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认识脊柱内镜技术.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898733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脊柱内镜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认识脊柱内镜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认识脊柱内镜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认识脊柱内镜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认识脊柱内镜技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基础篇一 认识脊柱内镜1.脊柱内镜手术系统的组成1. 镜体:(连接成像、光源、冲水、手术通道)图片2. 冷光源(光源、光钎)图片3. 成像系统(摄像、传输、显示器)图片4. 等离子系统:发生器、消融电极 图片5. 冲水系统6. X 光机或 CT 图片7. 手术器械:1.建立通道的手术器械 图片2镜下使用器械 图片8.神经检测仪,全麻或连续硬膜阻滞2.脊柱内镜手术系统的工作原理A:手术医生在 X 光机引导下,利用穿刺扩张及骨髂处理器械,由皮肤到达脊柱病变部位,建立一个通道。B:内镜从通道中到达病灶区,C:由光源系统提供照明,由摄像及成像系统将病灶区图像在显示器上显示并监视医生进入身体的手术工具

2、及动作,医生利用镜下手术工具在直视下切除病灶,修复组织。特点:通道尽量在身体自然腔隙中通过以便减少出血及损伤组织,通道要避开重要组织,如神经、大血管、内脏等镜下工具精致细小,抗张力差,操作宜柔和。通道尽量对准靶点病灶区。镜下影像与实物放大约 60 倍。广角镜头提供宽广的视野常会出现“看到碰不到”现象。冲水系统通过水压可以减少创面出血提供干净清晰的手术视野。等离子刀头可以用于镜下出血或疏松软组织的消融。3.内镜系统的清洗、消毒灭菌和维护(1)清洗:A.镜体单独清洗,清水反复冲洗,并用毛刷清洗官腔,然后酶洗,注意不能磕碰、折弯、单独包消,保护头端摄像头,B管道系统,要注意清洗中空的腔隙,清洗其中的

3、骨和其他组织。(2)消毒灭菌:A支持等离子灭菌B支持高温、高压灭菌(注意光钎传输不能高温)C支持戊二醛 2%以上浸泡(消毒不低于 20 分钟,灭菌 10 小时以上)内镜必须灭菌,灭菌方法不宜交替使用,否则易出现镜体损害。(3)养护:A内镜是贵重医疗器械,镜体要单独存放,忌磕碰与折弯、挤压。B内镜头部摄像头脆弱,术中切忌大的骨块或钳子碰撞。C镜下工具纤细精致,抗张力差,不宜使用暴力。D内镜器械要和其他手术器械分开存放运输E光钎切忌折弯、挤压。4.腰椎内镜手术流程签署内镜手术同意书-进手术室摆正体位并适当固定 -摆放 X 光机并利用定位器确定手术部位、进针点及必要的手术标示-皮肤消毒铺无菌单-麻醉

4、穿刺,建立通道(在 C 臂机引导下进行)-安装内镜,光源,冲水装置,成像系统,射频刀头及电极开关-镜下手术-缝合皮肤,结扎伤口。5.脊椎内镜的特别属性:脊椎内镜是硬质同轴内镜,操作区周边多为骨性结构,自然腔隙狭小,这一点和其他内镜右明显的不同,镜下移动性小,视野内有很多“看到取不到的”地方,所以“精准和靶点”非常重要。:脊椎内镜通道周边多重要血管神经,而且可移动性小,缓冲余地不大,这就决定了手术者一定要耐心、细心、动作轻柔,一步三看,对局部解剖必须了然于胸,最好是做过开放手术的医生操作。熟练操作 C 型臂和标准的正侧位图像可以帮助手术医生更快捷的建立通道。:脊柱内镜镜下空间小,周边布满神经,手

5、术器械纤细柔弱,所以手术医生必须动作轻柔。:影像提供镜下的平面图像,没有远近、深浅的概念,必须依靠手术者把平面影像转化为三维立体解剖。重要提示:1. 耐心、细心、动作轻柔2. 精准和靶点意识3. 必须熟悉立体解剖二.临床前的准备1:与腰椎间孔镜手术相关的解剖概念椎间孔及周边解剖 图片 安全三角 图片 腰部动脉及分支 腰椎 X 线解剖 a.正位 b.侧位 c.穿刺针在正侧位上深浅的判断 d.安全线 手术区软组织 平均深度2:腰椎间孔镜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前待手术期可以用药控制症状 术前禁食水 6 小时以上,局麻不禁食。 锻炼手术体位 充分交流,力争让患者理解由内镜手术的优缺点并安心接受手术。 常

