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百问核电(上).doc

上传人:buyk185 文档编号:5839688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1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问核电(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百问核电(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百问核电(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百问核电(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百问核电(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百问核电(上册) 1.我国目前有哪些关于核安全的法律法规?我国核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和我国的法律法规体系是相应的,分为国家法律、国务院条例和部门规章。截至2014年4月,共有法律1部,行政法规7项,部门规章27项,导则89项,共计124项法规。国家法律是法律法规的最高层次,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以国家主席令发布的,具有最高国家法律效力。对于核能开发和核技术应用及核与辐射安全问题的最高法律是原子能法和核安全法,目前正在制定中。尤其是核安全法2013年9月被十二届全国人大将核安全法列为二类立法项目,已形成了核安全法(草案)并报人大环资委。当前有关核安全、电离辐射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唯一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

2、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是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并由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3年6月以第六号主席令的形式颁布的。国务院条例是国务院的行政法规,是法律法规体系的第二层次,是由国务院批准,以国务院令发布的。现有的条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材料管制条例、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管理条例、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部门规章是法律法规的第三层次,由国务院的各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和发布,具体到核与辐射安全相关的部门规章,就是由环保部(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和发布了。实施细则是根据

3、核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具体的办法规章,核安全规定是规定核安全目标和基本安全要求的规章。此外,还有一些与部门规章对应的支持性法规文件,例如在核与辐射安全领域的核安全导则和核安全法规技术文件等。核安全导则是说明或补充核安全规定以及推荐有关方法和程序的文件,核安全法规技术文件是核电厂技术领域中的参考性文件,如核动力厂设计安全规定、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核电厂质量保证大纲的安全规定、民用核承压设备无损检验人员培训、考核和取证管理办法等。2.福岛核事故是怎么回事?答: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核反应堆保护系统及时发挥作用使反应堆自动停堆,但电网供电系统及及交通受到全部破坏,地震引起的强烈海

4、啸,进一步摧毁了电站内应急电源,导致反应堆冷却系统功能完全丧失余热无法排出,堆芯燃料融化,引发氢气爆炸(并非核爆炸),加上抢险工作不力,最终导致放射性物质从损坏的建筑物排放至外界环境。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运营,从事故原因来说,福岛核事故的直接罪魁祸首显然是地震引发的海啸。因为核电站的基础设施被毁,外部电力丧失,海啸又摧毁了备用柴油发电机,反应堆堆芯融化和乏燃料池温度过高产生大量的氢气和蒸汽。为避免发生更大的核泄露事故,只得释放压力容器中带有放射性物质的蒸汽,大量冷却水泄露,导致环境污染致使大量居民疏散。另外,日本国会“福岛核事故调查委员会”发布的调查报告指出,虽然地震和海

5、啸是引发核事故的直接原因,但是事故的根本原因是政府高层和东京电力公司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同时东京电力公司与作为监管部门的日本原子能安全委员会没有做出必要的防灾准备。3.福岛核事故会不会在我国发生?答:日本福岛核电站建于20世纪60年代,已运行近40年,接近其设计寿命,属早期的沸水堆型核电站,在设计上安全设防等级不够高,不能满足9级地震及巨大海啸等外部自然事件的设防要求,加之设备老化,事故处置不当,监管缺位,因此,福岛核事故既是天灾也有人祸因素。经过分析,福岛核电事故不会在我国发生,但核电站依然存在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必须加强安全措施,具备预防和缓解严重事故的能力。第一,核电站堆型不同:我国选择压水

6、堆技术路线与早期沸水堆相比较,在安全设计方面有很大不同,包括采用两回路,反应堆压力容器和安全壳具有很强的抗震、耐压能力,放射性不会外泄。第二,我国核电站设计、建设严格贯彻国家核安全法规标准、规范,对安全极为重视。主要措施和规定有:1. 核电站厂址必须满足安全要求,不允许存在影响核电安全而又无有效措施解决的因素,包括地震断裂、活动断层、溶洞、火山活动,及严重人为事件,如飞机坠毁、化学品爆炸和着火等。为保证核电站抗震稳定,反应堆厂房首选建在完整基岩上。2. 核电站要求干厂址,防止一切可能发生的水淹。核电厂坪标高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厂址地区可能发生各种气象条件下,如台风、海啸、海平面上升、暴雨、上游溃堤

