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粮(东莞)粮油工业有限公司质量安全绩效评自评估报告一、评估总体情况 1、企业概况中粮(东莞)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4年 9月,坐落于“全国粮油物流加工第一镇”东莞麻涌镇,紧靠广州港务局新沙港,毗邻广州经济开发区。中粮广东粮油产业园项目是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在麻涌镇投资建设的集油料压榨、油脂精炼、大米加工、啤麦加工、面粉加工、淀粉糖加工、饲料加工以及粮油产品贸易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粮油加工园区。公司以诚信服务、方便客户为宗旨,秉持“安全、优质、责任、创新”的质量方针,实行科学的管理和适应市场要求的运作模式,与集团公司进出口业务结合形成了贸易、生产、存储、中转一条龙服务体系,努力发挥设施完备和油
2、船直接靠港卸货、损耗低、费用少、速度快的优势,可按客户要求提供租罐、报关报检、接货、储存、发货等系列化服务2、检查组概况自评检查组分为 A、B 两组(A 组负责人:安全环保部 组员: 采购部、综合管理部、生产部;B 组负责人:研发中心 组员: 工程部、物流部、大米部)对公司项目建设及产品的生产和服务涉及的有关部门、场所和活动进行自评估。3、评估过程(需附照片)二、总体评分情况(一)总体得分分析76 62 6856 58 60 60 69 653964 52 5244 371.领导力2.策划与行政管理3.风险评估4.人力资源5.合规性保证6.建设项目和变更管理7.培训和能力8.沟通和促进9.风险
3、控制10.设施/设备管理11.承包商管理、采购与物流管理12.应急管理13.事故/事件的报告和调查处理14.风险监视和测量15.结果与改进一 级 要 素 实 际 得 分 汇 总主要问题分析和建议:依据中粮集团质量安全绩效评估表,广东产业园区自评绩效等级 5.8级。评估指标总分 21613,公司适用分值 20953,实际得分 12229.5分,得分率为 58.23%,一级指标最高得分率在 76%,最低得分率在 39%, 平均得分率 58.37%。领导力得分率最高,离不开公司领导的高度重制度文件 评审会议 电子文档视,结果与改进得分最低主要为项目建设期,该项目管理条款尚未实施,总体得分率较低为建设
4、项目期相关公司尚未开展,建议开展质量、职业安全、环保体系建设工作。(二)一级要素指标得分情况1、风险评估: 序号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数量评分要点数量评分细则数量设计分值适用分值实际得分得分比例1.1 愿景与价值观1 4 5 30 30 20 67%1.2 方针 1 4 15 40 40 32 80%1.3 目标 3 6 17 61 61 10 16%1.4 策略 6 15 23 105 105 70 67%1.5 利益相关方管理2 3 6 30 30 25 83%1.6 生产经营过程4 5 18 82 82 67 82%1.7 质量安全风险6 8 35 225 225 194 86%1.8 责
5、任 3 16 16 132 132 108 82%1.9 管理承诺 8 35 40 316 316 245 78%小计 34 96 175 1021 1021 771 76%2.策划与行政管理序号 二级指标 三级 评分 评分 设计 适用 实际 得分3.风险评估4.人力资源序号 二级指标 三级指 评分要 评分细 设计分 适用分 实际得 得分比指标 要点 细则 分值 分值 得分 比例2.1 质量与安全工作策划3 5 16 150 150 25 17%2.2 产品设计和开发 4 19 52 345 345 241 70%2.3 新品投放质量安全管理1 3 3 60 60 0 0%2.4 生产运营流程
6、控制 5 20 29 301 301 226 75%2.5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跟踪2 3 7 110 110 90 82%2.6 管理文件与资料 2 5 13 73 73 43 59%2.7 记录 1 2 10 50 50 45 90%小计 18 57 130 1089 1089 670 62%序号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评分要点评分细则设计分值适用分值实际得分得分比例3.1 风险评估总体要求 1 12 40 258 258 187 72%3.2 食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2 13 64 615 615 440 72%3.3 职业安全健康风险评估3 3 28 580 580 447 77%3.4 环境因素
7、风险评估 2 10 28 215 215 65 30%小计 8 38 160 1668 1668 1139 68%标 点 则 值 值 分 例4.1 质量与安全纳入人力资源管理1 13 36 120 120 54.5 45%4.2 招聘 2 7 7 70 70 40 57%4.3 个人质量与安全绩效考核和奖惩1 9 16 135 135 105 78%4.4 离职体检 1 2 2 10 10 0 0%4.5 组织变更管理 2 7 7 105 105 45 43%小计 7 38 68 440 440 244.5 56%5.合规性保证序号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评分要点评分细则设计分值适用分值实际得分得
