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临床疾病康复学选择题精选.doc

上传人:wspkg9802 文档编号:5844532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疾病康复学选择题精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临床疾病康复学选择题精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临床疾病康复学选择题精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临床疾病康复学选择题精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临床疾病康复学选择题精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三、选择题 1、最常见的脑出血为:(A ) A、基底节区出血 B、脑干出血 C、脑叶出血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小脑出血 2、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正确的为(D ) A、第一期表现为病侧手突然浮肿,主要出现在病侧手的掌部 B、病侧手水肿常终止于肘关节及其近端,水肿表面有微热及潮湿感 C、第二期表现为手及手指有明显难以忍受的压痛,手的水肿继续加重 D、第一期在出现症状时立即治疗,有治愈可能,发病 3 个月内是治疗最佳时期 E、第三期表现为水肿减轻,疼痛也减轻,但未经治疗的手形成有特征性的畸形手 3、废用综合征发生的原因有(E) A、老年人喜静不喜动 B、脑卒中导致严重的运动障碍 C、神抑郁者常处

2、于静止不动、不活跃状态 D、有严重感觉障碍者,特别是深感觉障碍 E、上述答案均对 4、对姿势反射具体形式的描述正确的是(A ) A、脑血管疾病后,颈部侧转向时:面向侧上下肢伸肌优势,对侧屈肌优势 B、脑血管疾病后,颈部侧转向时:对侧上下肢伸肌优势,面向侧屈肌优势 C、脑血管疾病后,颈前屈时:上肢伸肌优势,下肢屈肌优势 D、脑血管疾病后,颈后伸时:上肢屈肌优势 ,下肢伸肌优势 E、上述说法均不正确 5、关于脑血管疾病康复目标叙述正确的是(B) A、近期康复目标指治疗开始半个月要求达到的康复目标 B、近期康复目标指治疗开始一个月要求达到的康复目标 C、近期康复目标指治疗开始两个月要求达到的康复目标

3、 D、远期康复目标指康复治疗一个月后应达到的康复目标 E、远期康复目标指康复治疗二个月后应达到的康复目标 6、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肩关节康复训练不正确的叙述是(C) A、在弛缓期,肩关节屈曲方向的训练达到正常关节活动范围的 l2 即可 B、在弛缓期,肩关节外展方向的训练达到正常关节活动范围的 l2 即可 C、在弛缓期,肩关节屈曲和外展方向的训练均活动到 45 左右为限度 D、在弛缓期,肩关节内旋活动范围,应掌握在正常范围的 12 以内 E、在弛缓期,肩关节外旋活动范围,应掌握在正常范围的 12 以内 7、感觉障碍康复治疗注意事项中,正确的叙述是(E)A、施加感觉刺激时,刺激强度越大,取得效果越好

4、 B、施加感觉刺激时,刺激强度越大,取得效果越快C、需要长期反复训练,但同一种刺激不宜反复多次 D、患者不要养成用视觉代偿感觉的习惯,以防止影响感觉障碍的恢复效果 E、障碍程度不同,选择的训练方法和训练用具不同 10、下列无助于脑血管疾病患者诊断吞咽障碍的(E) A、流口水、构音障碍 B、进食呛咳 C、反复肺部感染 D、体重下降、口腔失用 E、呕吐 15、中间清醒期常见于下列哪个疾病(A) A、硬膜外血肿 B、珠网膜下腔出血 C、脑室内出 D、硬膜下血肿 E、脑挫裂伤 29、判断脊柱骨折脱位是否并发脊髓损伤,下列哪项检查最重要:D A、X 线拍片 B、CT C、 MIR D、神经系统检查 E、

5、腰穿做生化检查 30、关于脊柱外伤和脊髓损伤的关系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B A、脊髓损伤节段与椎骨受伤平面不一致 B、胸椎较为固定,所以胸椎的脱位多无脊髓损伤 C、有的病例表现为明显脊髓损伤,但 X 线片却无骨折脱位 D、屈曲型骨折脱位造成脊髓损伤最多见 E、椎管狭窄者,脊柱创伤更容易发生脊髓损伤 31、某患者脊柱损伤后,跟腱反射消失,膝腱反射正常,可能为脊髓哪一节段损伤:C A、S1 以下 B、S2 以下 C、L5 以下 D 、L2 以下 E、T12 以下 32、脑性瘫痪具有以下特征,但除外:B A 各种因素所致的脑损伤。 B 脑损伤呈进行性。 C 导致脑损伤的时期在出生前或出生后一个月

