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压甲铵维护检修规程编制: 刘 洪 初审:王锡海审核:冯瑞云审定:郝利川批准:郝利川发布版次:12011XXXX 发布 XXXXXXXX 实施编码:JS6.3.0HF0302011编号:管理体系作业文件重庆建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肥分公司 发布编码:JS6.3.0HF0302011高压钾氨泵维护检修规程 版次:1页数 1/10高压甲铵泵维护检修规程1 内容与范围1.1 内容本规程适用于氨汽提法2700t/d尿素装置中关键设备,尿素高压甲铵泵(P301A/B)的维护检修周期与内容、检修质量与标准、试车与验收、维护与故障处理,但不包括仪表的维护检修。健康、安全与环境一体化管理,为本检修规程编制指南。
2、1.2 适应范围本规程使用于日本荏原公司制造的卧式多级离心高压甲铵泵的检修与维护。1.3 规范性引用文件HG25805-98多级中速离心式高压氨泵(P101AB)维护检修规程。甲铵泵随机资料。2 检修周期与内容2.1 检修周期检修周期根据机组运行状况择机进行项目检修,原则上在机组连续累计运转23年安排一次大修。2.2 检修内容2.2.1 小修2.2.1.1 检查、清洗或更换入口过滤器、氮气及油过滤器。2.2.1.2 消除油、水、气、甲铵系统的管线、阀门、法兰的泄漏缺陷。2.2.1.3 消除在运行中发生的故障缺陷。2.2.2 中修2.2.2.1 包括小修内容。2.2.2.2 检查机械密封,更换损
3、坏的零部件。2.2.2.3 检查、修理或更换径向轴承和止推轴承,清洗轴承箱。2.2.2.4 测量径向轴承间隙、瓦背紧力、止推轴承间隙,复查转子轴向定位尺寸。2.2.2.5 检查各轴承轴颈,必要是对轴颈表面修理。2.2.2.6 检查止推盘表面粗糙度及其端面跳动。2.2.3 大修2.2.3.1 包括中修内容2.2.3.2 解体清洗检查内缸、转子、口环、轴承等组件。2.2.3.3 测量转子各部位的径向圆跳动和端面圆跳动,检查轴颈表面粗糙度、圆度、圆柱度。2.2.3.4 对转子进行无损检测,消除缺陷并进行动平衡修正。2.2.3.5 测量转子总窜量、叶轮出口和内缸流道对中数据并定位。2.2.3.6 检测
4、、清洗外缸封头螺栓、内缸中分面螺栓及出口法兰高压螺栓,并作无损检测。2.2.3.7 检查辅助设备的完好情况和管道、阀门的冲蚀情况,并消除缺陷。编码:JS6.3.0HF0302011高压钾氨泵维护检修规程 版次:1页数 2/102.2.3.8 检查设备及其附属管线防腐及保温情况,并消除缺陷。2.2.3.9 检查联轴节膜片及联轴节螺栓,并进行无损探伤。2.2.3.10 复查调整全机组轴系的对中情况。2.2.3.11 检查、紧固地脚螺栓。2.2.3.12 检查、清洗或更换入口过滤器、脱盐水、氮气及油过滤器。2.2.3.13 消除油、水、气、甲铵系统的管线、阀门、法兰的跑、冒、滴、漏。2.2.3.14
5、 检查润滑油位、油质,视情况更换或添加润滑油。3 检修与质量标准3.1 检修前的准备工作3.1.1 根据机组运行情况及故障特征,确定检修项目及内容,编制施工技术方案 及进度网络图。3.1.2 对参加检修的人员应组织培训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应使之熟悉检修内容、技术要求和安全措施,劳动保护措施。3.1.3 做好备品备件和消耗材料的准备,完成工器具、专用攻击器、精密量具以及起吊机具的准备和检验工作。3.1.4 所有的检修项目都应填写在检修任务书内,并由检修负责人会同工艺负责人一起在检修现场逐项查对核实,做好必要的标记。3.1.5 设备停车后通知电气部门切断电源,关闭进出口阀,将剩液排放干净,用氮气和