6、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克林霉素、林可霉素或头孢曲松) 术后卧床 2 小时,视手术情况酌情延长卧床时间 残留症状的处理A 应用激素、脱水药、营养药B 小针刀、内热针、理疗的综合使用C 口服消炎镇痛药D 适当延长卧床时间F 物理治疗临床路径:入院第一天:1. 长期医嘱:骨科常规护理二级护理禁食卧硬板床休息2. 临时医嘱: 明晨抽血检查常规凝血功能传染病四项肝肾功能及其他(根据病人情况补入)胸片、心电图、彩超补齐 MRI 和 CT腰椎动力位及标准正侧位片尿、大便常规(症状重患者酌情静脉或口服消炎镇痛药)入院第二天:1. 临时医嘱:拟于明日局麻下施腰椎内镜下-手术2%利多卡因针 5ml*3 支生理盐水

7、30ml用法:局麻用生理盐水 2000ml 冲洗用生理盐水 250ml林可霉素 0.6用法:术前 30 分钟静脉点滴(症状严重者可对症处理)入院第三天:手术当天更改长期医嘱为术后医嘱,术后卧床 2 小时根据手术情况适当使用激素,脱水药,营养神经药及液体冲洗入院第四天:对症处理三.腰椎间孔镜手术适应症,禁忌症(1)适应症:A所有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经保守治疗无效需进行手术治疗者B腰椎管狭窄症C1 度以内滑脱伴有椎管狭窄或腰突者D稳性滑脱的老年患者有神经根受压者E椎间隙感染、椎体结核。(2)禁忌症:A中央型重度椎管狭窄B不稳定性滑脱合并腰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C脊柱肿痛D重症马尾综合征患者E有凝血功

8、能障碍或其他基础病不适合手术的患者F精神系统疾病患者G影像与症状不符合H其他脊柱术后继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翻修手术四.腰椎间孔镜的并发症及预防处理术前 术后出血.神经损伤 感觉异常硬膜破裂 硬膜外血肿血管损伤 腓总神经损伤腹腔脏器损伤 椎间盘炎症手术失败 感染器械断裂 残留症状或加重异物带入椎管内高压骨块进入椎管复发再突出反跳现象异物或骨块残留处理原则:1. 杜绝重大并发症(1.2.3.4.5 )2. 及时处理常见并发症3. 术中出现意外情况时要保持镇定,及时有效的处理。没有一个外科手术能完全避免并发症,有了并发症不代表手术就一定失败了,通过对并发症的积极处理,大部分病例一样可以获得好的疗效。如

9、果拖延或把慌慌张张的情绪传达给病人,并发症导致的病残和对病人的心理伤害会抵消最初获得的手术疗效。五腰椎间孔镜手术的麻醉及麻醉前准备(1)建议腰椎间孔镜手术采用麻醉手术A优点:术中和病人交流互动减少神经损伤机会和利于术后康复局麻能满足大多数病人的手术要求,个别病人需要少量全身镇痛或镇静处理。局麻对病人生命体征干扰小,特别适合老年体弱患者。B缺点:特别敏感病人或麻醉部位不准时,病人会出现疼痛不适C技术要求:0.5%利多卡因 40ml(10ml 2%利多卡因+30ml 生理盐水)皮肤:5ml深筋膜肌肉 10ml关节、关节突 10ml椎间孔内 10ml (2)连续硬膜外阻滞或全麻A需神经监测B对身体影

10、响大,不适合老年体弱者,增加了并发症发生机会(没有循证依据)C舒适感好,对手术医生及医院设施综合能力要求更高。六.椎间盘造影与染色(1):造影的意义明确责任椎间盘及纤维环的完整性造影染色后镜下易于辨识突出骨髓核有专家认为美兰注入椎间盘有治疗意义(有循证)(2):造影染色的特点增加手术程序的时间有过敏反应或其他药物反应风险。美兰使用说明没有”注入椎间孔或椎管内的用法”一旦进入神经或蛛网膜下腔会出现严重并发症(有循证)增加感染机会(没有循证)(3):造影染色剂配制欧乃派克:美兰=9:1每节盘内注射 2ml 以内 (4):技术要点A尽量不要在纤维环上反复穿刺B术中如怀疑有神经刺硬或是蛛网膜暴露者禁用

