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骨骼》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859771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骼》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骨骼》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骨骼》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骨骼》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骨骼》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骨 骼教材分析: 骨骼是苏教版四年科学下册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中的第 1 课。本课是从指导学生活动身体开始,引导学生认识时时刻刻存在于自己体内的运动器官,是学生从不自觉的运用到自觉的认识、了解。本课紧扣人体的运动,指引学生通过触摸、拼图、观察、感受骨骼的存在,认识骨骼的作用,初步了解骨的构成以及其功能,在宏观上认识骨骼。由于本节课涉及的骨骼学生不能直接接触,所以设计了诸多触摸、模拟的活动,使本课的内容在学生的探究中展开。具体地说,这节课是通过三个逐渐递进的探究行为,指导学生粗浅认识、了解骨骼。这三个探究行为便是:摸、拼、看。“摸”即摸皮肤下的骨头,感受骨在身体中的位置 “拼”即把骨骼分解图合并成

2、一幅完整的骨骼图,了解骨骼的全貌和个数,通过一分一合使学生内化骨骼的概念;“看”即通过引导他们借助观察研究猪骨的特点,用文字及图片资料认识人的骨骼的结构与作用,意识到骨骼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主要作用。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于人体骨骼的组成、作用及骨骼的特点等知识的认知,只是一些零碎地、杂乱的、表面的,甚至可以说知之甚少。要在一课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对纷繁复杂的全身骨骼及其作用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难度大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本课着力借助骨骼模型、骨骼图片,用“解暗箱”的方法,对人体骨骼进行探究,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体验等活动,使学生知道骨骼的组成、作用,并了解骨骼的特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

3、能1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 206 块骨头;2知道人体的骨骼具有塑造体形、支持躯干、运动、保护内脏器官、制造血细胞、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等多方面的作用;3.知道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可以生长,骨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骨髓能够制造血细胞。(二)过程与方法1.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对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内骨骼的分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2. 能够通过看、摸、敲、掂等多种方法观察动物的骨头,进而了解人体骨头的内部结构。(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自己制作人体骨骼模型,激发学生关注人体结构、研究人体的兴趣;2通过多种活动体验到人体骨骼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3

4、意识到借助于合适的工具和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体内部的结构与组成。教学重点:能够借助于摸、看图片、对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内骨骼的分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教学难点:能够通过看、摸、敲、掂等多种方法观察动物的骨头,进而了解人体骨头的内部结构。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人体骨骼的教学模型、教学课件。2分组实验材料:人体骨骼拼图、猪骨、放大镜、小锤子、探究记录单等。教学过程设计一、谈话激趣、诱发学生对骨骼原有的认识1师:每天除了睡觉,你都在干什么?从同学们的交谈中我知道除了睡觉我们的身体总在不停的活动。你知道我们身体是如何活动的吗?靠得是什么?(学生自由交流)师:其实,一部分答案

5、就在你的皮肤下面,摸摸皮肤下面那些硬硬的东西,那些是什么?就是它(出示人体骨骼模型)人体内部的支架,人体的骨架叫骨骼,今天就来研究它(板书课题)2师:关于骨骼,你们知道它的哪些知识?3师:没想到,你们还知道一些骨骼的知识,那还想知道什么?(师板书) 4师:教师归纳学生要研究的问题,明确本节课的内容二、引导学生探究人体骨骼的构成 1师:好!老师也很想知道我们人体内一共有多少块骨?(课件出示)同学们猜猜看?2师:我们身体里究竟有多少块骨呢?想不想知道?可是骨骼藏在我们身体内部,用眼睛看得见吗?怎么办?你认为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学生交流)3师:好!就用你们说的方法摸来研究这个问题,为了便于研究,

6、我们把全身的骨头分成四个部分,你想怎么分?4师:我们就把全身的骨头分为这四个部分:头、躯干、手臂和腿脚部分。(课件出示),并让进行猜测各部分的数量(表一)全身 头骨 躯干骨 手臂骨 腿脚骨猜测的结果摸的结果实际的结果5.想不想知道准确的结果?接下来,就让我们亲自摸一摸,要怎么摸呢?谁来上来摸摸看?(学生示范摸骨) ,除了要按顺序摸骨,还要做什么?请看屏幕!(课件出示) ,结合骨骼模型图观察各个部分骨的形状、大小、位置摸一摸自己身体相应的骨骼部分,看能摸到几块并把摸到的骨头在图片上涂上颜色。小组讨论本组想摸的骨骼部分,并由小组长上来领取探究记录单。6.学生对照骨骼模型片观察、摸骨。探究记录单 (