6、水置换并达到标准要求。由工艺负责人亲自对断气、电、水及排甲铵、置换等安全措施进行检查,经确认无误后,才能在安全作业票上签字交付检修。3.1.6 做好安全与劳动保护各项准备工作。32 检修注意事项3.2.1 按规定程序拆装,并记录好原始安装位置,拆卸的零部件应做好标记。3.2.2 应采用专用工具拆卸零部件,禁止使用硬质工具直接在零件的工作表面上敲击。3.2.3 对锈死的零件和组合件应用渗透剂渗透,再行拆卸。3.2.4 禁止用汽油清洗零件。3.2.5 零部件清洗后,如有条件应使用数码相机拍摄关键零部件(如轴、叶轮、轴承、机械密封、内壳体)的磨损情况,便于事后进行技术分析。3.2.6 吊装时,不能将
7、钢丝绳、索具直接绑扎在加工面上,绑扎部位应有衬垫或将绳索用软材料包裹。3.2.7 内缸和转子吊起时,要保持轴向水平,严禁发生晃动、摩擦和撞击。3.2.8 吊装作业安装SH/T3515-2003大型设备吊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执行。3.2.9 零部件会装和设备扣盖前,应经相关技术人员签字确认方可进行。3.2.10 按照检修记录的要求,认真填写相关数据,做到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工作,并履行签字手续。3.3 检修3.3.1 拆装程序3.3.1.1 拆除各有关仪表探头、热电偶,注意保护好仪表接线、接头和套管。3.3.1.2 拆除妨碍检修的甲铵、油、气(蒸汽、氮气)及仪表管线,封好所有开口,并做好复位标记
8、。3.3.1.3 拆卸增速箱和泵、增速箱与电机之间的联轴器外罩。3.3.1.4 拆卸增速箱和泵、增速箱与电机之间的联轴器中间接筒,检测联轴器轮毂间距及对中情况,并做好有关记录。编码:JS6.3.0HF0302011高压钾氨泵维护检修规程 版次:1页数 3/103.3.1.5 用液压工具拆卸泵联轴器轮毂,拆卸前记录轮毂在轴上的推进量。3.3.1.6 把百分表安装在泵驱动端轴承箱上推、拉转子数次测量转子的轴向窜动量,并做好记录。3.3.1.7 拆卸径向轴承、止推轴承、驱动端轴承箱及非驱动端轴承箱。3.3.1.8 拆卸驱动端机械密封和非驱动端机械密封。3.3.1.9 拆卸非驱动端大盖螺栓。3.3.1
9、.10 均匀、水平地拆下非驱动端大盖。3.3.1.11 安装抽芯专用工具,做好抽芯准备。3.3.1.12 均匀、水平地从外缸中抽出内缸组件(连同转子)。3.3.1.13 拆下并保护好端盖的所有垫片,记录拆下的压缩垫片数量并测量总厚度及每片厚度值。3.3.1.14 吊下内缸组件,将内缸组件水平放置于专用支撑架上。3.3.1.15 测量转子在内缸中的总窜动量,做好记录。3.3.1.16 拆下入口导流器。3.3.1.17 拆下内缸中分面连接螺栓,并用内缸上壳体的顶丝轻顶内缸下壳体。3.3.1.18 均匀、水平的吊起内缸上壳体。3.3.1.19 拆下各级壳体耐磨环和段间衬套上半部分。3.3.1.20
10、轻抬起转子,取出平衡衬套。3.3.1.21 吊出转子,将转子水平放置于专用支架上,并在中段增加支撑。3.3.1.22 取下各级壳体耐磨环和段间衬套的下半部分。3.3.1.23 回装程序基本上与拆卸程序相反。3.3.2 缸体的检修与质量标准3.3.2.1 外缸a) 清扫、检查非驱动端端盖与外缸体结合面,应光滑,无裂纹、冲刷、锈蚀等缺陷,要求结合严密;b) 清扫、检查内杠与外缸体径向、轴向结合面,应光滑,无裂纹、冲刷沟痕及锈蚀等缺陷。内缸与端盖的密封面应无任何损伤、冲刷、变形等缺陷。外缸的内孔每次大修应进行无损检测;c) 清扫、检查端盖与缸体的连接螺栓,并进行无损检测。d) 进、出口管及缸体导淋管