8、分比例5.1 法律法规的识别和转化5 16 57 340 340 232 68%5.2 外部授权与许可 3 6 45 383 383 301 79%5.3 行业标准的识别与转化5 10 15 180 180 70 39%5.4 向政府和上级单位报告1 3 3 30 30 20 67%5.5 合规性评估 3 5 26 140 140 0 0%小计 17 40 146 1073 1073 623 58%6.建设项目和变更管理7. 培训和能力序号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评分要点评分细则设计分值适用分值实际得分得分比例6.1 项目策划 6 12 43 285 285 192 67%6.2 项目控制 6 1
9、5 36 330 330 235 71%6.3 项目关闭 3 3 11 110 110 0 0%6.4 变更管理 5 11 33 500 415 255 61%小计 20 41 123 1225 1140 682 60%序号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评分要点评分细则设计分值适用分值实际得分得分比例7.1 培训管理 3 3 10 52 52 36 69%7.2 培训需求分析 3 5 13 134 134 78 58%7.3 教师能力 2 2 4 35 35 0 0%7.4 培训实施 7 9 19 225 225 159 71%7.5 管理层上岗培训 3 3 7 120 120 30 25%7.6 入职
10、培训 5 5 16 90 90 62 69%7.7 岗前培训 5 5 12 130 130 70 54%7.8 持证上岗 4 10 24 150 150 120 80%8. 沟通和促进9. 风险控制7.9 培训评估 3 3 10 80 80 57 71%小计 35 45 115 1016 1016 612 60%序号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评分要点评分细则设计分值适用分值实际得分得分比例8.1 沟通 3 4 5 55 55 25 45%8.2 协调会议 3 7 16 90 90 68 76%8.3 车间/班组会议 5 8 22 132 132 82 62%8.4 安全委员会和质量分析会 5 13
11、24 190 188 160 85%8.5 指导 5 12 20 155 155 93 60%8.6 奖励和惩罚 5 11 11 175 175 163 93%8.7 促进活动 7 14 18 125 125 61 49%8.8 工余信息 3 3 3 45 45 25 56%8.9 向利益相关方报告 4 4 8 65 65 30 46%小计 40 76 127 1032 1030 707 69%序号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评分要点评分细则设计分值适用分值实际得分得分比例10. 设施/设备管理9.1 食品安全风险控制 12 61 223 726 726 584 80%9.2 职业病危害风险控制 9
12、33 48 677 677 395 58%9.3 安全风险控制 6 31 72 945 945 747 79%9.4 安全保卫/社会安全风险控制 4 12 14 174 174 89 51%9.5 环保风险控制 5 9 37 185 165 45 27%9.6 原物料和产品控制 10 20 22 220 220 159 72%9.7 生产流程风险控制 15 36 41 191 191 76 40%9.8 作业许可 4 4 33 332 332 302 91%9.9 标志与标识 3 3 6 75 75 12 16%9.10 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11 13 33 365 365 120 33%小计
13、79 222 529 3890 3870 2529 65%序号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评分要点评分细则设计分值适用分值实际得分得分比例10.1 设施/设备的基本信息管理 4 6 34 109 109 58 53%10.2 设施/设备选择 5 9 19 124 124 106 85%10.3 设施/设备安装和验收 3 9 14 111 111 93 84%10.4 设施/设备的运行管理 3 9 10 95 95 75 79%10.5 维护保养策划 9 33 40 230 230 65 28%10.6 维护保养实施 6 6 9 160 160 65 41%11. 承包商管理、采购与物流管理序号 二级指
14、标 三级指标评分要点评分细则设计分值适用分值实际得分得分比例11.1 承包商管理 8 42 49 815 815 551 68%11.2 种植管理 4 14 20 140 0 0 011.3 养殖管理 7 32 52 331 0 0 011.4 采购管理 11 34 50 473 473 308 65%11.5 仓储/物流管理 12 27 51 564 514 298 58%小计 42 149 222 2323 1802 1157 64%12. 应急管理序号 二级指标 三级指 评分要 评分细 设计分 适用分 实际得 得分比10.7 维护保养评审 4 4 12 100 100 30 30%10.
