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研究.pdf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881021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PDF 页数:53 大小:34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研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研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研究姓名:苏兆龙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指导教师:朱万曙2010-05II摘 要 凤阳花鼓自明初诞生以来已近七百年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艺术资源。目前关于凤阳花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凤阳花鼓的起源和凤阳歌传播流变的研究。近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凤阳花鼓名列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的启发下关于凤阳花鼓的具体研究。 传统观点认为凤阳花鼓又称“凤阳歌”“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本文首先辨析了这一组与凤阳花鼓相关的概念,厘清了这些概念与凤阳花鼓的关系,并以此作为论文的研

2、究起点。凤阳花鼓的源起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本文主要就明初的移民运动、明清时期频繁的自然灾害与凤阳花鼓的产生、演变、流传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凤阳花鼓的文化内涵、基本特点和价值是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的重要表现。 凤阳歌是凤阳花鼓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凤阳花鼓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凤阳歌的文本之中。凤阳歌曲目丰富多彩,传唱至今的有近百首之多。既有凤阳人民对旧时代悲苦生活的无情控诉,也有对新时期幸福生活的纵情歌唱。既形象地反映了明初的移民历史,也讴歌了他们对爱情的坚守。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的特点主要体现为道具和击鼓技法的独特性、艺术表现形态和功能的综合性、传播过程的流变性和传播活动的季节性四个方

3、面。凤阳花鼓使用的道具小花鼓和击鼓技法均十分罕见,它是凤阳花鼓艺人在流浪卖艺生活中的独特创造。凤阳花鼓又是一种集说唱、音乐、舞蹈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因此其艺术形态呈现出明显的综合性。凤阳花鼓的功能也体现了娱乐、教化相结合的综合性特点。在传播的过程中,凤阳花鼓与流播地的艺术相互交融,产生了许多变体,呈现出明显的流变性特点。凤阳花鼓的传播活动则呈现冬出春回的季节性特点。 凤阳花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主要体现为对历史研究、民族精神的塑造以及文学研究三个方面。凤阳花鼓形象地反映了我国明清以来的社会生活,线性地III 描述了明初的移民运动、清军入关、抗日战争、改革开放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凤阳花

4、鼓是凤阳人民思想情感的真实流露,放言无惮的批判精神、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对于重塑民族精神不无启发作用。凤阳花鼓为明清以来的诗歌、小说、戏剧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文坛上第一次塑造了凤阳花鼓女的形象,因而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在分析凤阳花鼓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的基础上,本文就凤阳花鼓的保护工作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 凤阳花鼓蕴含着凤阳人民独特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了凤阳人民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把凤阳花鼓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研究,无论对于凤阳花鼓本身的保护,还是对于保持和维护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乃至国家文化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凤阳花鼓;凤阳歌;非物质文化遗产; IVAb

5、strats Fengyang-Drum, which is rich in artistic resources, has been nearly seven hundred years history since the birth of it at the beginning of Ming dynasty. Current researches focus on the origin of the Drum and spread flow of Fengyang-Song. In recent year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ttaches great im

6、portance to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engyang-Drum ranked one of the first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in 2006. This article is a specific study on the Drum under the guidance of a theory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engyang-Drum is also called in the traditional v

7、iew that “Fengyang Song“, “Flower Drum“, “Flower Drum beat“ , “Flower Drum small gong,“ and “ pairs of drum “, etc. This paper analyzes this group of definitions concerning Fengyang-Drum, and clarif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concepts and the Drum, which is regarded as a starting point for re

8、search papers. The production of the drum is concerning a series of problems,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mmigration movement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frequent natural disasters in Qing Dynasty and the emergence, evolution, spread of the drum. Fengyang-Drum, intangible cu

9、ltural heritage, has important performance in cultural connotation, basic features and value. Fengyang-so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art of the Drum, the connotation of which reflects in the song. Fengyang song presents colorful and has as many as 100 in existence. Both the songs complain relentl

10、essly the misery of life in the old times, and sing heartedly the happy life in the new period. Fengyang-song not only reflects the image of the immigration history of the early Ming, but also praises their sticking to love. A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 Drum is characterized in four aspects