11、与外缸壳体的焊缝不得有裂纹等不良缺陷。3.3.2.2 内缸a) 清扫、检查内缸外表面,应光滑无裂纹、无锈蚀、无砂眼等缺陷;b) 吹扫内缸上下壳体的平衡管,其内部要干净,不的有粉尘等任何杂质。对平衡管与内缸体的焊缝进行着色检查,应无裂纹;c) 清扫、检查内缸体的壳体耐磨环支撑面,其表面粗糙度Ra不大于12.5 m,表面不得有轴向划痕,侧面不得有毛刺;d) 清扫、检查内缸上下壳体的中分面,应光滑平整、结合严密,无冲刷、锈蚀等缺陷。上下壳体自由状况下贴合率(用红丹粉检查)达80%以上,最大间隙不大于0.05mm;e) 上下缸体上紧螺栓之后,中分面四周缝隙应小于0.02mm;f) 各级壳体耐磨环及段间
12、衬套的上下部分应无错口,水平中分面配合严密,自由状态下上下贴合最大间隙应不超过0.05mm;g) 安装垫片的表面应光滑平整,无冲刷、锈蚀等缺陷,其表面粗糙度Ra不大于12.5m;h) 测量各级壳体耐磨环与轮盖密封面的间隙,各轴套与衬套的间隙,各间隙值应符合表1要求。表1 高压甲铵泵动静部件间隙要求序号 部位 直径间隙设计值/mm编码:JS6.3.0HF0302011高压钾氨泵维护检修规程 版次:1页数 4/101 各级壳体耐磨环与轮盖密封面之间 0.3500.952 驱动端、非驱动端密封轴套与密封衬套之间 0.450.3953 段间轴套与段间衬套之间 0.330.3924 平衡盘与平衡衬套之间
13、 0.330.3923.3.3 转子的检修与质量标准3.3.3.1 清洗、检查转子轴套、主轴、叶轮、平衡盘、止推盘等,应无裂纹、锈蚀等缺陷,对冲蚀和严重磨损部位应做好详细记录,并分析原因,视情况做好相应处理。转子每次大修均应进行无损检查,在转子静止状态,测振探头无法零位指示时,应对转子测振接头高位作电磁和机械偏差检查,并进行退磁处理。3.3.3.2 检测转子弯曲度,在全长上应不大于 0.05mm。轴颈圆度、圆柱度误差应不大于 0.01mm。止推盘厚度差应不大于 0.01mm。轴承轴颈、止推盘表面必须光滑,无麻点、伤痕、沟槽等缺陷,表面粗糙度Ra不大于1.6m。3.3.3.3 清洗叶轮流道内污垢
14、,轮盖入口密封应打磨光滑,检测叶轮出口宽度、各级叶轮外径、轴套、轴颈、止推盘、轮盖密封、平衡盘、驱动端及非驱动端密封轴套的径向跳动,其值应符合表2要求。表2 转子各部位圆跳动允许值序号 部位 允许最大值/mm1 与联轴器轮毂配合处径向 0.012 与机械密封轴套配合处径向 0.013 轴承轴颈径向 0.014 各轴套径向 0,055 平衡盘径向 0.036 止推盘径向 0.057 叶轮外缘径向 0.058 各级轮盖密封处径向 0.059 叶轮外缘端面 0.0510 止推盘两侧端面 0.013.3.3.4 转子进行修复或经长时间运转后,叶轮有不均匀磨损或机组振动数据达到报警值时,分析为不平衡造成
15、振动时,应做低速动平衡,其精度为ISO 1940 G1级。3.3.3.5 试组装时,原则上要求各级叶轮出口与内缸流道对中,如因制造误差无法同时满足各级叶轮对中要求时,应优先保证高压级对中,此时转子相对内缸的轴向位置作为最终组装时转子应安装的轴向位置。根据制造厂规定,转子在内缸中总窜动量应不小于6mm。根据试装时转子轴向两个方向的窜动值,在最终组装时,调整止推轴承的调节垫子厚度,使转子的止推盘工作面与止推轴承压紧后,转子相对内缸的轴向位置符合上述组装的确定位置,即沿轴向两个方向的窜动值与试组装时一致。3.3.4 径向轴承的检修3.3.4.1 用压铅法或者测量内外径减瓦厚度的方法测量轴承间隙,轴承
16、间隙设计值为0.1270.152mm,瓦壳过盈量为00.02mm。当实测间隙超过设计间隙值1.5倍时,应调整瓦块背后的垫片或更换轴瓦。3.3.4.2 检查各部件,应无损伤、裂纹缺陷,轴承巴氏合金层无剥落、气孔、裂纹、槽道与偏磨烧伤情况,应在下瓦在中部约6070范围内沿轴向接触均匀且面积不小于80%。编码:JS6.3.0HF0302011高压钾氨泵维护检修规程 版次:1页数 5/103.3.4.3 瓦块相互厚度差不大于0.01mm,瓦块背部与轴承体为线接触且光滑无磨损,销钉与对应的瓦块销孔无顶压、磨损及卡涉现像,转配后瓦块应能自由摆动。3.3.4.4 轴承体剖分面应严密不错位,定位销不晃动,在轴
