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发热 病人 健康教育指导.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844105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5.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热 病人 健康教育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发热 病人 健康教育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发热病人健康教育指导一 什么是发热?发热是指由于致热源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导致体温超过正常范围。发热程度的判断(以口温为例)低热 37.3-38.0中等热 38.1-39.0高热 39.1-41.0超高热 41及以上 人体最高的耐受温度为 40.6-41.0,直肠温度持续升高超过 41,可引起永久性的脑损伤;高热持续在 42以上 2-4h 常导致休克及严重并发症;体温高达 43则很少存活。二 发热病人的临床症状有哪些?1 体温上升期: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畏寒、疲乏不适,有时伴有寒战。2 高热持续期:皮肤潮红、灼热;口唇、皮肤干燥;呼吸深而快;心率加快;头痛、

2、头晕食欲不振、全身不适、软弱无力、尿少;严重者可出现谵妄、昏迷。3 退热期:大量出汗、皮肤潮湿。退热方式有骤退和渐退。骤退是指体温在数小时内降至正常,骤退者由于大量出汗,体液大量丧失,易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数、四肢厥冷等虚脱或休克现象;渐退是指体温在数天内降至正常。另外,发热还常有一些伴随症状,如淋巴结、肝脾肿大,关节肿痛,结膜充血,单纯疱疹,皮疹等。三 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有哪些?1.休息与活动 休息可减少能量消耗,有利于机体的康复。高热者绝对卧床休息,低热者可酌情减少活动,适当休息。同时提供安静、整洁的环境,室温适宜,温度在 18-20 度,每天至少通风一次以减少病菌在空气中的浓度。尽量减少

3、亲友探视,防止交叉感染,同时也有利于病人休息。2.饮食教育 1) 宜选择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忌吃甜糯滋腻,难以消化的食品;忌吃高脂肪及油煎熏烤炒炸的食物。2) 注意食物的色、香、味,鼓励少量多餐,以补充高热的消耗,提高机体的抵抗力。3) 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 2500-3000ml,以补充高热的消耗的大量水分,并促进毒素和代谢产物的排出。3.药物教育 避免大量应用退热药物,尤其对于老年病人,以免脱水,循环衰竭;关于抗生素的应用:应在病因明确或有证据支持的前提下应用,防止滥用。4.监测体温的方法 1、学会自己监测体温:发热患者每天测体温 4 次,高热者每 4

4、小时测一次体温,体温正常三天后改为每日 1-2 次2、测体温前,避免剧烈运动、进食、进冷热饮料、冷湿敷、洗澡等,应休息 30min 后测量3、 行降温措施后 30min 复测体温5.降温措施 1)通常采用的是物理降温:用冷毛巾及冰袋放于患者头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处;酒精或温水擦浴:用 25%-35%的乙醇 200-300ml 或用32-34的温水擦颈部、四肢、腋下和腹股沟等处以促进机体热量蒸发。但对于高热寒战或刚服过退热药的病人,则不能冷敷或擦浴;有皮疹的病人禁用乙醇擦浴。2)物理降温不起作用时,则遵医嘱选择合适的退热药,注意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大量出汗引起虚脱。如出现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软弱无力等虚脱现象,应及时喂糖水,并与医生联系。如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呼吸急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四. 发热病人如何做好出院指导?1)指导病人合理安排生活,注意劳逸结合, 学会正确测量体温2) 注意饮食,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注意保暖,预防感冒3) 遵医嘱用药4) 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基础医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