11、such as uniqueness of prop and drumming techniques, comprehensiveness of the artistic form and function, rheology behavior in the process of transmission and season in the process of transmission. Drum props and the drumming techniques are very rare, which is the Drum artists unique creation in thei

12、r vagrant life. Drum is an integrated art of rap, music, dance, so the art form has a clear comprehensiveness. Drums function also reflects the entertainment and enlightenment. In the dissemination process, the Drum interacts each other with the arts in the disseminated region, V resulting in many v

13、ariants, showing a distinct rh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Drum of the dissemination activities is shown a seasonal character of winter out and spring back. The drums value of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lies in three aspects such as the historical study, the shape of national spirit and litera

14、ture study. The Drum reflects the image of social life in China since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describes linearly the history of the immigration movement in the early Ming, Qing Dynasties troops across Shanghaiguan, fighting against Japanese invasion , and the reforming and opening, which has a

15、very high value of historical research. The Drum reveals the true thoughts and feelings of the Fengyang people, who make remarks without fear of critical spirit and optimistic and humorous attitude, which play great role to reshape the national spirit. Drum provides rich materials for poetry, fictio

16、n, drama since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first time in literary circles the Drum shaped the image of woman, which has a significant literary value. The paper provides specific protection measure to the Drum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 The Drum contains the uniq

17、ue spirit value of the Fengyang people , ways of thinking, and imagination, which embodies the vitality and creativity of the people. The researches to the drum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a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hatever to protect the drum itself or to maintain and preserve cultural diversit

18、y, cultural richness and even national culture security Key words: Fengyang-Drum; Fengyang song;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 引论 1 引 论 凤阳花鼓是一种产生于明代的凤阳地区,流传于全国,影响遍及东南亚的一种综合性的民间艺术,对我国明清以来的戏剧、曲艺、民歌、舞蹈等艺术种类产生了深远影响,传播久远,特色浓郁,受到上至帝王下至百姓的普遍喜爱,是明清乃至近现代中国通俗文艺的代表。2006年获批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得到了正式的认可与

19、肯定。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形象地反映了凤阳人民的思想情感,其艺术形态和传播活动具有鲜明的特点,对当今社会的审美观念、民族精神、文化传承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当今社会,无论政府组织还是公民个人都十分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因此,凤阳花鼓理应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其艺术成就应该得到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发掘。 凤阳花鼓又称“凤阳歌”、“花鼓小锣”、“花鼓”、“打花鼓”、“双条鼓”等,这些称谓既与“凤阳花鼓”密切相关,同时又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自身的特点。按照名正才能言顺的原则,在对凤阳花鼓展开研究之前,我们必须对这些不同的称谓认真辨析,以便确立课题

20、研究的逻辑起点。 关于凤阳歌的界定,学界有不同看法。笔者以为可分狭义和广义两种情况对待。狭义是指以唱词而命名的即凡唱“说凤阳、道凤阳”都称为凤阳歌。这种看法的流行得益于1935年电影大路的播放。大路中的插曲即为新凤阳歌,这首歌曲是由安娥编词、任光编曲、黎莉莉演唱的。但在凤阳民歌中唱“说凤阳、道凤阳”的并不多,因此这种看法未免狭窄。广义的凤阳歌是指明代以来在凤阳地区(凤阳府)流行传唱的民歌。凤阳地区的民歌源头为当地流行的秧歌。这种观点蒋星煜在凤阳花鼓的演变与流传一文有明确的介绍:“所收的俗曲不仅开头一段的结尾有酒醉饭饱就唱秧歌”这句,另一俗曲,开头也标明了凤阳姐儿唱秧歌的唱句。郑振铎说凤阳歌传到

21、北方以后,也变成秧歌了,其实本来就是秧歌。何以见得是秧歌呢?从内容上可以证明这一点的,例如曹心泉所忆述的就并不唱说凤阳,道凤阳,而唱: 正月采花花未开, 二月采花花正开,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研究 2三月采花花缭乱, 四月芒种把秧栽, 五月龙舟才下水, 六月扇子正瑶台, 七月牛郎会织女, 八月雁门双扇开, 九月正交重阳节, 十月寒衣姐姐送, 十一月房中生炭火,二十月梅花带雪开。 是用农民的语言描写的农民的生活,和所记载的泗州插秧之时,远乡男女,击壤互歌相对照,却可以看出凤阳花鼓原来是唱秧歌。”据此可见,凤阳歌在凤阳花鼓产生之前就已经在当地传唱了,凤阳歌的产生时间看应早于凤阳花鼓。在凤阳花