17、承座内接触均匀严密,其接触面积大于80%,防转销牢固可靠。3.3.4.5 清扫轴承箱,保证各油孔畅通,不得有裂纹、渗漏现象。3.3.4.6 轴承箱盖结合面应严密不错位,仪表探头安装正确,罩壳无漏油现象。3.3.5 止推轴承的检修3.3.5.1 拆卸前测量止推轴承的窜动间隙,依次取出瓦块,并做好标记,不可混杂。3.3.5.2 检查瓦块和上下水准块及基环,应无毛刺、 损伤,各相互接触处光滑,无凹坑、压痕,各支承销与相应的水准块销孔无磨损、卡涉现象,装配后瓦块与水准块应能自由摆动。3.3.5.3 瓦块巴氏合金层无磨损、变形、裂纹、划痕、脱层、碾压与偏磨烧伤等缺陷,与止推盘的接触印痕均匀,接触面不小于
18、70%且均布与整圆周各瓦块,同组瓦块厚度差不大于0.01mm,背部承力面平整光滑。3.3.5.4 基环应无变形和错口,中分面应配合严密,自由状态下间隙不大于0.03mm。承压面无压痕。3.3.5.5 止推盘定位垫片应光滑、平整,厚度差不大于0.01mm。3.3.5.6 止推轴承窜动间隙应用推轴法在轴承盖装好后用百分表测量,其值应为0.33mm,这种方法测量的结果必须与用轴位移探头测量的结果一致,否则应找出原因加以消除,调整轴位移探头的指示零位,应位于轴窜量值的中间值处。3.3.5.7 清扫轴承箱,保证各油孔畅通,不得有裂纹,渗漏现象。3.3.5.8 轴承箱盖结合面应严密不错位,仪表探头安装正确
19、,罩壳无漏油现象。3.4 机械密封的检修3.4.1 用干净绸布擦除机械密封所有零部件上的灰尘,保证密封面绝对清洁。3.4.2 检查密封圈和O形圈倒角光滑无损伤、裂纹,动静环密封面表面无划痕。3.4.3 回装时,应先将集装式机械密封安装到位后,锁紧定位套环螺栓使轴套定位。33.4.4 轴套定位后,拆除机封压缩量定位板,连接好机械密封冲洗管线。3.4.5 检修时应检查密封环是否磨损严重,如碳环磨损超过1mm,碳化硅环磨损超过0.8mm必须更换。3.5 联轴器的检修3.5.1 拆除联轴器护罩及中间接筒,测量两联轴器轮毂之间间距【甲铵泵与变速箱为2200.5mm,变速箱与电机间为180 0.5mm,升
20、压泵和电机为180 0.5mm】,如图1所示。编码:JS6.3.0HF0302011高压钾氨泵维护检修规程 版次:1页数 6/10图 1 两联轴器轮毂之间间距3.5.2 检查轮毂内孔表面应无拉毛、损伤缺陷,尤其不允许有轴向划痕,其表面粗糙度Ra不大于0.4m,轮毂内孔任一径向平面上的径向跳动应不大于0.01mm。3.5.3 回装联轴器轮毂时,应检查轮毂与轴的接触情况,接触面积应不小于85%,且无接触硬点或整块不接触区,接触达不到要求可用金相砂纸打磨轮毂内孔,反复修配直至合格。3.5.4 联轴器中间接筒应无变形,筒体圆度误差不大于0.05mm,两工作表面平整,平行度不大于0.03mm,接筒螺栓孔
21、无变形和磨损,接筒内表面清洁无污物。3.5.5 联轴器弹性膜片应无损伤、划痕、过度弯曲和变形。3.5.6 联轴器连接螺栓应进行无损探伤,螺栓在螺栓孔中应配合紧密。若螺栓有缺陷时,应成套更换,如只是更换个别螺栓组件时,螺栓、螺母应成对更换,其质量差不应超过 0.1g,防松自锁螺栓的使用次数以不超过15次为宜。3.6 变速箱的检修3.6.1 箱体变速箱体外观检查无漏油及损伤现象,与底座连接的螺栓应无松动,定位销无起拔、松动现象。箱体水平剖分面的水平度,横向不大于0.10mm/m,纵向以冷态对中曲线确定。3.6.2 转子3.6.2.1 高速、低速转子轴颈应光滑整洁,无擦伤痕迹,齿面无咬伤现象。必要时