6、内。 D 临床表现以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 E 可伴有智力障碍、语言障碍等。 33、1 岁 10 个月小儿,轻度脑性瘫痪,可以具有下列临床表现,但除外:C A 会爬 B 能扶行 C 姿势正常 D 不会拇食指捏,会拇他指捏 E MDI7034、关于脑性瘫痪诊断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A 年龄越小,症状越明显。 B 指生后一年内各种因素所致的大脑损伤。 C 常同时伴有智力障碍、言语障碍等。 D 仅有运动障碍,而无姿势异常。 E 影像学检查难以找到病变部位。 35、对脑性瘫痪患儿的运动功能进行评定时,下列哪项检查不属于协调功能评定内容:A A 摆动度 B 步态 C 鼻指鼻试验 D 指鼻试验

7、E 轮替动作 36、对脑性瘫痪患儿进行原始反射与自动反应评定,下列哪项正确: EA 紧张性迷路反射,正常小儿 6 个月左右消失。B 拥抱反射正常情况下应该 1 岁消失。 C 握持反射正常情况下应该生后 2 个月才出现。 D 躯干侧弯反射应该 48 个月消失。 E 交叉伸展反射正常 12 个月左右消失。 37、关于脑性瘫痪的康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对生后 6 个月以内的小儿,进行超早期训练,可期待患儿完全恢复正常。 B 对生后 6 个月至 3 岁的小儿,进行早期训练,可期待患儿完全恢复正常。 C 对学龄前期小儿,进行早期功能训练,可期待患儿完全恢复正常。 D 对为学龄期小儿,进行功能训

8、练,有望运动功能大大改善,不致发生肢体畸形。 E 3 个月内的小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暂不能进行训练。 38、关于脑性瘫痪,下列说法哪项不正确:CA 年龄越小,分型越困难。 B 脑性瘫痪的临床表现,大多数都开始于婴儿期。 C 所有的脑性瘫痪,都会在婴儿早期表现出明显的异常症状。 D 医生对婴儿应该进行多次全面的评定。 E 早诊断,早治疗可以影响预后。 39、下列康复目标叙述正确的是:(A ) A、近期目标:指康复治疗开始一个月要求达到的康复目标。 B、远期目标:指康复治疗二个月后应达到的康复目标, C、近期目标:指康复治疗开始二个月要求达到的康复目标。 D、远期目标:指康复治疗六个月后应

9、达到的康复目标, 40、下列运动功能评定的方法哪项错误:(D ) A、Brunnstrom B、Bobath C、上田敏评价法 D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41、脑卒中康复的治疗技术包括(D ) A、 物理治疗 B、 作业治疗 C、 语言治疗 D、 以上均对 42、患侧卧位叙述错误的是:(B) A、头部始终保持自然舒适位; B、患侧上肢充分前伸,前臂取旋前位,腕关节自然背伸 C、健侧上肢自然放置于体侧; D、患侧卧位有利于患侧肢体整体的伸展,可以控制痉挛的发生 44、有关脊髓休克的叙述正确的是:(D ) A、脊髓受外力打击后,损伤平面下逐渐发生的完全性迟缓性瘫痪 B、具有感觉障碍,一般仅仅持续数小

10、时 C、表现出运动功能障碍,一般持续几周 D、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大小便、体温调节、出汗反应方面。 45、脊髓损伤的叙述完全正确的是:(D ) A、截瘫,发生于 T1 以上,属于完全损伤 B、四肢瘫,发生于 T1 以下,属于完全损伤 C、脊髓半切综合征,属于完全损伤 D、脊髓前动脉/前索综合征,属于不完全损伤 46、肌力的分级不正确的是:(C) A、完全瘫痪,可触及收缩 B、完全瘫痪,可见到收缩 C、无重力状态下的非主动运动 D、抗重力主动运动,抗部分阻力主动运动 47、功能预后的评定常用评定量表:(A ) A、残疾分级量表(DRS)。 B、盖尔维斯顿定向力及记忆遗忘检查 C、格拉斯哥昏迷量

