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治理班级卫生的脏乱差接一班之前就听说班里卫生很差,只是耳闻没有眼见,在暑假和同事们编写导学案时,中间休息的空挡,我到班里转转,竟然发现桌凳都不是成套出现的,桌子摆放的还算可以,可是凳子实在不敢恭维:东倒西歪,狼藉一片;劳动工具更不用提,残缺不全。听同事说曾经有一天让张校长亲自督导,垃圾扫了一桶还多。 。 。 。 。 。现实摆在眼前,局面就是这样,心里当时实在是没底,不知道开学后会是什么样子,抱着看看的态度,一周后我残存的幻想也彻底破灭了,垃圾随意丢,有垃圾桶形同虚设,更不要说看见地面上有垃圾主动捡起来了。一天下来,垃圾桶里不是很多,地面上倒是不少。于是我就想:肯定是有人看见桶外有垃圾,所
2、以才肆无忌惮的乱扔。看来需要揪出第一个扔到桶外的人,观察了几天发现第一个人不是同一个人,孩子们也知道往桶里扔,只是扔里扔不里都不再管了。偶然机会看见一篇文章破窗效应说的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于 1969 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
3、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破窗效应表现在很多方面:早晨上班时分,路口人流如织,等红灯的人们焦急地望着交通信号灯,终于有一个性急的小伙子等不及了,开始横穿马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交警或协警不制止这个愣头青,其他人就会像潮水一样紧跟其后,视红灯若无物。 在干净整洁的广场上,你不好意思随手丢弃纸屑或烟头,而是四处寻找垃圾箱。但如果是一地污物,满阶尘土,你会毫不犹豫地将烟头或纸屑抛出一个漂亮的抛物线,
4、任其跌落,丝毫不觉得羞愧。一面洁白的墙上,如果出现了第一个“办证”的涂鸦,在不能及时清除的情况下,这面墙很快就会长满“牛皮癣” ,被涂得乱七八糟。班级管理中,如果班主任在开学的一段时间内不注意班级管理,对班上出现的问题不及时处理,就有可能使问题曼延,到最后不可收拾。这不正是我要找的答案吗?我欣喜若狂,静下心来分析现在班级脏乱差的病根。就是很多时候有个别孩子成为了第一个违反纪律或破坏环境卫生的人,却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制止,结果相同的情况就会接二连三的出现,导致卫生越来越差。如果能从源头抓起盯紧第一人,关键要批评、制止。并指明相关责任人经常留意垃圾桶的周围,垃圾桶外有垃圾及时清扫,并口头警告又有人把
5、垃圾扔到垃圾桶外了。我相信会好起来的。于是我在班里让三名责任心比较强的孩子轮流看管垃圾桶,如有扔到外边的及时清扫,并口头警告。同时又安插“眼线”注意观察哪些同学经常把垃圾丢到垃圾桶外,被发现三次的值日一周。目的是引起警觉,提醒自己以后做事要到位。三个星期后卫生大有好转,虽然每天垃圾还很多,至少都可以进桶了。现在再进教室或许卫生比起优秀班级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比起以前大有进步。破窗效应不但带来好环境,更让我们深思很多道理: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同时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 ,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
6、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 。对学生个人而言,犯了错误得不到及时的惩戒,学生本人没法深刻的认识错误,尽管他知道此事是不对的,但潜意识中存在一种侥幸心理,误认为老师没有处理就是默许,或者犯的错误不大,很少有主动改正的。对学生群体而言,错误的出现会起到一个坏的带头作用。昨天张三犯了错误,没有受到处罚,今天李四犯了同样的错误即使老师想处罚,也得想想策略,因为有案例在先,老师不能厚此薄彼。如果老师一直不理睬,久而久之,犯错误的人越来越多,学生就会把犯错误当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不良风气。这时,老师想纠正这种不良之风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使下定决心也要花费特别大的代价,因为一个人不管是思想还是身体在往下坠时,要想把他拉起来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更何况这是一个班级的集体堕落。开学马上三个月,对于班里的很多事儿,我都在受到破窗效应的启示和帮助,我相信只要方法得当,再持之以恒我们一班的卫生乃至其他方面都会越来越好的。二一班 耿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