15、8 作业区域和建/构筑物检查和评估 3 3 8 76 76 36 47%10.9 设备使用前的检查 9 9 29 160 0 0 #DIV/0!10.10 特种设备管理 4 4 16 162 162 108 67%10.11 安全防护装置和移动式工具 4 4 21 240 240 0 0%10.12 监视和测量设备 4 4 32 229 229 0 0%10.13 暂存、转让、报废 4 4 4 80 0 0 #DIV/0!小计 62 104 248 1876 1636 636 39%标 点 则 值 值 分 例12.1 应急需求分析 4 5 25 159 159 120 75%12.2 应急准备
16、 10 25 79 472 472 227 48%12.3 应急响应 12 21 59 565 565 350 62%12.4 后期处置 6 6 11 135 135 82 61%12.5 应急保障 5 7 80 271 271 62 23%小计 37 64 254 1602 1602 841 52%13. 事故/事件的报告和调查处理序号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评分要点评分细则设计分值适用分值实际得分得分比例13.1 事故/事件报告与通报5 9 31 110 110 98 89%13.2 事故/事件调查分析 6 6 26 254 254 196 77%13.3 经验总结 2 2 5 56 56 0
17、 0%13.4 事故/事件调查的参与6 6 10 70 70 20 29%13.5 事故/事件的处罚 1 1 3 15 15 15 100%13.6 未遂事件和不符合标准状况的管理11 11 21 150 150 110 73%13.7 抱怨管理 2 2 14 28 28 0 0%13.8 工余事件 2 2 3 15 15 0 0%13.9 跟踪措施 8 8 23 170 170 30 18%13.10 事故/事件调查报告的验证2 2 11 60 60 0 0%13.11 事故/事件统计分析 10 11 32 168 168 106 63%小计 55 60 179 1096 1096 575
18、52%14.风险监视和测量序号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评分要点评分细则设计分值适用分值实际得分得分比例14.1 监视和测量的基本要求6 11 11 99 99 72 73%14.2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视和测量5 5 24 118 118 98 83%14.3 安全风险监视和测量5 5 14 90 90 24 27%14.4 安全保卫/社会安全风险监控3 3 5 20 20 9 45%14.5 节能减排监测 5 11 21 110 110 60 55%14.6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8 12 23 318 318 234 74%14.7 隐患排查 3 3 10 75 75 75 100%14.8 员工满意
19、度调查 3 6 9 77 77 0 0%14.9 行为观察 7 7 16 102 102 0 0%14.10 任务观察 9 9 25 106 106 0 0%14.11 食品安全控制措施的确认和验证12 16 37 258 258 44 17%14.12 绩效内部评估/审核 7 11 32 175 175 45 26%14.13 顾客满意 4 7 16 139 139 18 13%14.14 监视和测量的纠正和预防3 3 6 60 60 0 0%15.结果与改进序号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评分要点评分细则设计分值适用分值实际得分得分比例15.1 结果评审 5 8 9 240 240 105 44%
20、15.2 绩效评审 6 11 26 275 275 85 31%小计 11 19 35 515 515 190 37%三、企业改进建议1、整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绩效评估体系评估表,将各项指标细化到各单位,明确需提供的证据,统一下发,各单位根据下发的评估表与本单位实际工作进行对标及改进,确保各项工作满足质量与安全管理绩效评估体系要求。2、吸收借鉴同行业企业体系推进的不足,强化培训力度,让员工、中层以上人员了解掌握体系要求,了解与质量和食品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及与产品有关的企业、行业、国家标准,顾客的期望,强化食品安全意识。更要注重如何将培训与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相联系,切实利用好管理工具,加强基础
