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下课内阅读答案 全.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916503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下课内阅读答案 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五下课内阅读答案 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五下课内阅读答案 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五下课内阅读答案 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五下课内阅读答案 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 1 参考答案 (一)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 清鲜),天空是那么(晴朗 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柔软),就像只用绿色渲(xun xun)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 惊讶),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yn yng)一道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

2、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1、用“”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2、划去文段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奇丽( 美丽 ) 愉快( 愉悦 ) 舒服(舒适 )惊叹( 赞叹 ) 柔美( 优美 )4、文中有 2 个表示“绿”的意思的词语,分别是 一碧千里 和 翠色欲流 。我还从课外积累了 2 个,分别是 郁郁葱葱 和 青翠 。5、读读短文中划线的句子,“无边的绿毯”指的是_一望无际的草原,“白色的大花”指的是_洁白的羊群_,“中国画”指的是整个草原,这样写,让人感觉_草原辽阔碧绿,充满生机,整个草原让人赏心悦目。6、想象一下,羊群在草原上还可以比作什么?写一写。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

3、又下来,像无边的绿毯上撒上了一把把白色的珍珠。7、“一”有一下解释:A、相同 B、数量词 C、专一 D、满,全 “一碧千里”的“一” 应取 D 解释;“一模一样”的“一” 应取 A 解释;“高歌一曲”的“一” 应取 B 解释。8、作者为了突出草原的美丽,在这段中写了空气、天空 、 小丘 、羊群 、 骏马 和 大牛 ,写出了草原 辽阔 、 碧绿 的特点。9、作者是按 移步换景 来描写草原的,主要通过描写 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情形 衬托了蒙古族同胞的心灵美,民族团结的精神美。10、“这种境界”,指的是什么境界? 答:这种境界指的是草原上,空气清鲜,天空明朗,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小丘线条柔美, 羊

4、群自由自在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情景。 11、如果牛马真的会回味,它们可能在回味什么呢?答:它们可能在回味这草原明朗的天空和清鲜的空气,回味青草的甜美,回味自己生活的无忧无虑。12、这段话是先写 所见 ,再写所感 ,初见部分又是按 从上到下 的顺序写的,下面部分是围绕“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句话来写的,写出了草原的辽阔、美丽的特点,然后重点写了小丘、羊群 等景物。(二)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 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些(忽飞忽落 )

5、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 迂回的明如玻璃 )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 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 群马疾驰 ),(襟飘带舞 ),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为。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1、按课文内容填空,并从文中为下面解释找出相应的词语。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洒脱)衣襟和绸带迎风飘舞。(襟飘带舞)2、“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6、。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这两句话说明草原_辽阔_。“像一阵风吹来似的”说明马奔跑的速度很快,蒙古族人民迎接远方客人急切的心情 。3、“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你从这句话中看出了什么?_答:我从中体会到蒙古族人民的纯朴、热情好客。“洒脱”这个词可以换成什么词? 潇洒 5、“疾”的意思有:疾病;痛苦;痛恨;急速,猛烈。“群马疾驰”中的“疾”的意思是( );“疾风知劲草”中“疾”的意思是( )。6、画波浪线的句子是 比喻 句,“河”前面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突出了小河的 清澈而弯曲回旋 ,表达了作者 惊喜、振奋 之情。7、草原是著名作家( 老舍 )写的一篇散文,通过(草原风光)、(喜

7、迎远客)、(主客联欢)的记叙与描写,表现了草原秀美的风光和内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最后,作者以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的诗句,表达了自己( 热爱草原,赞美草原人民 )的真挚情感。(三)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 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 很快地生根发芽 ),长出( 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 坚强 ),不(软弱 ),也不( 动摇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

8、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1、按课文内容填空。2、上面这个片断选自袁鹰 的白杨,文章写的是 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本文运用 借物喻人 的写作手法,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3、从片断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或近义词。懦弱(近)( 软弱 ) 坚强(反)( 软弱 ) 洪涝(反)(干旱 )和蔼(反)( 严肃 ) 深思(近)(沉思 )4、片断中找出爸爸表情变化的词语圈出来,并写在括号里。在

9、(微笑)时,心里在想: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真是天真幼稚,我为有这双可爱的儿女自豪。在( 严肃 )时,心里在想:我要告诉孩子白杨的特点,让他们也要学做白杨一样的人。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全文体现借物喻人_的典型句子。这段话对白杨的介绍,一方面描述了白杨树外在的特点:a、高大挺秀 ;b、能顶住任何自然灾害;c、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茁壮成长。;另一方面表现了白杨树的精神:一是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二是不怕困难,坚强执着;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6、根据文中划线的句子,展开想象,补充下面的句子。爸爸妈妈他们这样的祖国建设者,也像白杨树一样,遥远的边疆需要他

