市四级地区;当受条件限制需要进入或通过本款所列区域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 高压 A 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外墙面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 30m(当管壁厚度 9.5或对燃气管道采取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时,不应小于 15m); 2) 高压 B 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外墙面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 16m(当管壁厚度 9.5或对燃气管道采取行之有效的保护措 施时,不应小于 10m); 3) 管道分段阀门应采用遥控或自动控制。 2 高压燃气管道不应通过军
39、事设施、易燃易爆仓库、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保护区、飞机场、火车站、海(河)、港码头。当受条件限制管道必须在本款所列区域通过时,必须采用安全防护措施。 3 高压燃气管道宜采有埋地方式敷设。当个别地段需要采用架空敷设时,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6.4.16 当管道安全评估中危险性分析证明,可能发生事故的次数和结果合理时,可采用与表 6.4.11和表 6.4.12 和 6.4.15 条不同的净距和采用表 6.4.8 和表 6.4.9 不同的强 度设计系数( F)。 6.4.17 焊接支管连接口的补强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补强的结构型式可采用增加主管道或支管道壁厚或同时增加主、支管道壁厚、或三通
40、、或拔制扳边式接口的整体补强型式,也可采用补强圈补强的局部补强型式。 2 当支管道的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 1/2 主管道公称直径时,应采用三通。 3 支管道的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 50mm 时,可不作补强计算。 4 开孔削弱部分按等面积补强,其结构和数值计算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50251 的相应规定。其焊接结构还应符合 下述规定: 1) 主管道和地管道的连接焊缝应保证全焊透,其角焊缝腰高应大于或等于 1/3 的支管道壁厚, 且不小于 6mm; 2) 补强圈的形状应与主管道相符,并与主管道紧密巾贴合。焊接和热处理时补强圈上应开一 排气孔,管道使用期间应将排气孔堵死,补强圈宜
41、按国家现行标准补强圈 JB/T4736 选用。 6.4.18 燃气管道附件的设计和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件的设计和选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铁对焊无缝管件 GB12459、钢板制对焊管件 GB/T13401、钢铁法兰管件 GB/T17185、钢制对焊管件 SY/T0510 和钢制弯管 SY/T5257 等有关标准规定。 2 管法兰的选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制管法兰 GB/T9112GB/T9124、大直径碳钢法兰GB/T13402 或钢制法兰、垫片、紧固件 HG20592HB20635 的规定。法兰、垫片和紧固应考虑介质特性配套选用。 3 绝缘法兰、绝缘接头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绝缘法兰设计技术规定 SY/T0516 的规定。 4 非标钢制异径接头、凸形封头和平封头的设计,可参照现行的国家标准钢制压力容器 GB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