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农村劳动力流动.ppt

上传人:11xg27ws 文档编号:5864657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60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劳动力流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农村劳动力流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农村劳动力流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农村劳动力流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农村劳动力流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 小组成员: 石 侃 刘元敏,一、课题基本概念和内容 二、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三、我们研究的问题 四、我们的研究思路,一、课题的基本概念和内容,1.1人口流动的定义 1.2人口流动的历史阶段 1.3研究的主要方向,1.1人口流动的定义,在中国,对于迁移现象有两种说法:“人口迁移”,“人口流动”。 这与传统的统计定义有关,及传统上有把户籍变动的居住地变化叫做“迁移”,而把没有户籍变动的居住地变化叫做“流动”。 20世纪80年代以来,没有户籍变动的劳动力流动现象越来越普遍,因此,一般认为迁移与流动的概念是相同的,主要都是指人口为寻找新的就业机会而跨地区移动。 杨云彦:中国人口迁移的

2、规模测算与强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1.2人口流动的历史阶段,改革开放前,国家严格控制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改革开放前,农业劳动力迁移十分缓慢。由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劳动力流动受到政府部门的严格管制。国家实行了严格的城乡户籍制度。城市各单位一律不得私自从农村招工。大量劳动力聚集农村,由于实行集体耕作,农业剩余劳动力都隐藏起来了。,改革开放后,流量递增的农村劳动力转移(1)19781983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萌芽1978年开始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一直隐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日益显现。于是,一些农业剩余劳动力试图离开土地。但是,国家对农村劳动力进城的限制并没有放

3、松,少量劳动力以“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形式转移到社队企业和乡镇企业企业。 (2)19841992年农村劳动力快速转移1984年国务院下发文件允许一些农民自筹资金、自理口粮进入城镇务工经商。国家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在广东等沿海地区鼓励发展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等多种所有制企业,为农民工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平台。这一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速度不断加快,形成了规模可观的“民工潮”。农村劳动力虽被允许进城务工,但被视为边沿群体。,(3)19932002年农村劳动力开始有序转移1993年十四届三中指出要鼓励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在地区间有序流动。1994年我国劳动法颁布,为农村劳动

4、力在城镇就业提供了法律依据。90年代中期以后农村劳动力以跨省流动为主,流动规模也较前期扩大很多。不过,这一阶段劳动力流动仍然受到一定限制。 (4)2003年以后转移劳动力逐渐与城市融合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仍在持续进行,农民工流动更加有序、合理,并逐渐与城市融合。但是相对于前期,在规模和速度上均明显放缓。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民工荒”现象。,1.3研究的主要方向,劳动力流动的特征:人口特征、规模、地域流向、转移方式、行业分布等 劳动力流动的动因及影响因素 劳动力流动带来的影响:经济发展、产业发展、收入差距、个人素质等 回流劳动力 政策 ,二、文献综述,2.1外国的研究(经典理论) 2.2中国农村劳

5、动力流动的研究,2.1外国的研究(经典理论),人口转移推拉理论 雷文斯(E Ravenstien)于1880年发表人口迁移之规律的论文,对人口转移进行了研究, 他的观点被认为是人口转移推拉理论的渊源。 系统的人口转移推拉理论则是唐纳德博格(Donald Bouge)于20世纪50年代末明确提出的。他认为,从运动学的观点看,人口转移是两个不同方向的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一个是促使人口转移的力量,即有利于人口转移的正面积极因素;另一个是阻碍人口转移的力量,即不利于人口转移的负面消极因素。“推”力:较多的工资收入、较好的生活水平、较好的受教育的机会、较完善的文化设施和交通条件、较好的气候环境等。 “拉”

