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闻学概论复习大纲第 1 章 新闻本源第 1 节 新闻起源于人类的信息需求新闻是一种信息传播,是在人类的生产和社会交往实践中,为适应人们的信息需求而产生的。正是原始社会成员这种共同活动和社会联系,促使他们产生了对信息交流的迫切要求,这就是导致原始社会中的新闻产生的社会动因。即使是原始社会的新闻传播活动,也是人类一种有目的的、自觉的传播行为。新闻起源于人类社会的信息需求,新闻传播的内容来自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所产生的种种事实。资产阶级把新闻简单地归结于心理现象和生理现象,脱离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和人的生产劳动实践去分析新闻的起源,颠倒了物质和精神、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混淆了人类的新闻传
2、播活动,和动物本能的信息传递的本质区别,是唯心主义新闻观的体现。第二节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1、新闻内容以事实为依据客观存在的众多事实是新闻的本源,任何新闻不过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描述或摹写。作为新闻本源的事实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发生的 事实;另一类是纯粹的自然现象,如日月运行、四季更替等。事实的特点: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可认知的经过深入调查、分析比较。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可反映的可以用语言、文字、声音等来反映2、新闻事实是经过选择的事实事实是反映的对象,新闻恩施反映的产物。也就是说,新闻是一种源于客观事实、依附客观事实、为客观事实所决定、所派生的,同时又是经过选择、提炼、加
3、工后的精神产品。新闻对事实的选择是必然的:首先,是由事实的无限性和报道的有限性决定的。其次,每家媒体都有自己特殊的定位、选择新闻的标注和感兴趣的重点领域。是否承认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是区分唯物论新闻本源观,和唯心论新闻本源观的分水岭。第三节 新闻的定义一、“新闻”一词的由来与含义最初都是指新鲜事情、新奇见闻,后来才逐渐地和报业发生联系,指登有这些内容的 印刷物之类的。“新闻”的含义逐渐变宽:一是指新近发生的新鲜事情、现象和奇闻轶事;二是指“报纸”;三是指新闻事业;四是指新闻报道。二、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首先,肯定了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新闻是事实的报道,是第二性的。其次,必须通
4、过一个中间环节,及报道;最后,强调新闻报道的事实是新近发生的。此外还有众多其他定义,如“事实说”、“报道说”、“功能说”、“信息说”。第 4 节 新闻的基本特征1、真实准确内容上以事实为依据;在表现形式上,必须用其独特的语言事实说话。三层定义:一是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必须是客观存在着的。二是指新闻对事实的报道必须准确无误、真实准确。三是不仅要求对具体事实的报道真实准确,而且是在事实的整体和相互联系上也应该客观全面、符合实际,力求在整体上真实客观地展现社会生活的面貌。2、内容新鲜一是指事实是新近发生和发现的。二是指事物的新变动。此外,新闻语言的时代性、现实感、对新闻内容的新鲜与否也有着直接的影响。3
5、、报道及时最新发生的事实、事实的新变动,如果不能及时地加以传播,转瞬间新闻也成为了旧闻。新闻要尽最大可能发挥迅速、快捷的优势,尽量缩短事实与公开传播之间的时间距离。当然报道及时,也不是唯快是求,不问情况盲目抢快。4、传播公开必须面向社会、公开传播,这是新闻固有的特征。对于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必须不断提高公开度和透明度,充分尊重公民的知情权,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当然,公开不是绝对的、不受限制的。社会主义新闻宣传要做到公开、透明、开放,但绝不意味着放任自流。第二章 新闻真实第 1 节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1、真实是新闻存在的根本条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事实是第一性的,是新闻的本源;新闻是第二性的,是对
6、客观事实的如实报道。新闻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产物。新闻的价值对于受众来说,就在于他是真实的和有用的。因为只有真实才能帮助人们了解和掌握客观世界的真实情况,深刻认识,相应地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新闻是否真实,最终还要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实践的检验。2、真实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真实是新闻报道质的规定,是报刊报道活动的内在规律。一切新闻报道只能完全立足于事实,只能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绝不能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新闻报道要求真实,是对一切新闻媒体的基本要求,也是一条普遍原则。第二节 在新闻工作中坚持真实性原则一、对事实的报道必须准确无误第一,构成新闻的要素“5W”要准确无误。第二,事实的细节
7、描述要有根有据,符合实际。第三,新闻中使用的背景材料要真实可信。第四,新闻中所概括的事实要符合客观实际。二、从总体上,本质上和发展趋势上反应事实总体上:不仅每一则新闻所反映的局部情况都是真实的,而且他们的综合所反映的整体情况也是真实的。本质上和发展趋势上:在真实、准确报道事实的基础上,要透过事实以及事实与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准确把握其发展趋势,使整个新闻报道与事实的发展和发展趋势相符合,与社会生活的本质相符合。3、对事实的报道必须全面、客观、公正对事实发生、发展以及变化过程的来龙去脉,对其中重要细节的描述,要力求完整详尽。防止从局部或片段来说明事实。客观是相对于主观而言的,新闻报道应从客观实际