10、们,就到_遥远的边疆来工作;_贫穷的农村需要他们,就到_贫穷的农村来工作;繁荣的城市需要他们,就到繁荣的城市来工作。7、表白的意思是:表明_。这是一个设问句_。爸爸以白杨自勉,_托物言志_,勉励自己要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不软弱,也不动摇。(四)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1.“高大的白杨树”是指 以爸爸为代表的边疆建设者 ;“几棵小树” 是指 边疆建设者的孩子们 ;“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暗示着孩子们如小树一样以父母为榜样,经受锻炼,成为边疆

11、建设的栋梁之材。整句话运用 借物喻人、 托物言志 的手法,反映了老一辈的西部开拓者“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博大胸怀。 2.这篇课文讲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 高大坚强 的特点,借以表达自己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同时希望自己的孩子像白杨那样坚强,成为扎根边疆的建设者的美好心愿。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 2 参考答案(五) 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门前。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头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旱 干冷)的大气中。爸爸已经和他们讲好价钱。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我站在骆驼面前,看它们咀嚼(ju jio

12、)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 平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的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ju jio),总会吃饱的。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为什么要系(x j)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戴上了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就不敢侵犯了。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 sh m(

13、沙漠 )上,没有一点点声音,您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 j m(寂寞)的旅程,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hn xn)路的情趣。”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把。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我(默默地想 ),( 慢慢地写 ),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 )走过来,又听见( 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

14、的心头。1、按课文内容填空。2、选段选自课文 冬阳 童年 骆驼队,是小说城南旧事 的序言,作者林海音。我们曾经学过她写的窃读记。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描写了_看骆驼咀嚼,和爸爸谈论铃铛的作用,想为骆驼剪垂毛,追问夏天骆驼的去向_这四个童年片段,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魂牵梦萦,对早已走远的童年的依依留恋的思想感情。3、用“”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或读音,在拼音旁的括号里写上词语。4、用“ ”画出描写骆驼外貌和咀嚼时样子的句子。5、用“ ”画出说明骆驼能沉得住气的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答:我体会到了是沙漠的客观环境造就了骆驼沉着、稳重、坚韧不拔的性格。6、读读画“ ”线的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

15、到什么?我体会到了作者观察很仔细,很专注,痴迷了,她喜欢骆驼。 7、为什么骆驼要系着铃铛?爸爸的解释是为了防止狼的侵犯,“我”的想法是为了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爸爸认为我的想法更美的原因是:爸爸认为我的想法很天真,充满童趣,富有想象力,他被“我”深深感染,为了保护我的这份纯真美好,于是这么说。 8、“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说明时间过得飞快 , “童年却一去不还了”是说童年在岁月流逝中远去,童年的幼稚不在,童年的故事不在。整句话清晰地传达出作者对童年的眷恋,我们仿佛听到她轻轻的叹息,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叹。(六)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每天夜里做梦我都飞,我对飞行是那样迷恋,只要双

16、脚一点,轻轻跃起,就能离开地面飞向空中。后来,我甚至学会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烨林梢头,在青青的草地和澄(dng chng)澈的湖面上盘旋。我的身体是那样轻盈(yn yng),可以随心所欲,运转自如,凭着 shun b(双臂)舒展和双腿弹动(dn tn)动,似(s sh)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那里。我以为在同学中间只有我一个人具有飞行的 tin f( 天赋),可是,有一天我终于弄明白了,每到夜晚,我的小伙伴们也都会在梦中飞腾。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1、在拼音旁的括号里写上词语。用“”划去不正确的读音。(加红的划去)2、给文中带点的字词选正确解释划上“ ”。

17、欲:欲望 想要;希望 需要 将要 明白:清楚;明确公开的;不含糊的聪明;懂道理知道了解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迷恋 (沉迷) 轻盈 (轻巧 ) 舒展 (伸展)澄澈 (清澈)4、“我”的发现是什么?和做梦有什么关系?_“我”的发现是: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_“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5、你认为“我”的梦有趣吗?为什么?有趣。每个人的小时候,都会有自己的梦。文中的梦,是一个小小的会飞的梦,这个梦带领作者在童年的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随心所欲地在天空中遨游 6、读完这篇短文,你觉得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具体从什么地方体

