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进“叙事研究”兰江小学 夏金林我们知道新课程最有建树的理念,就是要求教师做一棵会思考的芦苇:提倡教师反思,提倡教师关注课堂问题,提倡教师以叙写故事、积累案例的方式研究自己的教学行为。无意间翻阅了教育科学出版社的教育科研大家谈 ,读了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刘良华撰写的有关叙事研究的知识,受益匪浅,现结合自己的理解,来个现钞现卖,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效。一、教育“叙事研究”的关键特征教育叙事研究基本特征是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作者对教育的解释和理解。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具体地说,教育叙事研究大
2、致有以下几个特征个特征,显然,这几个特征是相互照应的:第一,是讲自己的故事,而不是他人的故事。叙事明确采用“我”的第一人称写作。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叙事研究的报告都可以视为一种教师的“自传” 。也正因为如此,叙事研究特别看重“自传研究” 。第二,教育叙事研究讲述的是一个“过去”的、已经完成的教育事件,而不是对未来的展望或发出的某种指令。第三,教育叙事研究所报告的内容必须是与某个或几个具体的教育生活中的“人”有关的故事。 第四,教育叙事研究所报告的内容必须具有一定的“情节性” 。也可以说, “情节”是任何叙事(或故事)的一个基本特征。第五,教育叙事研究采用归纳而不是演绎的方式获得某种教育知识或教
3、育信念。这种归纳的研究方式使叙事研究在提升相关的教育理论时显示出某种“扎根理论”的道路。二、教师叙事研究的内容1、研究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师对教育秉持着怎样的理念,直接决定着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采取的做法。 2、研究教师的教育活动。教师在教育中展现自己,在活动中塑造自己,在行为中成为自己,而这点点滴滴的细节和事件构成筑起教师充实的职业生涯和美妙的事业人生。 3、研究教师的教育对象。教师的叙事研究要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情意特点、人格特质,研究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身心规律,研究学生所感兴趣、所思考、所进行的活动。三、教师叙事研究的过程1、确定研究问题。所谓“有意义的问题” ,起码有两重含义,一是我
4、们研究者对该问题确实不了解,希望通过此项研究获得一个答案;二是该问题对研究者来说具有实际意义,是他们真正关心的问题。2、选择研究对象。选择研究对象是研究得以进行的保证。因而它需要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互动与合作。首先,研究者要有敏感的心灵,能够细致入微地把握研究环境和研究对象。再者,研究者的研究活动要得到被研究者的认同、理解与合作,双方应有从研究中共同进步的要求。因此,选择好的合作伙伴,是教师叙事研究的重要一步。3、进入研究现场。进入研究现场就意味着走进教师活动的时空,把握教师的行为、观念所赖以产生的深层原因;对教师生活的现场观察,理解教师做法的背景。研究现场是教师叙事研究获取真实资料的直接来源。
5、4、进行观察访谈。观察访谈是围绕着研究问题而进行的。观察力求客观,避免“先见”或“前设”对研究的干扰;访谈力求开放,使被访者在研究者设计的系列开放性问题中轻松思考并回答问题。观察访谈主要是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因而研究者一方面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另一方面要具有亲和力。5、整理分析资料。叙事研究强调的是对事件本身的分析,是基于资料事实进行的符合材料实际的分析。否则,研究就偏离了叙事研究规范的要求。在整理分析资料的过程中,研究者一项重要的任务是从所收集的大量资料中寻找出“本土概念” ,即被研究者经常使用的、用来表达他们自己看世界的方式的概念。惟此,研究才具有了独特的“个性”的特征,研究报告才具有个性
6、色彩。6、撰写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的撰写既包含研究者对所观察到的“事”的故事性描述,也包含研究者对“事”的论述性分析,两者相映相成,构成了研究报告中的细腻的情感氛围和浓郁的叙事风格。叙事研究强调细致的描述和深刻的分析,使教师生活故事得以更丰富地呈现,也因此而具有教育研究中不可替代的意义。四、叙事研究报告的写法撰写教育叙事研究报告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应该是百花齐放,千姿百态,给人以启迪和回味。根据自己的体会,下面是我对撰写“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一些经验和建议:“叙事”型的三类文章:一是关于某一节课或某一教学片段的具体反思,使之成为一份具体的教学案例(可称之为“教学叙事” ) 。二是关于教师与某个或几个学生交往的生活故事,使之成为一份具体的师生关系或学生生活的案例(可称之为“生活叙事” ) 。三、教育研究、论文研究、资源开发实践等过程中的思考体会(可以称之为“研究叙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