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传染病病理学多选题.doc

上传人:myw993772 文档编号:5844535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病理学多选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传染病病理学多选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传染病病理学多选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传染病病理学多选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传染病病理学多选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传染病病理学多选题集 一、单项选择题(A 型题)711.* 伤寒杆菌的致病作用主要依赖于( )A.外毒素 D.“O“抗原B.内毒素 E.“H“抗原C.Vi 抗原712.* 肠伤寒病变主要发生在( )A.空肠下段 D.回肠末端B.十二指肠 E.结肠C.回肠上段713.* 典型的肠伤寒病变历时约 4 周,易产生严重并发症的时间在( )A.第 1 周 D.第 4 周B.第 2 周 E.第 4 周后C.第 3 周714.伤寒(typhoid fever)的典型病变是( )A.肠道淋巴组织增生 D.伤寒肉芽肿B.脾肿大 E.皮肤玫瑰疹C.败血症715.急性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

2、ry)的典型肠道病变性质为( )A.化脓性炎 D.假膜性炎B.卡他性炎 E.出血性化脓性炎C.蜂窝织性炎par 716.结核瘤 (tuberculoma)是一种( )A.结核性病变累及血管致动脉瘤B.炎性假瘤 D.结核性厚壁空洞C.境界清楚、直径2cm 结核病灶 E.结核伴肿瘤生长717.结核病(tuberculosis)的主要传染途径是( )A.呼吸道 D.皮肤B.消化道 E.接触C.输血718.*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与慢性过程最有关的物质是( )A.毒素 D.菌体脂质B.菌体蛋白 E.代谢产物C.菌体多糖719.以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为主要病变部位的肉芽肿性病变是( )A.伤寒小结 D.

3、梅毒树胶样肿B.矽结节 E.风湿小结C.结核结节720.继发性肺结核(secondary pulmonary taberculosis)的主要播散方式( )A.淋巴道 D.血道B.支气管 E.消化道C.体腔721.* 构成伤寒肉芽肿的主要成分是( )A.类上皮细胞 D.淋巴细胞B.多核巨细胞 E.浆细胞C.巨噬细胞722.肠结核最好发于( )A.回盲部 D.降结肠2B.空肠 E.阑尾C.升结肠723.易发生肠穿孔而致死的疾病是( )A.阿米巴病 D.伤寒B.结核 E.血吸虫病C.菌痢724.易发生肠粘连、肠腔狭窄的疾病是( )A.阿米巴病 D.伤寒B.结核 E.息肉C.菌痢 725.* 作为重

4、要传染源的肺结核病是( )A.浸润性肺结核 D.支气管内结核B.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E.局灶型肺结核C.结核球726.结核病灶中易查见大量结核杆菌的是( )A.渗出性病变 D.钙化灶B.结核结节 E.结核球C.干酪样坏死、液化727.* 硬化型肺结核(sclerosing pulmonary tuberculosis)多来自( )A.浸润型肺结核 D.干酪样肺炎B.结核瘤 E.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C.粟粒型肺结核728.* 具有传染性的梅毒(syphilis)一般是( )A.第一期 D.早期B.第二期 E.晚期C.第三期729.第一期梅毒的典型病变是( )A.树胶样肿 D.粘膜溃疡B.梅毒疹

5、 E.梅毒性主动脉炎C.硬下疳730.* 梅毒瘤(syphiloma)通常见于梅毒的( )A.第一期 D.第三期B.第二期 E.早期C.第一、二期731.梅毒疹见于梅毒的( )A.第一期 D.第二、三期B.第一、二期 E.第三期C.第二期732.晚期梅毒病人内脏可发生破坏性病变,多见于病程( )A.5 年 D.10-20 年B.5-10 年 E.20 年C.10 年733.梅毒性主动脉炎(syphilitic aortitis)好发于( )A.胸主动脉 D.胸主动脉弓部B.胸主动脉升部 E.胸主动脉降部C.胸主动脉升部和弓部734.* 梅毒母体易发生胎传梅毒的感染是( )A.第一期 D.早期B