21、管理工作。附表:安全绩效评估工作发现隐患清单小计 80 109 249 1747 1955 853 44%中粮(东莞)粮油工业有限公司二一七年八月二十八日附表:安全绩效评估工作发现隐患清单序号 编码 问题点 存在问题的区域、 部门 问题点描述 整改建议 证据(照片、图片、 记录等)1 1.11-4总经理或者副总经理是否广泛宣传和沟通质量与安全的愿景和价值观?安全环保部、研发中心无与利益相关方(承包商、供应商、承租方、OEM 加工商、股东)的参与、沟通记录情况举办相关方利益座谈会议 2 1.2.1-2质量与安全方针内容的完整性和针对性,以及沟通的充分性?安全环保部、研发中心质量与安全方针未体现客
22、户等其他要求 完善质量与安全方针 3 1.2.1-4员工理解质量与安全方针安全环保部、研发中心部分员工对公司愿景和质量方针不知道、不理解加强公司愿景和质量方针宣传和教育 4 1.3.1-1质量与安全目标的可测量性和完整性?安全环保部、研发中心质量与安全目标无安全生产、职业健康、节能减排管理内容;未进行细化分解。完善质量与安全目标 5 1.3.2-1企业是否制定了质量与安全目标的实施方案?安全环保部、研发中心未对目标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制定质量与安全目标的实施方案 6 1.3.2-2企业是否制定了质量与安全目标的实施方案?安全环保部、研发中心实施方案的可操作性不强完善质量与安全目标的实施方案 7
23、 1.3.2-3企业是否制定了质量与安全目标的实施方案?安全环保部、研发中心实施方案未经总经理批准总经理审核批准实施方案 8 1.4.2-3质量与安全专业人员的配备与发展策略? 综合管理部未建立质量与安全专业人员职业发展通道,无相关方案建立质量与安全专业人员职业发展通道及方案 9 1.4.3-2企业是否实施了使用承包商的策略安全环保部、研发中心、综合管理部相关制度未体现承包商质量安全一票否决制 修订相关制度 10 1.4.3-4企业是否实施了使用承包商的策略 综合管理部未建立与战略承包商实现共同成长、共享成果的机制建立相关机制 11 1.4.6-1企业是否组织安排质量与安全标杆比对工作?安全环
24、保部研发中心未开展质量安全标杆比对工作制定、实施质量安全标杆比对工作计划 12 1.5.2-1企业是否明确了关键利益相关方获取和通报的信息和方法?安全环保部研发中心质量与安全信息对关键利益相关方(消费者/客户)的传递不足加强宣传,定期举行座谈 13 1.6.1-1企业是否确定了生产经营流程并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业务部 未建立销售/售后服务 流程 制定、发布、实施销售/ 售后服务流程 14 1.6.3-1企业是否定期评审和修订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安全环保部、研发中心、综合管理部 未形成评审总结报告定期评审,并形成总结报告,依据报告修订、发布制度15 1.7.4-1企业是否确定了质量与安全重大风
25、险 研发中心未形成书面质量与安全风险清单收集、汇总、评估质量与安全风险并形成 16 1.7.5-1企业是否就质量与安全风险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安全环保部研发中心质量与安全风险沟通的范围不全面,未包括政府机构、外部应急资源提供单位、居民和公众、客户等其他人员加强对质量与安全风险的信息交流、传递 17 1.7.6-1是否定期或发生重大变更时,重新评估质量与安全风险?研发中心 未定期对风险进行再评 估 定期进行风险的再评估 18 1.8.2-7企业是否根据风险水平建立健全了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并配备了合格的专业人员?研发中心工会委员/员工代表质量安全的责任与权利不明确深化目标责任制 19 1.8.2
