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834851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计 18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流觞(shn) 曲水(q) 符契(q) 冯虚御风(fng)B 袅袅(nio) 修禊(x) 愀然(qi) 山川相缪(lio)C 会稽(j) 舳舻(zh) 酾酒(l) 游目骋怀(chn)D 桂棹(zho) 蜉蝣(f) 枕藉(ji) 放浪形骸(hi)2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惠风和畅 (舒畅) 列序时人 (一个个)B 举酒属客 (嘱托) 何时可掇 (拾取)C 纵一苇之所如 (往,到) 下江陵 (攻占)D

2、于是余有叹焉 (感慨) 茂林修竹 (长)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赤壁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人,北宋,在谪居黄州期间,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B沁园春长沙中,“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句数、阕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词的内容。C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大抵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作品。本称诗,据传是孔子撰写,汉代将它奉为经典,故称诗经,共三百零五首。D“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前言”,是说明书籍著作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她最终

3、到底是正是邪,她在所有喜欢大司命的朋友们心里,她永远是一个临风招展,遗世独立的女子。B儿子也翻来覆去睡不着,想着怎么去向正襟危坐的母亲认错。C我们少年时代,读书真到了夙兴夜寐的快乐程度,我现在都能想到自己一边吃饭一边读书的“迷样子”。D. 唯有与宝在一起,他才可以忘却自己的身份,放浪形骸,领略“人贵适宜”的真趣。2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APEC 工商领导人峰会在每年的 APEC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举办,是各经济体领导人与工商界开展对话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工商界活动。B.据实地调研显示,众多广告竟然以“打包”的方式公然“杀”进英语课本,并且一路顺风被送到了

4、学生手中。某些人的严重失职被暴露无遗,而在这种失职背后,极有可能还藏有权钱交易的猫腻。C.自 2013 年北京公开高考改革方案后,全国各地掀起了高考改革。据悉,2015 年起江西高考开始使用全国卷。D. 我国重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目的是用更严格的监管、更严厉的处罚、更严肃的问责,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被称为“最严食品安全法”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鸿门宴 ) (参乘也作“骖乘” ,又叫陪乘。古时乘车,御者在中,尊者在右,警卫在左,在左边担任警卫的人叫参乘。 )B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荆轲刺秦王 ) (徵为古代五音

5、之一,五音即宫、商、角、徵、羽;也有七音之说,即在五音后加变宫、变徵二音, “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C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鸿门宴 ) (“河南” 、 “河北”古时指黄河以南、黄河以北。)D “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荆轲刺秦王 ) (足下是古代对对方的敬称,多用于下级对上级或朋友、平辈之间,而且多用于书信中。 )二、现代文阅读 (共计 27 分)(一)文学类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共计 14 分)人生树下王开岭“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语出诗经小雅小弁,意思是说:桑树、梓树乃父母所栽,见之必肃立,心生敬意。父母者,为何要在舍前植这两种树呢?答案是:“

6、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 ”即让子孙有衣裳穿、有家具使。后来,“桑梓”便成了“故里”的代称。树,不仅实用,还意味着福佑、恩泽和繁衍;不仅赐人花果和木质,还传递亲情和美德,承载光阴与家世。树非速生,非一季一岁之功,它耐受、持久、长命,春华秋实,像一位高寿的3家族长者,俯瞰儿孙绕膝。所谓“荫泽” “荫蔽” “荫佑”之说,皆缘于树。有祖必有根,有宅必有树。再穷的人家,也能给后人撑起一大片树荫。这是祖辈赠予子嗣最简朴最牢固的遗产了。幼时,父亲带我回乡下祖宅,院子里有一棵粗壮的枣树,上住鹊窝,下落石几。逢孩子哭闹,祖母便将房梁上的吊篮钩下,摸出红油油的干枣来。后来,老人去世,老屋拆迁,“老家”便没了

7、。虽非桑梓,但我知道,此树乃祖辈所植,在其下纳过凉、吃过枣子的,除了我,还有我的父亲,还有父亲的父亲它是一轮轮人生的见证者,见证了他们从跌撞的蒙童、攀爬的顽少,变成拄杖的耄耋这样的树,犹若亲属。老人们讲,闹饥荒时,都是树先枯、人后亡,因为果腹的最后一样东西,是树皮。人,只要熬到春天就不会饿死了,因为这时候,树抽芽,野菜生,槐花、榆钱、椿叶、杨穗,都是好食材。几千年来 ,凡户居,必在一棵大树下;凡村头,必有一棵神采奕奕的老树。民谣中唱,“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 “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 。树,是家舍的象征,是地址的招魂幡。它比屋高,比人久。离家者,最后一眼回望的是它;返乡者,