7、、潮水及波浪影响,并具有较大裕量应对极端外部事件叠加的最大洪水,按照千年一遇考虑,确定核电厂坪标高。并建防洪防波堤坝。核电站防洪排水同样有严格要求,保障畅通不会淹没。3. 核电站安全设计完整充分,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冗余度。按纵深防御设计,压水堆具有四大屏障(燃料芯块、包壳、压力容器、安全壳),建立了核电站控制保护系统,多套事故预防和处置系统以阻止和缓解事故的发生,其中反应堆迅速停堆,堆芯余热导出措施,应急电源等必不可缺。新建核电选择非能动安全设计和消氢系统,大大提升了核电站安全性能。4. 核电站具有可靠的供电、供水系统。要求有二路独立的厂外电源、核电站厂供电、厂内应急电源、可移动电源等;在水源

8、方面,要建有足够的供水源和冷却水源,并且具备最小可接受容纳为30天核安全相关的供水量。5. 核电站严格人员培训考核,实行持证上岗,加强安全文化。6. 建立健全了国家核电应急体系,具备强有力的对核电事故的防范和处置能力。7. 国家加强了核电安全审议和监管,不断健全完善相关法规体系和贯彻力度。第三,福岛事故后,国家核安全局会同有关部委对运行和在建核电厂开展了核安全检查,结果表明我国核电厂具备一定的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能力,安全风险处于受控状态,安全是有保障的。同时提出改进措施,改进项,实施改进以进一步提高安全水平。第四,我国对于新建核电,决定采用国际最新最高核安全标准,要求必须满足国际第三代核电技术

9、要求,更加重视对核电严重事故的预防和缓解,并对抗震能力提出明确要求。第五,据我国地质和海洋专家分析认为我国沿海大陆架地质结构和海水深度条件及洋流等情况,发生日本东部(福岛地区)9级地震引发巨大海啸的可能性极小。综上所述,我国不会发生类似福岛核事故。但核电技术复杂(存在发生事故的微小概率),核电安全工作必须加强4.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怎么回事?答: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4号反应堆机组检修后重新启动过程中,堆芯发生超瞬发临界,堆芯熔化,高温产生大量的氢气和蒸汽发生爆炸,引发大火并散发出大量高能辐射物质至大气层。事故致使31人在数周内死亡(包括非放射性致死3人),参加事故清理人

10、员20万人,平均辐射量100mSv。据估计,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给乌克兰和白俄罗斯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2350亿美元以上。该事故被认为是核电历史上最严重的事故,也是国际核与辐射事件分级表(INES)中首例被评为第7级(最高级)的事故。事故发生后,苏联政府立即组建了国家事故调查委员会,调查事故产生的原因。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该核电站采用石墨沸水堆,自身设计缺陷多,加之试验操作不当导致反应堆功率急剧上升,产生大量蒸汽,致使反应堆堆芯压力急剧升高,最后产生爆炸事故。根本原因是反应堆堆芯设计和控制保护系统设计存在缺陷(正气泡反应性系数、无安全壳、落棒慢等)以及核安全文化欠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使人类真正认识

11、到核电厂系统的复杂性和安全的重要性。5.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会不会在我国发生?答:切尔诺贝利核电厂4号机组的反应堆是压力管式石墨慢化沸水堆。该堆型设计上的不安全因素早在1983年就已在立陶宛同类型反应堆上被发现,但没有引起管理机构的足够重视,未采取任何改进措施。此外,切尔诺贝利核电厂当时的试验准备工作极其草率,未严肃认真地制定和实施试验大纲,更无安全处置预案,致使操作人员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毫无准备。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之后,促使核安全工业界对于核电厂安全性的改进。第一,首次提出了核安全文化的概念。通过对该事故的总结和反思,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国际核安全咨询组提出核安全文化的概念,并

12、于1991年发表安全文化报告,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国家核安全局翻译大量核安全文化文件,强化核安全管理,重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了核电安全审评意识,并推广至整个核工业领域。第二,进一步认识到安全壳的重要作用,全面改进该堆型技术设计,包括提高铀浓度,纠正控制错误设计、缩短落棒时间、减小正反应性等,在发展中放弃石墨慢化轻水冷却的压力管式反应堆的发展。目前中国核电厂均设有4道安全屏障。第1道,核电站的燃料是二氧化铀的陶瓷体芯块,能把绝大部分的裂变产物自留在芯块内;第2道,性能相当好的锆合金包壳管把芯块密封在管里;第3道,压力容器及一回路压力边界;第4道,安全壳。当4道屏障同时失效,放射性物质才有