22、鼓产生之后,凤阳歌迅速与凤阳花鼓融合,顺理成章地演变为凤阳花鼓中的歌唱部分。 作为与凤阳花鼓相关的概念,花鼓一词最早出现在缀白裘第六集花鼓剧名中,“自梆子腔花鼓在缀白裘中刊行后,该戏在我国得到迅速广泛地传播。昆曲、徽调、汉调、秦腔、川剧、湘剧、楚剧、绍剧、京剧、桂剧、梨园戏、高甲戏,闽西傀儡戏、竹马戏、甬剧、扬剧、祁太秧歌等等,几乎全国各地大小剧种,均有此剧。有的称花鼓,有的称为打花鼓,也有称为凤阳花鼓。”从各剧种对花鼓一剧的命名可以看出花鼓和打花鼓是凤阳花鼓在戏曲舞台上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以凤阳花鼓艺人生活为素材创作的情景小戏,其产生时间应晚于凤阳花鼓。 双条鼓概念的产生则是新中国建国以后

23、的事情。1958年凤阳县民间艺人欧家琳等演出的民间舞蹈赴北京参加演出,曾到“怀仁堂”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演出,被誉为“东方芭蕾”,因而名声大噪。1963年由竹笛创作、李长士作曲的舞蹈“双条鼓敲起来”参加“上海之春”演出,受到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从此“凤阳花鼓”演变而成的民间舞蹈以“双条鼓”命名。双条鼓是由凤阳花鼓演变而来的一种民间舞蹈,为了适应现代人的审美兴趣,它在花鼓小锣的基础上,省去了说唱,减去了小锣伴奏,同时吸收其它舞蹈技法,丰富了自身的舞蹈语汇,逐步演变成一种以舞蹈为主的民间艺术。但双条鼓与原生志的凤阳花鼓相去甚远,现代性较强,而独创性较差。 蒋星煜.凤阳花鼓的演变流传J.

24、安徽大学学报.1980(2):P39-40. 夏玉润.凤阳歌初考C.唱遍神州大地的凤阳歌,杨春编,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P9-10. 引论 3 花鼓小锣的概念几乎等同于凤阳花鼓,只是命名不同而已。在原生态的凤阳花鼓中花鼓和小锣均为伴奏乐器。 从以上关于凤阳花鼓不同称谓的辨析可以看出,从凤阳歌到凤阳花鼓(花鼓小锣)、花鼓(打花鼓)、双条鼓呈现出一种时间上的动态流变性。凤阳歌的产生早于凤阳花鼓,后来逐渐与凤阳花鼓融为一体,是凤阳花鼓这种综合艺术形式中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花鼓(打花鼓)则是根据凤阳花鼓艺人流浪卖艺生活创作的戏曲,是凤阳花鼓在戏曲中表现形态。而双条鼓则是建国后凤阳花鼓新的存在形式

25、,丰富和发展了原生态凤阳花鼓中的舞蹈部分。而笔者此课题的研究对象应包涵自凤阳花鼓诞生后的各种存在形式,是对凤阳花鼓艺术的综合研究。 明清以至近代,凤阳花鼓作为一种民间文艺形式,很难得到封建统治者的重视,其演出盛况的描写只散见于一些文人的诗文别集中。现代以来凤阳花鼓逐渐引起研究者的注意,例如李家瑞李家瑞先生通俗文学论文集和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都有关于凤阳花鼓起源的描述。当代学者对于凤阳花鼓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凤阳歌”专题研究的论文集。如唱遍神州大地的凤阳歌,该书收集了22篇专题论文,这些论文从各个侧面、各种角度反映了凤阳歌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其研究内容主要侧重于凤阳歌的诞生及其对其他艺术的影

