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三 水力循环澄清池的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水力循环澄清池模型的模拟实验,进一步了解其构造和工作原理。2通过观察矾花和悬浮层的形成,进一步明确悬浮层的作用和特点。3加深对水力循环澄清池运行的影响因素以及与其他类型澄清池区别的认识。4熟悉水力循环澄清池运行的操作方法。二、基本概念与工作原理澄清池是将絮凝和沉淀这两个单元过程综合于一个构筑物中完成,主要依靠活性泥层达到澄清的目的。当脱稳杂质随水流与泥渣层接触时,便被泥渣层阻留下来,使水得到澄清。泥渣层的形成方法是在澄清池开始运行时,在原水中加入较多的混凝剂,并适当降低负荷,逐步形成。澄清池的种类和形式很多,基本上可分为泥渣悬浮型和泥渣循环型,水力
2、循环澄清属泥渣循环型。泥渣循环型澄清池的特点是:泥渣在一定范围内循环利用,在循环过程中,活性泥渣不断与原水中脱稳微粒进行接触絮凝作用,使杂质从水中分离出去。三、力循环澄清池的运行方式水力循环澄清池的构造如图 1 所示。原水从池底进入,先经喷嘴高速喷人喉管,在喉管下部喇叭口附近造成真空而吸入回泥渣,原水与回流泥渣在喉管中剧烈混合后,被送人第一絮凝池(反应室) 和第二絮凝(反应室)。从第二絮凝池流出的泥水混合液,在分离室中进行泥水分离。清水向上,泥渣则一部分进入泥渣浓缩室,一部分被吸人喉管重新循环,如此周而复始。原水流量与泥渣回流量之比,一般为 1:21:4。喉管和喇叭口的高低可用池顶的升降阀调节
3、。图 1 水力循环澄清池示意图1-喷嘴;2-喇叭口;3-喉管;4-第一絮凝池;5- 第二絮凝池;6-集水管;7- 排泥管;8-分离室四、实验设备及仪器1有机玻璃模型套。2浊度仪。3pH 计。4投药设备。5玻璃仪器。6混凝剂 A12(S04)3。7化学试剂等。五、实验方法与步骤首先熟悉水力循环澄清池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检查其各部件是否漏水,水泵与闸阀等是否完好。1在原水中加入较多的混凝剂,若原水浊度较低时,为加速泥渣层的形成,也可加入些粘土。2待泥渣层形成后,参考混凝沉淀实验的最佳投药量结果,向原水中投加混凝剂,搅拌均匀后再重新启泵开始运行。3根据 800L/h 流量的运行情况,分别加大或减小进水流量,测出不同负荷下运行时的进出水浊度,并计算其去除率。4当悬浮泥渣层升高影响正常工作时,从泥渣浓缩室排泥。5也可改变混凝剂的投加量,或调节池顶的升降阀来改变原水流量与泥渣回流量的比值,来寻求最优运行工况,并记录下来,供今后实验参考。实验记录填入表 1 中。表 1 实验记录表原水 投药 浊度序号pH 水温 流量 l/h2 名称 投药量 mg/l-1进水 出水 去除率12345注:在流量选定时,以清水区上升流速不超过 1.1mm/s 为宜,如上升流速过大,效果不好。六、实验结果与讨论1绘制清水区上升流速与去除率的关系曲线。2澄清池与沉淀池有哪些不同之处?它们的主要优缺点是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