13、可能泄漏,但这个概率是极低的。我国不建石墨水冷堆,选择更安全的压水堆型并增加了安全措施,提高安全文化,加强监管和人员培训等,我国不会发生类似切尔诺贝利核事故。6.三哩岛核事故是怎么回事?答:1979年3月28日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三里岛压水堆核电站二号堆由于反应堆堆芯失水及操作失误导致了三分之二的堆芯严重损坏、反应堆最终陷于瘫痪的严重事故,是压水堆核电站运行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事故。在这次事故中,由于主要的工程安全设施都自动投入,同时由于反应堆安全屏障安全壳的包容作用,释放到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不多,人员无一伤亡,在事故现场,只有3名工作人员受到了略高于半年的容许剂量的照射。核电站附近80千米以内

14、的公众,由于事故,平均每人受到的剂量不到一年内天然本底的百分之一。因此,三哩岛事故对公众未造成任何辐射伤害,对环境的影响极小。该事故为核事故分级的第五级。但事故的教训深刻,促使核电在安全方面进一步改进。三哩岛事故放射性监测结果牛奶基本未查出放射性碘。碘-131浓度最大的9个样品,只有0.6-1.5贝可/升河水 在下游两个不同地点采样,未发现任何放射性空气125个样品中只有18个有微量的放射性碘,最大的只有0.0009贝可/升土壤 在147个样品中,未发现放射性碘植物 3公里范围内171个样品中,未发现放射性碘居民剂量电厂周围80公里内居民所受剂量个人约为0.01毫西弗,为天然本底的1%7.三哩

15、岛核事故会不会在我国发生?答:1979年3月28日,美国三哩岛核电厂由于设备故障、仪表失灵和操纵员误操作,发生了压水堆核电厂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事故,导致堆芯部分熔化。但是事故没有造成工作人员伤亡。根据事故后放射性监测结果,三哩岛事故对环境和居民没有造成放射性危害。事实证明,压水堆核电厂的各项安全措施是有效而可靠的。根据三哩岛事故的教训,各国在之后新的压水堆核电厂设计时改进和增设了安全措施:加强了运行管理,采取了严格的运行人员培训、考核制度和运行管理制度,以杜绝操作失误。在设计中把人的差错考虑在内,万一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大的事故。各国也相应地展开了严重事故的机理和处理研究。目前,中国核安全法

16、规对设计中考虑严重事故的要求吸取了国际经验及中国对严重事故研究成果,并已在设计中考虑应对严重事故的措施写入核安全法规。我国现有运行的核电机组是在三哩岛核事故20年后,高起点起步、引进国际成熟先进技术、经过持续技术改进发展起来的,良好的安全性已经过长期工程实践的验证,安全是有保证的。8.我国是如何实施核安全监管的?答:我国的核安全监督的主要依据是国家法律、核安全法规、环保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以及核设施许可证条件、核设施营运单位的执照申请承诺等。为了在核设施的建造和运行过程中保证安全、保护环境,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核安全法规、环保法规和国家标准,核行业主管部门也制定了相关行业标准,实行行业管理。民用核

17、设施的核安全监督由国家核安全局负责,辐射环境监督由国家环保部及地方环保部门负责,行业管理由核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核设施营运单位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接受国家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督检查,保证核设施的安全。我国核安全监管实行许可证管理。依据许可方可进行各项涉及安全相关活动。监管贯穿核电厂的全寿期,它从选址开始,贯穿选址、设计、建造、调试、运行、退役和废物处理等核电厂全寿期的各环节,原则上每一个环节都要单独报批。国家监管部门的监督实现全过程全方位控制,国家核安全局在核设施集中的地区设立派出机构,保证连续的现场监督。未来我国核安全监管还将在独立性、权威性、透明性和有效性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增强。9.国家对核电

18、厂操纵人员有什么要求?答:我们知道汽车驾驶员要在驾校学习有关理论和实际操作,考试合格取得驾驶执照后才能开车。与此类似,国家对核电厂操纵人员的资质管理是通过核电厂更严格的操纵人员执照来进行的。国家核安全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制定并发布了核电厂操纵人员执照颁发和管理程序,规定了操纵人员考核标准的制定和核准,取照考核的准备,取照考核的监督管理,取照人员的资格审查和执照颁发,执照管理,换发新执照和重新申请执照。按国家规定,核设施操纵员必须在从业前依法取得操纵员执照或高级操纵员执照。核设施操纵员必须经过运行操作培训,通过核设施主管部门的执照审查考核,为取得执照,同时

19、还要身体健康、无职业禁忌症,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力,其中核电厂操纵人员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力,并且核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培训必须合格。民用核设施操纵人员执照制度是确保核设施运行安全的重要监管手段之一。10.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我国采取了哪些与核安全相关的改进措施?答:2011年3月的福岛核事故警示了人们要预防超强自然灾害对核电厂安全的影响,促进了各个核电国家全面审查在运、在建核电厂,进一步加强核安全防范措施。重点是完善针对极端外部事件的设防能力,以保证小概率但后果严重的超设计基准事故在选址和设计中得以恰当考虑,维持适当的安全裕量,并改进和强化严重事故管理,加强培训与监管,进一步