7、表二)摸到几块骨大小形状7.汇报交流8.小结:师:通过分组活动摸出头骨有几块等等,请同学们用最快的速度帮老师算出全身一共有几块骨。想不想知道自己摸的是否正确?好!请医生阿姨告诉我们吧。 (视频)师:同学们医生阿姨告诉我们人体的骨头共有 206 块,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板书:206 块骨头) (齐读)9.观察表一师:同学们你们猜对了?谁摸对了?怎么会出现猜不对摸也不对呢?为什么?(学生交流)生:骨骼隐藏在我们身体内部,难以直接用眼睛观察、 、 、 、 、 、师:对!你们说的没错骨骼隐藏在我们身体内部我们眼睛看不到!但它可以X 光片(课件出示手的 X 光片)师:那你们说 X 光片厉害

8、吗?确实厉害把我们的身体内的骨骼看得透透的。三、探究人体骨头的特点 1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已经把第一个问题顺利解决了,接下来你还想知道什么?(骨骼的特点)想知道骨的长什么样,把你的骨头拿出来看看不就明白了。拿不出来,怎么办?我们就用猪骨来代替研究吧。2师:要想了解这些骨的特点,我们可以运用哪些实验方法? 生 1:可以用手摸 生 2:可以用铁锤砸。 。 。 。 。师:同学们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可真多,那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探究骨头的特点,要怎样做实验?,请看屏幕:(课件出示)(1、仔细观察骨头的特点,可以拿起看看、敲敲、按按2 在使用实验器材时,注意不要争抢,轮流着看、用,还要注意安全。3、

9、实验完后,请同学们把实验器材整理整齐。 )3小组实验 4汇报交流: 师: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师随机介绍骨膜、软骨、骨髓。师:其实人的骨头和动物的骨头具有很多相似之处,请看课本第 4 页!(学生阅读课本)师:同学们从书中你知道了什么?四、了解人体骨骼的作用1、了解骨骼的作用师:骨头中间的骨髓能制造血细胞,真神奇!(1)师:请同学们试想一下如果没有骨头会怎样?这说明骨骼具有什么作用?(支持)(2)师 :(看模型)肋骨是什么形状?为什么是弯的?它和胸骨脊柱围成一个笼子,里面装有什么?心、肺等都是人体内部重要器官,想一想,骨骼起着什么作用?(保护)像肋骨这样保护着内脏器官的还有哪些?

10、(颅腔) (颅骨保护着脑髓和感觉器官;盆骨等保护和支持着消化、泌尿、生殖器官) 【同学们知道的真多】(3)师:问个简单的问题嘴巴不动,你能吃饭吗?请你走到我这边来,但脚不许动,你行吗?其他行吗? 这说明骨骼还具有什么作用?(板书:运动)其实骨骼更大的作用是在于支持运动。(4)课件出示看图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哪些骨骼参与了运动?(1)推车;(2)唱歌;、五、小结师:时间过的真快,我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你们有什么话要跟我说?可以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师:你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师:你们感兴趣的问题课下还可以继续研究,我也有一些感兴趣的问题(课件出示)你们可以课后搜集一些资料,动手去拼

11、拼,再拿来和我分享,好吗?六、课后作业:1骨是怎样连接起来的?2把书第 63 页的人体各部分骨骼剪下来,贴在硬纸板上,拼成一幅完整的人体骨骼。 板书设计 1骨骼1 全身有多少块骨 共 206 块骨头 2、骨骼的特点3、骨骼的作用支撑、保护、运动教学设计说明:骨骼一课是中年级教材中教学难度较大的一课, 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学的,要在一课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对纷繁复杂的全身骨骼及其作用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难度大是显而易见的。所设计的这课教学正是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安排教学过程也是围绕着解决这个问题而展开的。例如,将教学重点确定为“骨骼的分布和构成”,这就达到了“避难就易”的目的,使学生能够学

