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来源:高考学习网高考学习网()第四单元 新闻和报告文学第 10 课 短新闻两篇一、整体把握1分别划分两篇文章的段落并概括各部分内容。别了, “不列颠尼亚” 点读 全文共 11 个自然段,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是新闻的导语部分。叙述了香港末任港督乘 “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标志着长达 150 多年的英国统治彻底结束。第二部分(211 自然段):是新闻的主体部分。作者按时间顺序,具体叙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和离开香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点读 全文共 16 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 1、2 自然段):描绘布热金卡美好的和平景象。第二部分(315 自然段):
2、介绍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可怕的历史。第三部分(第 16 自然段):与标题和首段呼应,突出主题,使结构完整严谨。二、细部探微2如何理解“别了, 不列颠尼亚 ”标题的含义?点拨 标题有两层意思。一方面,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 “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历史终被洗刷。3短新闻力求简短,但别了, “不列颠尼亚” 在有些地方却用了“闲笔” ,如第 4自然段,作者竟在百忙之中用了较多笔墨介绍港督府:“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 1885年建成
3、,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这有何作用呢?点拨 这段文字看似“闲笔” ,实则不“闲” 。其作用大致为:第一,在结构上,给读者一个缓冲的时间,因为彭定康告别并离开总督府是 4 时 40 分,此时距告别仪式 6 时 15分尚有 1 时 35 分,这样可以较自然地由一个场景过渡到另一个场景。第二,在思想内容上,以总督府的沧桑变迁来暗示香港的百年变迁,是中国日益强大的另一体现。同时,也表达了中国人民对香港回归的自豪与喜悦。4 别了, “不列颠尼亚” 一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
4、机地融合在一起的?点拨 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提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 156 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5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点拨 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
5、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完全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在文章中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主要是一种以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有所不同,它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一、中心主旨别了, “不列颠尼亚” 本文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显得别出心裁,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角度,并且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
6、游轮“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更加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本文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揭露了德国纳粹分子戕害波兰人民的滔天罪行,表现了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主题。二、写作特色别了, “不列颠尼亚” 1将历史事件和现实场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主要用耳闻目睹、观察分析得到的第一手材料,在浓郁的现场气氛中真实地向读者报道新闻事实的发生及其变化的状况,还适当地运用了一些背景资料,如对历史事件的回顾,港督府的修建,英国统治香港的天数,英国米字旗和港督旗的升降等,都有准确的记载。虽然只写了一天中发生的事情,但有很大的历史跨度,容量
7、非常大,使人在丰富的知识中,感受到浓厚的历史内涵。2结构层层递进。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英方的活动为线索,以港督告别仪式开头,在子夜易帜时高扬,又以“不列颠尼亚”号离去作结,起伏跌宕,制造出层层递进的结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1双线展开,情、景、事融为一体。一方面写奥斯维辛集中营,一方面写参观者的见闻感受和心情。如报道的第 4、5 自然段直接写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集中营罪恶的历史记录,紧接着后面的内容是以参观者的视觉来突出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感受:气氛恐怖、沉重、压抑。在此两条线索紧密交织在一起,情景交融。作者匠心独运、巧妙安排,更真实深刻地揭示主题。2对照手法的运用。例如:“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
8、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与“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形成对照。另外本文还首尾照应,结尾用散文诗一样的语言与开篇相照应。三、结构图解别了“不来源:高考资源网 KS5U.COM列颠尼亚” 下 午 4时 30分 告 别 仪 式 第 一 次 降 旗 晚 6时 15分 告 别 仪 式 第 二 次 降 旗 子 夜 时 分 交 接 仪 式 降 旗 与 升 旗 零 点 40分 “不 列 颠 尼 亚 ”号 离 港(45 分钟,90 分)一、基础知识(12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
9、别字的一项是( )A漂扬 濛濛细雨 撤离 降旗仪式B掩映 世人瞩目 汽艇 阳光明媚C刍菊 草地碧绿 详细 不由自主D追逐 表情茫然 窒息 绿树成茵答案 B解析 A 项“漂扬”应为“飘扬 ”;C 项“刍菊”应为“雏菊” ;D 项“绿树成茵”应为“绿树成阴”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 1997 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_在南海的夜幕中。(2)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_ 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3)还有
