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HE STUDY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 CORRELATED TO SPINE 脊椎相关疾病与龙氏治脊疗法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南方医大临床医学院 脊椎相关疾病研究所 段俊峰 脊椎病因治疗学概论 一、概念 二、龙氏治脊疗法发展史 三、临床研究 四、动物实验研究 五、病因病理 六、疾病普查与临床治疗 一、脊椎病因学概念: 脊椎相关疾病病因是指脊椎遭受损害后,造成 脊髓、神经、血管损害所引起一系列临床综合 征,且常由此而发展致植物神经功能 紊乱而引起内脏病 症。 早期报道 ( 1927年 Phillip等) 5年代以来的工作 国内同行的报道 国际上学者的论述 (Pa
2、rker手法会、 Cervical syndrom) 二、发展史: 三、系列研究: 一 、 尸体解剖研究 二 、 影像学研究:正常人和颈椎病人各 100例 X线 照片对比研究 三 、 动物实验研究:急性实验 、 慢性实验 、 分组 对照实验 、 血流动力学研究 。 四 、 流行病学 ( 发病率 ) 调查研究 五 、 临床治疗观察研究 六 、 医疗器具的创新研究 尸体解剖:人工破坏 椎周软组织 , 用力转动 , 伸屈头颈部 , 造成椎间关节 错位 , 能使椎间孔明显变形变窄 。 研 究 结 果 颈椎侧屈大于 30o时,钩椎关节发生侧移位,与临床 X线正位片显示钩椎关节随椎体摆移相吻合 (侧弯侧摆
3、式错位)。 100例正常人与颈椎病人 X线照片对比研究 椎管矢状经 15.3 13.5 椎间孔横经 7.9 6 正常人 (mm) 病人 (mm) X照片研究 正常人 100例 各年龄组骨质增生情况 各龄组 50岁以上 40-49 30-39 20-29 19以下 合计 有骨质 增生人数 17 6 3 2 2 30 100例病人颈椎退行性变情况 颈 椎 骨质增生 椎间隙窄 3 1 C3、 4 C2、 3 6 3 C4、 5 40 7 C5、 6 C6、 7 C7T1 62 33 39 17 16 7 合计 69 38 患病组比正常组骨质增生人数明显增多(二倍多), 其中骨刺进入椎管者 2例,进入
4、椎管孔者 6例。 颈 轴 变 异 个别椎间变异 (椎体后缘联线) 变 直 S 形 过 伸 曲 侧 弯 66 3 8 11 中 断 反 张 成 角 向前 滑脱 向 后 滑 脱 59 43 25 18 29 100例患者 X线片颈轴变化表 动物实验研究 家兔急性试验: 房室传导阻滞 ( 0) 心电图正常 错位后 家犬血流动力学测定结果 错位前 错位后 错位后 20, X SD n p HR(bpm) 9 178 29 161 27 163.00 24 0.01 MAP(kpa) 9 13.33 1.60 3.87 1.87 13.33 1.96 NS RAP(pa) 9 478.8 186.2 4
5、52.2 212.8 478.8 186.2 NS PAP(pa) 9 2107 267 1920 267 1849 305 0.01 PCWP(pa) 9 1039 240 800 293 733 345 0.001 CO(l/min) 9 4.02 0.79 3.29 0.67 3.32 0.74 0.001 CI(l/min/m2) 9 6.24 0.77 5.11 0.67 5.18 .73 0.001 SI(ml/beat/m2) 9 35.82 3.75 31.45 3.10 31.52 2.67 0.001 PVR(dyn/sec/cm2) 9 169.2 57.1 208.3
6、53.2 190.9 61.9 0.01 SVR(dyn/sec/cm2) 9 2006 586 2444 653 2386 441 0.05 六、普查与治疗: 1. 消化性溃汤病普查 病因病理: 1. 基础病因: 椎间盘退变与失稳 软组织劳损与失稳 椎间盘突出 骨质增生 韧带肥厚、锐化 先天性畸形 其它 2.诱因: 轻微扭挫伤 过度疲劳 睡眠姿势不对 工作及生活不良姿势 感受寒冷 其它疾病 内分泌失调 G UA NGZ HO U L I UH UA Q I A O HO S P I T A L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康复理疗科病理一、椎间关节错位( 前后滑脱式、左右旋转、侧弯册摆、倾位仰位、混合