22、作无损检测,应无裂纹,轻微划痕毛刺可用油石打磨处理。3.6.2.2 转子轴颈圆度、圆柱度偏差不大于0.03mm。3.6.2.3 高速、低速转子轴颈圆跳动不大于0.03mm,端面圆跳动不大于0.04mm。3.6.3 径向轴承齿轮箱高速转子径向轴承间隙为 0.130.25mm,低速转子径向轴承间隙为 0.170.33mm。间隙允许值应不大于设计值的 1.5 倍3.6.4 止推轴承编码:JS6.3.0HF0302011高压钾氨泵维护检修规程 版次:1页数 7/10止推轴承间隙高速转子侧要求为0.280.90mm,低速转子侧要求为0.270.90mm。3.6.5 齿轮啮合3.6.5.1 齿轮啮合侧间隙
23、要求为0.160.59mm。3.6.5.2 齿轮啮合接触面积在齿高方向应大于80%,在齿宽方向应大于90%。3.6.5.3 高速、低速转子的中心距偏差、平衡度、交叉度应小于0.02mm/m。3.6.6 油封高速油封直径间隙为0.350.43mm,低速轴油封直径间隙为0.370.46mm。3.7 机组轴系对中3.7.1 对中标准:高压甲铵泵与变速箱间:高度方向变速箱低(0.090.02)mm,水平方向泵向外侧(0.040.02)mm,端面:(00.05)mm;变速箱与电机间:高度方向变速箱低(00.02)mm,水平方向电机向外(00.02)mm,端面:(00.05)mm。3.7.2 对中调整时,
24、应拆除与设备连接的所有管道,放松顶丝。3.7.3 按照附图1、附图2要求用三表法进行机组对中。3.7.4 检查与设备连接的管道法兰结合面的平行度,其值应不大于0.20mm,各螺栓孔应能自由插入螺栓,把紧螺栓时,不得有过大的管道附加力作用于设备上。3.7.5 对中调整时,不锈钢调整垫片应光滑平整,无毛刺与翻遍,且铺满整个支座承力接触面。每个支座的调整垫片数量不得多于3片。3.8 附属设备润滑油泵及增压泵按SHS 01013-2004离心式空气压缩机组维护检修规程执行。4 试车与验收4.1 试车前的准备工作4.1.1 检修工作结束,检修质量得到确认;机组全部仪表、电器设备的检修工作已经完成,保温、
25、防腐工作已经结束,确认符合要求;机体整洁,试车环境良好,无油污、无杂物和积水,照明完好。4.1.2 制定好试车方案,操作控制要点及试车注意事项,准备好试车记录表格,确定试车人员且明确各自职责。4.1.3 按规定加好润滑油,检查冷却水、氮封、甲铵密封、伴热系统是否处于良好状态。4.1.4 空转电机,检查旋转方向,无误后安装上联轴器。4.2 试车4.2.1 按工作转向盘车两周,注意泵内有无异声,转动是否轻便,盘车后随即装好联轴器护罩。4.2.2 将甲铵泵内引入氮气检查机械封是否泄漏。4.2.3 引甲铵至甲铵泵内,排出泵和管线内的气相物体。4.2.4 按泵的操作规程中的试车程序,检查并打开有关阀门,
26、检查无误后启动泵,当泵以额定转速工作,未发现异常情况时则可连续运行。应达到如下要求:a) 运行平稳无杂音,润滑油系统工作正常;b) 流量、压力平稳达到设计能力;c) 在额定条件下,电机电流不超过额定值;d) 各部温度正常;f) 各结合部位及附属管线无泄漏,机械密封泄漏量不超过规定值。4.2.5 遇到下列情况之一,应紧急停车处理,并立即向总控制室和有关部门报告:a) 泵突然发生强烈振动;b) 泵内发生异常声响;c) 电流过大或电流超过额定值持续不降经处理无效;编码:JS6.3.0HF0302011高压钾氨泵维护检修规程 版次:1页数 8/10d) 出口管线无液氨输出;e) 机封大量泄漏。4.3
27、验收4.3.1 检修质量符合规程要求。4.3.2 检修及试车运转记录齐全、准确。4.3.3 试车正常,各主要操作指标达到铭牌要求,设备性能满足生产需要。4.3.4 检修后设备达到完好标准。4.3.5 满负荷正常运转72h后,按规定办理验收手续,正式移交生产。5 维护与故障处理5.1 日常维护5.1.1 严格按照泵的操作规程启动、运行和停车。5.1.2 保持设备清洁,无油污、灰尘,现场周围地面干净无杂物。5.1.3 确保设备零部件完整齐全,仪器、仪表、信号连锁、自动调节装置及各种安全装置指示准确,动作灵敏可靠。5.1.4 备用设备执行定期盘车制度,并做好盘车标记和记录,能满足快速启动的要求。5.
