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 学习研究体会,2,2017年9月1日,第12届全国人大29次常委会表决通过核安全法(95票赞成,2票弃权) 本届全国人大第一个立法论证的项目 得到了全行业的大力支持 8章,94条 内容丰富,措施具体,全面系统,背景情况,Page 3,2019/3/18,背景情况,Page 4,2019/3/18,主要内容,立法思路 主要内容 重大制度 权利和责任 重要问题 后续工作,CONTENTS,5,立法思路,1,NNSA,Page 6,2019/3/18,立法思路,总体思路 目的:实现核安全目标 总目标: No.1 为了保障核安全,预防与应对核事故,安全利用核能,保护公众和从业人
2、员的安全与健康,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Page 7,2019/3/18,总体思路 技术安全目标: No.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对核设施、核材料及相关放射性废物采取充分的预防、保护、缓解和监管等安全措施,防止由于技术原因、人为原因或者自然灾害造成核事故,最大限度减轻核事故情况下的放射性后果的活动,适用本法。 辐射防护目标: No.18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严格控制辐射照射,确保有关人员免受超过国家规定剂量限值的辐射照射,确保辐射照射保持在合理、可行和尽可能低的水平。,立法思路,Page 8,2019/3/18,总体思路 做法:夯实、完善我国形成的一套
3、既与国际接轨、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核安全制度框架-独立,权威,法治,理性,有效,立法思路,Page 9,2019/3/18,体现党中央的战略部署 党中央高度重视核安全工作 核安全观: No.3 国家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加强核安全能力建设,保障核事业健康发展 多次作出批示 政治局常委审议核安全法三审稿 党中央成立国家核安全工作协调机制 No.6(3) 国家建立核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有关部门推进相关工作 党中央将核安全法的编制纳入到年度重点工作计划,立法思路,Page 10,2019/3/18,明确核安全相关责任 责任的种类: 核安全责任 核损害赔偿责任 其他责任 责任的性质: 全面
4、责任 相应责任 责任主体: 所有参与方、全链条控制,立法思路,Page 11,2019/3/18,与现有法律和谐衔接 与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互相配套 成为现行法规体系的顶层法 为原子能法的立法留出空间,立法思路,1部法律 7部行政法规 29项部门规章 93项导则 百余项技术文件,12,主要内容,2,NNSA,Page 13,2019/3/18,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核设施安全 第三章 核材料与放射性废物安全 第四章 核事故应急 第五章 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则,Page 14,2019/3/18,适用范围 包括: 核设施 核材料 放射
5、性废物 不包括: 放射源 铀矿冶 电磁辐射 核安保内容已经包含其中 军工和军事核安全另行规定,主要内容,Page 15,2019/3/18,体现了 安全首先来源于行动,而不是来源于监管 各类核设施的管理模式基本统一,综合平衡了: 核电厂的风险大 研究堆的学术气氛带来的问题 核燃料循环设施及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设施的经费问题,主要内容,16,重大制度,3,NNSA,Page 17,2019/3/18,重大制度,核损害赔偿制度 立法过程几经辗转 确立了基本权利和责任 No.11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受到核损害的,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No.90 因核事故造成他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者环境损害的,核
6、设施营运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核损害赔偿责任制度承当赔偿责任, 确立了基本框架 唯一责任:为核设施营运单位提供设备、工程以及服务的单位不承担核损害赔偿责任 财务保障:投保责任保险,或参加互助机制等 例外条款:战争、武装冲突、暴乱等情形除外 主观故意没有被纳入免责条款,Page 18,2019/3/18,信息公开制度 信息公开的主体: 国务院有关部门 地方政府 营运单位 信息公开的内容: 管理制度、文件 安全状况 监测数据 年度报告 信息公开的渠道: 公告、网站,重大制度,Page 19,2019/3/18,核安全许可制度 核设施安全许可: No.22 国家建立核设施安全许可制度。核设施营运单位进行选
7、址、建造、运行、退役等活动,应当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许可。 核材料许可 No.38 核设施营运单位和其他有关单位持有核材料,应当按照规定的条件依法取得许可,,重大制度,Page 20,2019/3/18,核安全许可制度 运输活动许可 No.51(2)公安机关对核材料、放射性废物道路运输的实物保护实施监督,依法处理可能危及核材料、放射性废物安全运输的事故。通过道路运输核材料、放射性废物的,应当报启运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按照规定权限批准;其中,运输乏燃料或者高水平放射性废物的,应当报国务院公安部门批准。 No.51(3)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批准核材料、放射性废物运输包装容器