26、-8企业是否根据风险水平建立健全了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并配备了合格的专业人员?各部门 关键岗位人员质量安全 的权利与义务不明确 深化目标责任制 20 1.9.5-1总经理是否定期表扬质量与安全表现突出的个人或者团队,并推广好的实践?安全环保部研发中心未建立完整的质量与安全相关奖励制度、标准和方法制定、发布质量与安全相关奖励制度、标准和方法21 1.9.7-5总经理/分管副总经理是否在企业内推动质量与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环保部研发中心未建立基层人员的反馈意见的反馈与妥善处理流程建立、发布基层人员的反馈意见的反馈与妥善处理流程22 1.9.7-6总经理/分管副总经理是否在企业内推动质量与安全文化建
27、设?安全环保部研发中心无制度文件明确规定了越级上报的情况 制定越级上报流程规定 23 2.1.1企业定期修订和更新质量与安全工作计划、有效沟通和监督实施研发中心 建设期未制定制度 制定沟通制度 24 2.2.11 产品设计前的市场调查 研发中心产品设计前未开展市场调查,预先、全面、准确掌握客户对产品适用性的需要开展市场调查,预先、全面、准确掌握客户对产品适用性的需要25 2.2.12客户需要在设计方案中转化 研发中心产品设计中缺乏对客户的需要转化的设计方案,以确保满足客户直接或者潜在的要求转化的设计方案 26 2.2.13设计时收集并综合分析产品食品安全标准,确保达标研发中心设计时收集并综合分
28、析产品食品安全标准,没有建立收集标准的目录,没有分析报告收集并综合分析产品食品安全标准,没有建立收集标准的目录27 2.2.15产品功能和性能描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研发中心产品的功能和性能的描述性文件缺少对预期的保质期和贮藏条件、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标识,和(或)处理、制备、及使用说明书、分销方式、预期用途的描述增加产品的功能和性能的描述性文件 28 2.2.21配方调试和试生产阶段的质量安全管理小组(或)机构研发中心没有成立配方调试小组(或相关机构)并明确职责分工成立配方调试小组 29 2.2.22配方、工艺参数和产品的保质期的验证试验 研发中心验证试验没有包括产品配方确定的相关测试(稳定性等)
29、及产品实现过程中的工艺参数测试验证试验产品 30 2.2.25设计和开发发生变更时的管理 研发中心产品配方、包装、生产和储存条件变化时,对产品质量与安全性能重新确认不及时、不全面完善变更管理 31 2.2.3-4成品食品安全标准的完整性 研发中心标准内容未标注是否包括致病性微生物及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完善食品安全标准 32 2.3.1新品投放质量与安全测试与审查 研发中心未规范明确相关制度安排 规范明确相关制度 33 2.4.2-1生产调度会议是否包括质量与安全工作的策划和控制?研发中心 未召开生产调度会议 召开生产调度会议 34 2.4.4维修会议关注质量与安全问
30、题 工程部未规范明确相关制度安排 规范明确相关制度 35 2.4.53 交接班管理效果 各部门 交接班记录记录缺失 完善交接班记录 36 2.5.1纠正预防措施记录及完整性 各部门纠正预防措施记录不完整 完善纠正预防措施记录 37 2.6.12作业现场可以得到现行版本的受控文件 各部门作业现场没有放置现行版本的受控文件 更新受控文件 38 2.6.21评审制度及制度的全面性 综合管理部 没有评审制度 完善评审制度 39 2.6.22 文件是否易于获取 各部门 现场文件不方便取阅 现场放置现场文件 40 2.7.11 记录管理的规范性 各部门现场查看记录保存情况有的不完整 完善现场记录 41 3
31、.1.1-3企业质量与安全风险评估方法、范围、频次与结果?研发中心 未进行车间评估过程 完善车间评估文件 42 3.1.1-4企业质量与安全风险评估方法、范围、频次与结果?研发中心 未更新风险评估 更新风险评估 43 3.1.1-12企业质量与安全风险评估方法、范围、频次与结果?研发中心 风险评估过程与结果记 录不齐全 完善过程与结果记录 44 3.2.1-4企业是否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研发中心食品加工流程图不完整,未包括了外包作业活动 完善工流程图 45 3.2.1-5企业是否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研发中心工艺说明书不完整,未包括法规或客户对质量与安全要求完善工艺说明书 46 3.2.