12、有所得。对于“拼人体骨骼图”这个教学重点问题,我的处理办法是放在课后作为作业让学生通过梳理本节课的内容,把对骨骼的认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并动手拼出一幅完整的骨骼,这样既达到复习本节课的内容,也激发学生课后进行探究的兴趣。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设计我试图通过若干“探究”活动,加深学生对骨骼特征的感受;试图在本课中,以生动情境引发思考,悄然无声进入骨骼的世界;借辨析探究自然渗透,豁然开朗发现的骨骼秘密。一、从学生已有的感知经验入手,认识了解骨骼本课的教学设计先从运动的主要实体骨骼开始,第一:从学生曾经感觉到的骨的经验入手,引导学生透过皮肤以及肌肉触摸身体上的骨来感受骨骼的存在,帮助学生形成骨骼的概念

13、。第二:指导学生认识骨骼。从问题我们的身体里有多少块骨头的提出,引发学生的探究行为。在把全身骨头分为四部分的基础上,指导学习摸各部分的骨头并完成记录;再结合X 光下的手骨的观看,说明什么是骨骼,骨骼由多少骨构成;最后要求学生把骨头的图形拼成完整的骨骼,使得学生能充分认识骨骼。第三:引导学生了解骨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其他动物骨(如猪骨),借助认识其他动物骨获得的经验,说明人骨的构造及其与其他动物骨的相同点。第四: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启发学生了解骨骼的作用。二、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和体验活动本课的设计意图是通过一系列实践、体验活动,指导学生熟悉人体内骨骼的分布和数量,知道骨的结构与特点,了解人体的

14、骨骼系统的构成与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自由地做着各种各样的运动,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在隐藏于身体内部的骨骼在人体的活动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人体骨骼的存在可感却并不可见,属于一个暗盒结构,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借助 X 光照片、人体骨骼教学挂图以及一些教学资料片来帮助学生了解人体骨骼系统的结构与组成。让学生在亲身的实践和体验活动中感受人体的奥妙。同时也对骨骼有了全面地认识和了解。 三、将信息技术与科学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为了突破教学难点,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这样学生不但直观观察骨的内部构造以及骨的可生长性,而且学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投入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探究学习的快乐,通过多媒体学生不仅了

15、解了书上骨髓等问题,也可以更多的获得有关信息,从而构建一个更生动、更全面、互动性更强的教学氛围。四、重视引导学生把科学探究活动向课外延伸探究大自然包罗万象,奥秘无穷,仅仅靠课堂上获取的知识是有限的。因此,本节课除了在课堂学到还通过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所学到的学习方法在课外进行。如:探究骨骼的初步认识外,还引导学生在课外进一步探究骨的一些相关知识,比如:骨是怎样连接的?、使科学探究活动突破教学时间的限制和教学空间的束缚。这样既能扩展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指导教师点评科学课的设计要建立在学生亲身经历的基础上,给学生准备有结构的实验材料,设计合理

16、的科学实验,为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过程搭建脚手架,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认识科学奥秘。首先,张老师本课探究活动的设计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保持一致,从学生曾经感觉到的骨的经验入手,引导学生透过皮肤以及肌肉触摸身体上的骨和观察,来感受骨骼的存在,帮助学生形成骨骼的概念,认识骨骼的作用。在宏观上认识骨骼。其次指导学生认识骨骼,注重猜测和假设环节,从问题我们的身体里有多少块骨头的提出,引发学生的探究行为。在把全身骨头分为四部分的基础上,指导分组学习摸各部分的骨头并完成记录;再结合 X 光下的手骨的观看,说明什么是骨骼,骨骼由多少骨构成;最后引导学生了解骨的特点。科学课要让学生充分的参与,探究人体骨头的特点通过让学生用猪骨来代替人骨进行探究,观察猪骨,借助认识猪骨获得的经验,说明人骨的构造及其与其他动物骨的相同点。最后是课堂上做到关注学生、理解学生。老师通过课件出示看图说一说,让学生认识到在不同的活动中体验到骨骼的不同作用,张老师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把握交流中的闪光点,引导学生概括出人体骨骼具有的多种作用,指导学生间接地熟悉人体骨骼结构与特点,体会人体的骨骼系统的构成与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