8、远远眺见的也是它。游同里古镇,听到个说法:江南殷实人家,若生女婴,便在庭院栽一棵香樟,女儿待嫁时,树亦长成,媒婆在墙外看到了,即登门提亲。嫁女之际,家人将树伐下,做成两只大箱子,放入绸缎做嫁妆,取“两厢厮守”之意。多美的习俗!女儿待字闺中时,对该树的感情定是窸窸窣窣的微妙,那是自己的树啊,盼它长大,又怕它长大。想想吧,像儿伴一样耳鬓厮磨,像丫环一样贴身随嫁,多么暖心,多么私密,多么亲昵。我若有女,必种一棵香樟。如今的家业里,少了样东西:树。没有了庭院,没有了户外,没有了供树根深入的大地,只剩下盆栽、根雕和花瓶。这个时代,可稳定传续的东西越来越少,“不动产”越来越少,“祖宗”的符号和痕迹越来越少

9、。 “家”失去了树荫的覆护,光秃秃曝于烈日下。我们的家什、器皿、陈设,包括果蔬稻粟,几乎无一源于自产和自制。我们的双手不再沾染泥土,我们不再是播种者,不再是采摘者,我们最大的身份是购买者,是终端消费者,我们彻底“脱农”了。不仅如此,我们解除了与草木共栖的古老契约,我们告别了在家门口折朵撷果的劳作和浪漫,我们放弃了对一棵树一株花的亲近与认领,我们失去了对四季和年轮的辨识大自然里,不再有我们的一方蒲团、一幅凉席、一具竹榻。树,在马路上流浪。我们只是乘车迅速地掠过它们,透过玻璃扫视它们。它们身上,没有我们的指纹和体温,没有儿童的笑声和攀爬的身影。人和树,亲情已断,形同陌路。大自然中,没有了我们的亲属

10、,我们成了路人。(选自古典之殇,有删节)47.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标题人生树下既点明了文章所写的内容树与人生,又提示了全文所用的手法象征。B.为了表达对树的敬畏、感恩,作者行文时采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咏物抒怀便是其中之一。C.“我若有女,必种一棵香樟”一句表达的不是作者对香樟树的喜爱,而是对女儿美好人生的祝福期盼。D.“后来,桑梓便成了故里的代称”一句中的引号起强调的作用,以此突出家园与树密不可分。8.联系文章,简要概述哪些内容能体现“这样的树,犹若亲属”一句的内涵(5 分) 。9.文章结尾说“大自然中,没有了我们的亲属,我们成了路人”,作者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11、?请试着结合文章探究(6 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共计 13 分)白鹿原上寻找陈忠实“世间已无陈忠实,天地白鹿魂永存。 ”白鹿原不仅是陈忠实代表作白鹿原的名字,也是确有其实的地名。1942 年,陈忠实就出生在这里。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文坛上兴起“文化寻根”的热潮。关中处于陕西的中心,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近代的兴衰起落,触发了陈忠实的思索与探究。他在西安周边的几个县查阅县志、文史资料,与乡人聊天,查访民间奇闻野史。关中民俗,亡者入殓,头下要有垫头物。陈忠实最担心的就是他写不出一部作品来当“枕头” 。那些年,陈忠实一直待在白鹿原上的老家。妻子在西安照顾

12、一家老小,他一人在村里,吃饭只能靠从城里背馍。西安陈忠实文学馆的工作人员权伦告诉环球人物记者:“陈忠实这一生,年少时是为读书,把馍馍从乡下往城里背;中年时,为写作,又把馍馍从城里往乡下背。 ”1988 年 4 月 1 日,陈忠实在草稿本上写下白鹿原的第一行字。他的整个心理状态已进入“我的父辈、爷爷辈、老爷爷辈生活过的这座古原的沉重的历史烟云之中了” 。写作5的那四年,陈忠实身在老家的白鹿原,心在笔下的白鹿原,穿行于清末、革命、抗日、内战的不同时期。故事写到 1949 年,书中的白鹿原解放了,陈忠实自己也解放了。白鹿原快写完时,妻子来给他送蒸馍和擀好的面条,送妻子出小院时,他告诉妻子这些面和馍吃

13、完,就写完了。妻子突然停住脚问:“要是发不了咋办?”他毫不迟疑地说:“我就去养鸡。 ”手稿交给出版社的同时,陈忠实也复印了一份送给陕西著名文艺评论家李星。10 多天都没消息,陈忠实内心忐忑地进城。李星正买菜回来,见了陈忠实啥也不说,就说到屋里谈,陈忠实被吓着了,从一楼到五楼,一进书房,李星猛然回身,像吼秦腔般说道:“咋叫咱把事弄成了!”当时李星还有三个预言:你不用找评论家,评论家会来找你;十年之内,没有人能超过你;白鹿原能得茅盾文学奖。这三个预言一一应验。在陈忠实传作者、白鹿书院副院长邢小利看来, 白鹿原自问世以来能历经二十四年不衰,缘于故事里的“仁” “义”二字。千古文人侠客梦, “他所描写