32、1-6 工艺图的现场验证 研发中心未进行工艺图的现场验证 进行工艺图现场验证 47 3.2.1-8 危害辨识的全面性 研发中心 危害辨识不全面 完善危害辨识 48 3.2.2-2企业是否开展客户期望的识别与评估 研发中心 未进行客户需要分析 进行客户需要分析 49 3.3.2-1 职业健康风险评估 安全环保部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不全面,未包含生物性因素职业病危害、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其他职业病完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 50 3.3.3-1 社会安全风险评估安全环保部、研发中心未进行社会安全风险评估 51 3.4.1-1企业是否开展节能潜力评估? 安全环保部能源管理制度不完善,并未开展了能源统计、
33、分析并形成书面报告开展节能潜力评估 52 3.4.1-2企业是否开展节能潜力评估? 安全环保部 未建立计量网络图 建立计量网络图 53 3.4.1-4企业是否开展节能潜力评估? 安全环保部未建立重点耗能设备台账 建立重点耗能设备台账 54 3.4.1-5企业是否开展节能潜力评估? 安全环保部未明确企业能源管理专职人员及关键岗位能源管理职责明确企业能源管理专职人员及关键岗位能源管理职责55 3.4.1-6企业是否开展节能潜力评估? 安全环保部未辨识影响能源利用相关因素辨识影响能源利用相关因素 56 3.4.1-7企业是否开展节能潜力评估? 安全环保部未形成对标改进方案并落实、验证 形成对标改进方
34、案 57 3.4.2-1企业是否开展污染排放风险因素评估? 安全环保部未开展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开展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58 3.4.2-2企业是否开展污染排放风险因素评估? 安全环保部未进行污染排放环境影响因素分析进行污染排放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59 4.1.1-1企业将质量与安全纳入人力资源程序? 综合管理部无员工职业生涯设计和优秀人员培养选拨和奖励机制建议将员工职业策划和优秀人员培养与奖奖励机制纳入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并按制度执行60 4.1.12企业将质量与安全纳入人力资源程序? 综合管理部无质量与安全人员专业指数测评制度建立针对性质量与安全人员专业指数测评制度并按制度实施61 4.1.16
35、企业将质量与安全纳入人力资源程序? 综合管理部公司尚未制定员工关怀制度建立员工关怀制度(包括常规健康体检、餐饮、盥洗和厕所、工作压力、临时聘用人员关怀、传染病控制等)并严格按制度开展(需有相关记录文件)62 4.1.19企业将质量与安全纳入人力资源程序? 综合管理部企业未进行工余安全教育和工余事故统计建立企业工余教育制度(明确要求实施教育的频率与要求)及执行记录63 4.1.110企业将质量与安全纳入人力资源程序? 综合管理部未建立上下班途中及出差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上下班途中及出差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人身和财产安全、自然灾害等的预防措施)64 4.1.111企业将质量与安全纳入人力资源程序? 综合
36、管理部建立了工会但暂未开展履行质量安全管理权力和义务建立工会管理制度,履行质量安全管理权力和义务65 4.1.112企业将质量与安全纳入人力资源程序? 综合管理部有建立社保卡及意外险管理制度,索赔帮助程序未纳入将索赔帮助程序纳入制度 66 4.2.11质量与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人员招聘 综合管理部企业招聘管理制度包含质量与无安全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条款,只是根据用人单位给出的条件进行招聘建立与用人单位协商制定专用招聘条款并实施 67 4.2.22质量与安全相关的入职体检和协议 综合管理部安全环保部有相关资料,便公司合同未载明了有关保障食品安全、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将有关保障食品安全、劳
37、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纳入劳动合同68 4.2.23质量与安全相关的入职体检和协议综合管理部安全环保部有做职业健康体检,但未明确危险作业禁忌的检验将危险作业禁忌的检验纳入危险作业许可证管理制70 4.3.17企业是否将质量与安全绩效纳入个人绩效考核范畴?综合管理部安全环保部有实施有奖举报安全隐串,但未制定质量与安全相关的投诉程序和渠道。制定质量与安全相关的投诉程序和渠道并实施有奖举报(杜绝恶意报复行为)71 4.3.19企业是否将质量与安全绩效纳入个人绩效考核范畴?综合管理部因公司现属转运营时期,暂未实施周期性评估要求周期性评估质量与安全考核办法的有效性并持续改进72 4.4.1 离职体检
