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级下册科学呼吸与交换说课五湾联校 孙维娜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冀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节呼吸与交换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等几个方面对我这节课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教材第二单元奇妙的人体的第三课,学生通过前两课的学习从整体上认识了人体系统的构成,从个别的角度认识了消化系统,而且初步知道肺是呼吸器官。本节课将引领学生学习人体中又一重要系统-呼吸系统。这节课主要学习第一部分体验呼吸:学生通过体验呼吸,制作肺模型等一系列活动,识别呼吸系统中主要器官,认识其在呼吸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功能,了解呼吸一保健的集体措施,培养
2、学生制作模型、搜集信息等方面的能力。从整体上看,这是一节科学实验课,要遵循科学探究的基本流程。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观察分析现象归纳结论实践应用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有根据的解释人体吸气和呼气的过程。 2、能利用模型解释呼吸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的作用,了解呼吸运动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正确观察出吸气与呼气时胸部的变化。 2、能按照要求制作一个呼吸的模型,模拟呼吸。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人生态度,能与其他同学交换自己的看法,激发学习兴趣。三、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探究呼吸的过程及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
3、和预防问题。四、学情分析1、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呼吸系统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为本课教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很丰富的经验,能够很好的与本课教学联系在一起。 3、本节课活动包括体会呼吸、制作呼吸系统模型。学生都比较喜欢动手制作和亲身体验,因此对本课会有浓厚的兴趣。五、教法、学法教法: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观察法、演示法、实验探究法、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教师诱导点拨和多媒体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方法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可以使本节课的知识点加以直接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学法:首先,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掌握一些实
4、验基本操作技能,逐步学会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其次,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能够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肺的图片、呼吸系统模型制作材料六、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观看下面两个“肺”的图片 健康的肺 被损伤的肺教师提问:你知道这是人体的哪个器官吗?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别?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产生交流。)2、下面我们研究一下呼吸系统是怎样工作的?(二)新课教学1、体验呼吸:让学生静下心了,手放到胸部,仔细感觉吸气和呼气胸部的变化。让学生回答。吸气时,胸部向外扩张;呼气时,胸部向内收缩。(设计意图:可
5、以让学生很快的进入本节课学习,并对本节课产生兴趣。 )2、那我们从下图中一块来学习呼吸系统到底是怎样工作的?它是在哪个器官里进行气体交换的?在呼吸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器官是哪个?(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观看呼吸系统图片,从图当中自己找答案,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直接能力。从而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吸气和呼气的过程。 )吸气时,胸部向外扩张,膈肌下沉;新鲜空气-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呼气时,胸部向内收缩,膈肌上升;废气-肺-支气管-气管-喉-咽-鼻腔总结:通过呼吸,我们可以将氧气输送到体内,并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肺在整个呼吸系统中起主要作用。3、现在用我们事先准备好的教
6、具根据书上的步骤,自己制作一个肺的模型,再次验证一下呼吸系统的工作原理。新鲜空气废气气管支气管肺膈肌(三) 、拓展应用讨论:生活中哪些会影响呼吸系统的健康?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有哪些?(设计意图:让学生课下搜集,等下节课让学生汇报,锻炼学生的搜集信息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 )(四)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五) 、布置作业:把效能作业本上的有关知识填一下。(六) 、板书设计:6、呼吸与交换吸气时,胸部向外扩张,膈肌下沉;新鲜空气-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呼气时,胸部向内收缩,膈肌上升;废气-肺-支气管-气管-喉-咽-鼻腔(七)课后反思:以上内容就是我多本节课的说课内容,还有不足之处,希望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指正。瓶子、气球、橡胶皮膜各相当于呼吸系统的哪部分?怎样利用它们模拟呼吸系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