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区和城市化,第一节 社区概述,一、社区的涵义 社区是聚居在一定地域内的、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共同体。多数定义包含三方面的涵义:社会互动、地域和共同约束。,二、社区的构成要素 一定数量的社区人口 一定范围的地域空间 一定类型的社区活动 一定规模的社区设施 一定特征的社区文化,三、社区的分类 根据人口规模和地域可将社区分为巨、中、微型社区。 根据社区的形成方式可将社区分为自然性社区和法定性社区。 根据社区活动及功能可将社区分为经济社区、政治社区、文化社区、军事社区等。 根据综合标准可将社区分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第二节 城乡社区比较,一、城乡社区比较1、城乡社区形成上的不同特点 农村社区的形成
2、,受自然进化的影响较为突出,具体有自然产生、社会组合、农村建设3条途径。 城市社区是城与市区别日趋缩小、功能逐渐统一、合为一体的结果。,2、城乡经济活动 3、城乡社会结构 4、城乡人口特征 5、城乡生活方式 6、城乡社会控制方式 7、城乡社会关系,二、城乡关系 几千年来城乡之间的分离与对立,是我国社区发展史上迄今为止最为重要的一个历史现象。,第三节 城市化,一、什么是城市化 1、定义 城市化指社会经济关系、人口、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向城市型转化的过程,亦称都市化或城镇化。 城市化又是一种社会发展水平,可以用一定的指标对其进行测量。常用的城市化测量指标有主要指标法和综合指标法两种。,主要指标法有人口
3、和土地两种指标。 综合指标可归纳为四个方面:人口城市化类指标,主要反映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具体包括城镇人口比重,城镇人口规模,二、三产业就业人口,建成区人口密度;经济城市化类指标,主要反映经济结构的非农化转变,具体包括人均GDP,人均工业总产值,二、三产业产值比重,,二、三产业GDP密度;土地城市化类指标,主要反映地域景观的变化过程,具体包括建成区面积、人均建成区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道路铺设面积;社会城市化类指标,主要反映生活方式的变化,具体包括人均用电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万人拥有医生数、万人拥有床位数。,2、城市化的动力因子 行政力。行政力量,表现为政府通过资金投入、产业布局、工
4、程项目等方式。 市场力。经济市场化过程产生的推动作用。 外向力。外资影响。 内源力。来源于基层的乡镇政府或者农民自主推动的城市化。,二、城市化的后果与对策 1、发达国家的城市化与逆城市化 2、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殊性 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同步增长 两头快中间慢 发展不平衡,三、社区发展、社区建设1、 社区发展 指在城乡基层社区中社区居民依靠社区自身力量,在政府和其他组织机构的支持下,推动社区有计划地社会变迁,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社区发展的双重目标: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 社区发展的原则:民主原则、需要原则、自力原则、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 、物质文明与精
5、神文明建设并重原则,2、 中国的社区建设 社区建设,就是以人们日常居住和生活的基层社区为载体,通过社区居民自治,社区与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合作,来建立一个和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现代城市管理制度和社会化服务网络相适应的社区支持系统。,基本进程 社区建设与城市管理:社区建设是对传统城市社会管理模式的制度变革与创新,四、中国城市化 1、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我国的城市发展经历了几起几落: 第一阶段(1949-1960),城市发展时期。 第二阶段(1961-1965),城市人口下降时期。 第三阶段(1966-1979),城市发展停滞时期。 第四阶段(1979-),城市迅速发展时期。,2、我国的城市化道路 我国城市化的基本方针: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