8、出发,客观地描述事实的状态等,而不应该从主观意愿出发,任意摆弄客观存在的事实,以主观意见代表客观事实。公正是指新闻报道应该秉持公平的、平等的态度,报道事实时不能以一己之私或一己之见来决定取舍。4、坚持新闻报道客观性和主观倾向性的统一客观性是新闻的一种特性,新闻的客观性和事实的客观性不是同一概念。新闻的客观性表现在:第一,新闻工作者要广泛采集事实,并以客观事实作为报道的依据,事实的客观性决定了新闻的客观性。第二,对事实的选择,解释和评论必须与客观事实的性质、特征以及发展规律相符合。第三,多数情况下,新闻报道使用的是客观手法,采用的是客观报道形式。新闻的倾向性,指的是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反映客观事
9、实时的立场、态度在新闻中所表现的一种特性。其中,最主要的是政治倾向性。新闻的倾向性同样不能离开事实,离开了事实,倾向性就没有根据。第三节 新闻真实是新闻媒体公信力的前提一、人民群众的信任是新闻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首先,创造了多姿多彩的生活,成为信息源泉。其次,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再次,人民群众作为新闻传播活动的受众,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前提,也是最终落脚点。人民群众的信任始终是新闻媒体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二、新闻真实是评价新闻媒体公信力的首要标准第一,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是媒体通过以新闻报道为主的信息产品表现出来,并获得受众信赖的一种能力。第二,公信力表现为人民群众对新闻媒
10、体的一种信任程度。人民群众越信任,媒体的公信力就越高。3、反对虚假新闻,提高新闻媒体的公信力第 1,虚假新闻导致多年积累的成果毁于一旦,就会被受众抛弃。第 2,公信力收到极大损害,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第 3,败坏了新闻工作者的形象以及党和政府的威信。改进:首先要经常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学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其次,强化新闻职业道德意识,努力提高新闻职业道德水准,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自己的社会责任;再次,不断完善媒体内部的管理制度,健全监督机制,提高有效制约能力。第三章 新闻价值第一节 新闻价值的内涵一、新闻价值的定义新闻价值事实所具有的、能满足社会与公众对新闻需要的要素
11、的总和。新闻价值属于关系范畴,它是指社会与公众对新闻的需求,同事实所具有的要素总和,能够满足这种需求的统一。新闻价值的高低取决于社会与公众对新闻价值要素满足需要的程度的评价。2、新闻价值的一般要素(一)新鲜性:在时间和内容上的“新近”;(二)重要性:事实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和大多数人关注的重要程度,即事实具有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的性质。(三)显著性:事实能够引起大多数人关注的程度(四)接近性:事实在地理上和心理上与受众接近的程度;(五)趣味性:新奇、反常、巧合、感染性、有趣等。3、新闻价值的客观性首先,新闻事实及简直要素是客观的;其次,社会与受众的新闻需要具有客观性;再次,社会与受众对新闻价值的检验
12、是客观的新闻价值存在于客观事实之中,但对新闻价值的认识和判断却是新闻报道者的主观行为。一方面要重视事实中是否包含新闻价值的一般要素;另一方面要认真研究社会与公众的需要,力求做到二者最大程度的融合。第 2 节 新闻价值实现的过程1、新闻价值的发现首先取决于客观存在的事实。其次,取决于新闻工作者的新闻敏感。二、新闻价值的呈现三个步骤:准确判断各种价值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选择恰当的表现形式,制成新闻文本寻求恰当的传播方式,展示新闻文本三、新闻价值的检验新闻价值的实现最终表现为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要,它体现在社会公众对满足程度的评价之中。受众的反应:一是受众和传播者对新闻价值理解的向度完全不同;二是不予选择
13、;三是选择,但是部分地接受;四是不仅选择,且完全接受第 3 节 新闻价值取向1、影响新闻价值取向的因素(1)阶级立场是决定新闻价值取向的根本因素(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新闻价值取向的影响新闻价值取向表面上看是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价值的选择,实际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新闻价值上的反映。(3)新闻政策和新闻宣传价值对新闻价值取向的影响(4)新闻媒体定位对新闻价值取向的影响2、坚持正确的新闻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把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贯穿到日常新闻报道中,形成有
14、利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闻价值取向。第 4 章 新闻事业第 1 节 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一、商品经济的发展催生近代新闻事业新闻事业是一切从事新闻机构及其全部业务活动的总称。新闻事业作为一种社会事业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文化的进步决定了新闻事业发展的水平,而社会和阶级的需要决定了新闻事业的基本属性。二、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文化的进步决定新闻事业发展的水平第一,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文化的进步,制约着新闻事业具体媒体形态和传播手段的发展水平。第二,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文化的进步,决定新闻事业发展的水平,影响着新闻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能动性发挥及其相互关系。3、社会阶级的需要决定新闻事业的