8、的许可申请。 No.52(2)乏燃料、高水平放射性废物的托运人应当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交有关核安全分析报告,经审查批准后方可开展运输活动。 核安全设备许可 No.36 为核设施提供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损检验服务的单位,应当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许可。,Page 21,2019/3/18,放射性废物管理制度 单位资质许可 No.43 专门从事放射性废物处理、贮存、处置的单位,应当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申请许可。 中等深度处置制度 No.40(2) 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在国家规定的符合核安全要求的场所实行近地表或者中等深度处置。 高水平放射性废物专营制度 No.40(3)
9、 高水平放射性废物实行集中深地质处置,由国务院制定的单位专营。,重大制度,Page 22,2019/3/18,放射性废物管理制度 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的监护 时间:关闭之后 主体:营运单位(或转为地方政府) 退役费用和废物处置费用预提 No.48(2)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预提核设施退役费用、放射性废物处置费用,列入投资概算、生产成本,专门用于核设施退役、放射性废物处置。,Page 23,2019/3/18,应急响应制度 设立应急协调委员会 应急预案 核事故应急准备金 多方参与应急 解放军、武警 应急支援 No.59(3)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按照核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要求,实施应急响应支援。,重大制
10、度,Page 24,2019/3/18,核安全保障制度 核安全规划 No.7 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编制国家核安全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 核安全文化 No.9 国家加强核安全文化建设。 No.9(3) 核设施营运单位和为其提供设备、工程及服务的单位应当积极培育和建设核安全文化,重大制度,Page 25,2019/3/18,核安全保障制度 核安全科研 No.10 核设施营运单位和为其提供设备、工程以及服务等的单位、与核安全有关的科研机构等的单位,应当持续开发先进、可靠的核安全技术,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提高核安全水平。 国际合作制度 No.13国家组织开展与核安
11、全有关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完善核安全国际合作机制,重大制度,Page 26,2019/3/18,技术审评制度 No.32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对核设施安全许可申请组织安全技术审查,No.33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安全技术审查时,应当委托与许可申请单位没有利益关系的技术支持单位进行技术审评。受委托的技术支持单位应当对其技术评价结论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重大制度,27,权利和责任,4,NNSA,Page 28,2019/3/18,权利和责任,核安全的权利和责任 第一层次: 核安全监管部门 核设施营运单位和运输活动的托运人、承运人 为什么没有核材料持有单位? 主要部分
12、已经被以上2家涵盖 核材料库被排除(目前属于军工设施) 第二层次: 中央政府及其部门 地方政府及其部门 承包商 公民法人,Page 29,2019/3/18,核安全监管部门 制定标准 No.8 国家坚持从高从严建立核安全标准体系。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制定核安全标准。核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 关于核安全部门规章,已经在立法法中规定,权利和责任,Page 30,2019/3/18,核安全监管部门 行政许可 发放许可证,权利和责任,Page 31,2019/3/18,核安全监管部门 行政许可 修改行政许可 No.27(3)在有效期内,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新的核安
13、全标准的要求,对许可证规定的事项作出合理调整。 吊销许可证 No.89违反本法规定,对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从事核安全活动的单位拒绝、阻挠的,由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暂扣或者吊销其许可证;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权利和责任,Page 32,2019/3/18,核安全监管部门 承担许可的法律责任 No.75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一)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未依法对许可申请
14、进行审批的; 监督检查 No.70(1)(2)国家建立核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对从事核安全活动的单位遵守核安全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权利和责任,Page 33,2019/3/18,核安全监管部门 保密责任 No.74 核安全监督检查人员执行监督检查任务,应当出示有效证件,对获知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依法予以保密。,权利和责任,Page 34,2019/3/18,核设施营运单位权利和责任 核安全责任 No.5 核设施营运单位对核安全负全面责任。 核安保责任 No.38核设施营运单位和其他有关单位持有核材料,应当采取下列
