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幼儿家长对幼小衔接认识情况的调查研究.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914345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家长对幼小衔接认识情况的调查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幼儿家长对幼小衔接认识情况的调查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幼儿家长对幼小衔接认识情况的调查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幼儿家长对幼小衔接认识情况的调查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幼儿家长对幼小衔接认识情况的调查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成人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天津市西青区李七庄街幼儿家长对幼小衔接内容的认识情况的调查研究 夜大学 函授 脱产 高自考 准考证号: 030214100361 姓 名: 梁姝靖 专 业: 学前教育 学 院: 教育科学学院 完成日期: 2015年3月 指导教师: 赵雪霞 I天津市西青区李七庄街幼儿家长对幼小衔接内容的认识情况的调查研究摘要:幼小衔接工作长期以来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的普遍重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可以对孩子一生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家庭是幼儿成长的主要环境,家长的教育观念及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儿童的幼小衔接状态。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通过引用并改编徐舒敏硕士论文幼

2、小衔接实效性研究基于家庭教育的视角中的(幼儿家长版)问卷做调查。主要从家长观念方面、身体健康和运动发展方面、学习方面、语言方面、认知方面、社会性方面及物质方面了解天津市西青区李七庄街幼儿家长对幼小衔接内容的认识情况。调查发现,家长们对于幼小衔接内容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观念层面,缺乏科学的理念指导实践。关键字:天津市西青区李七庄街;幼儿家长;幼小衔接内容An Investigation on Parents of Young Children Recognition of Linkage between Kids Preschool and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in L

3、iqizhuang Street Xiqing District Tianjin CityAbstract: Linking work has long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by educators and parents. Do linking work can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children learning for life and work. The family is the main environment for children to grow up,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 and p

4、arental education directly affect childrens linking state. This research mainly use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 by reference to the questionnaire in the masters thesis of Xu Shumin “effectiveness researches on the linkage between kids preschool school education: ba

5、sed on home education “ mainly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concepts of parents, health and sports, learning, language and the cognitive aspect, social aspect and material aspect to understand the parents recognition of linkage between kids preschool and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in liqizhuang Street Xiqi

6、ngDistrict Tianjincity. The investigation IIdiscovered that, the guardians pause merely regarding the immature engagement content understanding in the idea stratification plane, lacks the science the idea instruction practice.Keywords: liqizhuang Street XiqingDistrict Tianjin city;Parents of young c

7、hildren;linkage between kids preschool and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I目 录一、问题的提出 .1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1(一)天津市西青区李七庄街 .1(二)幼儿家长 .1(三)幼小衔接 .1(四)幼小衔接内容 .2三、相关文献综述与分析 .2(一)当前幼儿园中幼小衔接存在小学化及成因 .2(二)幼小衔接内容的研究 .3(三)幼儿家长对幼小衔接内容的认识 .3四、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4(一)研究目的 .4(二)研究意义 .4五、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5(一)研究内容 .5(二)研究方法 .5六、调查结果与讨论 .6(一)问卷调

8、查基本情况统计 .6(二)幼儿家长对幼小衔接内容的认识 .8七、研究结论与建议 11(一)研究结论 11(二)研究建议 11(三)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3参考文献 14附录 151一、问题的提出幼小衔接,是指早期教育阶段由幼儿园大班进入到小学一年级。对于这段时间的教育一直是幼教工作者和家长普片重视的问题。幼小衔接教育的好坏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育,以及今后的学习、生活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顺利完成幼小衔接对幼儿的健康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调查发现,诸多幼儿园幼小衔接教育的内容方面偏于小学化,超前教育现象严重,如小学低年级的拼音、识字、二十以内的加减法等等单纯的知识技能被提到日常教育中。幼

9、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的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因此,本论文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从家长观念方面、身体健康和运动发展方面、学习方面、语言方面、认知方面、社会性方面及物质方面对天津市西青区李七庄街幼儿家长对幼小衔接的认识情况进行了研究,以期揭示当地幼小衔接存在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策略,从而为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为当地幼教机构科学的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服务。二、核心概念的界定(一)天津市西青区李七庄街