10、一些参观者_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A消失 竟然 注视B消逝 竟然 凝视C消逝 居然 凝视D消失 居然 注视答案 D解析 消失:事物逐渐减少以至没有。消逝:同“消失” ,侧重时间上慢慢成为过去。居然:表示出于意料。竟然:同“竟” ,表示出乎意料。凝视:聚精会神地看。注视:注意地看。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 11 月 8 日表示,境外很多媒体有关中国禁止外国运动员携带圣经到奥运村的报道纯属谣言。B2008 年伊始,国家再次出台了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一系列激励政策、调控政策和财政保障政策,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
11、性。C日前,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出台四条措施,要求各地按照有保有压,统筹规划,确保城市住房困难的低收入家庭住房用地。D气象专家根据目前的气候资料预测,今年 12 月至明年 2 月这个冬季,本市平均气温将比往年同期偏暖至少 1C 以上。答案 A解析 B 项语序不当, “一系列 ”应放在“促进”前面,数量短语置前;C 项成分残缺,在“有保有压”后加上“的制度” ;D 项意思重复,可删掉 “以上”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在香港飘扬了 150 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
12、最后时刻。B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C每天都有人从世界各地来到布热金卡这里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D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原来,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答案 C解析 A 项冒号改为破折号; B 项“义勇军进行曲”的引号改为书名号;D 项中间的句号改为破折号。二、文本阅读(18 分)阅读下列文段,完成 58 题。来源:学,科,网 Z,X,X,K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 1885 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
13、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晚 6 时 15 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7 时 45 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 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0 时 40
14、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 28 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 1997 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从 1841 年 1 月 26 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 1997 年 7 月 1 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 156 年 5 个月零 4 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5选文第段中“改建、扩建、装修”几个词语的顺序可否进行调换?为什么?(3分)答案 不能,因为调换后的词语顺序不符合事物发展的正常顺序。来源:学。科。网6选文第段中“停泊在港湾中
15、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这个精彩的镜头借景寓意,请分析:这个镜头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5 分)答案 “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是殖民统治的象征, “巨幅紫荆花图案”是特区政府的象征, “背景”一语双关,明指背后的景物,暗指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这样写,既含蓄地对殖民主义进行了无情鞭挞,又抒发了包括香港人民在内的中国人民的自信、自豪、欢乐、振奋的感情。7选文第段中“156 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一句交代了有关的背景材料,
16、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5 分)答案 第段交代了历史背景。文章虽然只写了一天中发生的事件,但有很大的历史跨度,容量非常大,使人在丰富的知识中,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8 “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意?从语言方面看,这句话有什么特点?(5 分)答案 含意是:英国曾经强占中国领土,开始殖民统治,港督府是英国殖民统治的象征,现在港督乘船离开香港,人去楼空,意味着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这句话借“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一语双关,点明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没有讽刺挖苦,没有痛骂,但在平实的语言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心潮的起伏。三、课堂延伸(20 分)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完成 912 题
17、。冰雪中的“温暖行动”杨明方 张春雷1 月中旬以来,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出现历史罕见的持续低温雨雪和冰冻灾害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面对冰雪灾害的袭击,团中央两次发出紧急通知,组织团员青年和青年志愿者投身于抗灾救灾之中。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通过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新浪网、搜狐网向全国 2 511 万注册志愿者和社会各界发出了“爱心融冰雪,互助战严寒志愿者抗雪救灾大行动”的倡议。广大青年志愿者积极投身于抗雪救灾第一线,开展了一场有声有色的“温暖行动” 。2 月 2 日,广州火车站广场、候车大厅人头攒动。茫茫人海中,头戴“小红帽” 、身穿“红马甲”的青年志愿者身影随处可见。他们在人群中穿行
18、,提供咨询帮助。有的帮旅客搬运行李,有的为大家端送热水,有的帮旅客指道引路。在贵州省,志愿者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及时为受困旅客、司乘人员提供便利服务,为他们送医送药、提供必需的生活用品。在高速路上,志愿者配合交警部门清扫冰雪,进行车辆、人员疏导;在闹市区凝冻路段,志愿者帮助专业队伍对凝冻路面进行集中清扫,做防滑处理;在火车站,志愿者对旅客进行了为期 40 多天的引导旅客、送水、安抚乘客、票源调查等志愿服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车站的工作压力。在湖南省,志愿者组成“青年抗冰救灾突击队” “青年志愿者爱心服务车队”等,协助当地有关部门做好抗冰救灾工作。志愿者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升汽油,