20、完善系统性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持续提高严重事故有效预防和缓解能力。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我国积极采取行动,全面审查在运核电厂,有针对性地提高安全措施,如增高海堤防护墙、增设移动供电设备、增加非能动蓄水池等;制定和实施核电厂安全改进行动通用技术要求、新建核电厂安全要求等,用最先进的标准对所有在建核电厂进行安全评估,严格审批新上核电项目,编制出台了核安全规划,调整完善了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科学家们正在积极吸取每一次核事故的经验教训,使核电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性能安全持续改进,确保核电厂安全高效地为人类发展服务。11.我国当前运行的核电厂总体安全水平如何?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核安全工作,明确提出核安全

21、是国家安全体系(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核电规模的增长,核电安全成为核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长期以来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根本方针,贯彻纵深防御等安全理念,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核安全。2011年由、国家能源局、国家核安全局、国家地震局合开展的综合安全检查和国家核安全局日常监督的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核电安全是高水平、有保障的。我国核电起步晚,具有后发优势。无论是引进消化吸收还是自主设计,从加工、安装、建造到运行各个环节,无论是建造还是运行,都充分汲取了国际先进经验;我国核安全标准采用了国际原子能机构推荐的标准,政府设立了独立的核安全监管机构,采取了与国际实践相一致的工

22、作模式,监管工作权威有效。核电总体安全水平和运行业绩是相当好的。如大亚湾核电基地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根据美国核电运行研究所统计数据,总体综合评价与美国拥有4台及以上机组相比连续7个季度排名第一;2011年第三季度大亚湾2号机组综合指标位居第一,大亚湾1号机组和岭澳1号机组分别连续安全运行3382天、2281天,在法国同类型机组中也位于前两名。我国大陆截止2014年12月已投入运行的核电机组共22台,总装机容量2010万千瓦。到目前为止未发生过国际核事件与事故(INES)二级以上的事件,更未发生过对人员和环境造成污染核伤害的事件。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世界核电营运者协会(WANO)等机构

23、多次对中国核电发展及监管状况进行同行评估,对我国核电发展和监管方面的成就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注: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上提出了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12、核电厂和煤电厂的区别是什么?答:核电厂和煤电厂的发电原理基本相同,他们的区别主要在于:首先,燃料不同。煤电厂是依靠燃烧化石燃料(煤)释放的化学能制造蒸汽,而核电厂则依靠核燃料(浓缩天然铀或钚)的核裂变反应释放的核能来制造蒸汽。其次,蒸汽供应系统不同。火电厂制造蒸汽的设备是蒸汽锅炉,而核电厂则依靠一个严格密封

24、的核反应容器,把核反应释放的热能通过热交换器制造蒸汽,用核锅炉代替了蒸汽锅炉。再次,从消耗的成本来说,在一般情况下,核电的建设成本高于煤电,但是发电成本低于煤电,尤其是燃料成本低于煤电。比较项目 100万千瓦级煤电厂 100万千瓦级核电厂年消耗燃料 200300万吨煤 2030吨核燃料年运输 每天100节火车皮 每年一辆重型卡车最后,从对环境的影响来说,煤电厂和核电厂在相同功率的情况下,二者对环境的影响不同。功率为100万千瓦级电厂年排放物比较电厂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氮氧化合物 灰尘 乏燃料煤电厂 600700万吨 510万吨 23万吨 23千吨 0核电厂 0 0 0 0 2030吨13、我

25、国首座核电厂在哪里?它的建成有什么特殊意义?答:我国大陆第一座核电厂是位于浙江省海盐县的秦山核电厂。秦山核电厂是中国大陆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第一座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厂。1991年12月15日,并网发电,实现了我国大陆核电“零”的突破,这是我国核工业继“两弹一艇”研制成功后的又一历史性重大突破,被誉为“国之光荣”。秦山核电厂的建成,标志着中国核工业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使中国成为继美、英、法、前苏联、加拿大、瑞典之后世界上第7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核电厂的国家。秦山是中国大陆核电的发源地。经过30多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中国一处大型的核电基地,所产生的清洁电能源源不断地输入华东电网,有助于缓

