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 何 用 好 扶 阳 第 一 要 药 ? 火 神 派 有 五 原 则本 文 摘 自 名 老 中 医 之 路 续 编 第 五 辑 前 言 : 说 起 扶 阳 第 一 要 药 , 细 查 它 的 “ 身 世 ” , 可 还 是 大 有 来 头 的 呢 ! 它 首 载 于 神 农 本 草 经 , 具 有 回 阳 救 逆 、 补 火 助 阳 、 逐 风 寒 湿 邪 之 功 效 。 它 , 能 救 人 于生 死 一 线 , 也 能 杀 人 于 顷 刻 间 。 因 此 , 很 多 医 家 在 它 面 前 都 是 畏 首 畏 尾 的 , 然 火神 派 医 家 却 偏 爱 它 , 而 且 还 总 结 了 十
2、 字 箴 言 , 一 起 来 看 看 吧 !关 于 附 子 用 法 , 综 合 火 神 派 名 家 的 经 验 , 总 结 出 五 条 原 则 , 即 辨 证 、 先 煎 、 渐 加 、配 伍 、 验 药 。【 辨 证 】辨 证 , 即 坚 持 辨 证 论 治 的 原 则 。 郑 钦 安 所 谓 “ 总 之 用 姜 附 亦 必 究 其 虚 实 , 相 其 阴阳 , 观 其 神 色 , 当 凉 则 凉 , 当 热 则 热 , 何 拘 拘 以 姜 附 为 咎 哉 ? ” 附 子 用 法 , 固 然要 讲 三 因 制 宜 , 注 意 天 时 、 地 域 、 个 体 差 异 等 因 素 , 但 最 重
3、 要 的 还 是 遵 从 辨 证 论治 大 法 , 所 谓 “ 病 之 当 服 , 附 子 、 大 黄 、 砒 霜 , 皆 是 至 宝 ; 病 之 不 当 服 , 参 、 芪 、鹿 茸 、 枸 杞 , 都 是 砒 霜 ” 。【 先 煎 】先 煎 , 即 附 子 要 单 独 先 煎 。 这 是 众 多 火 神 派 医 家 的 共 识 , 吴 佩 衡 先 生 谓 : “ 附 子只 在 煮 透 , 不 在 制 透 , 故 必 煮 到 不 麻 口 , 服 之 方 为 安 全 。 ” 附 子 用 至 30 克 以 上理 应 先 煎 2 小 时 。但 在 抢 救 急 危 重 症 时 , 可 相 机 权 变
4、 , 李 可 先 生 认 为 : “ 按 现 代 药 理 实 验 研 究 , 附子 武 火 急 煎 1 小 时 , 正 是 其 毒 性 分 解 的 高 峰 。 由 此 悟 出 , 对 垂 死 的 心 衰 病 人 而 言 ,附 子 的 剧 毒 , 正 是 救 命 的 仙 丹 。 ” 因 此 , 治 疗 心 衰 重 症 , 倡 用 开 水 武 火 急 煎 , 随煎 随 喂 , 或 鼻 饲 给 药 , 24 小 时 内 频 频 喂 服 1 3 剂 , 可 收 起 死 回 生 之 效 。【 渐 加 】渐 加 , 即 开 手 宜 从 小 剂 量 用 起 , 得 效 后 逐 渐 增 加 。 大 剂 量 用
5、 药 拿 捏 不 准 时 , 可 先从 小 剂 量 用 起 , 循 序 渐 进 。 神 农 本 草 经 讲 : “ 若 用 毒 药 疗 病 , 先 起 如 黍 粟 ,病 去 即 止 , 不 去 倍 之 , 不 去 十 之 , 取 去 为 度 。 ” 金 匮 要 略 甘 草 附 子 汤 说 “ 恐一 升 多 者 , 宜 服 六 七 合 始 ” , 皆 堪 取 法 , 我 用 附 子 最 初 是 从 10 克 、 15 克 用 起 来的 。 须 知 , 附 子 并 不 一 定 概 用 大 剂 量 , 即 郑 钦 安 也 并 非 都 用 大 剂 量 , 而 是 “ 在 分量 轻 重 上 斟 酌 ”