10、截止2012年,天津市西青区辖两街七镇,李七庄街便在其中。李七庄街位于天津市区西南,与河西区、南开区、交叉相连,是城郊结合部。外来人口较多。(二)幼儿家长根据儿童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特点,将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新生儿期(出生-1个月)、乳儿期(1个月-1岁)、婴儿期(1岁-3岁)、幼儿期或童年早期(3岁-6、7岁)、童年中期(6岁-11、12岁)、少年期或童年晚期(11、12岁-14、15岁)” 1 其中马上面临幼小衔接问题的幼儿集中在5-6岁这个年龄段。本研究中选取与幼小衔接最密切相关的大班幼儿家长作为研究对象。因此,本文所指的“幼儿家长”即5至6岁学龄前儿童家长。1刘金花

11、.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3.2(三)幼小衔接衔接,是指两个相邻的教育阶段之间在教育上的相互连接,幼小衔接期是指早期教育阶段由幼儿园大班进入到小学一年级。有研究者认为,“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两个发展阶段之间的那个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中,两个阶段特点同时并存、交叉 2。华东师范大学阎水金老师将学前教育的衔接划分为狭义衔接和广义衔接。狭义上的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上的衔接,而广义上的衔接主要包括纵向衔接和横向衔接,不仅包括幼儿园与小学阶段上的衔接,还包括学校与家庭、与社区的衔接 3。本论文中的“幼小衔接”关注的是幼儿园大班开始至结束的那一段时间,属于

12、狭义的幼小衔接。(四)幼小衔接内容目前,研究者普遍认同的入学准备内涵是由美国国家教育目标委员会(NEGP)提出的,他们从生态学的视角将入学准备划分为三方面:“儿童自身发展方面的准备、学为新入学儿童提供的条件、家庭和社区为儿童提供的支持。 4从儿童的角度来看,幼小衔接的内容包括五个重要领域:身体健康和运动发展、社会性和情绪发展、学习方式、言语发展、认知发展与一般知识。本论文中调查了家长们对幼小衔接内容的认识,即从这五个领域出发。三、相关文献综述与分析(一)当前幼儿园中幼小衔接存在小学化及成因1.关于幼小衔接小学化的现状研究在中国知网中以“幼小衔接”、“入学准备”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大量的文献从幼儿

13、园教育的角度做了详细的调查研究。研究表明,在大多数民办幼儿园和一部分公立幼儿园中,最严重的问题即幼儿园小学化严重。表现在教育内容上,片面强调科学性知识的学习。在组织形式上,严重出现去游戏的现象,尤其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像小学生一样以学习为主。在测评上,偏重技能和知识。出现的读、写、算这样的家庭作业和测评。2.幼儿园幼小衔接小学化的成因导致幼小衔接小学化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在目前学者们文献研究中达成共识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部分教学质量高、声誉好的小学制定了严格的入学考试2赵春芸.企业学校小学一年级新生适应学校生活情况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5.3阎水金.学前教育学M

14、.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67.4National Education Goals panel. Reconsidering childrens early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Toward common views and vocabularyZ. Washington, DC: National Education Goals Panel,1995.3,这些考试的内容有的严重超出了幼儿的知识范围。这是导致幼儿园教授内容超标的原因之一。二、私营幼儿园的竞争激烈,为了迎合家长们错误的心理,获得更好的生源,很多幼儿园对于教授超标内容是明知故犯。三、家长理

15、念陈旧落后是幼小衔接 出现小学化的直接原因。应试教育的社会氛围导致家长观念与教养态度多方面的偏差,造成很多家长急功近利,重视技能技巧训练而忽视全面发展,成为了幼小衔接顺利进行的阻力。(二)幼小衔接内容的研究国内关于幼小衔接内容的研究。1995年朱慕菊等人关于幼小衔接的研究报告指出,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一、环境适应能力;二、学校生活常规训练;三、身心协调发展。这一划分较为全面地指出了儿童在进入小学前应该具备的条件,为我国儿童的入学准备提供了理论指导。“陈国媚教授将儿童的入学准备分为一般准备和专门准备。一般准备,指幼儿在入学之前,应具备的身心全面发展的水平,包括健康的身体、正常发