11、表 D、Halstead-Reitan 成套神经心理学测验 48、有关运动疗法正确的叙述是:(B) A、肌张力增高初期及重度痉挛时期最佳 B、肌张力增高初期及轻度痉挛时期最佳 C、肌张力增高后期及轻度痉挛时期最佳 D、肌张力增高后期及重度痉挛时期最佳 49、踝关节前抽屉试验主要检查以下哪条韧带:(C) 跟腓韧带 三角韧带 距腓前韧带 距腓后韧带 前交叉韧带 50、Lachman 试验主要检查以下哪条韧带:(E) 跟腓韧带 三角韧带 距腓前韧带 距腓后韧带 前交叉韧带 51、Empty Can Test 即空罐试验主要检查下列哪块肌肉:(A) 冈上肌 冈下肌 小圆肌 肩胛下肌 三角肌 52、Li

12、ft-off 试验主要检查下列哪块肌肉:(D) 冈上肌 冈下肌 小圆肌 肩胛下肌 三角肌 53、Apleys Compression Test 主要检查下列哪一结构?(A) 半月板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 膝关节外侧副韧带 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 54、手部屈指肌腱在区受损,位置为:(C) DIP MP 掌横纹掌根 腕横纹 55、运动损伤后以弹性绷带包扎局部时,为获得适当的压力绷带的最佳长度为最大长度的:(B) 60% 70% 80% 90% 100% 56、运动损伤后恢复比赛的标准为伤侧肌肉的肌力恢复到健侧的:(D) 60%65% 70%75% 80%85% 90%95% 100% 58、头部前伸畸

13、形时无力的肌肉主要为:(B) 颈伸肌 颈深屈肌 胸大肌 胸锁乳突肌 斜方肌 59、踝关节强迫内翻试验主要检查:(C) 三角韧带 跟腱 距腓前及跟腓韧带 距下关节 以上都不对 60、Apprehension test(惊惧试验)主要检查肩关节的稳定性,侧重于肩关节囊的:(A) 、前部 、后部 、侧方 、下方 、以上都不对 61、正常情况下,颈椎的活动度为:(E) A、前屈 3545 B、后伸 3545 C、左右侧屈各 45 D、左右侧旋各 6080 E、以上都是 62、颈椎牵引自 5 公斤开始,逐日递增 1 公斤,最大重量可达(B) A、10 公斤 B、15 公斤 C、20 公斤 D、25 公斤

14、 E、30 公斤 63、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的临床表现是(E) A、腰痛和放射性下肢痛 B、腰椎生理性前凸减小或消失及腰椎侧凸 C、腰椎活动受限 D、椎间盘突出的节段、患侧棘间或棘突旁压痛。 E、以上都是 64、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时最早出现的血清 (A ) A、肌红蛋白 B、肌钙蛋白 C、肌酸激酶 D、肌酸激酶同工酶 65、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时特异性及敏感性最高的血清心肌标志物是 (B) A、肌红蛋白 B、肌钙蛋白 C、肌酸激酶 D、肌酸激酶同工酶 66、非 ST 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治疗应该 (C ) A、积极溶栓,抗缺血治疗 B、根据病情选择 PTCA 术 C、积极抗栓,抗缺血治疗 D、没有

15、条件或不能及时行 PTCA 术者应溶栓治疗 68、制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错误的为 (D ) A、血容量减少 B、有氧运动能力降低 C、血管调节功能减退 D、血液黏滞度下降 69、冠心病期康复患者出院前评定时,在心电监护下进行步行,确认患者可以连续步行_米无症状和无心电图异常,可以安排出院. (C) A、50 米 B、100 米 C、200 米 D、300 米 70、有氧训练是冠心病康复治疗的主要方法,一般采取中等强度,每次运动时间在_左右,每周训练_以上 (A)A、15-60min;3 次 B、30-40min;2 次 C、30-60min;2 次 D、30min ;3 次 71、心电运动试验