26、响,研究方法多为历史考证。二是在其他专著中涉及“凤阳花鼓”的研究。如华东地方戏曲介绍一书中,蒋星煜先生的凤阳花鼓的演变与流传一文,从说花鼓、凤阳花鼓与花鼓戏、民间娱乐的凤阳花鼓、江湖卖艺的凤阳花鼓、各剧种中的凤阳花鼓五个方面深入地论述了凤阳花鼓的产生、演变与流传的历史。三是在一些学术期刊中关于凤阳花鼓的零星论述。这些论述多从凤阳歌的角度切入,重点探讨凤阳歌的产生、影响及音乐特点。纵观以上学界关于凤阳花鼓研究的观点,主要集中于凤阳花鼓的产生、演变、流传和凤阳花鼓的音乐特征两个方面,其研究方法不外乎历史考据和音乐审美。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深入发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全面探究凤阳花鼓的内

27、涵、特点、价值等就显得十分必要。这样既提高了研究的视点也开拓了研究的视域,对于人们深入认识凤阳花鼓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必将起到深化的作用。 本文拟采用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相结合、历史考证与审美分析相结合、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文的每部分首先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做宏观的阐述和分析,以便有较高的起点和认识。而对凤阳花鼓的具体研究又需要做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研究 4观的具体的细致的分析,以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的放矢,不空发议论。论文的引论部分主要运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对比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综合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第一章主要采用历史考证的方法。本章涉及到许多历史史实和

28、历史典籍,因此必须以严谨的历史态度来对待,以便做到史出有据。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主要审美分析的研究方法,同时兼顾历史考证。这三部分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对许多材料需要进行深度的审美分析,以便使分析论述深入事物本质。结语部分拟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现状出发,宏观概述凤阳花鼓作为非遗项目的研究意义,提升研究的高度。 第一章 凤阳花鼓的产生、演变及影响 5 第一章 凤阳花鼓的产生、演变及影响 民间艺术的产生、演变与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文化背景。凤阳花鼓是江浙移民文化和凤阳土著文化融合的产物,它的产生与明初的移民运动密切相关,人口的迁移总是伴随着文化的交流。凤阳花鼓的演变流传则归因于历史上凤阳地区频

29、发的自然灾害。频发的自然灾害导致了大批的流民外出逃荒,随着逃荒的灾民,凤阳花鼓逐渐走向全国,并与当地的文化相互影响,催生了许多新的艺术形式。 一、凤阳花鼓的产生 “凤阳”的由来,据袁文新凤阳新书卷三记载: “国朝启运,肇建中都,营皇城宫阙,席凤凰山以为殿,势如凤凰,斯飞鸣而朝阳,故曰凤阳。”“凤阳”是朱元璋以中都城方位在凤凰山之阳而命名的。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改为凤阳府,并把临淮县的太平、清洛、广德、永丰4乡划出,设置了风阳县。后来,凤阳府的行政建制数次更改,直到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才固定下来,共领5州13县。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凤阳府的范围缩小了,仅凤阳、怀远、凤台、定

30、远4县及寿、宿2州。民国时期,风阳的地域曾扩大到22个县。建国后的凤阳县是有史以来辖域最小的。由此可见,凤阳花鼓中的“凤阳”当指凤阳府较为妥当,而不能仅限指当今的凤阳县。 “花鼓”中的“花”,有三种释义:一是指鼓框上绘以花饰,这是较流行的说法;二是指鼓条顶端扎上花绒。越谚中卷云:“打花鼓,其鼓槌用花绒扎竹枝,故名”;三是指演奏凤阳花鼓的艺人为女子,古人喻女子为“花”,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曰:“娇花巧笑久寂寥,娃馆苎萝空处所”。 “花鼓”一词,最早源出我国江浙地区。南宋时,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以及吴自牧梦梁录卷20“百戏伎艺”中,均有“花鼓”、“花鼓槌”的记载,它当时出现于南宋京都杭州城内的

31、勾栏、瓦舍中,最初属于“百戏”、“杂手艺”艺术种类。百戏,上承夏代的乐舞、周代的“散乐”与“讲武”,下启魏、晋、隋、唐、宋、元、明、清各代的戏曲、乐舞、杂技艺术的发展。“花袁文新.凤阳新书A卷三.夏玉润,吴庭美.凤阳古今,1985:P1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研究 6鼓”在宋代勾栏、瓦舍内出现后,一直保持它旺盛的生命力,发展至今,成为“百戏”伎艺中生命力最强、影响最大的民间艺术之一。 花鼓独特的艺术形式,使它逐渐从民间传入宫廷,成为统治者的御用艺术。元末,在平江城(今江苏省苏州市)内称吴王的张士诚内府里,就有一位打花鼓的著名艺人李天下。张宪玉笥集卷二“李天下”一中便有“击花鼓”的诗句。花鼓

