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展开计算原理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从拉到压之间有一既不受拉力又不受压力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在弯曲过程中的长度和弯曲前一样,保持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展开长度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折弯角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想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 表示。计算方法展开的基本公式:展开长度 =料内+料内+补偿量4.1 R=0,折 弯 角 =90(T4.3 R 0 =90L=(A-T-R)+(B-T-R)+(R+ )*/2当 R 5T
2、時 =T/21T R :L =A-T+C+B+K(3)当 C 3T 时:L =A-T+C+B+K/24.7 Z 折 2.C 3T 时:L=A-T+C+B+D+K4.8 抽 芽抽芽孔尺寸计算原理为体积不变原理,即抽孔前后材料体积不变,ABCD 四边形面积 =GFEA 所围成的面积. 一般抽孔高度不深取 H=3P(P 为螺纹距离),R=EF 见图 T*AB=(H -EF)*EF+*(EF) 2/4 AB=H*EF+(/4-1)*EF 2/T预冲孔孔径=D 2ABT0.8 时 ,取 EF=60%T.在料厚 TH max),直边部展开与弯曲一致, 圆角处展开按 保留抽高为 H=Hmax 的大小套弯曲公
3、式展开,连接处用 45 度线及圆角均匀过渡,当抽孔高度不高时(HH max)直边部展开与弯曲一致,圆角处展开保留与直边一样的偏移值。以下 Hmax 取值 原则供参考.当 R4mm 时:材料厚度 T=1.21.4 取 Hmax =4T材料厚度 T=0.81.0 取 Hmax =5T材料厚度 T=0.70.8 取 Hmax =6T材料厚度 T0.6 取 Hmax =8T当 R1.5T)原 则 :直 边 部 分 按 弯 曲 展 开 ,圆 角 部 分 按 拉伸 展 开 ,然 后 用 三 点 切 圆 (PA-P-PB)的 方 式 作一 段 与 兩 直 边 和 直 径 为 D 的 圆 相 切 的 圆 弧
4、.当 Rd1.5T 时 :l 按 相 应 折 弯 公 式 计 算 .D/2=(r+T/3)2+2(r+T/3)*(h+T/3)-0.86*(Rd-2T/3)*(r+T/3)+0.16*(Rd-2T/3)1/2 rl14.12 卷 圆 压 平图 (a): 展 开 长 度 L=A+B-0.4T图 (b): 压 线 位 置 尺 寸 A-0.2T图 (c): 90折 弯 处 尺 寸 为 A+0.2T图 (d): 卷 圆 压 平 后 的 产 品 形 狀4.13 侧 冲 压 平图 (a): 展 开 长 度 L=A+B-0.4T图 (b): 压 线 位 置 尺 寸 A-0.2T图 (c): 90折 弯 处
5、尺 寸 为 A+1.0T图 (d): 侧 冲 压 平 后 的 产 品 形 狀 ABA-0.2TL=+B-.4+1.0T+0.24.14 综合计算如图:L=料內+料內+补偿量=A+B+C+D+中性層弧(AA+BB+CC)(中性层弧长均按 “中性层到板料內侧距离=T/3” 來计算 ) /3CD1备注:A 标注公差的尺寸设计值:取上下极限尺寸的中间值作为这既标准值。B 孔径设计值:一般圆孔直径小数点取一位( 以配合冲头加工方便性),例:3.81 取 3.9.有特殊公差时除外,例:3.80 取 3.84.+0.05 0C 产品图中未作特別标注的圆 角,一般按 R=0 展开.附件一: 常见抽牙孔孔 径一
6、览表料厚类型 0.6 0.8 1.0 1.2M3 3.5 3.7 4.0 4.2M3.5 3.9 4.2 4.4 4.7M4 4.4 4.6 4.9 5.1#6-32 3.8 4.1 4.3 4.6附件二:常見預沖孔孔徑一覽表料厚类型 0.6 0.8 1.0 1.2M3 1.2 1.5 1.5(1.8) 1.8M3.5 1.2 1.5 1.5(1.8) 1.8M4 1.2 1.5 1.5(1.8) 1.8#6-32 1.2 1.5 1.5(1.8) 1.8说明:1 以上攻牙形式均为无屑式.2 抽牙高度:一般均取 H=3P,P 为螺纹距离( 牙距).3.內径:M3 2.75 M3.50 3.20 M 4 3.65 6-32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