16、类型没有以下哪个?(C ) A、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 B、低水平运动试验 C、高水平运动试验 D、简易运动试验 72、合适运动量的主要标志不包括 (C) A、运动时稍出汗B、轻度呼吸加快但不影响对话 C、心率加快但不超过 120 次 /分 D、早晨起床时感觉舒适,无持续的疲劳和其它不适 73、对冠心病患者制定运动处方时,必须慎重考虑药物的作用,以下考虑正确的是 (D) A、硝酸甘油有较强的扩管作用 ,易导致体位性低血压,会降低患者的运动能力 B、服用 受体阻滞剂患者在运动训练时 ,心率增加可明显减少,不利于运动训练 C、钙拮抗剂抑制心肌的收缩力,会降低患者的运动能力 D、适当的药物治疗可以增强患

17、者的运动能力 ,同时,运动训练的有益效应有助于逐步减少用药量,有的患者甚至可以基本停止用药 7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主要的特点是:C A、咳嗽、咳痰 B、气喘 C、气流受限 D、咯血 75、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呼吸功能障碍运动康复的症:B A、不稳定型心绞痛 B、日常基本活动受限 C、肺动脉压力 55mmHg D、行为紊乱 76、呼吸康复的主要对象是:D A、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B、肺气肿患者 C、支气管哮喘患者 D、COPD 稳定期患者 77、步行 6 米所需多少时间以内为评分 2 分:C A、10 秒以内 B、15 秒 C、 25 秒 D、50 秒 78、呼吸肌主要由吸气肌和呼气肌组成。以下属

18、于呼气肌的是:D A、膈肌 B、肋间外肌 C、胸锁乳突肌 D、肋间内肌 79、根据 1980 年国际老年学会亚太地区第一次会议规定,我国老年期的开始年龄为:BA、55 岁 B、 60 岁 C、 65 岁 D、70 岁 84、患者颅脑损伤后昏迷 30 分钟,按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记分为 12 分,患者颅脑损伤的程度为:( C ) A.轻微型; B.轻型; C.中型; D.重型; E.特重型。85、评定伤后遗忘(PTA)的客观可靠的方法是:( B ) A.GCS; B.GOAT; C.HRB; D.GOS; E.DRS。 89、下列儿童截肢手术的处理原则中不对的是:( C ) A.应尽量保留

19、肢体长度; B.禁止行骨骺阻滞; C.不宜行肌肉成形术; D.不宜行胫腓骨骨成形术; E.不宜行肌肉固定术。 90、截肢后合理的残肢体位正确的是:( E ) A.大腿截肢,髋关节外展位;B.大腿截肢,髋关节屈曲位;C.小腿截肢,膝关节屈曲 90;D.小腿截肢,膝关节及小腿残肢下垫高;E.小腿截肢,膝关节伸直。 97、下列有关颈椎病的诊断治疗哪项是错误的?( A ) A、 推拿及牵引治疗是各种类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之一 B、 一过性脑缺血表现颈椎病引起 C、 颈椎病可有视物模糊、复视、耳鸣、心前区疼痛等症状 D、 颈椎病可由颈椎骨质增生所致,常伴上肢放射痛及感觉障碍 E、 颈椎病均应行颈椎 X 线

20、检查102、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体征:( B )A、4 字实验阳性 B、过伸试验阳性 C、杜加氏征阳性 D、侧方应力试验阳性 E、抽屉试验阳性 105、颅底骨折,主要依靠的诊断方法是( A ) A、CT B、MKI C、X 线拍片 D 、血管造影 E、临床表现 105、 45 岁男性,腰腿痛 8 年,咳嗽时加重,患肢直腿抬高试验 45,拇趾背伸肌力减弱,受压神经根为:( D ) A.腰 2 B.腰 3 C.腰 4 D.腰 5 E.骶 1 107、脑卒中早期作患肢关节被动活动时,若不注意,最易造成周围软组织损伤的关节是( A) A肩关节 B.肘关节 C腕关节 D.髋关节 E 膝关节 108、

21、周围神经损伤后表现为无汗、少汗、或多汗,皮肤温度降低或升高,色泽苍白或紫绀,指甲粗糙脆裂等,属于哪一种神经功能损害 ( D ) A触觉损害 B温度觉损害 C 本体感觉损害 D 自主神经功能损害 E 复合感觉损害 109、 偏瘫运动功能的评价方法在临床上用得最多的是(B) ABobath 法 BBrunnstrom 法 C上田敏法DFugl-Meyer 法 E PNF 法 110、确定 T10 水平脊髓损伤的皮肤感觉区是:( C) A. 脐上 4cm B. 脐上 2cm C. 脐水平 D. 脐下 2cm E 双乳头水111、脊髓损伤的主要原因是:( D ) A感染 B. 发育性病因如脊柱侧弯 C