19、共同努力渡过难关。他们还通过缴纳特殊团费的形式,为一些孤寡老人、残疾人、低保户和零收入家庭送去了油、米、煤。面对严重的冰雪灾害,各地志愿者活跃在车站、机场、码头、港口、高速公路、街道社区等第一线,成为一支抗击冰雪灾害重要的生力军。一句句耐心的劝导、一声声温情的话语,让一位位急切的人心情平静下来。在贵阳,由贵阳人民广播电台发起的“绿丝带市民互助活动” ,成为寒流中的一道暖流。很多私家车都挂上了绿丝带免费载人送人,很多居民也绑上绿丝带上街助人,更有一位市民动用自己公司的两辆奔驰、一辆现代商务车及一辆越野车 24 小时免费接送市民,每天免费接送百人,每天都用掉 1 000 多元油费。在湖南湘潭, “
20、青春绿丝带”行动号召发出后,短短两个小时就发放绿丝带 400 余条,招募志愿车 300 余辆、志愿者 100 多名。招募的人、车以绿丝带为统一标识,深入全市的大街小巷、街道社区开展免费搭载老弱病残、慰问贫困家庭、参加义务除冰扫雪等志愿服务活动。在浙江杭州,破冰扫雪志愿者铁铲上都系着绿丝带,在冰雪中格外鲜亮。 “当看到别人在自己清扫过的街道上平稳地行走时,我感觉格外开心。 ”志愿者小张言语中透着满足。今年,罗莎送给男友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陪男友一道参与车站广场的义务扫雪服务,并坚持为车站旅客服务了近 8 个小时。和罗莎一样,许许多多的志愿者在今年抗击冰雪的各个角落奔波着。他们中,有普通市民,
21、也有春节不回乡的外乡人;有机关工作人员,也有企业员工。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来源:Z_xx_k.Com他们积极参与着志愿服务:配合交通、供电、通讯等部门,协助其做好道路疏通以及电力抢修工作;向坚守一线岗位的交警、环卫工人以及在抗灾救灾一线的武警官兵、解放军战士和志愿者们,送去各种保暖用品、鲜花和食品。在品味奉献带来的快乐的同时,志愿者也能感受到被关爱的温暖。广东团省委在了解到多数坚持在服务岗位上的志愿者衣服单薄,有不少人感冒的情况后,马上动员省青联委员和青年企业家为志愿者准备各种急需的物资,在 24 小时内筹集到热心企业捐赠的 3 000件羽绒衣、1 500 顶帽子、2 000 条围巾、
22、1 000 副手套、 3 万元药品、50 箱矿泉水、40 箱饼干等总价值近 200 万元的物资,及时送到在风雨雪中坚守的志愿者手中。除此之外,广东团省委积极联系保险公司,为每位志愿者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险,让志愿者在奉献的同时深感温暖。“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 ,已经成为青年志愿者共同的心声。(节选自人民日报2008 年 2 月 14 日)9文章开头两段属于新闻文体的哪两个部分?请结合本文分析其作用。(5 分)答案 属于背景和导语。主要作用:介绍背景是为写主要新闻事实作铺垫;导语部分概括本篇新闻要点,感染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0请你从本则新闻的主体部分概括出主要的新闻事实,不少于 4 项
23、。(4 分)答案 抗击冰雪,志愿者奔走在第一线。“绿丝带市民互助活动”成为寒流中的一道暖流。特殊的“生日礼物”参与和奉献。对志愿者的关爱。(基本意思对即可 )11本篇新闻为什么以“冰雪中的温暖行动 ”为题?(5 分)答案 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出现历史罕见的持续低温雨雪和冰冻灾害,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在团中央的号召和倡议下,广大青年志愿者积极投身抗雪救灾第一线,他们在车站、机场、码头、港口、公路街道社区破冰扫雪,给受灾群众和需要帮助的人送衣、送物、送温暖。他们的行动温暖着受灾群众的心,温暖着需要帮助的人。人们也没有忘记志愿者的奉献,想志愿者之所想,急志愿者之所急,给他们捐赠物资,提供保险
24、,让志愿者在奉献的同时深感温暖。12文中说:“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文章结尾处又说:“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 ,已经成为青年志愿者共同的心声。 ”请结合志愿者的行动和精神谈谈你的认识。(6 分)答案 志愿者是奉献者,他们的思想是高尚的,行动是感人的。志愿者勇于参与公益事业,为人民服务,不求回报。志愿者以奉献为快乐。应积极倡导和发扬志愿者的奉献精神,为他人、为社会服务。我们应当学习志愿者,并以此为榜样,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活动。四、语言运用(10 分)13阅读下面一段话,以一名驻外记者的身份向国内大众媒体发一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 20 个字)(5 分)11 月 19 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
25、自然医学( Nature Medicine) 网络版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家关于 淀粉样蛋白产生过程新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裴钢院士研究组经多年研究后发现, 2肾上腺素受体被激活后,会增强 分泌酶的活性,进而能够增加导致阿尔茨海默氏症,即通常所说的老年痴呆症的 淀粉样蛋白的产生。答案 我国科学家发现老年痴呆症致病新机制。解析 摘取信息的关键语句:“中国科学家关于 淀粉样蛋白产生过程新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 ”“进而能够增加导致阿尔茨海默氏症,即通常所说的老年痴呆症的 淀粉样蛋白的产生。 ”14阅读下面这则新闻,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新闻所体现的中心。(2
26、0 个字以内)(5分)新华网北京 3 月 4 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 4 日在这里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石。他表示,对于台湾任何人、任何政党朝着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方向所作的努力,我们都欢迎。只要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承认“九二共识” ,不管是什么人、什么政党,也不管他们过去说过什么、做过什么,我们都愿意同他们谈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问题。答案 胡锦涛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解析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 4 日在这里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是新闻的导语,而导语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浓缩这个导语即是答案。来源:学.科.网五、随堂练笔(30 分)15按小组,从下面提供的内容中任选一项,在课外进行采访练习,并任选一项内容,写一篇新闻报道。采访校长,了解学校发展规划。采访本校一位学有所长的同学,了解他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答案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