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收藏马未都第十七期观后感,北京市酒仙桥第二小学 赵莹,万历柜,在中国古典家具当中以明代家具最为经典,纹理优美,繁简相宜。明代家具一般都没有很固定的名字,唯独本篇要介绍的这款家具有一个固定的名字大名鼎鼎的“万历柜”。,起源:这种柜子是在明代晚期万历年间出现的,所以后人就以年号来命名这种家具,通称“万历柜”。,家具当中有一种专门储物的家具,就是“柜”,另外一种储物的东西是“箱”。上开盖的都为箱,拉门的都为柜,“开盖为箱,拉门为柜” 。南方人有时候喜欢叫柜子为“橱” 。,相对长时间的储物都用柜,短时间的储物都用格,就是没有门的,这个格有时候简称为架,比如书架,作用是取东西方便 。,南方人叫鸡笼橱,北
2、方人叫气死猫。这种家具最早是为厨房设计的,可以防止食物变坏、变质,过去为了延缓食物变质,就要把食物搁在通风处,于是就设计了这种通风性很好的橱柜,一般情况下食物搁上半天甚至一天都不会变质,就是这种极为特殊的带有窗棂色彩的柜子。,名字的由来:因为视角不同,所以名字不同。鸡笼橱是南方人的视角,他是站在屋里向外看,说鸡笼给关在里头了,这个是鸡笼橱;北方人的视角是由屋外向里看,猫想吃你那点儿剩饭,又吃不着,只能在外头,就叫气死猫、憋死猫。,1.很多器物有大名、小名,万历柜也有小名,它叫什么?A. 画柜 B. 书橱 C. 古董柜 D. 亮格柜,问题:,详解:区分“格”和“柜”关键就看它有没有门。亮格的“亮
3、”是指通亮、明亮,相对于“暗”而说,所以上面有一个亮格,那么这个柜子肯定叫亮格柜。古人在陈设古董的时候,明代以前所有的画中表现的,古物只搁在两个地方,一个是搁在炕上、床榻上;另外一个就是搁在案上,有点像课桌,都是用一个平面来陈设。但是到了明代晚期万历年间的时候,由于收藏热的兴起,很多人愿意把古董供起来,把它举得高一点,这种亮格柜就应运而生,也叫万历柜,有陈设古董的功能,但是它的名称并不叫古董柜,就叫亮格柜。,答案:D,问题:,2.万历柜是用万历皇帝的年号来命名家具,那么万历皇帝在位多少年?A. 18 B. 28 C. 38 D. 48,答案:D,详解:明代有17朝16帝,朱祁镇做过两朝皇帝,最
4、短的皇帝在位不到一个月,只有29天,最长的就是万历皇帝,在位48年。他幼年登基,处理不好政事,就由首辅帮他来执政,这就是“首辅制度”。这一制度对万历早年是有极大帮助的,所以在位48年并不是执政48年,还有一个过渡期。“首辅”这个官职相当于总理。张居正在万历首辅中是非常有名的,他任职期间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张居正管理人的能力也是非常强的。整个明代,首辅共换了107人。一个朝代频繁更换首辅,还是有很大的问题,因为总要有一个适应期,但是万历首辅张居正是一个政治天才,他对万历皇帝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他相当于万历皇帝的老师,要万历从小就好好学习,读“四书五经”。就是说,本来该万历皇帝做的执政的事让首
5、辅做了,而皇帝年幼,去读书了。,问题:,3.万历皇帝天天读书,他的母亲李太后对他也严格要求,那么万历皇帝的寒、暑假期各有多少天?A. 1天 B. 15天 C. 30天 D. 90天,答案:A,详解:万历皇帝被立为太子以后,父亲隆庆皇帝就把教育他的任务交给了张居正。张居正当时的职务是太子太傅,就是太子的老师。所有的皇帝,不管是否曾被立为太子,在成为未来的接班人以后,他的学习都会变得严谨、认真,这种艰苦的程度按照今天的说法叫“超负荷”,万历皇帝早年读书那是绝对的超负荷。每天早上起来,课程排得满满的,“四书五经”都要读,不管读过多少遍都要先上来念十遍,完了以后老师给他讲讲是怎么一回事;然后开始讲资治
6、通鉴,讲历史上的成与败,让他从小就知道历史的严酷,因为他将来长大了要统治国家,这些都是他必须知道的。在万历皇帝长达十多年的上学期间,他每年的寒暑假各有一天,就是大年初一和夏至。我们现在不是要求今天的人如此艰苦地学习,而是要了解历史,了解历史上统治者的不易。,4.称谓在历史上是不断变化的,比如这只柜子也称庋,“庋”字怎么读?A. 支 B. 闺 C. 鬼 D. 柜,问题:,答案:C,详解:这个字的正确读音是gu。它有两个解释,当名词讲的时候它特指储物的家具;当动词讲的时候就是指收藏。有一个词现在不怎么用,在文言上有时候用,叫“庋藏”,使用的就是这个字,意思是把东西长时间地收起来。这道题我们并不是要
7、大家去记住这样一个比较生僻的字,而是要让大家了解,中国文化中、中国的文字当中有很多我们不了解的东西,我们一生都学不完。,问题:,5.“万历柜”的名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A. 明晚期 B. 清早期 C. 清中期 D. 清晚期,答案:D,详解:一个称谓的流行尤其是一个新生物品的流行,需要一段时间的归纳,它当时可能叫一种名字,但是到后来,为了便于记忆或因一些社会性的要求,它就会被归纳成一个名字。“万历柜”这个名字实际上流行的时间非常晚,是清代晚期才开始流行的。这可能跟大家的想象有点差距。明代有很多古董的名字实际上都是到清代才开始归纳的,比如我们常说的宣德炉、景泰蓝、成化杯、万历柜这些以皇帝年号打头、配一个具体器物的称谓方法,都是在清代中后期以后才逐渐归纳然后变成一种流行语的。名称出现得并不是很早,在它生产的时候并没有这种意识,并没有定下这样一个名字。,马未都名言:,1、开盖为箱,拉门为柜。中国人生活得仔细,相对长时间的储物都用“柜”,短时间的储物都用“格”。2、我们不要以为一个皇帝早年就可以为所欲为,想读就读,不想读就不读,那是不可能的。所有的皇帝,不管是否曾被立为太子,在成为未来的接班人以后,他的学习都会变得严谨、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