38、和医学监测 综合管理部现公司有实施岗位职业健康体检。因公司现处于转运营时期,故暂未实施离职人员体检正式生产后建立相关岗前、岗中、离岗健康体检管理制度并按要求执行73 4.5.1企业是否评审组织变更对质量与安全影响 综合管理部尚未建立组织变更评审程序并评审质量与安全关键岗位人员流失的影响正式投产后,建议建立相关离职评估管理制度 74 4.5.22组织变更时,企业是否及时更新相应的信息并开展培训综合管理部组织变更后未更新了岗位风险分析、作业规程、培训需求建立相关组织变更管理制度 75 5.1.2质量与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识别范围与内容 研发中心识别范围的不完整、不全面,缺少对出口国和消费国的法规的识别
39、,未包括环境保护与能源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及上级单位规章制度对质量与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识别按相关规定要求进行识别76 5.1.3-1企业是否明确了质量与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具体条款要求并转化为企业内部制度研发中心 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的逻辑性和层次性不强 根据质量管理体系修订文件制度清单 77 5.1.3-2企业是否明确了质量与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具体条款要求并转化为企业内部制度研发中心 未将法律法规落实到具体条款将法律法规相关要求转化为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或程序,并及时更新78 5.1.3-4企业是否明确了质量与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具体条款要求并转化为企业内部制度研发中心制度标准不全面,建立食品安全、安全生产与节能
40、减排知识培训制度、新品研发管理制度、个体劳动防护制度、交叉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节能减排目标考核制度和计量监测制度补充、建立相关制度 79 5.1.4-2企业是否将质量与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要求有效传达给相关人员研发中心适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未及时传递有关部门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 80 5.1.5-1企业是否参与了法律法规的制定或者修订 研发中心 未参与法律法规制修订组织、培养企业专业人士积极参与 81 5.1.5-2企业是否参与了法律法规的制定或者修订 研发中心 未参与地方规章制修订组织、培养企业专业人士积极参与 82 5.2.2-1企业是否监督外部授权的执行情况并及时更新 研发中心未建
41、立外部授权项目台账 建立外部授权项目台账 83 5.3.1-3企业是否建立了质量与安全相关行业标准的识别制度与方法研发中心 未建立适用的行业标准清单并及时更新 建立适用的行业标准清单并及时更新 84 5.3.2-1质量与安全相关行业标准识别范围与内容 研发中心 未对行业标准进行识别 对行业标准进行识别 85 5.3.4-2企业是否将质量与安全相关标准规范的具体要求有效传达给相关人员研发中心 行业标准未及时传递到有关部门 建立有效的信息传达机制 86 5.3.4-4企业是否将质量与安全相关标准规范的具体要求有效传达给相关人员研发中心 未进行周期性的对标活动 开展周期性的对标活动 87 5.3.5
42、-1企业是否参与了行业标准的制定或者修订 研发中心 未参与过行业标准制定组建行业标准制定小组,对行业标准进行技术评审88 5.4.1-3企业是否向政府部门和上级单位及时准确报告相关信息研发中心未建立向政府部门及上级单位报告事宜的相关制度制定相关制度 89 5.5.1-1企业是否定期开展合规性评价 研发中心未对标准制度制定关于合规性评价的程序与方法;未进行周期性评价制定相关程序和方法;进行周期性评价 90 5.5.1-2企业是否定期开展合规性评价研发中心 未对合规性信息进行评审 对合规性信息进行评审 91 5.5.2-1企业合规性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否全面 研发中心 合规性评价内容不全按规定要求进行
43、合规性评价 92 5.5.3-1企业是否采取纠正措施来处理不符合项 研发中心无法规标准违规事项的整改记录 做好相关记录 93 5.5.3-2企业是否采取纠正措施来处理不符合项 研发中心未对纠正措施有效性评估统计分析 做好有统计分析报告 94 6.1.12项目管理流程和制度,并运行和管理建设项目安全环保信息管理系统工程部不实施建设项目按照项目进度目录录入建设项目安全环保信息管理系统,且信息录入完整、有效,并做到实时跟踪、分析对建设项目按照项目进度目录录入建设项目安全环保信息管理系统,且信息录入完整、有效,并做到实时跟踪、分析95 6.1.23企业对项目管理进行了整体策划,明确组织机构和职责工程部