6、力:家人团聚的快乐、熟悉的社区环境、正在出生和成长地长期形成的社交网络等。人口转入地也存在不利于人口转入的“推”的因素。如:转移可能带来的家庭分离、陌生的生产生活环境、激烈的竞争、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等。,2.1外国的研究(经典理论),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 刘易斯(W A Lewis,1954)在无限量劳动力供应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提出发展中国家存在着由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共同组成的二元经济结构。传统农业部门生产率低下,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和隐蔽性失业。所以现代工业部门只要支付一个略高于传统部门的劳动工资,就可以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流入。假设存在着一个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吸纳殆尽的转折

7、点,在到达该点之前,城市部门可以以不变的工资率持续吸收转移出的农村劳动力。只有超过这个点,城乡收入差距才会缩小。当传统农业部门的劳动边际生产率提高至与现代工业部门一致时,二元经济结构逐渐消失。,2.1外国的研究(经典理论),较为接近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能够为研究发展中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 但有缺陷主要是:一是过分强调工业部门的重要性,忽视了农业部门的作用,把农业部门仅看作为农产品和剩余劳动力的提供者。二是对现代部门的积累投资就业扩大之间的联系看得过分简单,忽视了现代部门投资的技术倾向。三是而刘易斯还假设农村地区存在着数量庞大的剩余劳动力,在城市则不存在失业,这一

8、点也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四是二元经济模型假设在城市现代部门存在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它能保证在农村剩余劳动力未被完全吸收之前,城市工资基本保持不变,而现实的情况是尽管存在大量的失业,但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上升很快。,2.1外国的研究(经典理论),费景汉拉尼斯的二元经济理论 费景汉和拉尼斯(G.Ranis & Jonh C.H.Fei, 1961)在经济发展理论提出对刘易斯模型的修正模型,称为费景汉拉尼斯模型。 费景汉、拉尼斯把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流动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类似于刘易斯模型。第二阶段,随着劳动力的转移,农业产出水平将会下降,因而可能发生粮食短缺,并引起粮食价格上涨和工业

9、部门工资水平上升,最终引起经济增长和劳动力转移过程缓减甚至停滞。因此,费景汉与拉尼斯认为需要保持农业生产率的同步提高,以此来增加农业剩余和释放农业劳动力。第三阶段是经济完成了对二元经济的改造,农业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工资都由其边际生产力决定,农业部门与工业部门之间的劳动力流动完全取决于边际生产力的变动。,2.1外国的研究(经典理论),费景汉拉尼斯模型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把农村的“隐蔽失业”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而转移的困难在于第二阶段,可能造成“隐蔽失业”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之前,工业部门的扩张过程就会停止。为了避免劳动力转移的停顿,必须使农业生产

10、率与工业生产率保持同步增长。此外,农业发展与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必须快于农业人口增长速度,否则劳动力转移过程将无法达到第三阶段。 费景汉拉尼斯模型是对刘易斯模型的重大发展,提供了一种更加接近发展中国家现实的理论描述。当然,该模型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一是没有考虑和分析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失业问题。二是也没有考虑到现代工业部门发展中来自有效需求方面的约束,将创造生产能力(而不是需求)看成是经济发展的前提。,2.1外国的研究(经典理论),乔根森的二元经济理论 戴尔乔根森(D.W. Jogenson)于1967年在过剩农业劳动力和两重经济发展中依据新古典主义的分析方法创立二元经济理论。该理论认为农村剩余

11、劳动力转移的前提条件是农业剩余。当农业剩余等于零时,不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只有当农业剩于大于零时,才有可能形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农业剩余存在的前提条件下,乔根森又提出了一个重要假设,即农业总产出与人口增长相一致。在这种条件下,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剩余的规模将不断扩大,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转移到工业部门。因此,农业剩余的规模决定着工业部门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2.1外国的研究(经典理论),与刘易斯和拉尼斯一费景汉模型相比,他更强调农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作用,更看重市场机制对劳动力转移过程的影响。乔根森认为,如果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会导致农业剩余的下降或消失,工业部门的发