26、解浙江省和长三角区域长期的能源供应紧张状态。秦山核电基地目前有9台机组(其中1台在建),总装机容量将达到652.6万千瓦,年发电量约500亿千瓦时,是国内目前核电机组数量最多、堆型品种最丰富、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基地。截至2014年10月31日,秦山核电基地运行机组已安全运行67堆年,累计安全发电3268.16亿千瓦时,相当于少消耗标准煤约1.05亿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43亿吨、二氧化硫约228.80万吨,相当于造林93.31万公顷。截至2013年年底,秦山核电基地已累计纳税236亿元,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13年,海盐县生产总值为324.75亿元,其中核电贡献70.87亿元。

27、目前海盐已经有76家核电关联企业。2013年海盐核电关联产业联盟总产值突破170亿元。*秦山基地航拍图14、核电造价很高,如何保证其经济性?核电站造价高,其主要原因是设计、材料、制造工艺的核级质量要求高,设备制造成本一般比常规设备高40-50%,并且电站设备中很大部分是安全冗余的,是为了核安全、环保的要求而配备的。目前国内的已经建成投产的二代改进型技术机组,单位造价达到13000元/千瓦,正在建设中的首批三代核电机组更高,在16000元-20000元/千瓦之间。而在国外,三代核电机组的单位造价预计更高达5000美元/千瓦。这么高的建设成本(是煤电机组的3倍以上),核电站如何实现经营的盈利性?核

28、电站的商业模式非常类似于大型水电项目,其经营过程是电力市场需求和技术分析、项目选址、技术选择、设计、建设、发电运营、退役;其财务特点是投资巨大,固定成本高(包括折旧、贷款利息、退役基金),变动成本较低(其中燃料费、乏燃料基金占总成本的约25%);上网电价固定(国家发改委规定二代改进型机组电价为含增值税0.43元/千瓦时),并不高于当地煤电标杆电价;客户(电网)稳定,按国家政策优先于煤电上网发电,具有较高的上网负荷因子;电站的投资者在建设期投入资本金后,从电站投产起获得利润分红,盈利前低后高,其内部收益率IRR经历由负转正的过程,在投产25-30年后达到国家核定电价下的水平(见示意图:)。在中国

29、,尽管核电站建设周期较长,前期投资巨大,但建成投入运营之后,各电站员工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格按国际化、规范化、程序化管理,加上运营成本较低的特点和稳定的外部电力市场、上网电价,使各电站都取得了良好稳健的运营业绩。相较于其他发电形式,核电运营后期的盈利能力较强。对于目前首批造价较高的三代核电,将通过提高负荷因子、延长寿期等手段增加发电量,同时控制成本和电价,保证投资收益。而后续三代核电的建设将通过设计、设备制造国产化,国内建设管理经验和能力的运用,机组数量的扩大,标准化建设等措施降低单位造价,使核电的经济性得到延续。15、与煤电、风电、太阳能比较,核电的经济性如何体现?核电作为可以大

30、规模运用的工业能源,与煤电、风电、太阳能比较,有明显的经济性优势:与煤电相比,核电从2013年开始实施的二代改进型机组的含税0.43元/千瓦时电价,都普遍低于电站所在沿海各省煤电标杆电价,体现了核电的市场竞争优势。同时,核电成本的包容性大,是全成本,即核电的发电成本中除了燃料费、运行维护费、折旧费、财务费用外,还包括了电站退役的处置费用和对乏燃料的后处理费用(后者统一上缴国家财政)。而煤电的成本中目前有脱硫、脱硝、除尘成本,但没有对二氧化碳的收集、处置费用(如CCS费用*)。这意味着,煤电成本在环保压力下有增长空间,而核电成本没有这个增长压力。除了零排放有害气体的环保优势外,由于核电使用的燃料

31、少,百万千瓦机组每年仅2530吨,而煤电要烧煤300万吨,所以燃料开采、运输优势明显。核电与风电、太阳能相比,单位投资相当,但核电的运行小时数高,每年可以7000小时以上,稳定可靠,是电网的基本负荷。而风电、太阳能每年有效上网小时数为15002000,且受自然条件影响日间波动大,电网还需要配备煤电、气电、抽蓄等来均衡波动性(调峰、调相、调频),加大电网运行成本。据联合国经合组织(OECD)在2010年的研究报告指出,欧洲的核电发电成本是光伏发电的1/5.3,风电的1/1.8,使用CCS褐煤发电的1/1.2;中国的核电发电成本是光伏发电的1/4.7,风电的1/2.1。目前各国对风电、太阳能上网电

