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木兰诗》复习材料.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894324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木兰诗》复习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木兰诗》复习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木兰诗》复习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木兰诗》复习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木兰诗复习材料一、文学常识木兰诗是一首著名的北朝民歌,又名木兰辞选自南朝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木兰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二、词语注释1、唧唧(j j):纺织机的声音 2、当户(dng h):对着门或在门旁,泛指在家中。3、机杼(zh)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4、惟:只。 5、何:什么。 6、忆:思念,惦记 7、军帖(ti):征兵的文书。8、可汗(k hn):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君主的称呼9、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

2、卷。十二,表示很多,不是确指。下文的“十年” 、 “十二转” 、 “十二年” ,用法与此相同。10、爷:和下文的“阿爷”一样,都指父亲。11、愿为市鞍(n )马:为,为此。市,买。鞍马,泛指马和马具。12、鞯(jin):马鞍下的垫子。 13、辔(pi)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笼头和缰绳。14、辞:离开,辞行。 15、溅溅(ji n jin):水流激射的声音。16、旦:早晨。 17、但闻:只听见18、胡骑(j ):胡人的战马。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19、啾啾(ji ji):马叫的声音。 21、万里赴戎机:不远万里,奔赴战场。戎机:指战争。22、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

3、座座的山。度,越过。23、朔(shu)气传金柝: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朔,北方。金柝(tu) ,即刁斗,古代军中用的一种铁锅,白天用来做饭,晚上用来报更。24、寒光照铁衣:冰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上。 26、策勋十二转(zhun ):记很大的功。策勋,记功。转,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十二转:不是确数,形容功劳极高。27、赏赐百千强(qing):赏赐很多的财物。百千:形容数量多。强,有余。28、问所欲:问(木兰)想要什么。 29、不用:不愿意做。30、尚书郎:尚书省的官。尚书省是古代朝廷中管理国家政事的机关。31、愿驰千里足:希望骑上千里马。 32、郭:外城。 33、扶

4、:扶持。将:助词,不译。34、姊(z):姐姐。 35、理:梳理。 36、红妆( zhung):指女子的艳丽装束。37、霍霍(hu hu):模拟磨刀的声音。 38、著(zhu):通假字 通“着” ,穿。39、云鬓(b n):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40、帖(ti)花黄:帖”通假字 通“贴” 。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41、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扑朔,爬搔。迷离,眯着眼。42、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两只兔子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43、 “火 ”:通“伙” 。古时

5、一起打仗的人用同一个锅吃饭,后意译为同行的人。44、傍(b ng)地走:贴着地面并排跑。三、文言词汇、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通“贴” ,粘贴) 出门看火伴(同上)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策勋十二转”中的“策”原是名词,指记事的册子,这里用作动词, “登记”的意思。 2.动词用作名词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中的“骑”原是动词,这里用作名词, “战马”的意思。 一词多义 市:1.东市买骏马(名词,集市) 2.愿为市鞍马(动词,买) 将:1.将军百战死(名词,高级将领) 2.出郭相扶将(动词,扶持) 帖:1.昨夜见军帖(名词,文书,告示) 2.对镜帖花黄(动词,通“贴” ,粘上) 机:1.不闻机杼

6、声(名词,织布机) 2.万里赴戎机(名词,重要的事务) 古今异义 卷卷有爷名(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 双兔傍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古义:只,副词。今义:常用作转折连词。 ) 出郭相扶将(古义:外城。今义:仅用作姓氏。 ) 四、理解性默写1 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的诗句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2 木兰诗中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3 木兰诗中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4 木兰诗中写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

7、的句子是: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5 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6 木兰诗中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7 木兰诗中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8 木兰诗中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9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

8、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0 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军营夜景,借星夜哨兵为战场上的木兰做了一幅剪影式勾勒的诗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11 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诗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12 木兰诗中与成语“扑朔迷离”有关且用生动而通俗的比喻,道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3 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且概括了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14 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凯旋而归后的强烈愿望诗句是: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五、课文赏析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

9、是一篇乐府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第一段, 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诗以“唧唧复唧唧”的织机声开篇,展现“木兰当户织”的情景。然后写木兰停机叹息,无心织布,不禁令人奇怪,引出一问一答,道出木兰的心事。木兰之所以“叹息”,不是因为儿女的心事,而是因为天子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父亲既已年老,家中又无长男,于是决定代父从军。第二段, 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东市买骏马”四句铺排,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表示对此事的极度重视,只用了两天就走完了,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氛围。其中

10、写“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声,还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第三段, 概写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概括上文“旦辞”八句的内容,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们十年征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而英勇善战的木兰,则是有幸生存、胜利归来的将士中的一个。第四段, 写木兰还朝辞官。先写木兰朝见天子,然后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再说到木兰辞官不就,愿意回到自己的故乡。“木兰不用尚书郎”而愿“还故乡”,固然是她对家园

11、生活的眷念,但也自有秘密在,即她是女儿身。天子不知底里,木兰不便明言,颇有戏剧意味。第五段, 写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别、年龄的举动,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展现浓郁的亲情;再以木兰一连串的行动,写她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妆的喜爱,一副天然的女儿情态,表现她归来后情不自禁的喜悦;最后作为故事的结局和全诗的高潮,是恢复女儿装束的木兰与伙伴相见的喜剧场面。第六段, 用比喻作结。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其诗中几件事的描绘详略得当,一,二,三,六,七段详写木兰女儿情怀,四,五段略写战场上的

12、英雄气概。从内容上突出儿女情怀,丰富英雄性格,是人物形象更真实感人。结构上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这首诗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繁简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以众多的铺陈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以风趣的比喻来

13、收束全诗,令人回味。这就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3重点难点句子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一句写木兰停机叹息,设置了悬念,使读者产生疑问,自然引出下文。“不闻”“惟闻”两句对偶。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反复写“无所思”、“无所忆”,反映了木兰从军前复杂的心理活动及严肃认真的态度。“女亦”两句是复沓句。复沓与叠句的区别是,复沓可以更换少数词语,而叠句的词语完全相同。“女亦”两句,以及“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节八句,也是复沓。3.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

14、,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一方面写征途的遥远、行军的神速和军情的紧急,大刀阔斧地表现出出征健儿的豪迈气概;一方面以宿营地的空寂荒凉的夜景烘托木兰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细针密线地刻画年轻女子的细腻情怀,从而揭示出生活的骤然变化在木兰性格中引起的特殊矛盾。这两句写出了儿女情深和英雄气概。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这句话紧承第三自然段,是对上段描写的奔驰征途情景高度、形象的概括,表明驰抵战场。也把行文引到描写战场上的生活和战斗上来,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5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此六句写了家人的不同举动,符合每个人的身份、性格、年龄特点,描写

15、出家中的欢乐气氛,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意味。重点段落对最后一自然段的理解最后一自然段是个生动的比喻,以此比喻表现木兰的机智聪慧,和伙伴们的惊讶;也是吟唱者对木兰的赞颂之词。此外,以雄兔雌兔比喻人之男女,恰恰是民歌语言运用的特点。疑难解惑1如何理解木兰这一人物形象?木兰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不朽的人物形象。她是一个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以后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理责任感融合到了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2作者为什么对木兰诗进行这样的繁简处理?这首诗所要突出的正是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另外,这种繁简安排似乎还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