32、从宋代以民间艺术出现,至元末成为张士诚的御用艺术,可以看出“花鼓”由“俗”到“雅”的演变历程,以及深受上至帝王、下至百姓的喜爱与欢迎的程度。 明初,朱元璋为了充实帝乡凤阳的人口,从全国各地移民数十万徙居凤阳。为了瓦解政敌张士诚的社会基础,朱元璋从江浙一带移民到凤阳的人数最多,其中洪武七年(1374年)一次便移民14万。曾被张士诚享用过的花鼓,被移民从江浙带至凤阳。花鼓来到凤阳,吸取了本地民间艺术和北方移民带来的锣鼓后,以两种形态出现:一是用于当地庙会的祭祀(如祭祀土地神、大禹神、城隍等)、酬神还愿以及节日中的社火喜庆活动,花鼓成了凤阳人一面娱神、媚神,一面聚人、娱人的文化娱乐工具;二是在农事活

33、动中(如栽秧、打场等)表演的秧歌。被今人称为“花鼓灯”的民间艺术,当是凤阳花鼓的原始形态。因此,从渊源上来说,凤阳花鼓与花鼓灯是同根同源的民间艺术。 凤阳移民,是明政府用行政手段强行将他们迁移而来的。凤阳是皇帝的家乡,这里的开国功臣、元勋大吏,第宅相望。各级官府、军队、卫所、衙门鳞次栉比。即使是当地的土民,也是朱元璋的乡亲,享受着“粮差尽免”的特权。而移民们成了凤阳最下等的公民,分给他们的土地全是不毛之地,生产条件低劣,严重缺少生产工具,再加上他们原有的语言、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道德风范在凤阳受到排斥和抵制。因此,离开凤阳、返回老家,成了移民们(主要是江南移民)的最大奢望。然而,明政府为了保护

34、自己制定的移民政策,先后多次以法律形式禁止移民返回故里,严惩逃亡的移民。 明初以后,明王朝的社会政治逐渐走上了下坡路。自正统年间(14361449)起,凤阳移民在频繁的自然灾害侵袭下,在层层官吏的欺凌下,在苛赋繁役的压榨下,开始了大规模的逃亡。移民们采用返乡探亲省墓方法,赴江浙一带乞讨。凤阳移民在乞讨中多以家的形式出现,夫妻、母女、兄妹、姑嫂等结伴而行。为了有利于乞讨,移民们将花鼓众多乐器中的一鼓一锣取出,作为他们的演第一章 凤阳花鼓的产生、演变及影响 7 奏乐器,口唱民歌小曲。于是,凤阳花鼓在移民们乞讨卖艺过程中诞生了。 二、凤阳花鼓的演变及影响 最早以文字形式反映凤阳花鼓演出情景的是明嘉靖

35、、万历年间周朝俊的红梅记。在该剧目第19调婢、20秋怀两出中,记述了一对凤阳夫妻在扬州街头打花鼓卖艺时的情景。 明初以后,凤阳花鼓随着移民四处乞讨卖艺而流传华夏大地,尤以江南、北京、山西为多。据史料记载,除新疆、西藏外,我国其它地区均能看到凤阳花鼓的身影。不仅如此,凤阳花鼓还飘洋过海,流传到我国台湾以及日本、东南亚一带。据复旦大学王振忠教授考察,日本冲绳县的那坝,至今保留着打花鼓的照片和遗迹,当地打花鼓的民俗活动还一直存在。 凤阳花鼓自诞生以来,以不同形式、在各种艺术中演变流传。 1、戏曲。自戏曲红梅记出现一段凤阳花鼓插科后,到了清初,这段插科演变成一出独立的、载歌载舞的“二小戏”花鼓,收录于

