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核动力院整体情况及办院理念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以下简称核动力院)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是中国唯一集核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试验、运行和小批量生产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科研基地。自 1965 年建院以来,已经形成包括核动力工程设计、核蒸汽供应系统设备集成供应、反应堆运行和应用研究、反应堆工程实验研究、核燃料和材料研究、同位素生产和核技术服务与应用研究等完整的科研生产体系。核动力院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2400 余人,中高级工程师及以上技术人员 1900 余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3 人。全院建立了 90 多个实验室,其中 2 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 个国家级能源研发(实验)中心,涉及 50 多
2、个工程专业和学科。迄今为止,全院共有 1500 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获得 100 多项授权专利,设有多学科的硕士、博士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核动力院科研力量雄厚,实验设施先进,在中国高新技术领域和先进能源开发工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建院以来,先后自行设计、建造了中国第一座高通量工程试验堆等7 座核设施,被誉为中国的“堆谷”。上世纪九十年代建成的成都核动力实验基地拥有国内领先、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各类试验装置 18 座。当前,正在建设融基础科研、设计、试验、工程验证、关键设备研制于一体的综合性核动力研发基地。核动力院通过了 ISO9001-2008 标准质量体系认证,具备反应堆工程
3、主导工艺甲级设计资格,具备核蒸汽供应系统集成供货能力。目前核动力院承担着秦山二期扩建、岭澳二期、红沿河、福清、方家山、宁德、阳江、昌江等核电工程的核岛主系统或核蒸汽供应系统的工程设计与技术服务。核动力院积极致力于核电研发,培育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核电站品牌CP600/CP1000/CPR1000,承担着新一代压水堆核电站 ACP100/ACP600/ACP1000 及 CF 系列燃料元件研究开发、超临界水冷堆技术预先研究等科研项目。核动力院为核电、研究堆等领域提供着专业化的技术服务,开展了配套设备供货、反应堆换料设计与论证、辐照技术与辐照效应检验、工程改造及核岛大修及日常维修等各个方面的
4、工作,并逐渐向产业化发展。初步形成了民用同位素生产及其配套的多种医用治疗机、工业用探伤机、“云克”抗类风湿系列药品和新材料等支柱性产品。40 多年来,核动力院为国民经济建设、为中国核动力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吴邦国委员长誉为“中国核动力工程的摇篮”。面向未来,核动力院将秉承“自主创新,勇攀高峰”的核动力精神,朝着“中国核工程研发中心、国际一流研究设计院”的发展目标不断奋进。一所:反应堆运行和应用研究所一所下设十个主要研究室,专业门类齐全,主要包括:反应堆工程、原子核物理、核动力装置、核材料、放射化学、核技术及应用、核辐射防护及环境监测、核辐射工艺及辐射加工、反应堆控制与自动化仪表、放射性
5、计量及同位素检测、机械设计与加工工艺、供电系统及自动化、三废处理工艺等专业。拥有中子通量高、辐照空间大、堆芯布置灵活等特点的高通量工程试验堆、岷江试验堆、反应堆临界试验装置、反应堆水化学和燃耗分析实验室、国内规模最大的热室和半热室群、国家级计量校准实验室等先进的基础设施和精良的检测设备。 建所以来,该所硕果累累,共有 200 多项科技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的奖励。其中,国家级科技进步奖 3 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13 项、三等奖 180 余项。 在对外交流方面,先后接待了 IAEA 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位专家、学者的参观访问,该所也先后派员去美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比利时、
6、日本等十多个国家进行工作访问和交流。研究方向:反应堆运行研究 反应堆物理研究 放射化学研究辐照效应研究 辐照技术研究 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承接项目:燃料元件辐照考验 反应堆材料辐照试验放射性同位素生产 硅单晶中子掺杂技术服务与支持:反应堆运行人员培训 反应堆检修 反应堆退役设计与实施辐照服务即辐照后的检验 辐照监测仪表的检定辐照装置设计环境监测技术服务 三废系统设计与供货三废处理与处置 放射化学分析研究领域:核动力运行研究 -高通量工程试验堆自建成以来,已安全运行 20 多年,累计积分功率已达 1 万多MWd。MJTR 自建成以来也已运行 10 多年,累计积分功率已达几千个 MWd。针对反应堆设备
7、和系统老化、以及安全相关的适应性等问题,对反应堆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改造,进行了几乎涉及反应堆每个系统的大规模改造,增设、完善了反应堆安全系统和设施;为适应反应堆运行任务和装载的不断变化,研究开发了多套反应堆物理、热工计算程序,进行了大量的反应堆临界试验、反应性测量试验、反应堆堆芯中子注量及其分布测量等。 核动力应用研究 -辐照技术研究 反应堆辐照装置设计 不同温度下燃料元件及材料辐照试验 核材料元件及材料中子辐照后的性能检验与研究 辐照效应研究 主要从事核燃料及燃料元件的辐照肿胀与生长、辐照腐蚀、PCI 效应、裂变气体释放,反应堆压力容器及堆内构件材料的辐照脆化、腐蚀、变形等辐照效应研究。 放射