12、展也将趋于停滞,资本不断折旧而没有新的资本更新,经济易陷入“低水平均衡陷阱”。 乔根森理论的一大缺陷是关于粮食需求收入弹性的假定,即在存在农业剩余时,粮食需求收入弹性为零,这个假定显然与事实不符。并且,模型仍然忽视了对农业物质投资的重要性以及城市的失业等问题。,2.1外国的研究(经典理论),埃弗雷特李的“迁移理论” 埃弗雷特李(E. S. Lee,1966)在他的文章迁移理论 中对迁移作出了定义,并总结了 影响迁移决策的四个因素:(l)迁出地因素;(2)迁入地因素;(3)中间障碍因素;和(4)个人因素。 六条迁移规模的规律包括:(l)地区差别越大,人口迁移的可能性越大;(2)人口差别越大,迁移

13、的可能性越大;(3)迁移规模与克服中间障碍的难度有关;(4)迁移规模随着经济的波动而变化:(5)除非受到外在强力因素的限制,迁移规模与迁移率会随着时间韵推移而增加;(6)迁移规模与迁移率随着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水平而变化。,2.1外国的研究(经典理论),六条迁移流向与回流的规律包括:(1)迁移通常有其特定的流向;(2)每一个主要的迁移流,都有一个相对应的回流;(3)如果迁出地对迁移影响的主要因素是负面的,则迁移流向效率(迁移流与回流的比率)较高;(4)如果迁出地与迁入地相似,迁移流与回流的效率较低;(5)中间障碍因素越大,则迁移流的效率也就越高;(6)迁移流的效率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经济景气

14、时高,萧条时低。 七个迁移者特征包括:(l)迁移具有选择性;(2)对迁入地的正面因素积极响应的迁移者存在正向选择;(3)对迁出地的负面因素积极响应的迁移者存在负向选择;(4)就整体迁移人群而言,选择呈现双峰性;(5)中间障碍因素越难,正向选择的程度越高;(6)迁移者所处的生命周期的阶段与迁移选择有很大关系;(7)迁移者的特征介于迁出地人口与迁入地人口之间。 埃弗雷特李的对劳动力迁移的研究最为全面。他对劳动力迁移的影响因素、迁移规模的规律和迁移者的特征都加以详细地分析和归纳,为现代的劳动力迁移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1外国的研究(经典理论),托达罗的“迁移模型” 托达罗(M.P.Todar

15、,1969)在欠发达国家劳动力迁移模型和城市失业一文中认为欠发达国家的劳动力迁移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中,非熟练的农村工人迁移到城市,进入城市传统部门。第二阶段中,农村劳动力进入一个更持久的现代部门。在他建立的劳动力乡城迁移模型中,有两个主要变量:城乡实际收入差距和城市就业的可能性 。在农村劳动力作迁移决策时,他必须平衡在城市中失业或者就业不充分的可能性和风险。 哈里斯和托达罗 (J.R.Harris & M.P.Todaro,1970)合著的迁移,失业和发展:一个两部门的分析一文中,他们构建了一个两部门乡城迁移模型,指出城市的最低工资高于农业收入。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是对预期的城乡收入差距

16、和城市的就业率的反应。他们从生产和收入角度出发将经济分为城市与农村两个部门。城市生产商品,将部分商品出口到农村以换取农产品。农村使用全部劳动力生产农产品,或将部分劳动力应用于生产,部分劳动力输送到城市以换取工资收入。只要预期的城市实际收入在边际上超过实际的农业收入,农村迁移者就是预期效用的最大化者。,2.1外国的研究(经典理论),和先前假设劳动力在市场上完全就业的劳动力迁移理论不同,托达罗意识到了劳动力市场和其它要素市场的不完善,认为预期收入是迁移的主要动因,这是劳动力迁移理论上的一个很大突破。但是,托达罗夸大了城市失业率和农村劳动力迁移成本对劳动力迁移的影响,而忽略了其它的相关因素。,2.1