36、清乾隆年间编纂的缀白裘六集中。 花鼓一剧最初为昆、徽剧目。因深受群众喜爱而在清初至民国的300多年中常演不衰,并向汉剧、秦腔、绍剧、湘剧、楚剧、豫剧、芗剧、梨园戏、高甲戏、闽西傀儡戏、婺剧等剧种流传,成为上述剧种中重要剧目,并长期上演。其剧名,有的称花鼓,有的称打花鼓,也有的取其它名称,还有的将凤阳花鼓作为剧中的插科。凤阳花鼓以各剧种为载体,在中国戏曲舞台上广泛流传。据1935年王大错编纂戏考第三册打花鼓一剧介绍,著名戏曲艺术大师梅兰芳曾演此剧。 随着花鼓一剧在我国各剧种中以不同名称、不同形式的广泛流传,清中叶以后,各个地方戏在民间流传的凤阳花鼓以及已有戏曲舞台的表演形式的影响下,纷纷出现同名

37、或不同名的剧目。如湖南、湖北的花鼓戏,江西的采茶戏,安徽的花鼓戏(包括黄梅戏、庐剧、泗州戏、淮北花鼓戏等)、广西的彩调,四川、云南、贵州的花灯,江苏的江淮戏,上海的沪剧等等。上述剧种,最初都是以一丑一旦、演唱民歌小曲为主,然后根据民歌小曲中的人物而扮演出来,再进一步,则按规定剧情而作人物性格的表现,逐渐形成本剧种。上述剧种的最初形式为:一男一女,一丑一俊,锣鼓伴奏,口唱小曲,载歌载舞。这种形式与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研究 8鼓一剧表演形式相比,两者完全相同。此外,我国北方“秧歌”类剧种的原始形态,亦与花鼓相同。再扩大来看,我国柳子戏、落子、滩黄类的部分剧种,亦与凤阳花鼓和花鼓有着密切的联

38、系。上述各剧种的诞生虽不是直接由凤阳花鼓和花鼓演变而来,但勿庸回避,流行于各地的凤阳花鼓和花鼓,对上述各剧种的出现有着重要的传递与催生作用。据黄林凤阳歌在云南一文中说:“在云南,凤阳歌是以云南花灯戏中的打花鼓为传导载体而流播开去的笔者曾就昆明、玉溪、楚雄、大理、红河等五地(州)市所属二十个县的不完全统计,仅花鼓调就有142首,如以整戏中所唱曲调一并汇集,总计将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目。”2、曲艺。在中国文化史上,曲艺和戏曲是很难分开的两类艺术形式。流行于各地的凤阳花鼓和花鼓,同样与不少曲种关系密切:或是对清中叶以后出现的曲种(主要是歌舞、小曲、琴书类)的形成起着一定的作用,或是两者之间有着渊源关系

39、。凤阳花鼓主要与如下曲种有关联:十不闲、莲花落、二人转、打连厢、三棒鼓、渔鼓、山东琴书、徐州琴书、安徽琴书、扬州琴书,临清小曲、湖北小曲、扬州小曲、独角戏等等。 3、民间歌曲。凤阳花鼓民间艺人所演唱的全为民歌中的小调。这里所说的“小调”,不仅有凤阳本地的小调,还有外地的小调。这是因为花鼓艺人们走到哪儿,就把哪儿的最流行的小调学会,经过加工改造后,就变成了凤阳花鼓的曲目。与此同时,凤阳花鼓艺人亦把自己的曲目传播于全国各地。1990年江苏俗曲家张仲樵先生在全国各地的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音乐中搜集了366首。如:凤阳花鼓的经典曲目凤阳歌、鲜花调等。20世纪初,留声机、唱片最先传入上

40、海,凤阳花鼓是当时步入唱片的民间艺术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有10多首曲目被灌成唱片,风靡一时。如: 打花鼓 金碧莲、刘坤华演唱 胜利唱片公司录制 打花鼓 潘雪艳演唱 高亭唱片公司录制 打花鼓 严兰琦演唱 大中华唱片公司录制 打花鼓 华慧麟、周五宝演唱 蓓开唱片公司录制 打花鼓 白牡丹演唱 得胜唱片公司录制 打花鼓 卢翠兰演唱 长城唱片公司录制 杨春.唱遍神州大地的凤阳歌C.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P111. 第一章 凤阳花鼓的产生、演变及影响 9 打花鼓 雪花、大和尚演唱 高亭唱片公司录制 打花鼓 张淑琴演唱 蓓开唱片公司录制 老凤阳歌 黎莉莉演唱 百代唱片公司录制 新凤阳歌 黎莉莉演唱