11、造影染色C进盘后先注入 0.5-1ml 纯造影剂,椎间盘显影,确认针尖位置后再注入混合造影D完全脱出的硬化髓核镜下不一定被染色。七.椎间孔入路腰间盘髓核摘除手术讲解(1)体位:侧卧或平卧,以病人能耐受的体位为准,适当固定。(2)术前测量定位:用记号笔在体表予以标示,A进针点B安全线 图片C髂脊D病变间隙(3)消毒铺无菌单(4)局麻穿刺到达靶点,置换导丝,切开皮肤 0.8cm 用扩张管道逐级扩开软组织,用磨钻或环锯作关节突打磨椎间孔成形,放入导杆到靶点,沿导杆导入工作通道,以上操作均在 X 线光机引导下操作,使工作通道最后的位置在突出物靶点上。(5)安装内镜,连接导光束及冲水管,接通影像系统并调

12、试,接通等离子电极及开关。镜下尖突出物压迫神经,神经根充血水肿或苍白无搏动感,取出致压物,神经松弛,恢复血运和归位,搏动好,滑动不受限,电极止血,清理残存碎裂组织块,拔出内镜,切口缝合 图片 (接视频)八参观手术必备常识和观摩手术要点(1)病人体位的摆放(重病人术前是否处理?怎么处理?)(2)体表定位和 C 型臂如何摆放及操作要求(3)局部麻醉的几个节点,麻醉药的配比及用量(4)穿刺过程中对穿刺位置的调整,X 光透视的控制和运用。(5)软组织扩张的技巧和扩张管道位置。(6)椎间孔成形的过程怎样使用环锯和磨钻。(7)工作套筒怎样安放?(8)镜下界面的辨识 图片头端、尾端、背面、腹面、对侧、近侧黄

13、韧带的位置和形态关节突磨削面的形态和位置突出物和后纵的位置形态神经根的位置和形态结束手术的标准(9)镜下 髓核钳 咬切钳 剥离子 电极等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九怎样配合老师完成内镜手术(1)主动接送病人 图片(2)尽快学会 C 型臂操作(3)尽快掌握摆放正确体位和体表定位(4)熟练手术步骤,为老师提供各步操作工具和空间(5)熟练消毒,铺巾,贴膜,接水袋和导光束,内镜电源线与内镜连接的方法和操作(6)熟练手术区及台布上各种器械电极的最佳摆放方法(7)逐渐形成本院内镜操作的团队和流程,做到标准、流畅(8)熟练掌握内镜手术器械的清洗,灭菌,包装及运输(9)熟练掌握病人围手术期的管理,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及和

14、病人有效的沟通交流,形成椎间孔镜的临床路径。本次讲座所引用的数字和观点以及手术图片,引用已经出版的学术文献,未一一标明出处,敬请谅解,所参阅文献来自于以下书籍和杂志。椎间盘 脊柱外科临床解剖学脊柱外科临床手术必读脊柱外科手术图谱脊柱外科内固定技术脊柱手术并发症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外科手术技术内镜脊柱外科学 脊柱外科治疗原则Ao 脊柱手册上下微创脊柱外科学腰椎后路椎间盘镜手术学老年脊柱外科学临床骨科解剖学 脊柱外科技术和应用原则微创脊柱外科学-技术,循证与争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法椎间盘疾病脊柱内镜手术技巧及演示微创脊柱外科手术精要Beis 技术应用规范 疼痛介入治疗 镇痛注射技术图解病理性神经痛注:以上书籍均可在淘宝,亚马逊,京东等网上购买,有兴趣的同事可以选购。1, 椎间盘疾病2, Ao 脊柱手册上下3, 临床骨科解剖学4, 微创脊柱外科学-技术,循证与争论5, 脊柱内镜手术技巧及演示 6, 微创脊柱外科手术精要 7, Beis 技术应用规范8, 病理性神经痛9, 镇痛注射技术图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