16、展的智力和社会性、好的行为习惯等。一般准备指幼儿入学的基本准备。专门准备,指专门针对小学学习生活做有关的准备。” 5这一划分将入学准备的内容具体化,包括了身体、心理、知识等方面。目前,研究者普遍认同的入学准备内涵是由美国国家教育目标委员会(NEGP)提出的,他们从生态学的视角将入学准备划分为三方面:“儿童自身发展方面的准备、学为新入学儿童提供的条件、家庭和社区为儿童提供的支持。从儿童的角度来看,入学准备包括五个重要领域:身体健康和运动发展、社会性和情绪发展、学习方式、言语发展、认知发展与一般知识。” 6从2005年开始,国内学者张向葵、盖笑松等人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儿童

17、入学准备内容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指出:“除了在一些项目的具体内容上存在差异,美国国家教育目标委员会(NEGP)提出的儿童入学准备五领域模型基本可以描述中国儿童入学准备内容。同时,他们还结合我国国情总结出我国儿童入学准备的26项指标。” 7本片调查研究所引用的调查问卷,就是借鉴了这26项指标。(三)幼儿家长对幼小衔接内容的认识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关于幼小衔接的研究从家庭角度出发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而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幼小衔接有直接的影响,大量的研究结论证明了只一点。在家长5陈国媚.幼儿入学准备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199(05).6National Education Goals panel. Re

18、considering childrens early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Toward common views and vocabularyZ. Washington, DC: National Education Goals Panel,1995.7张向葵,盖笑松.教师关于儿童入学准备的观念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4关于幼小衔接内容的认识方面,上海市浦东新区冰厂幼儿园张浩燕对本园大班幼儿家长进行的幼小衔接家庭教育现状调查(2008),调查对象多为高学历父母群体,其中95%以上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调查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家长认为自己在幼小衔接方面负有

19、责任(92%),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期望非常高,81%的家长明确期望孩子将来拥有大学或更高的学历。总体而言,家长表现出重身体轻知识的倾向,有58%的家长表明身体是入学准备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其次是性格(15%)、品德(14%)、能力(7%)和知识(7%)。” 8本次调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借鉴了徐舒敏硕士论文幼小衔接实效性研究基于家庭教育的视角中的幼儿家长版问卷,本次调查地区,外来人口众多,大部分家长们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考虑到问卷中个别题目专业性较高,根据当地现状改编并加入与之相关的题目,以便更好的了解这一群体对幼小衔接内容的认识情况。四、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一)研究目的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

20、的教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幼小衔接,更是被越来越多的幼教工作者和家长关注。但是,到目前为至,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单从幼小衔接内容小学化这一问题来看,重视知识技能而忽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儿童可能在小学初期走的很快,但是到了小学中期渐渐走不稳。家庭是儿童成长的主要环境,家庭教育在幼小衔接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了解幼儿家长对幼小衔接内容的认识,可以从一方面反映出幼小衔接现状的成因。本论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想就天津市西青区李七庄街幼儿家长对幼小衔接内容的认识情况做一次细致的调查,从而为家长们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为当地幼教机构科学的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服务。(二)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幼小衔

21、接是学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家庭教育的视角研究幼小衔接,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学者着眼于幼教机构研究幼小衔接的较多,相对而言从家庭角度研究幼小衔接较少。然而幼小衔接工作十分需要家园合作,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幼教机构会有相当大的影响。本研究在对国内相关研究资料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家庭角度出发,有助于进一步拓宽学前家庭教育理论的视角,对建构更加科学、完整的学前家庭教育理论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8张浩燕.家庭进行幼小衔接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分析以上海市某幼儿园为例J.幼儿教育,2010(04).52.实践意义幼儿园大班的儿童,即将升入小学,要面临一系列挑战,如学习内容方式的改变,环境的改变等等。没有做好

22、衔接工作的孩子,则有可能产生诸多不适的情况。本研究随机对该地区幼儿家长发放问卷,了解幼儿家长对幼小衔接内容的认识,以期促进家长教育观念的更新,优化家庭教育环境,使家庭的幼小衔接工作更加有依据,对促进幼小衔接,减少儿童入学适应问题的发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五、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一)研究内容本论文主要研究天津市西青区李七庄街幼儿家长对幼小衔接的基本观点,以及幼小衔接内容的认识情况。其中,将幼小衔接内容划分为以下七个维度:家长观念方面、身体健康和运动发展方面、学习方面、语言方面、认知方面、社会性方面及物质方面。(二)研究方法1.研究工具(1)文献研究法本人充分利用图书馆、互联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