17、外国的研究(经典理论),斯塔克等的“迁移新经济学” 在托达罗模型的基础上,斯塔克(O.Stark,1983)在欠发达国家劳动力迁移模型(A Note on Model Labor Migration in LDCs)”一文中提出决策者对休闲的渴望和对风险的厌恶也是两个重要的变量。除了个人之外,家庭也是乡城迁移的重要决策者。 随后,斯塔克与布鲁姆(Stark & Bloom,1985)劳动力流动的新经济学(The New Economics of Labor Migration)中共同提出了迁移新经济学和相对贫困的概念。他们认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两大动因是城乡绝对收入差距和农村劳动力在参照组中感受

18、到的相对贫困。一个人选择迁移是为了改变他在原来参照组里的相对地位或是改变他的参照组。一个人越是相对贫困,越是有强烈的迁移动机。当特定的个人迁移后,非迁移者感受的相对贫困有所改变,产生了第二轮迁移的激励。,2.1外国的研究(经典理论),个人的迁移行为不仅因他们感受到的相对贫困而异,也因他们的技能水平而异,最高技能和最低技能的个人都有可能不流动。 迁移决策通常是由迁移者和非迁移者共同作出的。因为他们要共享成本、回报。迁移者的汇款其实是一种迁移者和家庭之间的合同安排,而不是利他考虑的结果。家庭决策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理性行为。 斯塔克与布鲁姆的迁移新经济学把家庭作为分析单位,家庭成员共同决策以

19、获取最大的预期收入,并共同防御市场风险。该模型认识到了流动的风险和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更加符合欠发达国家的实际情况。,2.2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研究,2.2.1流动原因的研究 第一种观点:基于宏观的“经济动因”论。 李强在1999、2000、2001、2002年所作的四次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农村收入水平低”、“农村太穷”是主要推力因素,而“城市收入高”则成为外出驱动的第一因素,用实证研究的方式应证了农村较低的收入水平是促使其流动的一个重要推力因素。 蔡防和都阳(2002)利用贫困农村的调查数据,直接检验了相对贫困假说,认为城乡间的绝对收入差距与农村内部的相对贫困同时构成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动因。

20、前者为乡城迁移提供了动机,而后者为乡城迁移提供了激励。,2.2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研究,第二种观点即微观论,也称为农民工流动“非经济”动因论。经济驱动因素虽为农民工流动的一个主要因素,却不是惟一因素。非经济动因的微观论在关注经济因素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性时,也注意到了城乡之间预期收入差距之外的其它综合因素。 潭深 (2004)认为,相当多的农村劳动力选择流动是出于混合的动机,既可以满足个人成就感、开眼界等需要,又可以给家庭提供帮助。 Chen和Coulson (2002)也认为农民涌入城市并不仅仅是为了更高的工资,而是为了更多的经济发展机会。,2.2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研究,2.2.2

21、流动影响因素的研究 1关于个人特征的因素(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等)教育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较大。 Li和Zahniser(2002)利用1995年中国家庭收入项目的数据研究发现,教育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不是直线型的,呈现出二次方程式的特征。流动的可能性随着教育程度的上升而增加,但是当教育程度达到7年时,可能性开始下降。农村社会受教育最多和最少的都不愿意流动。 都阳、朴之水(2003)通过农户调查发现受过初中教育的农村劳动力迁移比例最高。蔡昉(2000)对此也作出了解释,他认为农村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一般已经占据了较好的农村就业岗位,因而迁移动机较弱。 张永丽、黄祖辉(20

22、08)通过对甘肃省10个样本村的调查发现,新一代流动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比其父辈显著提高,跨区域流动的倾向明显,流动的稳定性增强,跨区域、远距离、长时间在外打工的特征突出。,2.2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研究,教育对不同性别农村劳动力的流动的影响是不同的。(李实,2001)一些学者认为教育对男性流动的影响比女性更强、更显著。男性农村劳动力的教育程度与其外出流动倾向具有更紧密的相关性。但是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看法。 蔡防、都阳和王美艳(2005)认为,女性和男性相比,受教育水平对参与劳动力的影响概率更大一些。 朱农(2005)认为教育程度对男性的流动性不起作用;女性的流动性受教育程度的影响更大。因为男性主要

