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论语(雍也)阅读练习题班级 姓名 座号一、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曰“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 “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悦。”子曰:“吾与回言, 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 注:退而省其私:考察颜回私下里与其他学生讨论学问的言行。(1)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颜渊勤奋好学,不为生活艰苦所困,贫贱而“不改其乐”,也就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B孔子跟颜渊说一天的话,他也没有任何问难,好象很
2、傻。等孔子回头暗暗观察他的行为举止,发现足以发挥自己所教诲的道理,才发现颜渊大智若愚。C孔子认为颜渊的心可以在长时间内不离开仁德,其余的学生则只能在短时间内做到仁而已。D在众多弟子中,颜渊是孔子最为欣赏的一个,孔子对他没有任何不满。认为他好学而不违仁,最有可能继承自己的理想。(2)后代儒家把颜回列入七十二贤之首,请简要分析原因(3 分)二、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 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子曰:“饭疏食 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 “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
3、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子曰:“知者乐 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你对“乐”字的理解。三、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2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哀公问:“弟子孰 为好学? ”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 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23在孔门众多弟子中,颜渊以什么著称?(2 分)24孔子认为颜渊之死对他而言,简直是老天要了他的“命”。孔子为什么这么说?(2 分)四、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
4、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饭疏食, 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 “女奚不曰,其 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1)上文有成语如“发愤忘食”,请从上文中再概括出一条成语。(1 分)(2)结合“浮云”的比喻义,就节选的文段说一说孔子的人生观。(3 分)五、四、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 谓仁之方也已。 ” (论语雍也 )【注】 何
5、事于仁:作“何啻于仁”理解。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2)孔子说:“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1)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孔子看来,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这是一种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做法。B面对子贡“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的人能否算是仁人”的疑问,孔子肯定地说:“那不是仁人,只能算是圣人!”C孔子认为,就是尧、舜,对百姓也很难做到广泛地施与,因为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只要能做到推己及人,就是在做仁的事情了。D孔子要求仁者做到:要把别人放在心里-要想自己立足,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立足;要3想自己过得
6、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2)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孔子此处谈论的也是仁的问题,请结合上面选段,谈谈孔子这两处谈仁的文字给了你什么样的认识。六、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 分) 樊迟问知 ,子曰:“ 务 民之义 ,敬鬼神而 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论语 雍也) 【注释】知(zh):同“智”。务:从事,致力于。义: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 (1)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本章提出了“智”、“仁”等重大问题,面对现实,以回答现实的社会问题、人生问题为中心,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 B孔子提出了“敬
7、鬼神而远之”的主张,表明孔子还是肯定了宗法传统的神权观念,承认了鬼神的作用。 C.对于“鬼神”,心中要有一定的“敬畏”,但应远离它。在论语中,孔子也很少谈及怪异、暴力、变乱、鬼神等内容。 D对难做的事,做在人前面,有收获的结果,他得在人后面,这样可称得上“仁”了。 (2) 论语里有这样的记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这与孔子的“敬鬼神而远之”的主张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3 分)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
8、(1)孔子在这里把“圣”当作“仁”的至高境界,他指出的推广仁爱的重要方法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用自己的话作简要概括。答:_(2)试联系已学内容,说说你对孔子倡导的“仁爱观”的理解。_八、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 谓仁乎?” 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 ,可谓仁之方也已。 ” (论语雍也 )【注】 济众:周济大众。尧舜其犹病诸:病,不足;诸,之乎。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贡想以博施于民、济助众人等事功去行仁道,
9、孔子认为那是圣人的事功,只有尧舜那样的圣王才能够做得到。B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孔子“推己及人”的 “恕” ,从爱自己推及到爱父母子女,再推及到爱天下的老人幼儿。C孔子认为求仁之道不必好高骛远,劝子贡从浅近易行的“恕”做起。他人和我自己是一样的,所以以自身为喻,推及他人,即是行仁之道。D “仁”是一种至高的境界,不易把握,孔子从寻常事理入手,用“推己及人”的方法来阐明关于“仁”的基本主张。(2)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孔子的“恕”的理解。九、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贡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
10、未尝饱也。子见齐衰者、冕衣冠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 过之,必 趋。(1)结合以上三小段文字,联系生活,谈一谈我们该如何践行孔子的仁爱观。十、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孔子在这里把“仁”与“圣”做了区别,这个区别的关键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简要陈述。(2 分)2孔子认为“圣”的境界“尧舜其犹病诸”,你如何理解?(2 分)十一、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
11、圣乎!尧舜其5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孔子认为“圣”的境界很难做到,这境界就是“,”而仁的境界普通人是能做到的,达到仁德境界的方法就是“ ”。十二、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子贡曰:“如有博施(1)于民而能济众(2),何如?可 谓仁乎? ”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3)其犹病 诸(4) 。夫(5) 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6),可谓仁之方也已。 ” (论语雍也) 注济众;周济大众尧舜其犹病渚:病,不足;诸,之乎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12、A子贡想以博施于民、济助众人等事功去行仁道,孔于认为那是圣人的事功,只有尧舜那样的圣匠才能够做得到B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孔于“推己及人”的 “恕” ,从爱自己推及到爱父母子女,再推及到爱天下的老人幼儿。 ” C孔子认为求仁之道不必好高骛远,劝子贡从浅近易行的“恕”做起他人和我自己是一样的,所以以自身为喻,推及他人,即是行仁之道。D “仁”是一种至高的境界,不易把握,孔子从寻常事理人手,用“推己及人”的方法来阐明关于“仁”的基本主张。(2)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孔于的“恕”的理解。十三、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论语 :子曰: “中
13、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 鲜久矣。 ”论语 :尧曰: “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 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中庸 :“舜好问而好察迩言, 隐恶而扬善,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 为舜乎!”(1)请从上述文字中提炼出一个成语。 (1 分)(2) 论语 中庸都言及“允执其中”的问题,请谈谈你的理解。 (3 分)十四、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6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子贡问曰
14、:“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1) “中庸”指的是什么?(2)根据所给的几则材料,请对孔子的中庸思想加以评价。十四、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 23-24 题。 (7 分)甲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 子曰:“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23.(1)孔子为什么高度评价“博施于民而能济众”?(1 分)(2)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孔子对“仁”有怎样独到的见解?(3 分)乙有子曰:“礼之用,和 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24.根据上面材料,你对我国创建和谐社会有怎样的建议?(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