32、价均实施财政补贴政策,以维持其经济盈利性。随着各国尤其是经受金融危机冲击至今仍在艰难复苏的欧盟国家退出财政补贴的实施,中国也将在10年之内逐步削减或取消财政补贴,风电、太阳能的盈利性将下降,这种依赖财政补贴的盈利模式将面临考验。而电价中不含财政补贴并且实施标杆电价的核电的盈利性具有长期稳定性和政策保障性。*注:CCS: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碳捕集技术,是将二氧化碳(CO2)捕获和封存的技术。CCS技术是指通过碳捕捉技术,将工业和有关能源产业所生产的二氧化碳分离出来,再通过碳储存手段,将其输送并封存到海底或地下等与大气隔绝的地方。目前,CCS技术尚处于研发阶段。

33、16、核事故等级是如何划分的?答:为了统一划分各国核电厂事故的级别,便于互相通报和与公众进行交流,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1990年发表了国际核事件分级表(如下表所示),已被普遍采用。8个等级中的较低级别(13级)称为事件,较高级别(47级)称为事故,0级表示无核安全意义的事件。表:国际核事件分级表级别 说明 准则 实例7级 特大事故堆芯的放射性裂变产物大量逸出至厂区外(其量相当于10 16Bq碘-131)可能有急性健康效应。在广大地区(可能涉及一个以上国家)有慢性健康效应有长期的环境后果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事故2011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6级 严

34、重事故明显向厂区外逸出裂变产物(其量相当于10 151016Bq碘-131)很可能需要全面实施当地应急计划5级有厂区外危险的事故有限地向厂区外逸出裂变产物(其量相当于10 141015Bq碘-131)需要部分地实施当地应急计划(如就地隐蔽或撤离)由于机械效应或熔化,堆芯严重1979年美国三哩岛事故损坏4级主要在设施内的事故少量放射性向厂区外逸出除了当地食品要控制外,一般不需要厂区外防护措施堆芯有某些损坏工作人员所受剂量(1 Sv量级)可能导致急性健康效应3级 重大事件极少量放射性(超过规定限值)向厂区外逸出无需厂区外防护措施厂区内严重污染工作人员受过量照射接近事故状况丧失纵深防御措施2级 事件

35、不直接或立即影响安全,但有潜在安全影响 1级 异常没有危险,但偏离正常的功能范围,这可能由于设备故障、人因失误或程序不适当所造成0级安全上无重要意义 (摘自:原子能工业连培生编著)17、我国沿海核电站能抵御强台风袭击吗?我国沿海的核电厂址,面临的最大自然灾害风险就是超强台风。大亚湾、阳江、台山、宁德等核电基地,都处在热带台风经常发生的地区。核电站在选址时会分析厂址地区300至400公里范围内,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热带气旋(台风),推算出厂址海域可能发生的最大风暴及台风带来最大损害的演进路径,在设计中有针对性地留有足够的防洪裕量。为了防范台风和大海潮,造成意外水淹的情况,宁德核电站在防洪堤标高、机

36、房设计等方面,都充分考虑超强台风袭击的极端恶劣条件下的安全性,除在核岛(包括核电站安全壳在内的核反应堆及与反应堆有关的各个系统的统称)内部设立多个预备电源外,还在半湾山的山腰上建设了应急电源厂房以及柴油机的仓库。即使厂区被淹,应急电源仍可启动,从而满足全厂断电情况下的补水和电源需求,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如果发生超强台风正面袭击时,必要时还可以采取停机措施,对人员进行撤离,但这主要是从人员安全的角度考虑,至于核岛的安全性,抵御12级以上的超强台风是没有任何问题的。18、核电站所在地发生自然灾害时,机组如何确保安全?在核电站设计中,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在设计上考虑了当地历史上曾经出现的最严重的地

37、震、海啸、热带风暴、洪水等自然灾害,即使发生了当地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反应堆也能通过自动停堆或手动控制迅速安全停堆,不会对当地居民和自然环境造成危害。在核电站设计中甚至还考虑了厂区附近的堤坝坍塌、飞机坠毁、交通事故和化工厂事故之类的事件,例如一架喷气式飞机在厂区上空坠毁,而且碰巧落到反应堆建筑物上,设计要求这时反应堆能够做到自动停堆,还是安全的。19、核电厂能否防范恐怖袭击, 如飞机的撞击?我国现有核电站都具有一定的防范恐怖袭击的能力,选址时就已要求排除有燃烧、爆炸等风险的地域,在设计、建造过程更是采取大量防止事故发生及缓解事故后果的安全措施,充分考虑了防范外部、内部事件破坏的可能性。压水

