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新工业区美国“硅谷”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了解美国“硅谷”高技术工业区的特点和发展条件。【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讨论、分析、思考、总结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从分析个别案例上升到一般规律的思维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美国“硅谷”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教学过程:第三课时 新工业区二.新工业区1.“第三意大利”2.高技术工业美国“硅谷”请学生读课本的案例美国“硅谷”(一)展示美国硅谷位置图(介绍其周围事物)(二)总结高技术工业的特点(学生自己总结)(三)对比高技术工业和传统工业的特点(明确高技术工业的
2、范围)高技术工业 传统工业科技人员比例 高 低生产增长速度 快 慢产品更新换代周期 短 长投入中的研究开发费用 多 少(四)讨论:美国硅谷发展的区位条件是什么?1.填图:明确美国硅谷的位置2.总结美国硅谷发展的区位条件(了解硅谷的气候类型以及气候特点)3.展示美国硅谷的一些知名企业和大学(五)对我们国家中关村的借鉴意义(活动 2:结合北京中关村图片和材料)1.与美国硅谷相比,中关村的发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相同点: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形成也紧邻高校和科研院所,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交通便利。不同点: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研发费用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不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尚未形成发达的专业化分工
3、配套体系,市场化制度和法规不够完善和健全。2.中关村的优势是什么?存在哪些问题?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发展拥有雄厚的科技力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离市区近,环境质量较差,交通拥挤,用地紧张、地价高;研发费用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不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等。(六)活动:美国“硅谷”与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新工业 区相比,区位因素和生产特点有何异同?(填写表格,比较美国“硅谷”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差异)对比项目 美国“硅谷” 意大利新工业区生产结构 高技术产品 轻工业产品为主生产特点 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期短;研究开发费用高生产过程分散或家庭承包分布特点 高等院校周围、环境优美 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劳动力技术条件 从业人员具有同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廉价的劳动力政府因素 军事定货 政府的大力支持小结:本节课重点分析了新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并分析了美国“硅谷”形成的优势条件有哪些,突出区位条件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