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资源用于最有效的用途(简称资源配置问题)的一门科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1.整体与构成整体的个体之间的关系;但整体非个体的简单加总。2.宏观经济分析中的一些经济变量一般都是由微观的个量加总而成的宏观的总量或总量的平均数。需求量: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愿意- 购买欲望”“ 能够- 支付能力”这两个条件缺一都不构成需求。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数量。 “愿意- 供给欲望”“
2、能够 - 供给能力”这两个条件缺一都不构成供给。供给定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均衡的概念:在经济学中,是指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状态。均衡价格:供给等于需求时的价格。均衡交易量:与均衡价格相对应的交易量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该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公式:需求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比率
3、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比率,需求交叉弹性=x 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百分比/y 商品价格变动百分比需求收入弹性:需求量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映程度 完全无弹性(ed=0) 完全弹性(ed=+ ) 富有弹性(ed1) 缺乏弹性(0MC ,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大于这一单位的成本,厂商有利可图,必然扩大产量;MR总供给,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政府应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来抑制总需求,以实现物价稳定。货币政策基本工具公开市场业务。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主要是国库券以增减货币供应量,调节利率。决定是否发行国债是属于财政政策,而发行后的一级、二级市场上的买卖属于货币政策。再贴现政策。通过增减再贴现贷款数量和利率,来减少或增加影响货币供给量。法定准备金。通过提高和降低准备金率来控制贷款量,增减货币供给量。相机抉择是指政府在进行需求管理时,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的选择当前应采取哪一种或哪几种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