23、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对教育的要求较低,而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有更多的选择。她们的文化程度越高意味着竞争力越强。,2.2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研究,婚姻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Hare, 1999; Zhao, 1999a;都阳、朴之水, 2003;张晓辉等, 1999;朱农, 2002)年龄较小者(16-35岁)更倾向于外出打工;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外出打工,这不仅表现为男性劳动力的迁移数量要大大高于女性劳动力,还体现为数量的增长也更快;未婚者更倾向于外出打工 农业部农研中心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研究发现,参与流动的男性农村劳动力中己婚者多于未婚者,女性中未婚者多于己婚者。,2.2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

24、研究,2.关于家庭特征的因素(家庭劳动力数量、人均所拥有土地数量、家庭所拥有生产资料、家庭所拥有的现金财富、家庭中的未成年孩子数量等)(Hare,1999)家庭中女性劳动力多则倾向于外出打工,而家庭中男性劳动力多则倾向于在本地从事非农活动;不过一般说来,家庭中的总劳动力多则倾向于外出打工。人均拥有土地数量少,家庭中未成年孩子数量少的家庭,倾向于外出打工。 Du, Park和Wang(2004)利用国家统计局所发布的中国贫困监测调查数据及作者的中国农村贫困调查结果发现:家庭的资源禀赋与劳动力转移倾向呈倒U形关系,且该拐点非常接近贫困标准。这表明,有成员要外出打工的家庭必须具有一定的现金财富或者生

25、产资料,最贫困的人群由于相对高昂的迁移成本和风险不会发生迁移,而具有较高收入水平的家庭也不愿外出打工。,2.2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研究,3.关于输出地特征的因素(所处的地理环境、交通和通讯等的发达程度、当地非农工作机会的多少等) (Zhao, 1999a; Zhao, 1999b)输出地是否处于平原还是山区对劳动力转移也会产生影响,处于山区的比处于平原地区的农村劳动力更倾向于迁移。利用道路交通和电话网络的发达程度来代表当地非农工作机会的多少,作者发现交通越不发达,通讯越落后的地区的农村劳动力所获得的当地非农工作机会越少,就越倾向于迁移。 Rozelle等(1999)还发现,远离大城市的内地农村

26、的劳动力更倾向于转移。,2.2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研究,4.关于输入地特征的因素:(移民网络、输入地工作机会的获得、输入地的失业状况以及输入地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等)农村的外出务工劳动力主要靠“三缘”关系“血缘、人缘、地缘”向外转移,由有关部门组织外出所占的比例较小。 (Cai和Wang,2003)发现,输入地非正规部门的失业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显著影响,而输入地正规部门的失业率对其没有影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其实是那些供给价格弹性较小的产品和服务,集中表现在交通运力不足、城市基础设施拥挤和住房紧张等方面。 (蔡昉等, 2001)农村的外出务工劳动力主要靠“三缘

27、”关系,这也导致了来自不同地区流动人口职业的分化。 (Roberts,2001)对上海市流动农村劳动力的调查发现,不同的来源地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流动人口从事的职业,如从商的个体户绝大部分来自于浙江,安徽的流动人口在异地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最多,而四川人主要从事建筑和体力劳动行业。,2.2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研究,5.制度因素:户籍制度、农村土地安排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等。 蔡昉和王美艳(2002)认为在所有阻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中,户籍制度是最为基本的制度约束。 (蔡昉、王德文、都阳等,2006)由户籍制度衍生而来的就业歧视和福利排他等制度性障碍使得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存在着巨大的