18、会到的? 费奥多罗夫是个天真无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的孩子。(具体地方详见黄冈P63 页(七)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听见老师说,按照进化论的观点,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当时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声。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老师狠狠地瞪了我一眼。“费奥多罗夫!你笑什么?再笑就从教室里出去!”“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教室里一阵笑声。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气得脸色苍白,大步朝我走来。“费奥多罗夫!你立刻从教室里出去!”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只有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

19、,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1、“窘”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J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穴 部。2、从文中为下列解释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形容为难;感到难办。 ( 困窘 )形容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 情不自禁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再现(重现 ) 情不自禁( 不由自主 )安慰(慰问 慰藉 ) 驱逐( 驱赶 )4、“清清楚楚”一词说明了什么?说明作者听课态度认真,对老师的讲解入耳入心 5、结合上下文说说,老师为什么会以为“我”的

20、笑是不怀好意的?这位老师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讲的又是“人的发育和进化”,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婚姻和性,可能这位老师对这类问题非常敏感,可“我”却笑出了声音,所以老师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 6、划线的句中的“驱逐”指_“我”发现了“进化论”却被老师赶出教室。 “迫害”指的是_“我”受到了同学们和老师的误解和嘲笑_。句中的破折号在这里起_解释说明的作用。请举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这句话一语双关。它既讲出了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真实情况,阿基米德、哥白尼等都有过这样的遭遇;又是“我”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意思是说,谁让我有这样重大的发现呢?被轰出教室也就不足为奇了。作者把自己跟世

21、界上有重大发明与发现的人列在一起,这是真正能让自己得到安慰的理由。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 3 参考答案(八)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 )/,父/不在,( 乃)/呼儿出。为/(wi wi)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yng yng)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杨氏之子选自南朝 刘义庆 的 世说新语 ,该书是 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2、全文意思: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

22、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就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3、解释带点词的意思(1)为(介词 给,替)设(摆放、摆设 )果,果有杨梅。(2)孔指以示(给看 )儿曰(说 ):“此(这 )是君家果。”(3)儿应声答曰:“未闻(没有听说)孔雀是夫子家( 家里 )禽(鸟)。”4、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这句话起到了 总领全文 的作用。这句话中,有一个通假字是 惠 通 慧 ,意思是 智慧 。5、用“/”划出文章的朗读停顿处6、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

23、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九)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了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

24、:“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1、把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概括成三个成语。张袂成阴_、挥汗如雨 、摩肩接踵_。这三个成语的意思都表示人很多,你还知道哪些表示人多的成语吗?请写出几个。_人山人海_、门庭若市 、 座无虚席 2、“楚王瞅了他一眼”这句话中“瞅”的意思是: 看_。从中可以看出 表示很轻蔑,根本没有把晏子放在眼里 3、用“”画出晏子反驳楚王的话,并说说这些话妙在何处?意思是:我无能,我是下等人,我有资格访问的只是你们楚国这样的下等国家

25、!第二次斗智:晏子将计就计,来了个顺水推舟,按照楚王的逻辑说下来,结果却是有力地贬损了楚国。4、课文晏子使楚讲述了 春秋末期 ,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 自己和国家的尊严的故事。文章按事情的 发展顺序 来写,开头写 楚王想侮辱晏子,这是故事的起因 ;接着写 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机智对答 ,这是事情的经过;最后写 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这是故事的结果。从中反映了晏子是一个 机智勇敢、不畏强暴、能言善辩、热爱祖国的人。(十)楚王安排酒席(招待 款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

26、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眯眯 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洋洋 得意扬扬)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脸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1、“囚”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Q ,用部首

27、查字法应查 口 部。2、 在文中括号内用“”选择恰当的词语。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沾沾自喜(得意洋洋 ) 笑眯眯(笑嘻嘻) 嘲笑(取笑) 神情自若(面不改色 )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成反问句。从此以后,楚王难道还敢不尊重晏子吗?5、说说两个“水土不同”分别是什么意思。第一个“水土不同”指植物生长所需的气候、土壤、水分等自然条件不同。第二个“水土不同”指社会环境、社会风气不同。6、用“”画出晏子反驳楚王的话,并说说这些话妙在何处?他的话运用一个比喻,不但形象生动地点明了齐国人在楚国为盗的原因,而且也回敬楚王:楚王治国无方,造成楚国社会风气不好,致使好人变成盗贼。7、回顾全文,一共出现