15、基本属性新闻事业是适应一定历史阶段下特定阶级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发展变化,是与资产阶级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经济和政治利益的需要相适应的。正式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实现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需要,催生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新闻事业,并促进了它的不断发展。第 2 节 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功能1、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它产生与一定的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并为这一经济基础服务,成为特定主体不可或缺的信息媒介和舆论工具。2、新闻事业是以传播新闻信息为主要手段,满足人们新闻信息需要的社会文化事业这种基本特征则决定了它的社会属性3、新闻事业是一定
16、阶级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服务社会的舆论工具新闻事业服务于政治,服务于一定的阶级,这是阶级社会新闻事业政治属性的集中体现。无产阶级新闻事业是为适应同资产阶级斗争的需要而产生的。它一出现就成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进行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的有力工具。新闻事业的上述政治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新闻事业作为一种精神生产资料,是由占物质生产资料的统治阶级控制和掌握的。此外,还具有一定的经济属性。这就要求新闻媒体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确保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4、新闻事业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新闻事业可以对社
17、会和受众施加思想和文化影响,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团结一心、共建国家的合力,因此,它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种重要手段。5、新闻事业的基本功能(1)传播信息,报道功能(2)反映舆论,引导舆论(3)服务受众,服务社会第 1,传播知识,普及教育;第二,倡导文明,宣扬道德;第 2,刊登广告,服务生活;第四,提供娱乐,丰富生活。第 3 节 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与任务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形成和发展2、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1)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新闻机构实行的是全民所有制,其资产归全体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国家所有。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也是新闻事业的主人。(2)党、政府和人民的耳
18、目喉舌(3)动员和组织群中国的重要舆论工具3、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任务(1)推动经济发展一是全面准确地宣传党和政府关于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二是积极宣传党和政府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和涉外经济的方针政策三是结合人民群众在经济生活中的各种需要,从群众的角度解读重大经济政策(2)引导人民思想通过新闻报道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引导更多的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3)培育社会风尚(4)促进社会和谐使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第 5 章 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和基本方针第 1 节 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1、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1)新闻工作具有阶级性和党性是一种普遍现
19、象党性是阶级性的集中体现和最高表现形式。党性原则,就是正当在进行阶级斗争时要求所属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新闻工作的党性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现代意义上的新闻事业,是与资产阶级的成长和发展联系在一起的。西方国家的媒体具有阶级性和党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并不是人们强加给它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公开承认自己的党性,只不过公开承认了一个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区别于资本主义新闻事业的显著标志。(2)坚持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几十年的奋斗表明,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牢牢掌握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权,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