23、中国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等途径广泛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的资源进行检索,归纳借鉴的前人的研究方法,应用到自己的研究地域内。(2)问卷调查法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前期,本人大量阅读相关硕士博士论文,引用许舒敏硕士论文幼小衔接实效性研究基于家庭教育的视角中的(幼儿家长版)问卷并将当地现有情况设计成问题添加到问卷调查(见附录1)。本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家庭基本情况调查,包括幼儿性别,是否独生,父母学历及职业。第二部分家长对幼小衔接内容的认识情况,该部分由21道选择题组成,维度包括家长观念方面、身体健康和运动发展方面、学习方面、语言方面、认知方面、社会性方

24、面及物质方面。(见表1)6表1问卷题项统计分布表维度 题项 合计家长观念 1-3 3身体健康和运动方面 4-6 3学习方面 7-11 5语言方面 12 1认知方面 13-14 2社会性方面 15-19 5幼小衔接内容物质方面 20-21 22.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了天津市西青区李七庄街的四所私立幼儿园的大班幼儿家长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20份,最终收回有效问卷97份,回收率为80.83%。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表2样本信息统计表园所 发放问卷(份) 收回问卷(份) 有效问卷率(%)A园 30 28 93.33B园 30 21 70.00C园 30 19 63.33D园 30

25、29 96.66合计 120 97 80.83六、调查结果与讨论(一)问卷调查基本情况统计1.家长基本情况统计7图表3幼儿父母文化水平表(按学历划分)本次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97份中,共有69份是由母亲完成的,占71.73%,28份是由父亲完成的,占28.86%,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在多数调查对象的家庭中,幼儿的教育由母亲负责。幼儿父母的文化水平按学历划分(见图表3),大学本科及以上的父母共计18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8.56%;大专学历的父母共计19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0.62%;高中学历的父母共计17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7.53%;中专、初中及小学学历家长共43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4.33%

26、。其中父亲学历为高中以下的占17.13%。以上数据表明本次调查对象的文化水平总体不高。父母的职业中,个体所占比例较大占37.73%,父母待业的比例占9.88%,其中母亲待业人数占8.12%。父母职业为公司职员、教师、医务人员、公务员占52.39%。其中母亲待业人数占待业总人数的96%。2.幼儿基本情况统计表4儿童基本情况统计表是否独生 独生 非独生人数 67 30所占比% 69.07 30.93在儿童性别方面,男孩45人,占调查总数的46.39%。女孩52人,占调查总数的53.61%。独生子女67人,占调查总数的69.07%。非独生子女30人,占调查总数的30.93%性别 男 女人数 45 5

27、2所占比% 46.39 53.618。本项说明,该地儿童男女分布较平均,被调查家庭儿童大多数为独生子女。(见表4)(二)幼儿家长对幼小衔接内容的认识1.幼儿家长对幼小衔接的认识在“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期需要专门的准备”这个问题上,占38.14%的家长认为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需要专门的准备。大部分家长选择了“无所谓”,比例为43.30%。认为过渡期不需要专门准备的家长占18.74。对于幼小衔接家长是否有有责任这一项,大部分家长都认为幼小衔接家长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选择“是”的家长占79.38%。仅有3名家长选择“不清楚”。其余17.53%的家长选择“否”。然而,家长对幼儿园和小学的区别的了解程

28、度却不容乐观。认为自己很了解二者区别的家长仅有20.62%。选择“了解一般”的家长超过半数,占51.55%。选择“否”的家长占27.83%。2.幼儿家长对幼小衔接内容的认识(1)身体健康和运动发展方面表5家长关于幼小衔接身体健康与运动发展的认识关注程度问题 很注重(%) 一般(%) 不注重(%)身体健康 100 0 0大运动发展 64.95 27.84 7.21精细动作发展 51.61 31.95 14.43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家长十分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在“您很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这一问题上,100%的家长选择“很注重”。没有选择“一般”或“不注重”。上升到具体的运动发展能力,家长们的关注

