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番茄早晚疫病的区别.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5846359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番茄早晚疫病的区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番茄早晚疫病的区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番茄早疫病、晚疫病的识别及防治2005-07-15 10:58:22 访问次数:307 信息来源:2005.6.9.3 版云南科技报番茄的早、晚疫病并不是指发病时间的早晚,两种病的病源菌和发生为害都不同。区别:病害名称 病害特征 病原 发病条件早疫病 有同心轮纹 半知菌亚门真菌适宜发病的气温为2025,相对湿度高于 70晚疫病 黑秆病 疫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1822,相对湿度在 95以上时发病最快早疫出现在叶片上。晚疫大部分出现在果实和茎杆上区别还是蛮多的首先从时间上早疫病发病较早,一般在一茬果前,晚疫病较晚一般在中后期第二,都是真菌入侵,但不是同一个亚门,早疫病是高等真菌引起的,晚疫病是低等真

2、菌鞭毛菌亚门的症状识别 早疫病又叫轮纹病,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侵害茎秆和果实。在叶片上初期呈水渍状暗褐色病斑,扩大后呈近圆形并有同心轮纹所以又叫轮纹病。一般从下部叶片发病逐步向上蔓延,严重时下部叶片枯死。果实受害部位多在果柄附近,呈黑褐色凹陷并有霉状物。晚疫病:为害叶片、茎及果实,苗期就可发病。开始从叶尖或叶缘处出现不规则的暗绿色水渍状病斑,扩大后变为褐色。雨水多、湿度大时发病迅速,茎秆、果实均会变为黑褐色,所以有的又叫黑秆病。发病规律 早疫病是由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展病原真菌侵染为害。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种子上越冬,借风雨传播,适宜发病的气温为 2025,相对湿度高于 70。晚疫

3、病由鞭毛菌亚门疫霉展真菌侵染为害。病菌主要在种子,病残体及土壤中越冬,借风雨传播。一般气温在 1822,相对湿度在 95以上时发病最快。在雨水多、气温急高急低,雾露大的初夏或晚秋最易发病流行。防治方法1.实行轮作,避免与茄科作物(包括烤烟及马铃薯)连作。2.种子及苗床消毒:用 1的硫酸钼浸种 1015 分钟或用 0.1的高锰酸钾(锰强灰)浸种 30 分钟,清洗后播种。土壤消毒可选用代森锌,多菌灵或五氯硝基苯按每平方米 5 克与土壤混合拌匀施于播种层内可防苗期发病。3.采用深沟高畦栽培并加强管理及时搭架整枝,摘除病叶、黄叶增加通风透光。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 1:1:200 倍的波尔多液喷洒预防,也可用 50的霉疫净500 倍,或 75的百菌清 500800 倍喷霉防治,尤其在大雨后加强防治。5.大棚栽培最好采用地膜加无滴拱膜覆盖,注意通风降低棚内湿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基础医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