20、向,才能组织和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为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国内外的历史经验充分证明,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新闻事业就能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坚强的舆论保证。2、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1)在思想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第 1,完整、准确、生动、科学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即加强理论学习;增强政治敏锐性和坚定性;着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第 2,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报道事实。(2)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第 1,全面准确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第 2,善于运用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宣传党的路
21、线、方针、政策。第 3,及时了解和反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情况。(3)在组织上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第 1,各级各类新闻媒体都要自觉服从党的领导;第 2,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原则;第 3,坚持和完善新闻管理工作制度;第 2 节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服务大局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牢记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牢记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观点;牢固树立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观点;牢固树立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2、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方向第 1,坚定不移地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 2,为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服务;第 3,引导人们正
22、确认识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负责性。3、不断提高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自觉意识第 1,深入宣传大局,不断提高人民群众为大局服务的自觉性;第 2,深入宣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第三,深入宣传四项基本原则;第四,深入宣传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第五,深入宣传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保持稳定。第三节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1、“三贴近”的内涵2、新闻工作坚持“三贴近”的意义“三贴近”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新闻工作的必然要求。“三贴近”是新闻工作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根本途径“三贴近”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党的新闻工作历史经验的总结;3、新闻工作坚
23、持“三贴近”的基本要求(1)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2)立足于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体现社会生活主流和本质 (四)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4)改进工作作风和文风第 3 节 团结稳定鼓劲 正面宣传为主1、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重要意义以正面宣传为主,是由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决定的。否认这些伟大成就,就会挫伤和打击亿万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抓住机遇、战胜挑战,需要新闻工作从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出发,把握主流,切实把全党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引导到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上来。人们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改革的深化促使利益关系更加复杂,敌对势力更加激烈2、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基本要求