41、百代唱片公司录制 凤阳花鼓 周璇演唱 胜利唱片公司录制 凤阳花鼓 金翠玉演唱 高亭唱片公司录制 凤阳花鼓 王筱新、王雅琴演唱 胜利唱片公司录制 凤阳花鼓 育英歌咏队演唱 高亭唱片公司录制 凤阳花鼓调 小先生演唱 百代唱片公司录制 鲜花调 广阔泉、王贞秀演唱 歌林唱片公司录制 鲜花调 黄秀花演唱 蓓开唱片公司录制 其中,金嗓子周璇演唱的歌曲凤阳花鼓唱遍神州大地,影响最大。 自20世纪50年代起,民间的原生态凤阳花鼓逐渐走上了下坡路,如今,几乎到达消亡的边缘。与此同时,文艺工作者利用凤阳花鼓,创作了一批花鼓艺人翻身作主、忆苦思甜,歌颂新生活的群体歌舞,采用了作词、作曲、编舞、乐器伴奏、演员化妆、灯

42、光布景、舞台演出等新的创作手法,并逐渐剔除了小锣,并将凤阳花鼓改称为“双条鼓”。其艺术形式有歌曲、舞蹈、歌舞、戏曲、曲艺等,供学生、专业或业余文艺团体演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研究 10第二章 凤阳花鼓的文化内涵 凤阳花鼓在建国后的主要表现形态是“双条鼓”,是一种以舞蹈为主的艺术。尤其是被誉为“东方芭蕾”之后,更使许多人误认为凤阳花鼓是一门舞蹈艺术。实际上原生态的凤阳花鼓是一种集说唱、舞蹈、表演、音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舞蹈语汇单调而程式化,并不能充分地表达花鼓艺人的思想情感,作为其艺术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凤阳歌才是花鼓艺人表情达意的主要手段。凤阳歌曲目丰富多彩,传唱至今的有近百首之

43、多。其中既有凤阳人民对旧时代悲苦生活的无情控诉,也有对新时期幸福生活的纵情歌唱。既形象地反映了明初的移民历史,也讴歌了他们对爱情的向往。 一、悲苦生活的无情控诉 从前文凤阳花鼓的起源可知,凤阳花鼓是和苦难紧密相连的艺术。一曲曲的凤阳歌唱不尽凤阳人民辛酸的悲苦生活: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原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户人家卖田地,小户人家卖儿郎; 唯有我家没有的卖,肩背花鼓走四方。 这首凤阳歌一方面真实的诉说了历史上凤阳地区发生自然灾害的情况。揭示了凤阳人民悲苦生活的根源。据凤阳古今记载,“从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至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凤阳地区共发生地震2

44、0次;从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至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凤阳地区共发生旱灾32次,水灾60次”。凤阳地区地处淮河两岸,又多丘陵,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特别是明中叶黄河全流夺淮入海后,淮患大增。清稗类钞选曾指出:“打花鼓戏,本昆戏中之杂出。以时考之,当出于雍、乾之际。盖泗州既沉,治水者全力注重高家堰,而淮患悉在上流。凤颖水灾,于滋为烈。是剧以市井猥亵之谈,状家室流离之苦。殆犹有凤人之旨焉。歌中有曰: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凤阳县地方志办公室.凤阳古今,1985:P357-358 第二章 凤阳花鼓的文化内涵 11 九年荒。”以此观之,十年九荒亦不为过。另一方面,这首歌形象的描写了凤阳人民

45、在自然灾害之年的生活惨象。大户人家尚可以出卖田产维持生计,而小户人家无田无产可卖,只有卖儿卖女勉强度日。凤阳是天子故乡,本应富甲天下但老天却与朱皇帝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天灾和人祸使凤阳变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乞丐之乡。清代学者赵翼陔余丛考 凤阳丐者记载了凤阳人民成群结队逐荒流浪的情形:“江苏诸郡,每岁冬必有凤阳人来,老幼男妇,成行逐队,散入村落间乞食。至明春二三月间始回。其唱歌则曰:家住庐州并凤阳,凤阳原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花鼓艺人在卖艺行乞的过程中,在原有凤阳歌的基础上,创编了大量反映他们背井离乡、凄婉哀怨的“黍离”之音。 凤阳妇女唱秧歌,年年正月渡黄河。北风吹雪沙拌面,

