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缓冲室在传染病房设计中的重要作用the importance of buffer room in designing infectious disease wards 作者:许钟麟【摘 要】 缓冲室的作用很重要,3 室中间一室为 1缓冲室时,总隔离系数达到 48.5室中间为 2缓冲室时,总隔离系数达到 3205。【关键词】 隔离室、负压、传染病房1:概述在传染病房的设计中哪一个因素最重要?一般认为负压最重要,不惜加大负压,追求密封。但理论和实践已证明,负压仅在关门时有用,真正起到动态隔离作用的应是缓冲室。(有关成果将在暖通空调杂志发表和 2006年 18届国际污染控制年会上宣读)根据空气洁净技
2、术原理,不同区域之间,或者说洁净区与非洁净区、污染区与半污染区之间和半污染区与清洁区之间均应设缓冲室,或者即使条件(例如洁净度)都一样而只是操作、发生异种污染(不同性质的微粒和不同性质的微生物)的相通邻室之间,也应设缓冲室。在污染区(例如负压病房)、半污染区(例如走廊)和清洁区(例如医护准备区)的各区之间设缓冲,这是一种基本模式,可简称为“五室两缓”(也有称三室(区)两缓的)。如图1所示15室编号V室容积N11 室或 1室门口区域污染浓度,个/m3Q1开门后因压差未能抵消的由 1室进入 2室(缓冲)的风量,m3。2:污染量分析(1) 在开 1室门瞬间,门口处遭受污染量为 N1Q1个。(2) 由
3、于缓冲室体积小(一般不超过 56m3),换气次数大(一般几十次),在 1室门的开、关这段 23s 时间内,加之扩散作用,可假定布到全室。则 1室门关后的 2室的原始污染浓度可取(3) 由于换气的自净作用,某瞬时浓度和原始浓度的关系是 Nt=N0e-nt/60,可得到在进入 3室前的 2室污染浓度将降到:式中 t自净时间,min。即从 1室门关闭到走向 2室的门,该门开后,瞬间之前的时间(含门的自锁时间)一般在 5秒(0.1min)至 30(0.5min)秒之间。N自净时间,次/h。参见图 2(4) 最后,设原始的污染和因有缓冲室后开门带来的室内污染原始浓度之比称为总隔离系数,总隔离系数越大,防
4、护能力越强。表示有缓冲室时的防护能力比无缓冲室时增大的倍数,以表示。以总混合系数考虑污染在室内分布是否充分的情况,则 3室 1缓冲时:5室 2缓冲区:(5)如果 Q相同(m3),包括缓冲室的全部室数为 n,其中缓冲室数为 m,V 为病房容积(m3),V 是缓冲室容积的 x倍,则有通式(6)由一个房间进入另一个房间的风量 Q的计算在前面提到的研究成果中给出,现引用如下:开门时 t=1对流带出的风量,2s 时,Q=0.44m3。开门卷吸带出的风量,2s 时,Q=0.8m3。人走动带出的风量,2s 时,Q=m3。总计 =1.52m3又设 nt=6。取一个总的混合系数=0.8隔离病房容积 25m3,x=5则:(7)上述研究成果给出三室一缓的实测数据:人工发菌,实测沉降菌浓度第一次 5点平均 3.1为 20.24;第二次 5点平均 5.2为 18.0;而上述计算结果为 3.1=19.8,两者相当接近。结论:本文简要介绍了关于缓冲室的效果,说明其在传染病房设计中可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设计传染病房一定要设法设置缓冲室,而设两道缓冲室效果更佳。缓冲室只要 23m3,有 60次/h的换气(大约 300m3/h的风量)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