24、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动员和鼓舞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从整体来说的,绝不能只说好的,也绝不意味着不能暴露问题,要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实事求是地报道社会主义中国的真实面貌。还应当讲求宣传的艺术性。一方面,要将指导性和可读性有机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努力把增强精品意识和提高宣传质量结合起来。第六章 新闻宣传第 1 节 新闻宣传的内涵、特点及作用1、宣传是一种有目的地影响他人意识和行为的社会传播行动(1)宣传的含义及要素主体、内容、媒体、形式、对象五要素(2)宣传的特点宣传是以说服对象为目的的传播活动;宣传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传播形态的多
25、样性;悬念船主题以不同方式表明其倾向和意见。(3)宣传的重要作用对个人来说,有利于塑造个人形象,有利于与人沟通和被人理解;对国家、政党、社会团体来说,有利于表达和阐明自己的政策和主张,进而使人们接受这些观点并为之行动。(4)西方国家主流语境中对宣传的曲解2、新闻宣传是通过消息报道和评述事实进行的宣传(1)新闻宣传与宣传的区别新闻宣传是形式多样的宣传中的一种。力图以报道新闻而收宣传之效,常采用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两种形式。新闻宣传包含在广义宣传之中,具备广义宣传的一部分特质,属于社会传播活动,旨在影响他人的意识和行为。(2)新闻宣传的特点新闻宣传同样强调恪守真实性原则。新闻原则要以新闻事实作为报道
26、依据,所作报道要完全符合新闻事实的实际情况。新闻宣传要求所报道的事实具有很强的时效性。3、新闻宣传是一定阶级、政党和社会组织实现自身利益的手段第 2 节 我国新闻宣传的基本理念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植于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践(1)马克思主义是我国为新闻宣传的根本指导思想(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新闻宣传的立足点第 1,正确认识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 2,注重把握新情况;第三,立足于人民实践二、新闻宣传的主要使命是动员和组织群众第一,迅速、广泛地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群众中去,并变为群众,的实际行动;第二,广泛反映群众的思想、意见、要求和呼声;第三,及时传播国际国内的各种
27、信息,直接影响群众的思想和行为三、新闻宣传要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依据党的路线和方针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了对形势、对大局的正确把握,体现了党组织的集体智慧和执政水平。第 3 节 新闻宣传要善于谋求动机与效果的统一1、新闻宣传效果要以人民群众是否接受和满意作为检验的标准受众之所以需要新闻,一方面是为了从中获取真实、准确的信息,达到获知的目的;另一方面,是为了获取对自己有利、有用的信息,达到益己的目的。新闻宣传的实际价值和现实意义,在于它能为受众所接受。要达到新闻宣传的目的和效果,要牢固确立受众意识,形成亲和力。2、新闻宣传要讲求艺术、端正文风(1)兼顾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既提供满足受众
28、需要的最新新闻信息,又宣传符合报道者意图的观点和主张。兼顾二者价值,关键在于对新闻事实材料的选择。(2)善于用事实说话(3)要善于董群众容易理解的角度说话3、新闻宣传要力戒虚夸,防止片面性要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去观察、分析和报道事物,从事实的整体出发 ,辩证地、历史地描述事物,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全貌。历史地描述事实,就是要发展的眼光看待新近发生的事物。还要求新闻工作者有宏观意识和大局观念,做统筹考虑和整体安排。善于从不同角度、侧面,全方位、立体式地去反映事物。新闻宣传中的“度”,是情和理的统一,也是质和量的统一。第 4 节 对外新闻宣传一、对外新闻宣传的地位是对外宣传的重
29、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国家安全、提高中国的国家话语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形象与国际地位、改善国际舆论环境、增进与别国的相互了解等方面有重要作用。2、我国对外新闻宣传的基本任务(1)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主张 (二)展示国家形象,提升国际地位(2)有针对性地开展国际舆论斗争 (四)增进了解,消除误解3、我国对外新闻宣传的基本要求(1)坚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 (二)坚持以我为主,用事实说话(2)有的放矢,讲究实效 (四)努力掌握主动权,话语权(4)讲求传播艺术 (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第七章 新闻舆论导向第 1 节 新闻舆论的内涵和特征1、新闻舆论的内涵舆论是社会生活中对某一事态所持的意见和
30、看法。新闻舆论通过新闻手段来反映和表达公众意见,是一种特定的舆论存在形态和表现形式。新闻舆论的三个基本要素:公众、最新事态、媒体表达2、新闻舆论产生的条件和形成的过程条件:具备诱发新闻舆论的新闻事件。具备有利于媒体表达舆情的社会环境。具备有助于舆论传播的新闻媒体阶段:酝酿阶段、形成阶段、产生效应阶段3、新闻舆论的基本特征 现实性新闻舆论反映对象的时新性和传播效果的现实指导作用 导向性新闻舆论的导向作用 影响力新闻舆论对公众精神和道义上的感染力与感召力第 2 节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1、坚持正确舆论的重大意义新闻媒体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反映、表达和引导舆论。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关系党和人民的福和祸坚持正确