14、的这个陕西关中平原上的白鹿村,就有仁义村之称。那些仁义古风,是陈忠实这类耕读之家走出来的人的理想,也是这方水土里千百年来最深厚积淀的美德。这才是白鹿原的灵魂。 ”邢小利说。1996 年,陈忠实在清明时写了一首故乡诗:“忆昔悄然归故园,无意出世图清闲。骊山北眺熄烽火,古原南倚灼血幡。魂系绿野跃白鹿,身浸滋水濯汗斑。从来浮尘难化铁,十年无言还无言。 ”当时的他,已经功成名就,住在省城,但很快厌倦了城市里的喧嚣和龌龊,复归田园,乐于为乡党写对联、当执事先生。他来自乡野,魂也在乡野。 白鹿书院是陈忠实晚年的一个心愿。2002 年,他和几位学者讨论问题时,有人提议可以在白鹿原上创建一个书院。2005 年

15、,白鹿书院成立,创办当天陈忠实说:“白鹿最终回到了白鹿原上。 ”八百里秦川上,有一种代代相传的老腔,既不是传统秦腔戏,也不同于现代摇滚,古朴悲壮,粗犷豪放,白鹿原上的陈忠实,就是那一笔老腔。(摘自环球人物2016 年第 13 期,有删节)1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A陈忠实刚开始时担心自己写不出一部能当“枕头”的作品,但最终凭着文人所特有的气性和个人才华完成了可以垫头作枕的白鹿原 。B文艺评论家李星有关白鹿原的一系列言行以及三个预言的应验,从侧面衬托出该书6的非凡价值和陈忠实出类拔萃的才华。C陈忠实少年读书时,从乡下背馍吃,而中年写白鹿原时,吃饭又是靠从城里背馍

16、,可见陈忠实家庭困难,经济拮据。D在白鹿原上成功创建白鹿书院,了却了陈忠实晚年的心愿,他当天的讲话反映出个文人对白鹿原的挚爱之情。1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 ) (5 分)A文中引用陈忠实的诗句,从正面展现了陈忠实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突出其“来自乡野,魂也在乡野”的恋乡情结。B白鹿原不仅是一本书的名字,也是陈忠实的故乡,而白鹿原一书记载了从清末到I949 年白鹿原地区沉重历史烟云。C 白鹿原快写完时,来送饭的妻子问写完的书稿发不了怎么办,陈忠实的回答表明了他对自己作品的自信。D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文坛兴起了“文化寻根”热潮,这触发了陈忠实的思索和探究,

17、他决定也写一部寻根的著作。E就像八百里秦川上古朴悲壮、粗犷豪放的老腔,陈忠实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也深深影响了他的作品。12陈忠实的白鹿原能成功问世且获得大奖,除了其文学才华与时代机遇外,还有哪些重要因素?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5 分)三、古代诗文阅读(共计 28 分)(一)文言文阅读(共计 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316 题。杜景俭,少举明经,累除殿中侍御史。出为益州录事参军。时隆州司马房嗣业除益州司马,除书未到,即欲视事,又鞭笞僚吏,将以示威,景俭谓曰:“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嗣业益怒。景俭又曰

18、:“公今持咫尺之制,真伪未知,即欲揽一州之权,谁敢相保?扬州之祸,非此类耶。 ”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 ”景俭由是稍知名。入为司宾主簿,转司刑丞。天授中,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理制狱,时人称云:“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 ”累迁洛州司马。寻转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则天尝以季秋内出梨花一枝7示宰臣曰:“是何祥也?”诸宰臣曰:“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 ”景俭独曰:“谨按洪范五行传:阴阳不相夺伦,渎之即为灾。 又春秋云: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19、今已秋矣,草木黄落,而忽生此花,渎阴阳也。臣虑陛下布教施令,有亏礼典。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 ”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延载初,为凤阁侍郎周允元奏景俭党于李昭德,左迁秦州刺史。后累除司刑卿。圣历二年,复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时契丹入寇,河北诸州多陷贼中。及事定,河内王武懿宗将尽论其罪。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则天竟从景俭议。岁余,转秋官尚书。坐漏泄禁中语,左授司刑少卿,出为并州长史。道病卒,赠相州刺史。(节选自旧唐书杜景俭传13.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坐漏泄禁中语 坐:徒,空B除书未到,即欲视事