28、迁移成本。 (蔡昉和王德文,2003)附加在户籍制度之上的其它制度,如义务教育制度、计划生育制度、住房制度等都对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城市失业率对于农村劳动力的跨省流动有显著的影响,失业率越高的地方,迁入率越低。,2.2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研究,2.2.3劳动力流动带来的影响 1流动对输入地和输出地的影响 (骆友生等, 1994;关喆, 1997)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促进了输入地经济的发展,不仅填补了城市的结构性劳动力短缺,而且丰富了城市的行业构成和就业结构的多样化,尤其是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使得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趋于合理。不过,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29、,比如对城市交通和基础设施的压力,犯罪等。 (汝信,2003)流动农村劳动力寄回家乡的汇款支持着农民家庭和农村经济,促进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Li & Zahniser,2002)汇款同时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因为汇款可以使农户克服资金上的限制,投资于生产力更高的技术,2.2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研究,2. 对地方收入差距的影响 中国的地区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扩大,并没有因为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的不断增加而有所缩小。 Lin等(2004)认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的确能缩小差距, 但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以农业为主的内陆地区收入相对减少, 以及输出地政府限

30、制外地劳动力的转移,从而使得目前的转移规模仍然不足以缩小现存的收入差距。 蔡昉(2005)则认为其原因在于: (1)经济改革在经历一段时间对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矫正之后,又回复到重工业领先增长的轨道,从而经济增长具有了排斥就业的倾向。(2)农村和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就业机会不足,妨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在农民转移不充分,外出打工收入不足以使他们的收入赶上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的情况下,城乡收入差距就不能缩小。,2.2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研究,3. 经历对流动者自身影响的研究 (郑真真、解振明,2004)由于流动者在城市生活居住了一段时间,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城市文明的烙印,健康和教育观

31、念都得以改变,提高了人口的整体素质;参与流动的农村劳动力的初婚年龄推迟,生育率有所降低。 (马忠东、张为民、梁在等,2004)随着年轻劳动力的不断流动,农村社区的家庭规模缩小,老年抚养比上升。老年人的生活照料成为另一个难题。 (王春光,2004)进城的农村劳动力一方面从职业流动中获得了“流动资本”,即积累了经验和阅历,开阔了眼界,甚至学到了知识,进一步提高了他们务工的能力。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往往无法从职业流动中获得社会地位的提高。,参考文献: 1白南生:何宇鹏.回乡,还是外出?安徽四川二省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2(3) 2蔡昉,都阳和王美艳:中国劳动力市场转移与发育M

32、.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蔡昉,王德文,都阳等:农村发展与增加农民收入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4蔡昉,王德文:作为市场化的人口流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3(5) 5蔡昉,王美艳:户籍制度改革:开启城市经济的源头活水J.规划师,2002(10) 6蔡昉:中国流动人口问题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7蔡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城乡就业问题与对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8蔡昉:为什么劳动力流动没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J,理论前沿2005(20) 9蔡昉、王德文、都阳:中国经济增长条件趋同中的制度因素劳动力市场扭曲

33、对区域差距的影响Z,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工作论文, 2000年 10蔡昉、都阳、王美: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Z,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工作论文, 2001年。 11蔡昉、王德文:为市场化的人口流动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Z,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经济所工作论文, 2003年。 12都阳、朴之水:迁移与减贫来自农户调查的经验证据J,中国人口科学2003( 4)。,14关喆: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国际研讨会综述 J,中国农村观察,1997(1) 15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16李实:中国农村女劳动力流动行为的经验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

34、01(1) 17马忠东,张为民,梁在等:劳动力流动:中国农村收入增长的新因素J .人口研究,2004(3) 18农业部课题组:21世纪初期我国农村就业及剩余劳动力利用问题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0(5)。 19谭深:外出和回乡农村流动女性的经历J.农村农业农民,2005(10B) 20王春光:农民工群体的社会流动Al.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338-351 21孙晓明,刘晓的和刘秀梅: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2张晓辉、赵长保、陈良彪:1994: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实证描述M,中国农村研究报告1990-1998(下

