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养蚕实践活动方案.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868740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蚕实践活动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养蚕实践活动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养蚕实践活动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养蚕实践活动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养蚕实践活动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养蚕实践活动整体方案陕西省柞水县下梁镇中心校 周发宏活动设计背景:“养蚕”是一项既能激 发学生创造兴趣,涉及科学知 识领域宽,又易于学生动手操作,调动家庭亲情的教育活动。选择养蚕为学生体验活动考虑到养蚕活动的可操作性强。首先,现在的四年级学生未养过蚕,他们对于养蚕感觉新鲜、好奇,认可率很高,很喜欢这项科学活动,能积极主动投入其中。其次,与其它类活动比较,养蚕有着场地、设施硬件要求不高,技术要领容易把握,能较快大范围普及等特点,每个孩子都有参与的机会。选择养蚕作为学生体验活动还考虑到蚕儿虽小,但在养育过程中需要学习的科技知识却相当丰富。养育的一个多月里,学生可以了解生命丰富的形态变化,了解形态变

2、化中丰富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开动脑筋,大胆尝试,获得教益。同时,养蚕过程还可以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 养育 ”对于一个生命成 长的意义,能 够由物及人产生爱与奉献的联想,达到引人向善的目的。因此,感悟生命的神奇伟大,享受成功的喜悦与快乐,还可以在体验养蚕酸甜苦辣中发现人生真谛,学会关爱,学会合作,学会负责,学会生活。孩子们收获的决不仅是蚕宝宝形态变化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了亲近与珍爱生命的情感、认真与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持之以恒的毅力。活动设计目标:1、为儿童提供亲历科学、体验科学的实践机会,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情感,细心呵护他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2、儿童在对蚕宝宝养护的过程

3、中培养亲近生命的意识,了解生命的变化,感受生命的神气,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3、引导儿童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树立创新精神,培养科学探究能力。4、增强儿童动手能力。让儿童学会运用简单测量工具对物体定量观察、采集数据、简单记录,学会用各种感官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特征,学会较长时间观察、记录生物生长与变化,学会通过语言、图 画和文字对生物生长期的变化进行描述比较。5、培养合作精神。在学校、家庭的教育合作中,培养起适宜儿童成长发展的团结合作氛围。6、感受中华文化。引导儿童在养蚕活动中增进对于中国养蚕抽丝历史对人类服饰贡献的了解,感受中华古蚕桑文化的灿烂。活动过程:第一阶段,养蚕前的准备

4、工作(小组合作)蚕是一种娇弱的动物,对环境(温度、湿度、食物的鲜洁程度、蚕房的清洁)都有较高的要求。为了使学生能正确地对蚕进行饲养和管理,老师可以利用科学课和活动课时间,对养蚕的一些基本知识进行指导。1、了解蚕的生活环境。2、知道蚕是从哪来的?3、蚕靠吃什么长大的?4、开展“我为蚕宝宝安家” 的小活动。5、制作养蚕箱,并在组内展示,评出蚕宝宝的最佳“安乐窝” 。第二阶段,孵化阶段(小组合作)过程与方法:1、能够观察、描述蚕卵的外形和颜色。2、能够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达,交流关于蚁蚕的观察结果。知识与技能:1、知道卵是蚕生命的开始。2、知道蚕卵能孵出蚁蚕,能观察卵和蚁蚕的外形特征,并把它画下来。3、

5、会喂养蚁蚕的外形特征,并把它画下来。情感、态度与价值感:1、愿意和同伴合作与交流。2、珍爱小动物,主动接近小动物,不伤害小动物。3、充分体验养蚕所带来的乐趣。重点:观察卵和蚁蚕的外形特征,并把它画下来。难点:测量蚁蚕的长度。1、确定蚕卵的来源方式:学生带来后共享,为高质量地养蚕,严格控制养蚕的数量,人均 5-10 条。2、学生讨论孵化的时间与方法,让有经验的学生给其他学生做介绍。3、全班集体讨论孵化时需注意的问题,比如温度、时间、所放地方等。4、交流总结出养蚕的注意要点,让学生熟记于心。第三阶段,精心饲养,记录生长情况阶段(小组合作)过程与方法:1、学会养蚕。2、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

6、和变化。3、能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述,交流观察结果。4 能够自主的探究关于蚕的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科学知识:知道卵、幼虫、蛹、蛾是蚕一生的四个变态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感受生命的神奇和伟大。2、更加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重点:知道卵、幼虫、蛹、蛾是蚕一生的四个变态过程。难点: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精心喂养蚕宝宝,要经常聚在一起交流养蚕经验:蚕沙要天天清理;蚕对卫生的要求很高,脏手不能触摸它;蚕吃了带水的桑叶会生病蚕最好的食物是桑树叶。桑树是一种落叶乔本,叶卵形,边缘有锯齿(出示 标本) ,叶片比 较光滑。在喂蚕时,一定要确认是桑叶的,才能给小蚕吃。如果找不到桑叶