29、程度便没有那么理想了。关于幼儿的运动发展中的大运动,大部分家长很注重,占64.95%。27.84%的家长和7.21%的家长选择“一般”和“不注重”。关于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家长的关注度低于对大运动的关注。51.61%的家长选择“很注重”,31.95%的家长选择“一般”。14.43%的家长选择“不注重”。(见表5)。(2)学习方面 9表6家长关于幼儿学习方面的认识关于家长对学习方面的认识中“平时注重孩子掌握正确坐姿及握笔姿势”这一问题,73.20%选择“很注重”占绝大部分。选择“一般”的家长占20.12%。选择“不注重”的家长占6.18%。在“您经常有意识的向孩子介绍小学的学习生活情况”这一问题

30、中13.40%和36.08%的家长选择了“经常”和“偶尔”,50.52%的家长选择了“从不”。可见大部分家长缺乏像孩子科学的介绍小学的学习生活情况。对于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上,分别有58.76%和40.21%的家长选择了“很注重”和“一般”,仅有一名家长选择了“不注重”。在“您平时很注重孩子专注的完成每一件事情”这个问题上,分别有61.86%和27.84%的家长选择“很注重”和“一般”少数家长选择“不注重”占10.31%。(见表6)表7家长关于幼儿园开设小学课程的态度赞同(%) 无所谓(%) 不赞同(%)71.13 8.25 20.62然而对于“幼儿园教授小学低年级的知识内容”,大部分家长是

31、认同的,占71.13%。选择“无所谓”的家长较少,占8.25%。不赞同的家长占20.62%。可见家长们对于和应试有关的知识技能还是相当重视的。(见表7)有调查表明“如果家长过于重视儿童某一方面的发展,可能导致其他方面由于发展机会不足而受到阻碍” 9(3)语言方面9于冬.儿童入学准备的家庭环境现状分析与优化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9(05).注重情况问题 很注重(%) 一般(%) 不注重(%)正确的书写姿势 73.20 20.12 20.12向孩子介绍小学情况13.40 36.08 50.52学习兴趣的培养 58.76 40.21 1.03专注力的培养 61.86 27.

32、84 10.3110表8家长对幼儿语言发展能力的注重情况很注重(%) 一般(%) 不注重(%)85.57 14.43 0在语言方面的认识上,大部分家长都十分注重孩子的语言发展。85.57%的家长选择“很注重”,14.43%的家长选择“一般”。没有家长选择“不注重”。(见表8)(4)认知方面表9家长对幼儿认知发展的关注程度频率问题经常(%) 偶尔(%) 从不(%)经常亲子阅读 53.61 21.65 24.42经常教给孩子一些生活、自然常识 75.26 19.59 5.15调查数据显示,53.61%的家长经常给孩子读故事或和孩子一起阅读。21.65%的家长偶尔做这件事。还有24.42%的家长选择

33、“从不”。关于“是否经常教给孩子一些生活、自然常识”75.26%的家长选择“经常”,19.59%的家长选择“偶尔”,5.15%的家长选择“从不”。(见表9)(5)社会性方面表10家长关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注重情况关注程度问题很注重(%) 一般(%) 不注重(%)与同伴相处能力 31.96 50 17.52与成人相处能力 30.93 31.96 29.89待人接物文明礼貌 100 0 0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45.36 54.64 0按要求做好事的能力 30.05 37.11 27.84家长对幼儿与同伴的相处能力的重视程度一般,调查结果表明,31.96%的家长表示平时很注重培养孩子与同伴的相处能力

34、。一半的家长选择了“一般”。17.52%的家11长很少注重。对于幼儿和教师以及成人的交往的培养,很注重的家长只占30.93%。31.96%的家长重视程度一般。29.89%的家长表示平日很少注重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在待人接物的文明礼貌方面,调查结果是令人满意的。100%的家长表示注重培养孩子待人接物的文明礼貌。分别有45.36%的家长和54.64%的家长表示自己经常和偶尔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对于培养孩子按要求做好事情的能力,35.05%的家长选择“很注重”,37.11%的家长选择“一般”,27.84%的家长选择“不注重”。(见表10)(6)物质方面表11家长关于幼小衔接的物质准备情况数量问题