6、.第二期 E.晚期C.第三期735.冷脓肿发生于( )A.结核 D.血吸虫病par B.阿米巴病 E.骨组织化脓性炎3C.梅毒736.* 结核性脑膜炎的主要病变性质属于( )A.化脓性炎 D.浆液性炎B.出血性炎 E.纤维蛋白性炎C.肉芽肿性炎737.可导致肺组织严重破坏(肺毁损)的继发性肺结核是( )A.结核球 D.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B.局灶型肺结核 E.亚急性血源播散型肺结核C.浸润型肺结核738.大量结核菌进入胸导管后易发生( )A.结核性脑膜炎 D.全身粟粒性结核B.肾结核 E.粟粒性肺结核C.干酪样肺炎739.* 结核样型麻风一般不会出现的病变是( )A.表皮萎缩 D.类上皮细胞和

7、郎罕巨细胞B.小神经炎 E.淋巴细胞浸润C.干酪样坏死二、多项选择题(X 型题)740.* 伤寒病变主要累及的部位是( )( )( )( )( )A.回肠末端淋巴组织 D.骨骼肌B.肠系膜淋巴结 E.脑膜C.脾脏741.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有( )( )( )( )( )A.病毒性肝炎 D.脊髓灰质炎B.乙型脑炎 E.伤寒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742.经呼吸道传播的疾病有( )( )( )( )(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阿米巴病B.乙型脑炎 E.结核C.脊髓灰质炎743.肠伤寒的常见并发症( )( )( )( )( )A.狭窄 D.粘连B.穿孔 E.阻塞C.出血744.肠伤寒溃疡病变的形态特

8、点为( )( )( )( )( )A.溃疡边缘及底部较整洁 D.多累及血管B.深及肌层 E.多呈圆形或卵圆形C.溃疡长轴与肠的长轴垂直745.伤寒病主要累及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常见的部位包括( )( )( )( )( )A.回肠末端淋巴组织 D.肝脏B.肠系膜淋巴结 E.骨髓C.脾脏746.* 伤寒病的重要死亡原因可为( )( )( )( )( )A.肠出血 D.败血症B.肠坏死 E.心肌损害C.肠穿孔747.假膜性炎有可能发生于( )( )( )( )( )A.支气管 D.皮肤B.结肠 E.子宫内膜C.咽喉4748.* 痢疾杆菌的致病作用包括( )( )( )( )( )A.菌体 D.代谢

9、产物par B.抗原 E.蛋白质C.毒素749.急性细菌性痢疾结肠溃疡的特点是( )( )( )( )( )A.溃疡多而小 D.偶可穿孔B.可互相融合成大溃疡 E.愈合后易致肠腔狭窄C.溃疡形态呈口小底大750.* 结核杆菌在体内的播散途径有( )( )( )( )( )A.支气管 D.淋巴道B.泌尿道 E.消化道C.血道751.结核病的传染途径多为( )( )( )( )( )A.呼吸道 D.淋巴道B.消化道 E.皮肤C.血道752.干酪样坏死的病理形态特点包括( )( )( )( )( )A.坏死彻底 D.质均匀、细腻B.脂质多 E.凝固性坏死C.色淡黄753.关于结核性脑膜炎的正确描述是

10、( )( )( )( )( )A.多见于儿童 D.软脑膜有较多纤维蛋白渗出B.多由血源播散而来 E.小血管常并发闭塞性内膜炎par C. 脑底部病变最为明显 754.关于原发性肺结核的正确描述为( )( )( )( )( )A.多见于儿童 D.预后多不佳B.形成 Ghon complex E.空洞少见C.淋巴道、血道播散多见755.梅毒性主动脉炎的结局可能有( )( )( )( )( )A.动脉瘤 D.冠状动脉口狭窄B.主动脉瓣闭锁不全 E.高血压C.主动脉瓣狭窄756.麻风杆菌主要累及人体体温较低的部位,多见于( )( )( )( )( )A.皮肤 D.内脏(脑、肝)B.周围神经 E.角膜C