28、了楚王的三次笑,有什么含义?第一次 “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表示很轻蔑,根本没有把晏子放在眼里;第二次 “楚王只好陪着笑”,表示他装作听不出晏子话里的话,以笑来掩饰自己的尴尬;第三次“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嘲笑齐国的人做贼没出息,他笑里藏刀,又想出了新花样,居心更加险恶。(十一)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 血汗),给了我们多少(慈母 慈祥)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

29、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有很多同志感动得流下眼泪。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打胜 胜利)了那次阻击战。您在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情人。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大嫂,请回去吧!看,您的孩子在您的背上睡熟了。山路这样崎岖,您架着双拐,已经送了几十里。就是您一步不送,我们只要想起您的双拐,也永远不会忘怀您对我们的深

30、情厚谊。我们清楚地记得,那是 1952 年的春天,金达莱花开满山野的时候,您知道我们缺少蔬菜,就挎着篮子上山挖野菜。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阵地去挖。不料敌人的一颗炮弹在您的身旁爆炸,您倒在血泊里伤好以后,您只能靠着双拐走路了。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1、把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划掉。2、“硝”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s )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石 )部。3、“雪中送炭”通常用来比喻 在

31、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予帮助。;在文中指的是 志愿军战士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急需食物的危急关头,朝鲜大娘带领全村妇女冒着生命危险给志愿军战士送来打糕,给予战士们及时的支持和帮助。 4、把画双横线的句子换一种说法。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的情谊,我们不能忘怀。 5、语段追忆了朝鲜大娘的三件事:(1)为志愿军洗补衣服几夜没合眼。(2)大娘带领全村妇女冒着炮火,不顾生命危险给志愿军战士送打糕; (3)大娘为了救护志愿军伤员,失去了唯一的亲人小孙孙。6、大嫂为志愿军做了什么呢?请用“ ”画下来。7、画“ ”的句子用 反复呼唤 的方式来表达。“再见了”说明 依依惜别_ ,“亲人”表现 关系

32、亲密_ ;呼唤“亲爱的土地”强调 深深的眷恋_ 。这里的呼唤简短而亲切,真挚而感人,表达了 志愿军展示和朝鲜人民_难舍难分的感情。8、这段话叙述了志愿军战士与 朝鲜人民 告别时的情景,赞颂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 4 参考答案(十二)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 )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死亡在洪水的(狞笑 )声中( 逼近

33、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 ( 拥戴 )的老汉。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 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 水渐渐窜上来, ( 放肆 )地舔着人们的腰。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 揪出 )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 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 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 祭奠 )两个人。

34、她丈夫和她儿子。1、按课文内容填空,补全标点符号。2、请用“ ”划出描写洪水的句子,这些句子运用了 拟人、比喻 的修辞手法,把 洪水疯狂、肆虐的魔鬼形象 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既写出了情势的危机,又衬托出老支书的 沉着镇定、大公无私、舍生忘死的 崇高精神。3、画“ ”的句子把老汉比喻成“ 一座山 ”,既表现了老汉的 威严、冷静 ,与人们在山洪暴发时“惊慌”“疯了似的”“跌跌撞撞”“乱哄哄” 的表现形成 鲜明对比,又写出了老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这座“山”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4、画“ ”的句子运用了拟人 的修辞手法,不仅形象地写出了木桥在洪水的冲击中、在人们的重压下即将断裂的危急情景,也

35、为下文写木桥的轰塌埋下了伏笔。5、结尾处,老太太祭奠的丈夫和儿子分别是文中的 老汉 和小伙子,这样写的好处是 加强故事的悲壮色彩,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同时让读者感动于老汉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和父子之间的深情。 6、你认为文中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我认为老汉是一个具有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的优秀共产党员。(十三)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

36、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如果 )我们俩闹不和,(就 )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1、“诸”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Z_,“荆”用部首查字法应查刂 。2、选段来自课文 将相和 ,是根据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将指 廉颇 相指 蔺相如 。课文以秦赵_两国的矛盾为背

37、景,以_蔺相如_的活动为线索,通过_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_负荆请罪 三个小故事的记叙,写出了将相之间由_ 和 _到_不和_又到_和_的过程,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 的斗争精神以及 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 的可贵品质_,同时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精神。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削弱( 减弱 ) 进攻(攻击 ) 同心协力( 齐心协力 )4、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并用这个关联词写一句话。_5、不改变句子的意思,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换一种说法。秦王我都不怕,更不会怕廉将军。 (十四)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量 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