35、),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23张永丽,黄祖辉:新一代流动劳动力的特征及流动趋势J,中国人口科学,2008(2) 。 24郑真真,解振明:人口流动与农村妇女发展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5朱农:论收入差距对中国乡城迁移决策的影响 J,人口与经济,2002(5)。 26朱农:中国劳动力流动与“三农”问题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27Chen, A.M. and Coulson, N.E, Determinants of urban migration : evidence from Chinese cities J . Urban Studies,2002

36、,39(12):2189-2197 28Cai Fang and Wang Dewen., Migration as Marketization: What Can We Learn from Chinas 2000 Census Data ? Z. Working Paper Series No.26, Institute of Population and Labor Economic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2003 29Denise Hare .“Push” versus “Pull” Factors in Migration Out

37、flows and Returns: Determinants of Migration Status and Spell Duration among China s Rural Population 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 1999, (3). 30Du Yang, Alberk Park and Wang Sangui, Is Migration Helping Chinas Poor? Z. Paper prepared for the Conference on Poverty, Inequality, Labor Market and

38、 Welfare Reform in China Australia National University, August25-27, 2004 31Lin Justin, Gewei Wang and Yaohui Zhao, Regional Inequality and Labor Transfers in China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 2004, (3): 587- 603. 32Li, H. Z. and Zahniser,S, The determinants of temporary rural-to-ur

39、ban migration in China J. Urban Studies,2002,39(12):2219-2235 33Roberts,K.D. The determinants of job choice by rural labor migrants in ShanghaiJ .China Eceonomic Review 2001(12):15-39 34Rozelle, S. and Guo, L. and Shen, M.G, et al. Leaving Chinas farms: survey results of new paths and remaining hurd

40、les to rural migration J . The China Quarterly, 1999,158:367-393 35Zhao Yaohui, Labor Migration and Earnings Differences : The Case of Rural China 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1999, (4): 767-82. 36Zhao Yaohui, Leaving the Countryside: Rural- to-Urban Migration Decisions in ChinaJ.Ame

41、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9, May: 281-286,三、课题需要研究的问题,题目:长江三角洲农村女性劳动力的流动及影响因素研究 3.1 选题研究的意义 3.2 选题研究的目的,三、课题需要研究的问题,3.1 研究意义1978年以前,我国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受到政策的严格限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把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吸引到小城镇。九十年代,随着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弹性下降和国家对流动控制的逐步放松,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离开家乡进入城市,开始出现了大规模的乡城劳动力流动。据估计,全国流动人口已经达到1.4亿,分别占到全国总人口的10%和农村劳动力的30%

42、。农村流动人口中超过三分之一是妇女,她们当中70%以上是为经济原因流动的(福特基金会,2002)。由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和服务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对女性劳动力的需求导致了农村女性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的增长比农村男性更快。,三、课题需要研究的问题,3.1 研究意义(续):由于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决策与行为既受到微观层面的个人条件性因素、中观层面的家庭和劳动力市场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宏观背景中的社会制度、性别规范的影响。因此,农村女性在劳动力流动决策与流动行为方式上,与农村男性既存在相似之处,也有其独特的一面: 当农村女性劳动力作出流动决策的时候,不仅要和男性农村劳动力一样面临人为的

43、城乡割裂的户籍障碍,同时还要挑战传统的性别角色和期望; 农村女性劳动力在教育程度与劳动技能上的劣势降低了她们流动的机会;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背景下,留守在农村的女性劳动力同样面临着许多压力; 由于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或者要回家结婚、生育或者照顾家庭成员,部分农村女性在离开农村一段时期以后,又不得不返回农村。据统计,回流的农村女性占到了总回流人口的三分之一(福特基金会,2002)。,三、课题需要研究的问题,3.1 研究意义(续):无论农村女性劳动力作出流动或是不流动的决策,她们都面临着比男性农村劳动力更大的压力和风险。因此,对影响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的个人、家庭和制度等因素展开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

