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找准“看病难”的症结王君平2015 年 12 月 22 日既不要把老百姓的看病,想得那么难那么贵,也需要清醒认识到,它是一个难啃的改革“硬骨头” 。(分析开篇点题,点出主旨所在。)最近,演员李冰冰海外“看病难” 的经历引起网友热议。报道说,她在澳大利亚连续高烧 16 天,因当地医生无法确诊,连夜飞回国内治疗。(分析 案例一)消息披露后,不少网友感叹,原来国内的看病难和看病贵是个“伪命题”。( 分析案例总结有案例不总结是同学们的一个通病,既然举出案例,就一定要强调出案例的作用,不要想让阅卷人去猜,而是要表达清晰!)正如不少在国外有过就医经历的人所说的,国外看病,“真的贵真的难
2、” 。( 分析过渡,段与段的连接,又是同学们的一个弱项,此处用的是顺承的方法,即延续这一话题的方向。)游泳运动员孙杨就吐槽(浙江公务员考试网分析吐槽一词可以用,体现出人民日报的接地气)说,他在澳大利亚做过一次血常规化验花了 578 澳元(合 2829 元人民币),国内一般只要几十块钱。(分析案例二,两个案例说明一个问题,借此证明问题发生并非偶然)因此,有医务人员甚至开玩笑地说,李冰冰是上天派来拯救医生的天使,她的经历颠覆了人们的片面认知国外医院的技术高、服务好,国内医院的技术差、服务差。(分析再次对案例进行总结,上一段的总结是国内并非看病难,看病贵,这一段继续落实国内并非看病难看病贵,且并非技
3、术差,服务差这一观点,两段案例的总结具有统一性!)不过,如果由此认为,国内的看病难和看病贵是“伪命题” ,也同样犯了简单化、片面化的毛病。(分析过渡,使用的是转承(逆承)的方法,即使用转折,从与前文相反的方向探讨问题)不少人仍然选择漂洋过海出国看病,一些海外医疗机构也大举开发中国市场,原因正在于(分析原因分析,写文章必然要说明原因,很多同学不习惯写原因,也是文章成绩提升不上去的重要因素),国内医疗市场“硬件” 不够硬、“软件”不够软。医疗硬件差距容易弥补,从国外引进和购买先进的设备就可以,但“软件” 差距在短期内很难缩小。(分析点出本质原因,写明软件的差距)事实上,无论是“一床难求 ”,还是“
4、一号难求” ,“看病难”本质上都是优质医生资源的短缺。(分析进一步剖析原因,注意层次,文章首先从软硬件中指明“软” 是本质,进而再分析软原因的本质)最近,由于医生短缺,广东一家医院儿科停诊。(分析举例说明医生资源短缺问题,点出严重程度,说明危害。)生命何所系、健康何所托,再次为我们敲响警钟。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前夕,国内首家互联网医院上线运行,试图为传统医疗服务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带来福音。然而也要看到,一味的设备依赖、过度的技术迷信,并不能解决优质卫生资源的短缺。问题正如再造医疗一书所说,“从根本上而言,在于医疗服务工作的组织方式。 ”简化就诊过程,优化诊治流程,让患
5、者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收益,让医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医疗实践,有赖于整个医疗系统的改革和重组。(分析提出对策,通过对现行对策的分析,指出真正的、有操作性的对策。)从实践来看,我国新医改实施 7 年来,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城镇职工医保参保率稳定在 95%以上,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面实施。随着医改步入深水区,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不断暴露。医疗服务价格停留在上世纪 90 年代的水平,医生劳动价值长期得不到体现,大多数医生超负荷工作,英年早逝的并不罕见。用全世界 3%的医疗资源,解决了世界上1/5 人口的医疗问题,中国医疗奇迹的背后,难掩不可持续的焦虑。要让马儿跑,也要让马儿吃草,医生理应得到社会的尊重,
6、也需要一份体面的收入。(分析进一步对现行对策以及由此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继续证明作为医疗资源的医生这一“软” 件的重要性。)医改是个世界性难题。解决我们的医改难题,需要中国式办法。如果只是停留在“病有所医”的层面,就可能是只治不防、越治越忙。焦头烂额的救火只是治标之道,远不如曲突徙薪的治本之策,让老百姓不得病、少得病、不得大病。“十三五” 规划建议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特别突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从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向促进和保障人民健康转变。医疗只是实现人民健康的兜底方式,“健康中国” 建设将对医改起到引领作用。(浙江公务员考试网分析对策段,这一段顺承上面的对策分析,从宏观角度解决“看病