28、1.5 设备操作工和机、电、仪维修工每天必须按规定的时间认真做好巡回检查和维护工作,巡回检查应配备听针、激光测温仪、便携式测振仪等检测工具,检查内容主要包括:a) 设备的各运行参数;b) 设备各过滤器压差;c) 润滑油的温度、压力、油位指示;d) 设备各轴承的温度、振动和声音情况;e) 设备各动、静密封点的泄露情况;f) 设备各连接管线的振动、防腐、斑纹、防冻情况及各正常疏、排放点的排放情况;g) 设备各仪表及电器的工作运行情况。5.1.6 按润滑油管理规定合理使用润滑油,做到定期分析、过滤、补充和更换。5.1.7 做好机组的定期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分析记录和故障诊断报告存档工作。5.2 常见
29、故障与处理(见表3)表3 常见故障处处理序号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处理方法入口过滤网堵塞 清洗入口过滤网甲铵升压泵发生汽化 先切断甲铵升压泵,并清理甲铵升压泵的入口滤网内缸内侧冲刷腐蚀或高压段液氨窜入低压段 更换内缸或补焊冲刷腐蚀部位泵体内或吸入管内有气体 打开泵入口管线上的放空阀耐磨环严重磨损或损失 修复或更换耐磨环1 汽蚀或流量不足入口阀堵塞 清理入口阀入口流量过大 调整入口流量,关小入口阀转子部分与壳体耐磨环部分摩擦 调整耐磨环之间间隙2 电流过大密封轴套与密封衬套摩擦或粘合 修复或更换损坏零件增速箱高速轴与泵轴对中情况超过规定 重新对中找正3 泵振动大泵轴弯曲 校正轴编码:JS6.3.
30、0HF0302011高压钾氨泵维护检修规程 版次:1页数 9/10附录 1高压甲铵泵技术特性参数及材料表名称 参数制造厂 日本荏原泵业公司型号 125100SSP6GM级数 6介质 甲铵介质入口温度/ 73介质密度/(kg/m ) 1217出口流量/(额定/正常)/(m /h) 78/59入口压力/Mpa 0.8544出口压力/Mpa 16.88扬程/m 1343轴功率/KW 587泵转速/(r/min) 6450壳体材料 UNS S31260-MOD叶轮材料 CD-4MCU-MOD主轴材料 UNS S31260-MOD转子不平衡 重新校正转子动平衡叶轮中有异物 清理叶轮中异物叶轮与壳体耐磨环
31、摩擦 调整叶轮与壳体耐磨环间隙轴承间隙过大 调整轴承间隙或更换轴承地脚螺栓松动 紧固地脚螺栓流量太小 增大流量入口管线或泵体内有空气 从高点放空阀(入口管线处)排空空气4 泵内部声音异常入口甲铵温度过高 降低入口甲铵温度油量不足或不洁净 扩大限流孔板孔径,重新过滤油箱内油或换油轴承间隙太小 调整轴承间隙轴承瓦背紧力过大 调整轴承瓦背紧力轴承温度高测量热偶安装不正确 重新安装热偶弹簧刚度不足或压力分布不均 调整弹簧压缩量或者调整位置不正的弹簧O型圈或V形圈损坏 更换损坏的密封圈5 机械密封泄漏超标静环或动环损坏,密封液压力偏低或被污染 更换动环或静环,并清理有关过滤器(入口过滤器、氮气过滤器)编码:JS6.3.0HF0302011高压钾氨泵维护检修规程 版次:1页数 10/10轴套材料 UNS S31260-MOD平衡盘材料 UNS S31260-MOD耐磨环材料 UNS S31260-MOD附图1 架表图附图2 对中检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