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记金华的双龙洞基础过关一、为下列加点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稍(sho so)微 蜿(wn wn)蜒 一转(zhun zhun)浙(zh z)江 额( )头 臀(tn din)部二、看拼音写词语。r zh y c nn dn c sh ( ) ( ) ( ) ( )三、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跟我学一词多义攻克法:1.充分了解题目中列举的义项;2.选定没有歧义的答案,对有歧义的答案可选用排除法;3.将选择义项带入句子中去读去思考,看语义是否通顺,表达是否准确。 端:端正,不歪斜 东西的一头 项目,方面 用手平正地拿着 仔细地看1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 )2他端详着
2、这幅画,陷入了沉思。( )3他端来一把椅子,让我坐下慢慢说。(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沙土 ( )的映山红( )的公路 ( )地移动( )地流着 ( )地举起五、说说下列句子运用什么修辞手法。1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2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 )3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4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六、读句子回答问题。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1这句话中用两对反义词:_和_,_
3、和_准确地表达溪流的形和声。2溪声“时时变换调子”是因为_。3我也能用加点的词语写一个句子。_探究应用七、按课文内容填空。1读了课文,我能写出作者的游览路线:_。作者在文中多次写到水,在途中是“_”,来到洞口时,发现 “_”;在外洞“_”;在内洞,作者看到了“_” ,听到“_”,关于水的描写实际是本文的另一条行文线索。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金华双龙洞名字的由来。_八、课外阅读。游乐山妈妈的故乡四川有一处中外闻名的游览胜地乐山。今年暑假和妈妈一起回家乡,我有幸游览了乐山。清早,江面上晨雾弥漫。我们由乐山城乘汽艇沿江而下,过青衣江、泯(mn)江、大渡河三江汇合口来到有“中流砥柱”之称的乌龙山。乌龙山
4、四面环水,孤峰兀立,山上树木繁茂,翠竹成荫,山壁陡峭,江流澎湃。古人曾赞道:“何处悄来缥(pio)缈(mio)峰,独立江心江四曲。环水有山不见山,一耸云树插天绿。 ”我们离船登岸,踏上山间小径,小径两旁竹木苍翠,不时传来阵阵鸟语,十分幽雅恬静。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乌龙寺,乌龙寺坐落在乌龙山顶。楣(mi)门正中高悬金匾,门上雕刻着十分精美的花卉图案,显得富丽堂皇。寺内主要建筑有经弥陀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和方丈室等,这些建筑结构严谨,庄严雄伟。入门为天王殿,殿内有四大天王雕塑,一个凶猛,一个严肃,一个威武,一个神气。天王手拿擒妖宝物,个个魁梧高大,形态庄重。寺中烟气弥漫,看来寺内香火很盛,烧香拜佛者络
5、绎不绝。沿着石铺小路下了山,过铁索桥,来到雄伟秀丽的凌云山。凌云山文物古迹丰富,历史名人题咏遍山皆是。加上寺宇辉煌,并有世界最大的石佛,因此自古以来有“天下山水在蜀,蜀之山水在嘉州,嘉州山水在陵云”的美誉。险峻的竣云栈(zhn)道下,奔腾的江水不时地冲击着山石,十分壮观。顺着凌云栈道,我们来到大佛脚下。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勒坐像。佛像依凌云山西壁凿岩而成,在三江激流汇合处,坐东面西,佛像高 71 米,鼻长 5.6 米,单只脚面可坐百余人,如今大佛身上长满了绿色的苔藓,像披着绿色的袈裟(jish),大佛背山面水,已在这里打坐一千一百多年了。大佛一双慧眼远眺峨眉,近观乌龙,双眼欲睁似闭,神态
6、端庄慈祥,真是形神兼备。其雕刻的精细,充分显示出古代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技艺,实在令人惊叹。夕阳红着脸儿,慢慢地西沉了,天空中的浮云化作片片美丽的晚霞。此刻,乐山奇景我们尽收眼底。我为祖国有如此辉煌灿烂的历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感到骄傲和自豪。1解释下列成语。络绎不绝:_巧夺天工:_2本文的记叙顺序是( )A时间变化 B地点变化C事情的发展3填出下列地点变化的缺项。乐山城( )( )( )( )4用“_”画出第六自然段描写大佛高大句子,用“ ”画出这节中描写大佛神态的句子。5短文最后一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_参考答案一、sho wn zhun zh tn 二、乳汁 一簇 浓淡 擦拭 三、1. 2
7、. 3. 四、金黄 美丽 笔直 慢慢 静静 高高 五、1.拟人 2.比喻 3.夸张 设问 4.排比 六、1.宽 窄 缓 急 2.溪流缓急不一,听到的流水声也各不相同 3.傍晚,天空的东方出现了火烧云,它时而像奔跑的野马,时而像乖巧的绵羊,时而像狡猾的狐狸,时而像迷失的小鸟。 七、1. 途中风光 双龙洞口和外洞 通过孔隙进内洞 出洞 一路迎着溪流 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 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 声音轻轻的 2.因为洞中有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八、1. 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 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2.B 3.乌龙山 乌龙寺 凌云山 乐山大佛 4.佛像高 71 米,鼻长 5.6 米,单只脚面可坐百余人。 大佛背山面水,一双慧眼远眺峨眉,近观乌龙,双眼欲睁似闭,神态端庄慈祥,真是形神兼备。 5.与开头相呼应,使文章的结构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