38、堆核电站设置有多重屏障,防止放射性物质外逸。特别是设置有厚实、坚固的圆筒形安全壳,而且由于安全壳穹顶外形为球面,飞弹或飞机较难击中。有报道说美国核管会(NRC)经独立研究后认为,即使恐怖分子使用商业飞机攻击核电站,核电站向环境释放放射性的可能性也非常小。另外,第三代核电站的设计建造普遍更加重视外界物体的撞击问题,在设计标准中考虑增加如双层安全壳等措施。核电站还通过分区管理及采取严格的实体保卫措施(例如对出入口和周围边界进行控制),分别由武警、电站保卫部门和保安负责,来防止恐怖分子的入侵。总之,目前的核电站对恐怖袭击具有较强防范能力,当然也需要结合反恐的特点进一步提高。20、什么是辐射?辐射无处

39、不在吗?辐射是指以波或粒子的形式向周围空间或物质发射并在其中传播的能量(如声辐射、热辐射、电磁辐射、粒子辐射等)的统称。例如物体受热向周围发射热量叫做热辐射;受激原子退激时发射的紫外线或X射线叫做原子辐射;不稳定的原子核衰变时发射出的粒子或g射线,叫做原子核辐射,简称核辐射。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辐射,这些辐射照射有的是天然的,也有的是人工的。天然辐射照射也叫天然本底照射,是指人类受到天然存在的各种电离辐射源的照射,主要有三个来源:(1)人体内部天然存在的放射性同位素钾-40;(2)岩石、土壤和水体中存在的放射性同位素,其中以放射性氡的

40、影响最大;(3)宇宙射线,一般来说,地势越高,受到宇宙射线的照射越强。人工辐射是指与核相关的人为活动引起的对公众的照射,包括医疗照射、核动力生产及其他工农业等领域的应用产生的核辐射。在人工辐射中,离我们最近的就是医疗照射,医疗照射是人类受到人工照射的主要来源。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受到的放射性照射大约有82%来自天然环境,大约有17%来自医疗照射,而来自其他活动大约只有1%。我们日常生活中受到辐射照射的常见情况见下表:辐射来源 辐射剂量我国陆地辐射 0.55毫希/年我国某些高本底地区3.7毫希/年宇宙射线(地面)0.26毫希/年砖房 0.41毫希/年食物 0.2毫希/年土壤、空气 0.5毫希/年北

41、京至欧洲乘飞机往返一次0.04毫希/次胸部X射线摄影 0.14毫希/次核电站周围 0.01毫希/年吸烟20支/天 1毫希/年生活中出处处有放射性,人类无时不在受到辐射和照射。人们吃的食物、喝的水、住的房屋、用的物品、周围的天空大地、山川草木乃至人体本身都含有一定的放射性。这些微量的放射性对人体并不构成损害,我们祖祖辈辈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生存繁衍的。(数据来源核辐射防护手册)21、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是如何构成的?核电厂周围辐射环境监测包括运行前环境辐射水平调查、运行期间环境监测以及流出物监测、事故场外应急监测和退役监测。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系统,围绕核电厂周围建

42、立了很多监测点,这些监测系统24小时连续监测。多年的监测结果表明,核电厂周边环境辐射水平远小于天然本底。此外,国家核安全局依据环境保护法对核电厂实行核电厂外围辐射环境监测,对核电厂周围所监管地域的环境辐射总体质量进行监测,为公众提供安全信息,监测污染源的排放情况,检查排污单位的监测工作。辐射环境监测网络是我国辐射环境保护事业的基础设施之一。国家辐射环境监测网络涵盖全国辐射环境质量监测、重点核与辐射设施周围环境监测和核与辐射事故应急监测。主要设置重点城市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重点核设施周围环境核环境安全预警监测站点,重要江河流域、国际河流、重要饮用水、地下水水源、和海水等水体的监测点,同时包括陆地

43、辐射监测点,土壤、生物样品的采样点和口岸辐射监测点一级电磁辐射监测点。22、碘盐能防辐射吗?核事故发生后,一般会伴随着放射性的碘-131等释放出来,被人体吸收后,会沉积在甲状腺,对甲状腺造成辐射损伤。为了减少人体对碘-131的吸收,可在事故后服用一定量的碘片,使甲状腺吸收足够量的稳定性碘,达到碘浓度的饱和,从而不再吸收或尽量少吸收放射性碘,或使进入人体内的放射性尽快排出体外,达到防止放射性碘进入人体造成的放射性损伤。碘盐中碘的存在形式是碘酸钾(KIO3),在人体胃肠道和血液中转换成碘离子被甲状腺吸收利用,我国规定碘盐的碘含量为30毫克/千克。按人均每天食用10克碘盐计算,可获得0.3毫克碘。而