44、项目管理未明确项目结束阶段,如验收、评审、关闭等各项工作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项目结束阶段应实施项目结束阶段管理,如验收、评审、关闭等各项工作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责95 6.1.4企业的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选择应考虑如下因素安全环保部综合管理部工程部未对质量安全管理人员资质履历进行全面的考量建议加强对质量安全管理人员资质履历的考量 96 6.2.2项目实施前,应向施工人员进行现场交底 安全环保部工程部检查未能覆盖所有施工人员、承包商等相关人员且交底记录齐全扩大检查范围,加强交底记录文件管理,要求交底人员签字确认97 6.2.3企业应根据已确定的安排对项目进行评审,以监督项目进展情况?工程部
45、 对评审问题点不能及时完成与验收 加强问题点整改与验收工作的力度 98 6.2.5企业应保留项目过程控制记录 工程部企业应保留项目过程控制记录只有测试和试验、培训的。应加强项目过程控制记录(包括项目评审、法规要求合规性的审查、重要问题点及纠正/预防措施等记录)99 6.3 项目关闭 工程部 项目目前处于收尾阶段建立项目关闭相关管理制度,并于项目关闭时按制度做好相应记录100 6.4.2 企业变更管理的管理 工程部暂未实施仪器仪表建筑物及供应商/客户变更管理严格按变更管理实施仪器仪表建筑物及供应商/客户变更管理101 6.4.3 企业变更管理的管理 工程部暂未实施风险评估及变更前后评审应严格按变
46、更管理实施变更前后评审 102 6.4.4当变更发生时,企业应有方法确保下列信息被及时更新,适当的沟通或及时进行重新培训工程部未按实际情进行图纸设备设施检查与审核内容维保计划设备操作规程设备台帐等进行更新按实际情进行图纸设备设施检风查与审核内容维保计划设备操作规程设备台帐等进行更新103 6.4.5企业是否将变更管理文件上报上级单位备案? 工程部企业未将工程概算调整报告等变更管理文件报上级备案企业应该将工程概算调整报告等需要按照管理权限应该报上级备案的变更管理文件报上级备案104 7.2.1.1-1 培训需求分析 综合管理部未开展对现有员工的质量安全知识,技能和经验的分析开展对现有员工的质量安
47、全知识,技能和经验的分析105 7.2.1.1-2 培训需求分析 综合管理部未开展对现有员工的质量安全意识的分析开展对现有员工的质量安全意识的分析 106 7.2.1.1-5 培训需求分析 综合管理部未开展公司培训目标的分析开展对公司培训目标的分析 107 7.2.1.1-7 培训需求分析 综合管理部 没有对其他信息的分析 增加对其他信息的分析 108 7.2.3.1-2 培训需求分析 综合管理部没有根据对新员工的评估结果修改更新培训计划开展根据对新员工的评估结果来修改更新培训计划的工作109 7.2.3.2-2 培训需求分析 综合管理部没有根据对转岗员工评估结果修改更新培训计划开展根据对转岗
48、员工评估结果修改更新培训计划的工作110 7.3.1.1-1 培训师能力 综合管理部没有建立培训师准入选择和评估标准制定培训师准入选择和评估标准 111 7.3.2.1-1 培训师能力 综合管理部没有建立培训师能力评价标准制定培训师能力评价标准 112 7.4.3.1-3 培训实施 综合管理部有一部分管理层和员工没有参加并完成相应的培训加强对管理层和员工应参加并完成相应培训的工作113 7.4.4.1-1 培训实施 综合管理部有制定课前测验的方法,并进行测验,但只有新员工培训材料增加调岗等员工的培训材料 114 7.4.4.1-4 培训实施 综合管理部没有将测试结果用于课程的改善制定将测试结果
49、用于课程的改善的制度安排 115 7.4.5.1-1 培训实施 综合管理部没有开展系统地识别需要授权和许可才能上岗的活动开展系统地识别需要授权和许可才能上岗的活动116 7.4.5.1-2 培训实施 综合管理部没有明确所有的能力要求 明确所有的能力要求 117 7.4.6.1-2 培训实施 综合管理部有培训总结,但要素不完善培训总结应包括培训计划达成率、问题分析、改进措施等要素118 7.4.7.1-1 培训实施 综合管理部没有对调查问卷数量和课堂学员数量比例进行百分比计算增加对调查问卷数量和课堂学员数量比例进行百分比计算项119 7.5.1.1-1 管理人员上岗培训 综合管理部没有开展对管理层的上岗培训开展对管理层的上岗培训 120 7.6.2.1-1 入场培训 综合管理部员工入场培训没有在进入现场的第一天前完成员工入场培训在进入现场的第一天前完成 121 7.6.3.1-2 入场培训 综合管理部培训材料没有经过专家评审,并得到管理层批准培训材料应经过专家评审,并得到管理层批准 122 7.6.4.1-1 入场培训 综合管理部只通过口头问询的形式确认被培训人员已理解培训内容企业应通过问询、签字等形式确认被培训人员已理解培训内容123 7.6.5.1-2 入场培训 综合管理部访问者与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