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类型冠 心 病.pdf

  • 上传人:HR专家
  • 文档编号:5843540
  • 上传时间:2019-03-19
  • 格式:PDF
  • 页数:4
  • 大小:153.67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冠 心 病.pdf
    资源描述:

    1、冠心病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冠状动脉循环发生功能的或器质性的改变而引起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间的不平衡导致的心肌缺血性损害的一种心脏病.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痉挛及血栓,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发生于40-50岁以上的年龄组。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龄人群体在人口所占比例的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年龄也崔向年轻化。冠心病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一个重要疾病。在中年以上人口的死亡原因构成中,心脑血管病已首位,主要死于脑卒中与心肌梗塞。由此可见,防治冠心病在世界各国都占有极其重要地位,

    2、因此普及有关知识,做到预防为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意义重大。一、病理生理及血流动力学1、冠脉血流障碍,一过性缺血可产生心绞痛2、心肌缺血会引起收缩不全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动脉管腔狭窄是节段性的,所以心肌缺血代谢改变及引起的收缩功能障碍也是区域性的。4、冠状动脉狭窄7 5 %时,供血明显减少,心肌需氧量增加时而产生心肌缺血。5、冠状动脉狭窄9 0 %时休息状态下即可产生心肌缺血6、冠状动脉闭塞使供血区持久和严重缺血,引起局部心肌坏死梗死。血供如不恢复,梗死心肌将形成纤维瘢痕失去功能,向外扩张,使心腔扩大,心功减低,引起梗死后并发症。二、冠状动脉大体分布1

    3、、冠状动脉分右冠脉、左冠脉(左冠脉主要分支:前降支、回旋支)2、大体位置:记得老师说过:心脏象稍左偏的脸,冠状动脉象个围巾,一端搭在前面,另一端向后绕到脖子后面。3、冠状动脉分支与其供血区域: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支配左室前壁、室间隔前1 /3;左回旋支支配左室侧壁和后壁。(左冠状动脉出问题时,是快速心率失常)4、右冠状动脉支配右室及房室结和窦房结、心脏下壁.室间隔后1 /3。(右冠状动脉出问题时是缓慢心率失常)三、心肌的分段与冠状动脉的关系1、冠心病导致心肌缺血时,相应的分支供血区域(室壁)可出现运动功能异常。为对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进行定量分析,人为地将左室壁进行分段,以判定心肌缺血或梗死部位及

    4、范围,推断病变的冠状动脉。四、冠心病超声心动图诊断思维要点1、有无冠心病病史2、按照左心室1 7节段分析法全面评估左室壁各节段运动(有无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3、心腔大小(有无心腔扩大)4、各瓣膜尤其是二尖瓣功能的评价(瓣膜反流)5、左室心功能的评价6、心梗并发症的诊断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冠心病的超声诊断主要通过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判断缺血性心肌和梗死心肌。受累节段室壁变薄,运动减弱、无运动或矛盾运动,收缩期增厚率减低或消失。室壁厚度和回声:急性心梗无明显变化,陈旧性心梗梗死节段室壁变薄,回声增强。未受累节段室壁代偿性运动增强。注意:正常时,室间隔以左室为中轴,与左室后壁呈镜像运动,右心增大时,右

    5、心占优势室间隔以右室为中轴。而与左室后壁呈同向运动(矛盾运动);心脏手术后,室间隔也可运动减低或矛盾运动;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室间隔可收缩延迟或矛盾运动;预激症候群可出现室壁运动异常,但是,他们的收缩期增厚率均正常,要鉴别。心功能异常:早期表现为舒张功能减低,严重时收缩功能也减低。心腔扩大:梗死心腔有不同程度的扩大。梗死后心腔形态失常,多为乳头肌水平以下扩大。心肌梗死并发症的诊断1、真性室壁瘤:由于梗死区心肌坏死、变薄、纤维化(瘢痕形成),在心室内压力作用下局部逐渐向外膨出而形成。发生率5 2 0 %。约在心梗5天后出现,并会持续数周。常见于左室心尖。真性室壁瘤超声表现:左室心尖部明显膨凸,

    6、室壁瘤组织心肌变薄,呈矛盾运动。室壁瘤在收缩期舒张期都会膨出,其瘤颈较宽。2、假性室壁瘤:心肌破裂后,由于破口范围较小,局部产生的血栓和心包组织等物质包裹血液而形成囊腔,与左室之间相交通。心尖四腔切面显示左室侧壁异常团块,呈混合回声,可见缓慢流动,左室侧壁近心尖处可以见中断,边缘处的破口有往返血流信号,即假性室壁瘤。室壁瘤鉴别诊断:真性室壁瘤:为心肌梗死部位的室壁向外膨凸形成,膨出部份室壁通常变薄,内回声增强,运动消失或矛盾运动,膨凸范围通常较大,基底较宽。假性室壁瘤:心肌局部出现破裂口,瘤壁外侧为粘连的心包和血栓,无收缩运动,也无心肌结构回声,瘤体与心腔交通口通常较小,瘤体易破裂。心室憩室:

    7、为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心室壁局部向外膨凸,憩室外壁为心肌组织,通常具有收缩功能,不易破裂,憩室周围心肌组织回声及运动通常正常。超声表现:心尖四腔切面显示左室心尖部局限性向外膨出形成憩室与左室腔相通,CDFI显示憩室与左室腔血流相通,频谱示收缩期探及憩室到左室腔的血流信号,峰值流速约2 .4 m/s。3、心室附壁血栓/栓塞:心梗后,由于局部心内膜发生炎症反应,心肌运动异常以及心腔内血液粘滞度增高、血流缓慢、淤滞等共同作用而形成。4、室间隔破裂(穿孔):室间隔局部心肌破裂,使左右心室之间交通,多发生于室间隔心尖段。且孔径的大小随心动周期而变化,收缩期可以达舒张期的3倍。5、左室游离壁破裂:通常破

    8、裂后立即死亡,少数患者可因心包的包裹形成假性室壁瘤得已存活。如果左室壁部分破裂,心外膜阻止了破裂,可形成心外膜下假性室壁瘤,但瘤壁易破裂。6、乳头肌功能不全或断裂:乳头肌因缺血、坏死以致收缩功能不良,二尖瓣瓣环扩张,导致关闭不全和返流。二维超声见断裂的乳头肌和二尖瓣脱垂,频谱见二尖瓣反流信号。7、心肌梗死后综合征(梗死后心包积液):系机体对坏死物质的过敏反应所致。常于心梗后数周至数月出现,发生率1 0 %,可以反复发生,临床表现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出现心包炎时超声可以探及心包积液。主持人小结: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或心肌坏死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通常是因为高血脂等一些原发症引起的冠状动脉硬化,导致冠状动脉狭窄影响到心肌供血所致。发作时休息或者含服硝酸甘油缓解。药物治疗主要是用一些扩张冠状动脉的药如硝酸甘油、硝苯比啶以及一些抗凝剂与一些中成药进行治疗,需要坚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才能控制发作,防止出现心梗以及其他并发症。对于一些比较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应该及时作支架手术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冠 心 病.pdf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584354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