7、式)二、椎间盘变性突出三、椎轴软组织改变四、骨质增生五、神经根改变六、椎动脉改变七、脊髓改变八、交感神经改变3. 病理变化 急性损伤 慢性劳损 椎间盘退变 骨质增生 内脏功能障碍 神经根损害症状 脊髓损害症状 交感神经损害症状 椎动脉损害症状 黄韧带肥厚 后纵韧带骨化 软组织损伤、变性 椎周软组织相对松弛 脊柱失稳 突入椎 管 椎间孔 横突孔 压迫或刺激 椎管变窄、椎间孔变窄、横突孔变窄 椎小关节错位 椎体滑移 椎小关节滑膜嵌入 椎间盘突出 诱因 先天发育因素 脊椎病诊断要点: 有临床症状中的一项以上 发病节段有活动障碍者 触诊有椎关节错位者 相关软组织有阳性反应物者 X线照片符合者 辅助诊断
8、支持者 专科会诊排除其它疾病者 化验检查正常 3. 诊断与治疗 2 3 1 三步定位诊断 神经定位诊断: 影像学定位诊断 第一步 作出初判; 第二步 相符,判断准确; 第三步 均符,作出最后 定位诊断。 触诊定位诊断 有麻痛按 N分布判断 内脏病症按交感 N支配判断 局部症状按软组织关系判断 无以上按 A供血脊髓判断 横突关节突触诊 椎旁压痛点触诊 软组织劳损点触诊 骨科临床检查 排除其它疾病 分析:部位、形式、突出点等 变性、增生与发病关系 观察炎症、钙化、疏松部位 治脊疗法 类型 骨关节损变型 关节功能紊乱型 软组织损变型 急性期 恢复期 主治法: 牵引法, 1-2次 /日 辅治法 针刀、
9、微型外科 电、光疗、磁疗、针灸 1次 /日, 用保健枕 主治法: 正骨推拿, 1次 /日 辅治法: 针刀微型外科 电、光、磁疗、针灸 1次 /日, 用保健枕 主治法: 推拿、针刀、微型外科 水针、音频电、 辅治法: 光、电、蜡疗, 用保健枕 主治法: 牵引法, 1-2次 /周 辅治法: 针刀、微型外科 微波、水针、 练保健功 主治法: 正骨推拿 ,1-3次 /周 辅治法: 针刀、微型外科 光、电疗、水针、 练保健功 针刀、微型外科 音频电或推拿, 红光、磁疗、 铍针、 练保健功 GUA NGZHOU L I UH U A QI A O HOS P I T A L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康复理疗科伸
10、屈运动 前后滑脱式错位 推正法( 2 )转体运动 左右旋转式错位 摇正法( 2 )侧屈运动 侧弯、侧摆式错位 搬正法( 2 )正 骨 手 法 改 革 原 理正 骨 手 法 改 革 原 理脊椎生理功能 椎关节错位形式 正骨推拿主要手法第一步:放松手法 揉法或按法使紧张的肌肉放松第二步:正骨手法 十法中选用 1 4 种手法复位第三步:强壮手法 弹拨有关的筋络、点穴调理气血第四步:痛区手法 镇静或兴奋,滑利关节、舒筋活络四步手法的操作程序 :正骨推拿手法又称四步十法正骨推拿手法又称四步十法治疗效果: 217例脊椎相关性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表 病 名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 冠心病心绞痛
11、 113 66 42 4 95.6 频 发 性 室 早 56 35 21 0 100 房 早 14 6 8 0 100 房 颤 13 7 6 53.8 传 导 阻 滞 21 14 7 0 100 自 1972年系统地应用治脊疗法以来,治愈脊椎病 及相关病症达 71种之多,共 3万多例,经对资料较全 面的 16种病 21078例的统计,总有效率达 96.8%以上 . 颈椎病手术率由 4%降至 0.3%,许多疑难病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G UA NG Z HO U LI UH UA Q I A O HO S P IT A L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康复理疗科( 一 ) 独特的颈椎牵引椅 ( 二 ) 程控式正骨牵引治脊床 ( 三 ) 适合力学要求的保健枕 医 疗 器 具 的 研 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