31、舆论导向是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2、政治导向是新闻舆论导向的核心舆论导向最根本、最重要的导向是政治导向;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要把理论导向放在首位大力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能忽视其他方面的导向,如文化导向、生活导向等。3、做好重大主题宣传 善于把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具体的新闻媒体报道 善于策划重大主题宣传 善于整合新闻媒体的资源,充分发挥各种新闻媒体的优势 善于运用新闻报道的各种表现方法和形式,大处着眼,小处着笔4、做好典型宣传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激励、引导作用,市新闻舆论引导的
32、一种重要手段需注意:一要真实、可信;二是深入挖掘;三是不断创新宣传方式5、积极引导社会舆论(1)对社会热点的引导新闻聚焦热点,热点产生效应。面对热点,媒体不能回避,而要做到政治坚定、头脑清晰、正确分析,积极引导。(2)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引导要坚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6、积极引导网上舆论一是对网上具有倾向性的、处于萌芽状态的问题应及早主动地进行引导。二是加强正面引导,唱响网上主旋律三是着力增强网上正面引导的亲和力、感染力。第 3 节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1、新形势下舆论引导的新特点传媒体制的变革给舆论引导工作带来了影响利益格局的调整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增大了舆论引导的难度信息传
33、播技术的发展和受众需求的多样化改变了舆论引导的格局统筹国内国际宣传两个大局的要求,使得舆论引导工作更为复杂艰巨。2、增强新闻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坚持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2)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 及时反映重大决策部署方面的舆情 及时反映突发事件方面的舆情 及时反映社会热点方面的舆情(三)把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和加强改进舆论监督统一起来3、增强新闻舆论引导的吸引力和凝聚力(1)增强舆论引导的权威性严格遵守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客观地、实事求是地报道真相,以情动人,以理服人,避免空洞说教,不能以势压人,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深刻的分析、公正的评论来提高权威性。(2)
34、增强舆论引导的时效性(3)提高舆论引导的艺术性坚持新闻作品深刻的思想性,和精湛的艺术技巧的统一。不断改进文风 不断丰富报道方式,创新报道方法4、建立健全舆论引导工作的新格局和新机制 健全新闻宣传管理部门的领导机制 健全政府发言人制度和与之配套的新闻发布制度 以主流媒体为主力军,唱响主旋律,把握舆论主导权 建立报网互动机制,依法管理网站 强化舆情监测分析机制第八章 新闻舆论监督第一节 新闻舆论监督的含义、功能和作用一、舆论监督的含义广义:公民通过各种公开形式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的行为狭义:新闻舆论监督,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的特征:公开性:新闻舆论监督正是
35、通过新闻媒体的公开传播的特性,达到公共监督和社会制约的目标群众性:新闻舆论监督的力量来自群众,是直接诉诸人民群众而形成的舆论力量广泛性:社会会各阶层都可以参与,监督对象广泛、监督的影响广泛及时性:新闻报道即使、信息反馈及时、重塑形象及时二、新闻舆论监督的功能监测功能:监测社会环境 约束功能警示功能 反馈功能3新闻舆论监督的地位和作用(1)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具体体现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监督权是人民行使社会主义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2)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途径第 1,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动力。第 2,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
36、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第 3,新闻舆论监督是推进党和政府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途径第 4,新闻舆论监督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第 5,新闻舆论监督的开展,本身就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教育和群众自我教育(3)新闻舆论监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4)重视新闻舆论监督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良传统第 2 节 新闻舆论监督的主体、客体和任务1、新闻舆论监督的主体主体是人民群众。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新闻媒体是舆论监督的重要载体,是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2、新闻舆论监督的客体主要对象是公共权力、公共事务和公共人物。其中,党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37、是新闻舆论监督的重点对象。但并不意味着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方面享有特权,媒体与监督对象的法律地位和关系是完全平等的。媒体有监督的权利,监督对象有进行解释和答辩的权利,甚至批评和诉讼的权利3、新闻舆论监督的任务 对党和政府方针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 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 对党纪、政纪执行情况的监督 对侵害人民群众利益行为的监督 对社会丑恶现象、不道德行为和不良社会风气的监督第 3 节 新闻舆论监督的原则和方法1、新闻舆论监督的原则(1)准确监督:反映事实,用事实说话,使别人心服口服(2)科学监督:以科学的精神、态度、方法开展新闻监督;“适时、适量、适度”,把握时机、讲究策略、统筹平衡、注重效果(3)依