22、. 肿瘤 D.外伤如交通事故 E 椎间盘退变 112、小指外展肌功能障碍提示脊髓损伤水平在 ( C) AC7 B.C8 CT1 D.C2 E T2 113、 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评定 Brunnstrom期的表现是 ( D ) A无任何运动 B.可诱发联合运动 C可随意引起协同运动 D.出现脱离协同运动的模式 E 正常 114、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应 ( D ) A在恢复期进行B.遗留有功能障碍后再进行 C水肿消退后进行D.损伤后应尽早进行 E 神经修复后进行 115、出汗试验是用于检查 ( B ) A感觉神经有无障碍 B.自主神经有无障碍 C脑神经有无障碍 D.内脏神经有无障碍 E 运动神经有

23、无障碍 116、 某男,30 岁,摔伤致双下肢活动受限 3 个月,查体:双上肢正常,髂腰肌肌力左侧5 级,右侧 4 级,股四头肌肌力左侧 4 级,右侧 3 级,胫前肌肌力左侧 2 级,右侧 1 级,球肛门反射阳性,该患者可能诊断是: ( C ) A. 颈髓损伤 B. 胸髓损伤 C. 腰髓损伤 D. 骶髓损伤 E 马尾损伤 117、 周围神经损伤最客观的证据是 ( D ) A疼痛 B.感觉障碍 C肌力减弱 D.电诊断结果 E 外伤部位 118、关于卒中后肩痛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通常因反射性交感性营养不良而发生 B、通常因中枢性疼痛/丘脑综合征而发生 C、注射类固醇是有效的治疗 D、通常

24、因半脱位而发生,开始时应用机械性支持 /吊带治疗 E、口服 NSAIDs 作为主要治疗,反应良好 119、患者脊髓损伤后肛周无感觉,并且肛门外括约肌无随意收缩,该患者 ASIA 损伤程度分级为: DA. E 级 B. C 级 C. D 级 D A 级 E. B 级 120、 脑卒中康复评定不包括: ( D ) A. 运动功能评定 B. 感觉功能评定 C. 语言功能及认知功能评定 D.神经电生理评定 E.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的 122、 脊髓休克期神经源膀胱非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是: ( A ) A. 留置导尿 B. 膀胱冲洗 C. 间歇导尿 D. 膀胱功能训练 E. 外置集尿器 123、 不完

25、全性脊髓损伤不包括: ( E ) A. 中央束综合征 B. 前束综合征 C. 后束综合征 D. 脊髓半切综合征 E. 脊髓横断综合征 124、属于上肢 Brunnstrom 一级的动作是 ( E ) A.手背触及腰骶部. B.肘伸直外展 90 度 C.手指鼻较好 D.可随意发起的随意运动 E. 无活动 125、属于脊髓损伤后压疮好发部位的不包含( C) A.坐骨结节 B.骶尾部 C.小腿三头肌 D.胫骨粗隆 E.足跟 126、不属于脊髓损伤急性期训练目标的有( E ) A.保持正常体位,预防压疮 B.加强呼吸训练,预防肺部感染 C.预防关节挛缩和肌肉萎缩 D.维持和增强残存肌力 E 矫形器训练

26、 127、偏瘫患者上肢肩胛骨的屈肌共同运动为 C 前伸,下推 上提,后缩 前伸,后缩 上提,下推 E 上提,前伸 133、患者足下垂,但足能外翻,考虑损伤的神经是 D A、腓总神经 B、胫神经 C、腓浅神经 D、腓深神经 E、坐骨神经 135、患者,男,62 岁。因右侧脑血栓形成致偏侧空间忽略,偏侧空间忽略发生于: B A、右侧身体和空间忽略 B、左侧身体和空间忽略 C、双上肢和空间忽略 D、双下肢和空间忽略 E、双侧侧身体和空间忽略的发生无一定规律 136、偏侧空间忽略的刺激为 E A、视觉 B、听觉 C、触觉 D、视觉与触觉 E、视觉、听觉、触觉 137、 偏侧空间忽略治疗的原则是 E A、再训练 B、替代 C、补偿 D、再训练替代 E、再训练替代补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基础医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