6、, 不 少 医 家 用 中 小 剂 量 也 治 好 了 很 多 急 危 重 症 , 其 经 验 更 属 宝 贵 。同 等 病 情 如 用 中 小 剂 量 取 得 与 大 剂 量 相 同 效 果 者 , 当 然 前 者 更 高 明 。 但 是 如 果 病重 , 则 应 用 大 剂 量 , 吴 佩 衡 所 称 “ 病 大 药 大 ” 之 谓 也 , 该 用 大 剂 量 时 绝 不 手 软 。我 现 在 一 般 出 手 用 到 30 克 , 由 于 方 向 对 头 , 很 多 案 例 用 此 剂 量 时 即 已 取 效 。 偶合 的 是 , 这 个 剂 量 恰 恰 是 郑 钦 安 处 方 的 常 规
7、 剂 量 , 看 其 自 制 的 姜 附 茯 半 汤 、 附 子甘 草 汤 中 附 子 剂 量 都 是 30 克 ( 一 两 ) 就 可 以 知 道 , 而 其 潜 阳 丹 、 补 坎 益 离 丹 中附 子 剂 量 都 是 24 克 ( 八 钱 ) , 也 算 接 近 吧 。【 配 伍 】配 伍 , 即 选 择 药 物 监 制 附 子 毒 性 。 试 验 表 明 , 附 子 与 干 姜 、 甘 草 同 煎 , 其 生 物 碱发 生 化 学 变 化 , 毒 性 大 大 减 低 。 此 三 味 配 伍 恰 为 伤 寒 论 中 的 四 逆 汤 , 故 又 称“ 仲 景 附 子 配 伍 法 ” 。 何
8、 绍 奇 经 验 : 用 附 子 , 多 加 生 姜 30 克 , 蜂 蜜 50 克 , 可 以减 低 毒 性 。 李 可 先 生 凡 用 乌 头 剂 , 必 加 两 倍 量 之 炙 甘 草 , 蜂 蜜 150 克 , 黑 小 豆 、防 风 各 30 克 ; 凡 用 附 子 超 过 30 克 时 , 不 论 原 方 有 无 , 皆 加 炙 甘 草 60 克 , 可 有效 监 制 附 子 毒 性 。 考 炙 甘 草 、 蜂 蜜 、 黑 小 豆 、 防 风 均 有 解 毒 作 用 , 可 供 参 考 。【 验 药 】验 药 , 即 要 检 查 尝 验 所 用 附 子 的 质 量 。 乌 头 、 附
9、 子 种 类 庞 杂 , 药 效 、 毒 性 差 别 很大 , 因 此 选 用 好 的 品 种 是 题 中 应 有 之 义 。 “ 天 下 附 子 在 四 川 , 四 川 附 子 在 江 油 。 ”作 为 道 地 药 材 , 江 油 的 附 子 应 该 是 最 好 的 。 还 有 附 子 的 加 工 质 量 , 也 是 一 个 重 要问 题 。 医 生 要 谨 慎 选 择 自 己 所 用 的 附 子 , 原 来 未 曾 用 过 的 附 子 , 新 进 的 附 子 , 要先 尝 试 , 用 过 几 次 后 才 能 做 到 心 中 有 数 , 前 贤 所 谓 “ 屡 用 达 药 ” 是 也 。 我 的 医 案中 即 有 一 例 痹 证 病 人 , 因 为 用 了 不 道 地 的 附 子 , 服 后 产 生 反 应 。 一 般 而 论 , 倡 用炮 附 子 , 生 品 慎 用 。掌 握 好 附 子 用 药 的 五 原 则 , 使 用 附 子 是 安 全 的 , 即 使 用 大 剂 量 也 不 会 出 事 , 像 吴佩 衡 、 范 中 林 、 唐 步 祺 、 卢 崇 汉 等 辈 均 曾 声 言 , 用 了 一 辈 子 附 子 也 没 出 过 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