38、法监督: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严格依法办事(4)建设性监督:坚持重在建设,站在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立场上,以改进工作、解决问题为目的2、新闻舆论监督的方法(1)批评和表扬相结合 (二)点名批评和不点名批评相结合(三)反映群众意见,引导群众参与 (四)既要适时,也要适度(五)依靠党的领导,争取被监督部门上级党委的支持(六)公开批评和“内参”相结合 (七)争取执法部门的配合第 4 节 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责任1、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坚守新闻媒体应尽的社会责任,不能为了单位和个人的私利开展新闻舆论监督,也不能因为单位和个人的私利而放弃新闻舆论监督。始终执行保密规定,不得泄露国家机密。2、遵守纪律和法律
39、,恪守新闻道德严格按照法律、政策办事,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履行社会责任。法律界限主要是尊重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维护司法尊严。司法不能侵入新闻传播合法的自由空间,同样,新闻传播也不能代行法律的职责。3、接受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新闻媒体也要对其进行监督和制约,以防止舆论监督的失范和滥用,监督者也要受监督。第 9 章 新闻出版自由第 1 节 新闻出版自由的提出及其历史发展1、新闻出版自由的基本含义出版自由是公民在法律范围内,享有创办印刷媒体或电子媒体并通过它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发表意见、交流信息的权利 2、新闻出版自由的发展过程(略)第 2 节 新闻出版自由的具体性和相对性1、新闻出版自由的具体性
40、第一,新闻出版自由是具体的阶级的自由第二,新闻出版自由的内容是具体的第三,新闻出版自由总是处于特定的时空幻境之中,其实现程度与具体的历史条件紧密相连。2、新闻出版自由的相对性第 1,新闻出版自由受到宪法和法律的制约;第 2,新闻出版自由受到国家利益的制约第 3,新闻出版自由受到社会伦理道德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制约第 3 节 两种社会制度下的新闻的出版自由1、资本主义新闻出版自由的实质(1)资本主义新闻出版自由是资产阶级垄断财团充分享有的权利第 1,新闻媒体的创办和运行需要巨额资金第二,垄断财团和广告公司的大老板凭借充足的财力控制新闻媒体,并利用新闻媒体发表意见、传递信息。第三,新闻媒体编辑部的编
41、辑方针和对重大事件的报道,都摆脱不了垄断资本的控制和影响。(二)资本主义新闻出版自由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资产阶级主流媒体的批评虽然以民意代表的批评方式出现,但实质上代表的却是新闻媒体幕后老板们的观点。其次,这些批评不管如何尖锐,都不可能触动资本主义的根本制度。最后,这些批评是资产阶级调节内部之间关系的一种手段(三)资本主义新闻出版自由是西方某些发达国家利用新闻媒体干涉其他国家内政的重要工具2、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的性质和特点(1)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的性质第 1,是最广大人民共同享有的自由第 2,是社会主义民主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第 3,以剥夺敌对阶级和敌对势力的新闻出
42、版自由为前提(2)我国社会注意新闻出版自由的 特点第 1,摆脱了资本的奴役第 2,强调充分自由和正确导向的统一一方面要看到人民不同的意见,舆论多元化;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人民群众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取得一致的认识。第 3,坚持民主和法治、自由和纪律的统一3、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离不开整个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科教兴国反对停滞不前、故步自封;也反对盲目超前、不顾实际的观点。第 10 章 新闻法治第 1 节 新闻法治的内涵1、新闻法治的含义新闻法治就是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制度和管理体系,调整新闻传播活动中各种权利义务关系的状
43、态和手段。第 1,新闻法治首先要保障和实现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第 2,新闻法治的法律基础施宪法指导下建立的法制法规体系,这些法律法规应得到很好的执行。第 3,新闻法治的实现是国家权力机关通过各种新闻主体权利、义务的具体调整而形成的。2、新闻法治的法律依据(1)宪法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法律,是其他一切法律的基础和前提,具有最高权威和最高的法律效力。(2)法律:法律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司法机关执行的社会行为规则。(3)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指国家行政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4)地方性法规(5)行政规章:行政规章分为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两种(6)其他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