35、是(%) 较少(%) 没有(%)环境准备 76.89 23.71 0学习用品准备 100 0 0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家长为孩子准备或较少准备了适宜学习的环境,占76.89%和23.71%。100%的家长为孩子购买了必要的学习用品。(见表11)。可见,家长们在物质方面给与了孩子很多支持。七、研究结论与建议(一)研究结论1.家长对幼小衔接的认识从调查结果来看,家长们从意识上都认为对于幼小衔接家长都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的。但是对于幼小衔接的认识与了解是不够的。很多家长不能清楚的认识到小学与幼儿园的区别。幼小衔接是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的关键时期,对于这一关键时期的专门准备,将近一半的幼儿家长却认为无

36、所谓。2.幼儿家长对幼小衔接内容的认识通过问卷调查呈现的数据,家长们对于孩子健康、学习、语言、认知、社会性及物质方面的观念绝大部分都是正确的,这和我国当前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媒体育儿知识的宣传,和我国当前“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家长对子女期望高有关。但是当问题指向现实情况时,如“您认为幼儿园应当适当的教授小学低年级的知识内容”超过一半家长的肯定观点暴露出了希望孩子们超前学习的心理。(二)研究建议1.家长必须了解儿童的发展特点12教育部门及幼教工作者应积极的向幼儿家长普及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的相关内容。家长必须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学习特点。从而正确的看待孩子在幼小衔接各方面的发展。2.提升

37、家长们对幼小衔接的认识对于一些家长们对幼小衔接基本观点存在的错误认识,上至教育部门,下至幼儿教师要做科学的宣传,与正确的引领。提升家长们对有效衔接的认识。小学应与幼儿园合作,向家长科学的讲解幼儿园与小学的区别。提升家长的责任意识,在过渡的关节时期要做到幼儿园、小学、家庭三方合作。3.家长们要全面的看待幼小衔接的内容全面的看待幼小衔接内容的每一个方面“儿童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涉及到儿童身体、智能、语言、情绪、情感、社会性等多层面的发展,如果我们片面地认为儿童入学最大的障碍只是知识面、学习技能的缺乏,其结果是以孩子的片面发展为代价,其发展的滞后最终将影响儿童入学的适应。” 10 因此,家长应该将幼小

38、衔接置于终身教育的背景下,全面的认识并开展孩子的幼小衔接教育,使得儿童在各个方面都能均衡发展。4.家长们要加强幼小衔接的实践能力家长们能够意识到健康的体魄对孩子的重要性,所以在休息的时候要抽出固定的时间带孩子到户外活动。保证孩子在幼儿园之外的活动量。大肌肉运动要与小肌肉运动并重。对于学习方面要将注意力更多的放在孩子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上。关于学习兴趣“家长在平时的谈话和游戏中,要注意鼓励孩子动脑筋和问问题,激发孩子学习的意愿,以帮助他们在入学后能喜欢学习。” 11 关于学习能力,家长要特别注意幼儿正确的书写姿势。专注力是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家长要有意识的为孩子进行各种有意注意的训练。关于语

39、言及社会性方面的培养,家长要多带孩子与同龄人以及成人打交道,不要事事为孩子包办代替,不管交流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幼儿经验的积累。在社会性发展的同时,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得到锻炼。10朱慕菊.学前班家长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4.11许舒敏.幼小衔接实效性研究基于家庭教育视角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11(05).13对与孩子认知方面的培养,在家长的时间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多进行阅读或者和孩子一起阅读。家长要经常教孩子一些生活、自然常识。利用游戏的时间多带孩子到大自然、大社会中走一走。为孩子做好物质准备,家长要用心为孩子准备是指一个固定的、安静的学习环境。幼儿的注意力易分散,自控能

40、力较差。家长要避免电视声、谈笑声干扰到孩子学习,这样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孩子准备必要的文具,以安全、使用为宜,不要太花哨,以免在学习时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三)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本研究的地域性特点比较强,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了天津市西青区李七庄街幼儿家长对幼小衔接内容的认识情况,比较客观的揭示了当地幼小衔接存在问题的原因,丰富了当地基于家庭视角对幼小衔接的研究。由于本人研究能力有限,对于调查问卷各个维度的分析不是很透彻,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细致。研究建议方面还不够专业,希望通过日后的是实践学习,提出更科学的改进策略。14参考文献1许舒敏.幼小衔接实效性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11