44、,还是在实践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理论上,我们希望能弥补了现有的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的某些不足。虽然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研究很多,但是相当一部分研究忽略了性别因素在劳动力流动中所扮演的角色。为数不多的对中国农村女性流动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女性流动行为的影响因素、己流动农村女性的人口特征、流动对农村妇女的生活、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影响等方面。对在农村女性中占相当比重的回流者与留守者关注不够,对农村女性中流动者、回流者与留守者的比较研究相对缺乏;在实践上,通过对农村女性中的流动者、回流者和留守者的对比研究,可以比较全面地得出农村女性流动的特征,对促进当前农村女性的流动有一定的参考价

45、值。因此,找出影响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的因素,进而分析其原因之所在,对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流动和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三、课题需要研究的问题,3.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影响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决策与行为的个人因素、家庭因素与制度因素,对仍在流动的、己经回流的与从未流动的农村女性劳动力进行比较研究,从三个层面探讨三种类型农村女性的异同,并对其流动决策与行为作出合理的理论解释,提出促进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的相关制度建设和政策建议。我们将致力于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农村女性劳动力乡城流动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仍流动的、己回流的与未流动的农村女性存在着哪些异同?希望通

46、过研究年龄、教育、技能、婚姻、子女、家庭、社会关系等一系列因素对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决策的影响,从个人、家庭与制度三个层面解释各种因素在当前背景下如何影响她们的流动决策与行为,找出影响机制,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农村女性劳动力的流动,并更好地保障她们的合法权益。,四、研究思路,4.1 研究对象及有关概念界定 4.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4.3 研究内容和现状 4.4 研究的技术路线(资料来源) 4.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4.6 研究预期结论,四、研究思路,4.1 研究对象及有关概念界定 根据3.2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对象分为三类:正在流动的农村女性劳动力、已经回流的农村女性劳动力与从未

47、流动的农村女性劳动力,分别简称为流动者、回流者与留守者。 研究选择包括浙江、江苏和上海两省一市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为研究地点。这是因为该区域私营经济较为发达、城市化进程较快,是我国农村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入地之一。在长江三角洲务工的流动农村劳动力接近3000万,可以反映出目前我国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的一般情况。,四、研究思路,4.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4.2.1 研究思路4.2.2 研究方法,四、研究思路,4.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4.2.1 研究思路以长江三角洲为研究区域,将该区域内的农村女性劳动力分为流动者、回流者与留守者三种类型,以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本理论、家庭经济理论、外部性理论和社会学中的生命

48、历程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社会排斥理论为基础构建分析框架,对影响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决策与行为的个人因素、家庭因素与制度因素进行分析。其中,个人因素包括年龄、教育和培训;家庭因素包括婚姻状况、孩子的数目与教育、社会关系;制度因素包括户籍制度、城市化政策、劳动保护制度、计划生育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土地承包制度、农民培训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性别规范。试图通过对农村女性劳动力的流动行为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提出促进农村妇女流动制度建设的基本框架和政策建议。希望通过运用经济学和社会学中的相关理论,纵向研究分析个人、家庭及社会制度各个层面中影响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决策与行为的因素,探讨了流动者、回流者与留守者

49、三类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决策的异同并试图做出合理解释;同时,本文还对个人、家庭和制度因素对农村女性劳动力的流动决策的影响进行了横向比较。根据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如何促进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融入城声社会并提高生活质量的政策建议。,四、研究思路,研究结构如图1.1所示:,四、研究思路,4.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4.2.2 研究方法通过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广泛参考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影响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决策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归纳为三类;设计了内容详实的调查问卷,对农村女性劳动力进行分类调查,并通过对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实地访谈,以找出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具体方法: 文献阅读法 问卷调查法 半结构式访谈法 比较分析法 案例研究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