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丰都县三建乡中心学校“先锋杯”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成形度”专题赛课活动方案为积极响应中市县总工会“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 劳动竞赛号召,深入贯彻落实丰都县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20 年、 丰都中小学课改行动计划和丰都县中小学“先锋 杯” 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成形度” 专题赛课 活动方案 的要求,突出“创新理念,提质增效”主题,结合我校实际,决定在我校中小学部全面开展“先锋杯”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成形度”专题赛课活动。一、活动目的深入推进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积极引导学校和教师改变教育教学方式,切实 加强中小学“ 高效课堂”学习小组合作建设,全面提高中小学学生自
2、主、合作、探究学习 的兴趣、信心和能力,锻炼和培养一大批中小学课改知名教师和骨干教师,努力打造新学校新起色。 二、活动主题创新理念,提质增效。三、活动口号建构高效课堂,争做课改先锋。四、赛课内容即参赛对象内容:中小学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成形度” 专题 参赛对象:79 年级学科教师,小学 36 年级学科教师(包括跨年级跨学科)在本校本班开展学科随堂课初赛,确定初赛一、二、三等获奖教师,并推荐初中、小学参赛各学科第一名参加复赛。 五、组织分工组长:曾宪革(中心学校校长)2副组长:白将军(中心学校教导主任)、皮永红(中心学校教科室主任)成员:校委会人员、各学科组长、年级组长下设课改领导小组办公室,
3、由向彦桥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课改日常工作。组 委会负责统一组织、领导、 监督整个 赛课活动。六、活动安排第一阶段:培训阶段(2011 年 9 月 5 日15 日)1、开展学习讨论活动。组织行政人员、学科组长、年级组长及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昌乐二中 271 高效课堂经验,切实转变思想观念。通过统一组织学、网上学、书 面学、看 录 像学等多种学习方式,准确把握昌乐二中经验的实质,深刻领会“271 高效课 堂” 的内涵,掌握 “小组合作学习” 的操作流程。2、新教师培训()学习“ 课改”的有关材料;()学习学校常规管理制度。第二阶段:指导推广阶段(2011 年 9 月-2011 年 11 月)(一)
4、主要任务:广泛开展“小 组合作学 习” 课堂教学模式的实 践研究。组织开展研讨课、示范课活动,在规定的范围内全面推开,使全体教师掌握运用“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逐步构建起各学科“小组合作学 习” 的教学模式。(二)具体操作过程:1、组织开展各学科“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示范研讨课活动,并及时评课。2、不定期的进行推门听课,及时反馈,及 时交流。3、及时发布有关“ 课改”的情况通报,对存在的问题只通报,不考核。第三阶段:赛课实施阶段(2011 年 11 月-12 月)(一)主要任务:31、开展课堂教学比赛活动,进一步深化对 271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使践行“小组 合作学习 ”的教
5、学模式成为全体教 师的自觉行为。2、组织召开现场会和经验交流会,各年级组进行研讨交流,学习推广,进一步探索“ 小组合作学 习” 的教学模式,将 课改工作引向深入。(二)具体操作过程:1、开展“先锋杯”高效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成形度” 专题赛课活动。(活动日程附后)2、加大不定期推门听课的力度。3、落实“课改”的各项要求,对存在问题,依据相关要求予以改进。第四阶段: 总结反思阶段(2011 年 12 月2012 年 1 月 )全面反思学习推广工作,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制定完善实施高效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模式的 计划。持续推广三到五年,形成既体现昌乐二中 271 模式又
6、符合我校实际的教学模式。五、保证措施1、加强学习,深刻把握要把学习作为推广昌乐二中经验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多形式、多途径全面学、反复学、扎实学,做到 总体把握,深刻领会,灵活运用。通 过学习反思,要找出自身与管理上的差距,明确努力的方向,掌握高效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为实施教学做好充分准备。2、强化研究,融合 创新一要研究高效课堂“小 组合作学习” 的思想内涵及 实施策略,使广大教师尽快“ 入格”;二要研究 结合学校实际,整合 创新,创造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经验,使教师 尽快“ 出格” ;三要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反思、讨4论交流,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课题研
7、究的方式,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集中攻关;四要研究集体备课的方式,昌乐经验促使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集体备课的内容、重点及形式相应发生重大变化,要积极开展对集体备课的研究,提高集体备课效益;五要研究课堂教学评价,昌乐经验导致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的改革,要以科学的评价促进昌乐教学模式的深入实施,努力形成“以学定教”的评价观。3、培植典型,示范带动要按照面向全体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原则,在全面推开的同时着力培养一批典型,及时总结推广他们的成功经验,为其他教师提供直观直接、便捷有效的学习途径,推动课改工作的深入开展。4、落实责任,健全制度学校行政人员是“课改 ”工作的主要责任人,主要