46、冬冬腰鼓自婆娑。衣衫褴褛帕在首,自言出门日已久。前年寿州无雨泽,今年泗州决河口。父母生我亦娇姿,岁在深闺学络丝。织成合欢鸳鸯被。嫁于轻薄年少儿。少年轻薄学纵博,日日娼家醉平乐。妆奁典尽鬻黄牛,公头童,齿已落。我唱秧歌度歉年,完却官租还种田。南来北往如飞燕,如此艰辛实可怜。 这首秧歌行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花鼓女艰辛可怜的卖艺生活。这位长年在外流浪卖艺的花鼓女,天生娇姿,学络丝,织合欢,心灵手巧,勤劳伶俐,然而在连年的自然灾害和轻薄丈夫面前,她不得不典尽妆奁,卖掉黄牛,长年在外抛头露脸,流浪卖艺,天生的娇姿现在变得“公头童,齿以落”。飞燕一般的漂泊生活让这位花鼓女深深地感叹生活的艰辛与可怜。 喊

47、了一声爹,叫了一声娘,不该留我在世上,人人比我强。 低头来思想,家中无有粮,叫一声哥嫂和爹娘,不如去逃荒。 儿女出门庭,关上两扇窗,走了五更天未明,还是满天星。 大雪白如银,浑身冷清清,怀抱竹竿冷如冰,慢慢朝前行。 来到一村庄,小狗咬上身,家家都来把我问,怕我是坏人。 东家要一碗,西家要半升,锅巴剩饭不嫌冷,慢慢朝家转。 低头朝家来,少米又无柴,颤颤抖抖没被子盖,只好连身歪。 徐珂(清).清稗类钞选M.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4.4:P99 赵翼(清).陔余丛考M.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0.1:P757-758 支德君.千年沧桑凤阳歌M.珠海出版社2005.6:P275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花

48、鼓研究 12这首流行于凤阳地区的讨饭歌(花鼓曲目),语言质朴,毫无掩饰地叙述了一位乞丐的讨饭生活。无衣穿,无被盖,无柴烧,无米吃,生活把这个乞丐逼到了绝境。他甚至怨恨爹娘把他带到这个世界。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只有外出逃荒要饭。浑身冰冷,腹中空空,再加上人疑狗咬,乞丐的心情坏到了极点。在极度的饥饿中,他的人格尊严此时已不再重要,残羹冷炙勉强填饱肚子后,他和衣而睡了。 二、幸福生活的纵情歌唱 新中国的成立彻底改变了凤阳人的生活,凤阳人民从此走上了幸福之路。花鼓艺人也从旧时代的乞丐变成了新时期的文艺工作者,社会地位有了极大地提高。1955年,凤阳花鼓演员欧佳琳、刘明英、邓泽菊等在中南海怀仁堂演出的

49、花鼓曲目王三姐赶集,受到了中央领导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等人的好评,被誉为“东方芭蕾”。面对崭新而幸福的生活,凤阳人民拿起花鼓,纵情歌唱。 “王三姐,年来二十一,手提包袱去赶集,带卖鞋袜子。 (问:大姐,你卖的什么鞋?) 大布鞋子小紧口,里面三新都是洋布的,管穿管看的。 (问:大姐,你卖多少钱一双?) 赶集倒卖两元五,大姐来买不要讲价,小妹不骗你。 (问:我可能穿上瞧瞧啊?) 要穿你就穿上试试看,穿不上就放在包袱里,小妹妹也不生气 (问:大姐,我穿不上,可能请你帮我做一双?) 不嫌妹妹我针线差,扯点布来做一双,小妹妹来帮忙。 (问:那就费心了。咦,大姐,你家住在哪里?) 家住山后庄子西,说个婆家第三区,小妹妹不同意去。 (问:那你还有意见吗?) 公婆是个老封建,丈夫生产不积极,小妹妹不同意去。 (问:那你想找个啥样的呢?) 劳动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文化创意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