7、不要紧,莴笋叶也可以养蚕。吃莴笋叶的蚕虽然身体不那样白,但一样生长发育,能吐丝结茧变蛹化蛾,并产卵繁殖后代。有人做过实验。蚕小时候用莴笋叶喂,最后一段时间用桑叶喂,效果很好。无论用桑叶还是莴笋叶喂蚕,叶子都要洗净擦干。不要用变黄腐败的叶喂蚕。为使富余的叶不至于很快萎蔫。可以把它装入塑料袋内扎紧袋口,放在阴凉处,可保鲜好几天。给蚕喂叶,每天至少 4 次,清早、中午、下午、晚上。每次量要适当,以免造成浪费。但晚上要多放些叶子,因为蚕整夜都在吃桑叶。小蚕要用嫩叶喂,叶不一定切碎。给小蚕换叶时,可以直接把新叶盖在旧叶上。等小蚕都爬到新叶上,就把新叶拿开放在一边,再检查旧叶上是否还剩有蚕。这样可减少蚕的

8、伤亡和丢失,同时也便于清除残叶和蚕粪,蚕盒要保持清洁,及时消除残叶和蚕粪,特别是用莴笋叶养蚕更要注意这个问题。如发现病蚕,要赶快拿开,以免其他蚕被传染。病蚕一般食欲不振,身子发僵发硬,或没有精神,身体渐渐发软,流出臭水等。注意不要在养蚕的房里喷洒杀虫剂、这样会伤害蚕。蚕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它的表皮不能随着身体长大而长大,当蚕的身体长大受到限制时,就要脱皮。蚕脱皮时不吃不动,好像睡眠,经一日左右。新皮形成。蚕又开始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会积累不少养蚕经验,养蚕进入平稳期。再加上孩子们天天要和蚕亲密接触,将会建立深厚的感情。此阶段教师要引导孩子去观察、去发现、去探究,无疑是趁热打铁。在教师的刻意引导下

9、,孩子们仔仔细细观察蚕宝宝,兴致勃勃写观察日记,遇到问题翻书、上网查资料,精心制作做知识卡片。1、填好生长记录表 生长天数 食量 身体长度 身体大约重量 有无异常情况5 1015302、写好生长日记, (最好配有相应的蚕的照片),记录养蚕的心得体验,心情变化等(3-5)天写一篇。3、查阅各种资料,制作成小卡片等,积累养蚕的相关知识。4、实践课时学生带出蚕,比比谁的蚕大,举行“看看谁的大” 评比小活动,相互交流养蚕经验。分析:假如,养蚕小组的活动只是停留在“养” 的层面上,那就极大地浪费了教育资源。此时教师起着关键作用,教师的暗示、引导、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将活动引向纵深,优化活动过程,多层次,多

10、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第四阶段,我们来抽丝(集体活动)知识与技能:1、知道真丝织物与蚕丝的关系。2、知道抽丝的简单步骤。3、知道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悠久。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到抽丝成功的乐趣。重点:抽丝和测量蚕丝的长度。难点:找准蚕丝的头。1、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历史悠久,传说是嫘祖在五千年前就教会人们养蚕抽丝了,被后人尊为蚕神;我国的蚕丝业通过“丝绸之路” 传播到了世界各地;美丽的丝织品是用蚕丝织成的。那你们知道如何进行抽丝吗?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抽丝活动。材料的准备:每组 一个浸泡在开水中已近 10 分钟的蚕茧、水中滴了一些颜料、一个用硬纸板做成的纸筒。操作要求:先用铅 笔钩住蚕茧外表的浮丝,转动后找出丝头;将丝头缠绕在纸筒上;转动纸筒即可抽丝。操作分工:大家轮 流抽丝,每人每次一分钟,其他同学帮着记时及记抽丝的圈数,最后算出总的用时及缠绕的圈数,得出一个茧丝的长度。3.学生分组活动,汇报交流。第五阶段:总结、评比、交流阶段(集体活动)当蚕宝宝完成了它的整个生长发育周期后,组织 “我与蚕宝宝共同成长”成果展 评。1、学生对自己的活动成果(观察记录、摄影作品、征文、标本)进行整理,集合成册。2、进行班内交流和评比活动。3、对所选出的优秀作品在校园内的科学角进行了集中展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解决方案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