8、负责学校“课改” 工作的组织、管理和指导;学科组长、带头人是落实高效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直接责任人、具体实施者。各级相关人员要根据自己的职责,进一步明确所担负的具体任务,细化工作措施,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阶段的每一项工作。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进一步完善常规管理,研究制定相应措施,狠抓落实;要加强工作调度,及时总结,及时改进,确保“ 课改”工作健康持续发展。六、活动设奖原则上以参加人数的三分之一以内设一、二、三等奖(参赛人数的 10%)。七、活动日程安排中学英语组:白将军 罗岚枫 江正伟 李力中学语文组:黄勇 黄英玲 况颜 廖桂珍 王兴奎 张涛5中学数学组:陈军 陈鹏 隆平 亓朝霞
9、石传利 陈永才中学政治组:陈邻郦 王希 谭雪霞 杨晓慧中学历史组:廖玉容 曾宪革 皮永红中学地理组:余桂兰、龚桂华中学物理组:李文孝 熊祥林中学化学组:廖金梅中学生物组:兰侠 向启尧小学语文组:秦淑玉 文幸 向娟 朱子清 江美 曾珍小学数学组:代江蓉 毛应普 李代数 向彦桥 彭海明 罗吉琼小学品德与社会组:黄平 向兰艳小学科学组:李亚红时间安排:2011 年 11 月 7 日:上午中学政治组 4 人,小学品德与社会组 2 人2011 年 11 月 8 日:上午中学英语组 2 人,小学语文组 3 人,晚上物理组 2 人2011 年 11 月 9 日:上午中学英语组 2 人,小学数学组 3 人,晚
10、上生物组 2 人2011 年 11 月 14 日:上午中学数学组 3 人,小学科学组 1 人,晚上中学历史组 2 人2011 年 11 月 15 日:上午中学语文组 3 人,小学数学组 3 人,晚上化学组 1 人2011 年 11 月 16 日:上午中学数学组 3 人,小学语文组 3 人,晚上地理组 2 人2011 年 11 月 17 日:上午中学语文组 3 人,晚上历史组 1 人丰都县三建乡中心学校2010 年 10 月附件:1、学科牵头人2、小组学习评价量表3、学校课改工作考核量表6附件 1:赛课活动学科负责牵头单位、负责牵头人,事务联络员负责牵头单位 负责牵头人,事务联络员 办公 手机
11、电子信箱教科所,进修校 夏德权、王 洲、向明权,孙华智教科所,进修校 彭 茜、张小华、谢盛勇,曾俊涛 中学生物专委会 李永田,廖超 64596008 13996800158 中学历史专委会 向明权,刘军 64596017 15826261197 中学语文专委会 王 洲,张林 64596018 13896663266 中学数学专委会 秦国云,李韦力 64596019 15826221851 中学地理专委会 唐旨平,卢建 64596020 13330386303 中学英语专委会 余天宇,曾俊涛 64596021 13896789790 中学化学专委会 潘仕斌,李涌泉 64596023 138965
12、21585 中学政治专委会 孙 建,胡小华 64596031 13658288456 中学物理专委会 周根廷,田社 64596032 13012304436 小学科学专委会 陈世勇,孙华智 64596015 13896700088 小学数学专委会 谢盛勇,秦伟 64596006 15826298899 小学品社专委会 杨 政,彭伟 64596007 13896737808 小学语文专委会 张小华,杨德瑜 64596036 13896578066 另外:教育工会、 教育学会、电化教育学会负责牵头人及联络 方式:周东川 ,罗明仁 , 李永清 7附件 2: 小组学习评价量表评价人: 学 校 班级 时
13、间 总分指 标 权重 指 标 描 述 过程记载 得分小组文化成形度101、小组名称、组徽、口号有创意,个个精神抖擞、团结协作,全部身心投入学习。2、小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强,能组织成员认真开展学习活 动,有序转换学习环节。安排记录 、检查人员对每天、每 课、每人的学习状况进行记录和评分。3、各成员预习、自学有用双色笔批注、勾画、 记录的习惯,对个人、组内未解决的问题能自觉进行筛选、 汇总并记录在问题 、难题、 错题“三题 本”,积极寻找 应对措施和办法。小组自学成形度201、学生对学习目标清楚,能围绕目标展开充分预习、自学,不会的问题用红笔勾画出来,重点 语句、符号用 蓝黑色笔勾画。2、预习、自
14、习时必须要进行限时、分层题目当堂训练,及时暴露和发现问题。3、一对一或 A-B-C 间或组内讨论、反 馈预习、自 习、训练解决不了的问题。4、组长要控制小组讨论的内容、节奏和效率,组织有序,突出重点,安排人员汇总反馈解决不了的问题,争取得到教师的点拨与矫正。小组合作成形度201、小组长要关注成员发展差异和 预习、自 习、训练效果,力争小组内人人当堂训练通过率要达 80%以上2、调整组内对学、群学和讨论、探究的状态和方式,努力在“分工、自学、讨论、整合”环节中完成学习目标,形成属于 组内集体合作学习成果,力求在更高目 标达成中获得信心与喜悦。3、小组能迅速做好集体学习成果的展示准 备,合理的确定
15、展示人选和方式,并梳理、反馈仍然解决不了的 问题。小组展示成形度151、个人以小组名义提前准备 好,展示要分 类、脱稿,有 规范的起始性语句,突显关键词关键 点,板 书分栏设计并书写规范。2、展示做到言之有声、有物、有序、有理,为点拨提升打基础。非展示小组进行质疑与评价。3、学科班长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评价、公布各组表现得分,提出有进一步思考价值的问题进行拓展。学科组长代表小 组对老师教学进行点评。学生当堂过关351、教师设计、布置、指导学生预习、自 习内容目标和限时训练题目要紧扣达成目标,明确学法、注重层次。2、教师始终围绕一个核心目 标和两个基本目标,点 拨释 疑、指导矫正学生讨论和展示解决不了的问题。点 拨的问题应是 经老师进一步“再备课深加工” 的疑难反馈问题,并讲深讲透,力争学生过关率要达到 100%。3、教师对小组展示应即时精要指 导、 评价,对不正确的给于矫正,对模糊的加以阐明,对有争议的给出明确结论或处理办 法。4、教师从效果出发、紧扣目标进行分类归纳总结与提升,注重基本概念、规律和方法认知过 程,注重指 导学法、总结规律。5、教师特别注意发现、点评、表扬最佳或不错的 B、C 类小组和学生,激发兴趣、鼓舞信心、不断取得新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