11、.上呼吸道(如鼻粘膜)757.麻风杆菌侵犯周围神经的,可致肢体( )( )( )( )( )A.外伤 D.骨萎缩B.继发感染 E.畸形C.肌肉萎缩758.瘤型麻风的病变部位可为( )( )( )( )( )A.皮肤 D.睾丸B.周围神经 E.角膜C.鼻粘膜759.结核样型麻风的病变部位可为( )( )( )( )( )A.皮肤 D.睾丸B.周围神经 E.肝、脾C.鼻粘膜760.胎传感染梅毒的胎儿可发生( )( )( )( )( )A.死胎 D.梅毒儿B.流产 E.隐性梅毒C.早产761.结核球的特点包括( )( )( )( )( )5A.单个结核病灶 D.直径大于 2cmB.干酪样坏死 E.纤

12、维包裹化C.相对静止762.梅毒的特征性病变有( )( )( )( )( )A.冷脓肿 D.树胶样肿B.泡沫细胞浸润 E.大量浆细胞浸润C.闭塞性小动脉炎6711.B 733.C 712.D 734.D 713.C 735.A 714.D 736.E 715.D 737.D 716.C 738.E 717.A 739.C 718.D 740.A.B.C 719.A 741.A.D.E 720.B 742.A.E 721.C 743.B.C 722.A 744.A.B.D.E 723.D 745.A.B.C.D.E724.B 746.A.C.D 725.B 747.A.B.C.E 726.C 7

13、48.A.C 727.E 749.A.B.D 728.D 750.A.B.C.D.E729.C 751.A.B.E 730.D 752.A.B.C.D.E731.D 753.A.B.C.D.E732.D 754.A.B.C.E 755.A.B.D 759.A.B 756.A.B.C.E 760.A.B.C.D.E757.A.B.C.D.E 761.A.B.C.D.E758.A.B.C.D.E 762.C.D 711.伤 寒 杆 菌 为 细 胞 内 寄 生 菌 , 引 起 人 类 致 病 主 要 依 赖 于 菌 体 破 坏 时 释 放 的 内 毒 素 , 后 者 为 一 种 类 脂 多 糖 体

14、。712.回 肠 末 端 具 有 丰 富 的 弧 立 和 集 合 淋 巴 滤 泡 , 成 为 伤 寒 杆 菌 的 侵 袭 部 位 。713.伤 寒 的 肠 道 病 变 第 三 周 时 肠 壁 组 织 坏 死 脱 落 形 成 溃 疡 , 此 溃 疡 一 般 较 深 , 易 发 生 肠 壁 穿 孔 或 累 及 血 管 而致 肠 出 血 。718.结 核 杆 菌 的 致 病 力 与 伤 寒 杆 菌 不 同 , 前 者 菌 体 含 有 较 多 的 脂 质 成 分 , 后 者 多 与 蛋 白 质 或 多 糖 结 合 成 复 合物 , 如 糖 脂 衍 生 物 的 索 状 因 子 , 具 有 破 坏 细 胞

15、 线 粒 体 膜 及 微 粒 体 中 的 酶 , 并 抑 制 粒 细 胞 游 走 , 此 因 子 注入 小 鼠 可 致 死 。7721.伤 寒 肉 芽 肿 又 称 伤 寒 小 结 , 它 由 聚 集 成 团 的 伤 寒 细 胞 构 成 , 后 者 是 指 具 有 极 强 吞 噬 功 能 的 巨 噬 细 胞 , 可吞 噬 伤 寒 杆 菌 、 红 细 胞 、 淋 巴 细 胞 和 细 胞 碎 片 。725.慢 性 纤 维 空 洞 型 肺 结 核 之 空 洞 壁 内 层 的 干 酪 样 坏 死 组 织 不 断 液 化 脱 落 , 排 出 含 有 大 量 结 核 杆 菌 的 液 化 坏死 物 , 成 为