41、(5).2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3.3杨文.当前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3,08.4宋加杰.论幼小衔接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06.5赵春芸.企业学校小学一年级新生适应学校生活情况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5.6于冬.儿童入学准备的家庭环境:现状分析与优化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5.7廖莎.父母关于儿童入学准备的观念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7,05.8赵旭曼.我国目前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J.少年儿童研究,2010,07.9许舒敏.幼小衔

42、接实效性研究基于家庭教育视角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11,05.10李秀,陈宝华.有效衔接重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福建论坛 社科教育版,2008.11骆秀萍.幼小衔接中微观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南:河南师范大学,2013,5.12阎水金.学前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67.13陈国媚.幼儿入学准备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199(05).14National Education Goals panel. Reconsidering childrens early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Toward common views and

43、vocabularyZ. Washington, DC: National Education Goals Panel,1995.15张向葵,盖笑松.教师关于儿童入学准备的观念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16张浩燕.家庭进行幼小衔接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分析以上海市某幼儿园为例J.幼儿教育,2010(04).17朱慕菊.学前班家长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4.15附录天津市西青区李七庄街幼儿家长对幼小衔接内容认识情况的调查问卷亲爱的家长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参加本次调查。本次调查的目的旨在对了解幼儿家长们对待幼儿入学准备问题的认识情况,也希望通过本次调查引起幼儿园和有关部门对幼小

44、衔接更多关注和指导。您中肯的回答对我们的研究非常重要,请您按实际情况填写,在最合适的选项下面打“ ”,本调查不记名,请不必有任何疑虑。天津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第一部分您孩子的性别男 B.女您的孩子是独生吗?是 B.否3.您是孩子的A.父亲 B.母亲4.您孩子所在的年级是_5.您的学历是_6.您的职业是_7.您配偶的学历是_8.您配偶的职业是_第二部分您认为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期,需要专门的准备是 B.无所谓 C.否您认为幼小衔接不仅是幼儿园的事,家长也有责任。是 B.不清楚 C.否您很了解幼儿园和小学的区别是 B.一般了解 C.否您平时很注重孩子的身体健康很注重 B.一般 C.不注重 16

45、您平时很注重孩子大运动(如走跑跳爬)的发展A.很注重 B.一般 C.不注重 6.您平时很注重孩子精细动作(如手工制作)的发展A.很注重 B.一般 C.不注重 7.您平时很注重孩子掌握正确的坐姿及握笔姿势A.很注重 B.一般 C.不注重 8.您经常有意识地向孩子介绍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情况A.经常 B.偶尔 C.从不9.您认为幼儿园应当适当的教授小学低年级的知识内容A.是 B.无所谓 C.否10.您平时很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A.很注重 B.一般 C.不注重 11.您平时很注重孩子专注地完成每一件事情A.很注重 B.一般 C.不注重 12.您平时很注重培养孩子说话和听懂他人话的能力A.很注重 B.一

46、般 C.不注重 13.您经常给孩子读故事或和孩子一起阅读A.经常 B.偶尔 C.从不14.您经常教给孩子一些生活、自然常识A.经常 B.偶尔 C.从不15.您平时很注重培养孩子与同伴相处的能力A.很注重 B.一般 C.不注重 16.您日常生活中很注重培养孩子与教师或其他成人接触和交流的能力A.很注重 B.一般 C.不注重 17.您平时很注重培养孩子待人接物的文明礼貌A.很注重 B.一般 C.不注重 18.您经常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A.经常 B.偶尔 C.从不19.您平时很注重培养孩子按一定要求做好事情的能力A.很注重 B.一般 C.不注重 20.您为孩子准备适宜学习的环境(如安静的环境、小书桌、小台灯)17A.是的 B.较少 C.没有21.您为孩子购买了必要的学习用品A.是的 B.较少 C.没有问卷到此结束,再次感谢您的配合与支持。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