8、化学研究与燃耗分析 主要是燃料元件辐照后化学检验和反应堆一回路水质监控。燃料元件的燃耗分析、裂变气体分析、稳定同位素分析、放射性核素分析、水质分析、微量元素分析、复杂品的放化分离以及核设施化学去污等。在研究方法上应用色谱、质谱、光谱、能谱等仪器分析方法。核设施退役实施 主要从事核设施退役工程设计、工艺设计、解体切割、工程管理等工作。放射性三废治理研究 主要从事放射性废液的处理方法、放射性浓缩液的固化工艺、放射性固体废物焚烧工艺的研究。放射性计量检测与校准技术研究 主要进行电离辐射计量标准的建立和量值传递,为反应堆放射性工艺监测、环境监测以及同位素产品活度等测量数据提供可靠的标准。二所:反应堆工
9、程研究所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反应堆工程研究所(简称二所)是一个从事反应堆工程实验和理论分析的研究所。下设九个研究室(其中之一为中核集团热工水力重点实验室)、一个电热元件厂。挂靠设置有核级设备鉴定中心、核电设备研发中心。研究的领域包括反应堆物理、反应堆故障诊断、反应堆热工水力、反应堆水化学与材料腐蚀、反应堆结构力学等10 个学科,计有 41 个专业。全所共有各类人员 400 余人。二所拥有较完备的核动力工程实验设施和先进的试验手段,在成都建有 18 台套大型反应堆工程实验装置,目前是中国唯一的核动力工程试验研究基地,研究设施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具备了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国产化的试验研究和开发能力
10、,具备了对现有核电站、现有核设施及待建核设施技术支持与服务能力。建所 40 来,二所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多型核动力装置工程实验研究,高通量工程实验堆和脉冲反应堆的试验研究,秦山 300MWe 和 600MWe 核电站的工程实验研究和重点科研攻关项目,先进堆 AC600,以及原子能院先进实验堆及中国实验快堆的部分试验研究,取得了大量具有实际工程意义的科研成果。为满足核电工程的急需,二所发挥人才、技术和设备优势,研究开发出一大批高新技术产品,如电气贯穿件、引导式安全阀、压力容器“O”形密封环、硼浓度计、水质综合监测装置等,这些产品已成功地应用于国内核电站和出口巴基斯坦核电站等重大工程中。三所:核动力设
11、计研究所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位于成都市一环路南三段 28 号,是国家大型重点科研单位之一,曾为我国原子能工业做出重大贡献,完成大量的研究设计项目,在核工业战线上是一支功勋卓著的队伍。第三研究所是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所属的研究设计所之一.专业从事同位素产品应用、自动控制、第三研究所是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所属的研究设计所之一.专业从事同位素产品应用、自动控制、压力容 器检测、计算机应用及电子仪表的研制工作。先后研究设 计并参与了高通量工程试验反应堆、岷江低功率反应堆、清华大学低温供热堆控制保护系统和快中子反应堆高温钠回路实验装置等多项有重大影响的科研项目.第三研究所拥有多名国家级专家及一批科研生产
12、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自 1987 年,第三研究所工作重点逐步转向民用核技术的应用研究。经过数年的努力,先后研制出二十余种新产品投放市场,其中一部分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大部分产品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所:核燃料元件及材料研究所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燃料元件及材料研究所(第四研究所),成立于 1975 年,主要从事反应堆燃料元件、相关组件以及反应堆结构材料的研制开发,是国内集科研、技术服务和小批量生产于一体的核燃料元件与材料研发基地,是国家在军民两用反应堆燃料元件及材料研究开发领域具有主导地位的专业研究所。我所拥有一支专业结构
13、合理、技术水平较高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现有在职职工 378 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103 人 (研究员和研究员级高工 31 人),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257 人。是“核科学与技术”领域中“核燃料循环与材料”二级学科的博士、硕士培养点。历年来荣获 240 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拥有国家发明专利 40 余项。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所形成了完整的燃料元件及材料研发专业,包含化工转换、陶瓷及粉末冶金、冶金及压力加工、材料物理、化学分析、焊接技术、无损检测、材料腐蚀等专业学科。在先进燃料元件、可燃毒物材料、屏蔽材料、锆合金包壳材料及反应堆结构材料研究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是反应堆燃料及材料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委托单位,是国家能源先进核燃料元件研发(实验)中心和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无损检测中心的挂靠单位。面向未来,我所将秉承“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核工业精神,为我国核动力事业的发展勇攀高峰,再创辉煌!办院理念核动力院精神自主创新 勇攀高峰形象用语动力无限共同愿意创国际一流研究设计院理念以人为本 追求卓越 造福社会核心价值观重责任 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