44、;国际条约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命令、重要文件等第 2 节 新闻传播活动主体的权利与义务1、公民、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权利(1)新闻工作者的采访权与公民的知情权1.新闻工作者的采访权是公民知情权的手段2.采访权是言论自由的应有之义3.采访权是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权利(二)新闻媒体的报道权与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新闻工作者除了作为公民拥有这种权利之外,从社会职业角度看,这种权力体现在新闻信息传播系统中,这就是新闻媒体的报道权。(三)公民、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权与政府的信息公开义务(四)新闻作品的著作权除了时事新闻外,其他所有的新闻作品都享有著作权,分为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2、公民、新闻媒
45、体和新闻工作者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义务(1)新闻报道不得危害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1.禁止危害国家安全 2.禁止泄露国家机密(二)新闻报道不得危害社会公共利益(三)新闻报道不得妨碍司法公正和司法程序在法庭审理案件中,媒体不得进行所谓媒介审判,不得泄露国家机密、商业机密和当事人的隐私,不得发表有悖于相关法律、法规的新闻报道和言论。第 3 节 依法规范新闻传播行为1、规范新闻管理者的管理行为(1)新闻管理行为以宪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为准绳(2)新闻管理行为以有利于新闻媒体正常发挥其功能为原则(3)新闻管理行为以有效发挥调控作用为标尺(4)新闻管理行为以有利于媒体健康发展为目标2、保护被报道者及受众的合法权益
46、(1)新闻侵害采访对象的名誉权(公民和法人名誉权)(2)新闻报道侵害被采访对象的隐私权划清一般公民与政治人物的界限;划清普通公民与社会知名人士的界限;划清普通人在正常与特殊两种不同情况下的不同隐私范围(3)新闻侵害采访对象的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和以营利为目的(4)新闻侵害报道对象的债权和其他权利第 4 节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法制建设1、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法治建设(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法治的基本特征坚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2)充实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法制内容2、增强新闻传播中的守法意识新闻工作者要防止在新闻采访活动中
47、侵害他人的和权益,需要学法、懂法、守法、增强守法意识,并善于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要在法律和道德的双重制约下进行采访活动。增强新闻写作中记者的自觉守法意识;增强新闻编排工作中编辑的自觉守法意识第 11 章 新闻事业管理第 1 节 新闻事业管理的内涵及意义1、新闻事业管理的含义(1)新闻事业管理的界定一是由党和政府的新闻主管部门、机构以及相关团体,依据法律法规、政策纪律、道德规范,从外部对新闻事业所进行的管理;二是各新闻媒体管理层对本媒体的内部管理。(2)新闻事业管理的对象一是新闻产品、二是新闻工作者的新闻传播活动、三是从新闻媒体中剥离出来单独经营的部分。2、世界各国加强新闻事业管理的通行做法政府
48、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管理、行业内部管理3、我国新闻事业管理的意义第 1,加强新闻事业管理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有力保障;第 2,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的需要;第 3,有利于保护媒体之间的有序竞争;第 4,有利于保障和维护新闻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以及职业准则。第 2 节 我国新闻事业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1、我国新闻事业管理的基本原则(1)坚持党管媒体:党管媒体领导班子的配备;当官各类媒体的舆论导向;党管新闻队伍的建设;党管新闻事业的发展;(2)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3)坚持依法管理; (四)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五)坚持群众参与管理2、我国新闻事业管理的主要内容(1)
49、新闻事业宏观管理的基本内容舆论导向管理最为核心和最重要媒体领导班子和新闻队伍管理; 媒体布局与规模结构管理;法制建设和监管执法管理; 产业政策制定与产业政策调整管理;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与新闻资源配置管理; 与新闻事业密切相关领域管理;(2)新闻事业微观管理的主要内容新闻业务管理媒体经营管理:报纸发行管理;广播电视节目推广管理;通讯社的稿件营销管理;媒体广告的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3)实现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的协调统一3、加强互联网建设与管理一是深刻认识互联网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二是积极利用,大力发展; 三是科学管理,为我利用第 3 节 我国新闻事业管理的体制机制及管理特点1、我国的新闻事业管理体系党委政治领导,政府依法管理,行业规范协调;单位自我约束2、我国的新闻事业管理体制(一)舆情分析机制 (二)调研引导机制(三)调控统筹机制:统筹和协调新闻媒体与政府及其发言人之间的观念西,确保新闻媒体获得重要信息的渠道始终畅通。 (4)协调互动机制新闻事业管理部门和新闻媒体之间的协调互动,以及与有关部门之间的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