16、 结 核 病 的 重 要 传 染 源 , 临 床 上 称 此 种 病 人 为 开 放 性 肺 结 核 患 者 。727.慢 性 纤 维 空 洞 型 肺 结 核 , 是 一 种 慢 性 迁 延 、 病 变 反 复 不 愈 的 慢 性 继 发 性 肺 结 核 病 , 通 常 位 于 肺 上 部 的 慢性 厚 壁 空 洞 内 壁 的 干 酪 样 坏 死 组 织 不 断 液 化 脱 落 , 一 方 面 排 出 体 外 感 染 他 人 , 另 一 方 面 也 可 经 支 气 管 不断 吸 入 肺 的 其 他 部 位 , 造 成 肺 部 广 泛 播 散 病 灶 , 最 后 造 成 肺 广 泛 严 重 破

17、坏 和 纤 维 化 。728.第 一 期 梅 毒 时 , 螺 旋 体 见 于 侵 入 的 原 发 感 染 灶 , 多 在 男 性 阴 茎 冠 状 沟 、 龟 头 或 女 性 外 生 殖 器 的 阴 唇 处 。第 二 期 梅 毒 病 灶 内 也 存 在 螺 旋 体 。730.梅 毒 瘤 又 称 树 胶 样 肿 , 一 般 发 生 于 晚 期 (第 三 期 )梅 毒 , 此 病 变 常 累 及 内 脏 (肝 、 睾 丸 、 骨 组 织 等 )。734.感 染 梅 毒 螺 旋 体 后 即 出 现 螺 旋 体 血 症 , 可 持 续 数 周 或 数 年 , 所 以 早 期 梅 毒 (第 一 、 第 二

18、 期 )可 发 生 胎 传 感染 。736.结 核 病 的 典 型 病 变 为 结 核 结 节 (肉 芽 肿 性 炎 )形 成 , 但 发 生 于 脑 膜 的 结 核 病 变 可 表 现 为 较 多 纤 维 蛋 白 渗 出的 炎 症 , 有 时 血 管 外 膜 可 伴 有 少 量 类 上 皮 细 胞 浸 润 或 形 成 干 酪 样 坏 死 。739.结 核 样 型 麻 风 病 灶 内 形 成 的 肉 芽 肿 相 似 于 结 核 性 肉 芽 肿 (结 核 结 节 ),但 前 者 结 节 一 般 无 干 酪 样 坏 死 , 这 是 与 结 核 结 节 的 主 要 区 别 。740.伤 寒 是 由

19、伤 寒 杆 菌 引 起 、 累 及 全 身 单 核 巨 噬 细 胞 系 统 的 一 种 传 染 病 , 故 可 表 现 为 回 肠 末 端 淋 巴 组 织 、 肠系 膜 淋 巴 结 和 脾 脏 为 显 著 的 巨 噬 细 胞 增 生 , 并 伴 有 活 跃 的 吞 噬 现 象 。746.伤 寒 病 的 重 要 死 亡 原 因 除 了 发 生 于 肠 道 病 变 溃 疡 期 的 肠 出 血 和 穿 孔 外 , 也 可 由 于 严 重 败 血 症 , 菌 体 大 量被 破 坏 释 放 大 量 内 毒 素 , 引 起 毒 血 症 而 死 亡 。748.痢 疾 杆 菌 依 其 生 化 反 应 和 抗

20、原 结 构 不 同 可 分 为 多 种 亚 型 , 少 数 细 菌 如 志 贺 氏 杆 菌 可 分 泌 细 胞 毒 素 , 后 者对 肠 粘 膜 上 皮 细 胞 有 一 定 毒 性 作 用 。750.结 核 杆 菌 的 播 散 途 径 符 合 炎 症 的 播 散 途 径 , 如 局 部 蔓 延 与 扩 散 、 血 道 和 淋 巴 道 播 散 。 局 部 蔓 延 扩 散 包 括经 组 织 间 隙 或 器 官 自 然 腔 道 扩 散 而 累 及 周 围 组 织 或 器 官 , 其 中 常 见 的 为 肺 结 核 沿 支 气 管 播 散 ; 如 发 生 于肺 外 结 核 的 肾 结 核 , 则 可 经 输 尿 管 播 散 至 膀 胱 ; 慢 性 纤 维 空 洞 型 肺 结 核 病 人 含 菌 痰 液 的 咽 下 , 也 可 引 起 肠 道结 核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基础医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