20、 视事:就职理事C寻转凤阁侍郎 寻:不久D人吏为之语曰 人吏:百姓官吏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A “九” ,在中国古代,九为阳数的极数,即单数中最大的数,于是多用“九”这一数字来附会帝王,与帝王有关的事物也多与九有关。例如,帝王之位称“九五” 。B “忝”为谦辞,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常见的谦称有鄙、敝、卑、窃、臣、仆等;常见的敬辞有台、尊、贤、仁、令等。C “出” ,京官外调。古代涉及官职变动的词语很多。如“拜” “除” ,授予官职;“迁”“ 谪” ,贬官降职;“陟” “徙” ,提升官职。D “季秋” ,秋季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九月;在古

21、代,一年分为四个季节,每个季节各占三个月,这三个月依次用“孟、仲、季”来表示。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杜景俭正直而不趋炎附势。在回答武则天有关秋天梨树开花的寻问时,与各宰臣的吹捧不同,杜景俭大胆直言,认为这是武则天篡位阴阳混乱上天发出的预警。B杜景俭怀公正悲悯之心。天授中,他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门审断钦犯案件的时候,人们传言称遇到景俭审案,就可以活下来。C杜景俭从政谨慎。房嗣业在诏令未正式下来之前,就想大权独揽,景俭首先是劝说,劝8说未果,于是叱散左右以防祸事发生。D杜景俭敢于为他人请命。当时,外族入侵,国土沦丧。等到事已平定,河内王武懿宗要将

22、沦陷地的百姓全部判罪,景俭向武则天提出自己看法,建议最终被采纳。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公今持咫尺之制,真伪未知,即欲揽一州之权,谁敢相保?(5 分)(2)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 (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共计 9 分)阅读下首宋诗,按照要求回答问题。凝香斋 曾巩每觉西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诸侯。一尊风月身无事,千里耕桑岁有秋。云水醒心鸣好鸟,玉沙清耳漱寒流。沉心细细临黄卷,疑在香炉 最上头。【注】凝香斋:原名西斋,位于济南大明潮畔。曾巩于 1071 年任齐州(治所今山东济南)知州,齐州大治,该篇为 1072 年游大明湖而作。香炉:香炉峰。17

23、下列对这首宋诗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A该诗首句点题,领起全诗。以下写景抒情都是围绕这句展开。曾巩身临西斋,徜徉山水,忘怀世情俗务, “不知”只因“景最幽” ,俯仰其间,心神愉悦。B颔联写曾巩任职齐州,齐州大治,身闲无事,手持酒杯,临风赏月;桑麻遍野,庄稼茁壮,可望秋季丰收。C任所济南最有代表性的风物是湖光和泉水。颈联上句湖光,下句泉水。纯静的湖水白云驻足,让人心灵清醒明澈;泉底砂石如玉,清寒的泉流冲激,悦耳清幽。D尾联归结全诗。置身如此令人向往的境界,潜心书史,其清幽意境与高雅情趣让诗人疑是在庐山香炉峰的景物绝佳处。愉悦之情,如超脱世外,暗含辞官归田之念。18后人多认为此诗诗

24、眼为首联中的“幽”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 分)9四、名句名篇默写(每题 1 分,共计 6 分)19.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有力抨击东晋士大夫生死观的句子为“_,_。 ”20.赤壁赋中,表达了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羡慕大自然永恒的诗句是:“_,_。 ”21.归园田居中表现是诗人摒弃世俗,渴望返回自然的诗句是“_,_。 ”22.离骚中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是: “_,_。 ”23. 沁园春长沙中表现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两句是:“_,_。 ”24.荆轲刺秦王中通过众宾客的穿戴来渲染送别气氛的语句是:“_,_。 ”五、语言表达(共计 11 分)25.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

25、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字。 (6 分)对荆轲的评价,_,苏洵非议荆轲之行为“始速(招致)祸焉” 。鲍彪说“轲不足道也” 。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_,第一个是司马迁, 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左思称颂他“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陶渊明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评者大都认为,荆轲_,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26. 仿照下面的诗句,选择新的写作对象,另写一组句子。 (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5分)路边的那一潭死水, 仿写: _ 无纹无波。 _ 我不要这样的生活 我不要这样的生活10要么就卷入长江大海, _ 要么就去无声地滋润田禾。 _ 六、写作(60 分)明月清风,荒漠戈壁,是自然的给予;成功快意,失落伤怀,是生活的给予;点赞鼓励,吐槽鞭策,是他人的给予我们在获得中给予中一路走来,我们又将拿什么给予别人?请以“给予”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选好角度,立意自定;(2)记叙文体;(3)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4)不少于 800 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