7、难”问题,这一点与申论作文要求不一样,申论作文要求有具体对策,但这里只写了宏观对策,因此同学们也应注意评论员文章和申论文章的区别。)回到看病话题。我们既不要把老百姓的看病,想得那么难那么贵,也需要清醒认识到,它是一个难啃的改革“硬骨头 ”。只有客观全面地看待这个问题,才能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进一步理解中国式医改问题的难点与重点,从而加大医改力度,推动“健康中国” 的实现。(分析结尾进行全文总结,重申主旨,回扣主题。)通过此篇评论员文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评论员文章与申论写作同样是议论文,也具有相同的目的,但结构更为灵活,内容更为深入,分析更为透彻。比如他打破了传统的五段三分的结构,加大了分析部
8、分的长度,且对于对策也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因此浙江公务员考试网总结其可以借鉴的内容如下:1、不拘泥于传统的分论点式的结构,应把握其侧重于分析的本质;2、注重语言的流畅,充分发挥过渡句,过渡段的作用,让整篇文章浑然一体;3、特别要注意要点层次的划分,可借鉴“ 表层本质”分析法,进行分析;4、突出案例的作用,让文章有理有据,提高文章的“信度”。总而言之,评论员文章是一个免费的老师,可以从中学到很多最新的写作方法,但由于他的灵活性,材料也与申论材料有所区别,应该活学活用,学习其形式,领略其精神,但不能简单的将其作为模版使用。申论试卷的最后一道题:大作文怎么写?很多考生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写开头部分,而写
9、到结尾部分,发现时间紧迫,没时间再去多加斟酌。其实,不论你花多少时间推敲大作文的结尾,有一点是必须坚持的就是结尾要扣题,也就是要首尾呼应。下面浙江公务员考试网给大家提供几种结尾方式,希望在考场上,能让大家节省时间,并且写出出色的作为结尾。方法一:展望式,即对于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以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在当前个别群众对一些政府存在信任危机的情况下,真显得尤其重要。我们要用我们的真换取群众的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我们念好真经,用真心去体谅群众、用真情去感化群众、用真话去说服群众,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方法二:警醒式,即对于我们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要有冷静的认
10、识,要有未雨绸缪的心态,小心谨慎行事,在结尾再次敲响警钟。例如:寻根的路还很长,让我们满怀希望和憧憬上路方法三:发问式,即采用提出问题的方式突出文章重点。例如:个税起征点的提高与地方财政收入之间并不是必然对立的,个税起征点迟迟没有提高,实在是“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在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下,在民众的强烈的呼声之下,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我们为什么不能顺应民意呢?方法四:递进式,即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再次突出论点。例如:遏制粗放经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近期看,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从长远看,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从更广阔的视野看,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以上几种方式,都是比较便于操作的结尾方式。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那一种方式。其实当中的很多可以形成固定模式,比如警醒式的例子“寻根的路还很长,让我们满怀希望和憧憬上路”我们可以举一反三,比如:彻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就业问题/养老问题/新农村建设问题的路还很长,让我们满怀希望和憧憬上路 这样的结尾精炼又突出主题,是很实用的。希望大家在申论备考中,要学会积累,找到便于自己在考试中操作的开头或者结尾的方式。也要善于思考和总结,在平时学习中要讲究方式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