38、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推脱)。”诸葛亮说“都督(嘱托 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好了酒席(招待 招呼)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

39、酒就走了。 1、“督”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D_,“甘”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一或甘_。2、把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划掉。3、选段选自课文草船借箭,这篇课文节选自_元末明初 作家_罗贯中 的长篇历史小说 三国演义。你还知道这本书中的哪些故事?_、“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空城计”。课文写周瑜由于 妒忌诸葛亮 ,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 陷害他。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周瑜不得不叹服诸葛亮的才能超过自己。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不敢跟都督开玩笑 。 4、周瑜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是为了 周瑜不想让诸葛亮反悔。从中可以看出周瑜十分阴险狡诈,心生嫉妒

40、 的个性特点。诸葛亮答应造箭是因为 他以大局为重,从容镇定,胸有成竹。 (十五)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yu l)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dio tio )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

41、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接着叫二十条船驶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飞一样地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1、把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读音划掉。2、请将画横线的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雾这样大,曹操怎么敢派兵出来呢? 3、诸葛亮选在“大雾漫天”的时候去取箭,是为了借着东风,迷惑对手,让对手看不清敌情,不敢轻易迎战;这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用绳索连接起来”,“一字排开”是为了_便于统一行动,避免走散,又

42、不留空当_,使受箭面积大。_;“擂鼓呐喊”是为了_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吸引曹操军队的注意力,引曹军出来射箭,又是让曹军明确射箭的目标、方向。;“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是为了既能两面受箭,又可保持船体平衡,也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省去调头的时间。;敢逼近曹操受箭,说明诸葛亮 对曹操生性多疑、小心谨慎的性格了如指掌。诸葛亮考虑周全,安排巧妙,不仅有丰富的天文知识,还具有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4、结合本文段,诸葛亮神机妙算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请你举例说明(至少三处)答:A .诸葛亮神机妙算,他让鲁肃不要告诉周瑜借船的事,果然,鲁肃回来报告周瑜时不提借船的事。B.诸葛亮神机妙算,知道第

43、三天四更必有大雾,果然,这天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C.诸葛亮神机妙算,知道曹操生性多疑,现有大雾,看不清虚实,必不会贸然出兵,果然,曹操命部下不要轻易出兵,只往江上射箭。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 5 参考答案(十六)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1、从古至今,人们都在不断地更新、改进信息传递的方式。在 2700多年以前,我们的先人利用烽火传递信息。公元前 490 年 ,希腊人菲迪皮茨用跑步的方式传送信息。1943 年,哥伦布用漂流瓶传递他写给西班牙女皇的信。2、古时候,人们大多要依靠驿差长途跋涉给远方的亲人送去问候;近代,人们依靠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传递信息。莫尔斯发明了电报;后来,贝

44、尔发明了电话,使信息传输比以前更方便、根快捷了。1984 年,第一台多媒体电子计算机诞生,1993 年,美国政府提出建设 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如今,因特网把世界连成一家。3、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问题的提出;2调查方法;3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4结论。其中,重点是结论部分。(十七)俩人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qi qin)架似的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shu su),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zhn dng)。两个人走马灯似地转了三四圈,

45、终于三抓两挠(no ro),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dng dng):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任你怎么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钓 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bi bi)住了,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1、用“/”画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和字。2、用“”圈出描写小嘎子摔跤时的一系列动词。3、用“ ”画出描写小嘎子心理活动的句子。4、“小嘎子”是作家徐光耀的儿童小说小兵张嘎中的主人公,课文选取了小嘎子和胖墩摔跤的片段,先是由小嘎子提议摔跤,在摔跤的过程中,他时时处处想使 巧招 ,结果反被胖墩儿摔了个仰面朝天。这个片断侧

46、重了对小嘎子动作和心理的描写,反映了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特点,胖墩儿自信、直爽,争强好胜 的特点。(2)“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 儒林外史中的主人公,课文选取了他临死前的片段,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通过对严监生临死前的 动作、神态的描写,刻画了他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十八)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

47、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1、“凤辣子”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的人物,作者曹雪芹,课文选取了林黛玉初进贾府,与“凤辣子”王熙凤见面的经过的片段,这个片段重点写的是林黛玉初进大观园,与众人相见的过程中,与“凤辣子”见面的经过。选段对王熙凤语言和动作的描写,刻画了她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善于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喜欢使权弄势、炫耀特权和地位的形象。2、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