44、碘片中碘的存在形式是碘化钾(KI),碘含量为每片100毫克。按照每千克碘盐含30毫克碘计算,成人需要一次摄入碘盐约3千克,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远远超出人类能够承受的盐的摄入极限。因此通过食用碘盐预防放射性碘的摄入是无法实现的。而且过量摄入盐还会导致多种疾病。核辐射分为外照射和内照射,服碘对内照射没有作用。从应急响应来说,有隐蔽、服碘两种防护方式,虽然盐中含有碘的成分,但是量不足以达到可以防护的目的;另外,服碘剂量不当也可能造成不好的效果。23、 “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规划”有哪些主要内容?2012年5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

45、(下简称规划)。规划结合全国核设施综合安全检查和日常持续开展的安全评价结果,总结了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取得的积极进展,分析了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当前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深入分析当前核安全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以确保核安全、环境安全、公众健康为目标,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根本方针,遵循“预防为主、纵深防御;新老并重、防治结合;依靠科技、持续改进;坚持法治、严格监管;公开透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统筹规划了9项重点任务,5 项重点工程,8 项保障措施。其中9项重点任务包括:强化纵深防御,确保核电厂运行安全;加强整改,消除研究堆和核燃料循环设施安全隐患;严格安全管理,规范核技术利用;加强

46、铀矿冶治理,保障环境安全;加快早期设施退役和废物治理,降低安全风险;强化质量保证,提高设备可靠性;推动科技进步,促进安全持续升级;完善应急体系,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夯实基础能力,提升监管水平。5项重点工程包括:核安全改进工程、放射性污染治理工程、科技研发创新工程、事故应急保障工程、监管能力建设工程。8项保障措施包括:健全法规标准,夯实安全基础;优化管理机制,提升管控效率;完善政策制度,弥补薄弱环节;培育安全文化,提高责任意识;加快人才培养,促进均衡流动;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先进经验;深化公众参与,增强社会信心;加大经费投入,落实资金保障。通过对规划内容的深刻理解与积极实践,力争至“十二五”末我国核

47、能与核技术利用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辐射环境安全风险明显降低;到2020年,核电安全保持国际先进水平,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水平全面提升,辐射环境质量保持良好,为保障我国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24、核事故应急防护措施有哪些?在核事故发生的早期、中期、晚期,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防护措施。早期(1-2天内)有较大量放射性物质向大气释放后对人员可采取的防护措施有:隐蔽、呼吸道防护、服用稳定性碘等防护药物、撤离、控制进出口通路等。这些措施对来自烟云中放射性核素的外照射,由烟云中放射性核素所致的体内污染均有防护效果。呼吸道防护,使用口罩或毛巾捂住鼻子,可防止或

48、减少吸入烟云中放射性核素所致的体内污染。服用稳定性碘可防止或减少烟云中放射性碘进入人体内后在甲状腺内的沉积。依据照射途径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减少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的量。为防止放射性微尘的吸入,首先应避免使近地面空气再度污染,如人员步行、车辆行驶或土工作业时,均应尽量减少扬尘。确实难以避免时则可采取加大车距、改变通过路线等方法避开多尘的地点,适当浇湿地面也可减少扬尘。车辆和房屋本身均有不同程度的密闭性能,可大大减少车内或房内空气污染程度。在事件中期,已有相当大量的放射性物质沉积于地面,有时放射性物质还可能继续会大气释放。此时,对个人而言除了可考虑中止呼吸道防护外,其他的防护措施可继续采取。为

49、避免长时间停留而受到过高的累计剂量,主管部门可有控制和有计划地将人群由污染区向外搬迁。此外,还应考虑限制当地生产或储存的食品和饮用水的销售和消费。控制食品和饮用水带来的风险要比避迁小得多。根据这个时期人员照射途径的特点,可采取的防护措施还有:在畜牧业中使用储存饲料,对人员体表去污,对伤病员救治等。在事故晚期做出防护措施决定所面临的问题是:在早期、中期阶段已采取防护措施的地区是否和何时可以恢复社会正常生活;是否需要进一步采取防护措施。做出允许恢复正常生活秩序的决定,其影响是多方面的,如受影响地区进行活动的特点、避迁人群的大小、季节和时令、除污染工作的难易程度,以及人们对返回家园的态度。是否继续采用某项措施,或者是否进一步采取其他防护行动,均须由主管部门进行评估和代价利益的分析。25、万一出现核事故,哪些机构负责?我国核事故应急组织体系分为国家核应急组织、省(自治区、直辖市)核应急组织和核设施营运单位核应急组织三级。国家核应急协调委负责组织协调全国核事故应急准备和应急处置工作。日常工作由国家核事故应急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核应急办)承担。必要时,成立国家核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全国的核事故应对工作。省级人民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