15、措施,防止核材料被盗、破坏、丢失、非法转让和使用,保障核材料的安全与合法利用,权利和责任,Page 35,2019/3/18,核设施营运单位权利和责任 核损害赔偿责任 在许可后运行核设施的权利 No.27 核设施运行许可证的有效期为设计寿期。,权利和责任,Page 36,2019/3/18,运输活动的托运人和承运人 乏燃料安全责任 No.39 产生、贮存、运输、后处理乏燃料的单位应当采取措施确保乏燃料的安全,并对持有的乏燃料承担核安全责任。,权利和责任,Page 37,2019/3/18,运输活动的托运人和承运人 运输活动安全责任 No.52核材料、放射性废物的托运人应当在运输中采取有效的辐射
16、防护和安全保卫措施,对运输中的核安全负责。乏燃料、高水平放射性废物的托运人应当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交有关核安全分析报告,经审查批准后方可开展运输活动。核材料、放射性废物的承运人应当依法取得国家规定的运输资质。,权利和责任,Page 38,2019/3/18,国务院 核设施布局 No.14 国家对核设施的选址、建设进行统筹规划,科学论证,合理布局。 报告 No.63(3)国务院应当定期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核安全情况。,权利和责任,Page 39,2019/3/18,政府部门责任 政府部门分类 国务院核工业主管部门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 其他有关部门 责任类别: 核安全管理工作
17、No.6(3)国务院核工业主管部门、能源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核安全管理工作。 应急管理 No.55国务院核工业主管部门承担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日常工作,牵头制定国家核事故应急预案,经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权利和责任,Page 40,2019/3/18,地方政府 提供用地 No.21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对国家规划确定的核动力厂等重要核设施的厂址予以保护,在规划期内不得变更厂址用途。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核动力厂等重要核设施周围划定规划限制区,经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同意后实施。 No.42国务院核工业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
18、直辖市人民政府编制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场所的选址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权利和责任,Page 41,2019/3/18,地方政府 环境监测 No.30(3)核设施退役后,核设施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对核设施场址及其周围环境中所含的放射性核素的种类和浓度组织监测。 应急职责 No.55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承担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的日常工作,负责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场外核事故应急预案,报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审批后组织实施。 No.60国务院核工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负责发布核事故应急信息。,权利和责任,Page
19、 42,2019/3/18,地方政府 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职责 No.63国务院有关部门及核设施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公开核安全相关信息。 No.66(3)核设施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就影响公众利益的重大核安全事项举行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并以适当形式反馈。,权利和责任,Page 43,2019/3/18,公民的权利和责任 No.11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危害核设施、核材料安全。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核安全信息的权利,受到核损害的,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No.68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对
20、存在核安全隐患或者违反核安全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得编造、散布核安全虚假信息。,权利和责任,Page 44,2019/3/18,权利和责任,承包商责任 相应责任 No.5(2)为核设施营运单位提供设备、工程以及服务等的单位,应当负相应责任。 如何理解: 合同责任 其他法律责任 免责 No.90(2)为核设施营运单位提供设备、工程以及服务等的单位不承担核损害赔偿责任。核设施营运单位与其有约定的,在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按照约定追偿。,45,重要问题,3,NNSA,Page 46,2019/3/18,重要问题,关于概念 概念的法律
21、学意义 法律学概念并不终结科学界的讨论 法律学的概念与法律的适应范围密切相关,Page 47,2019/3/18,关于概念 核安全的概念: 我国核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国际核安全概念 核安全与辐射安全概念的辨析 核设施的概念: 基本符合国际同行的概念 核材料库并未包含在核设施概念 城市放射性废物库不在本法范围内,重要问题,Page 48,2019/3/18,关于概念 核材料的概念 裂变材料 聚变材料是否为核材料由下位文件规定 No.2(3)核材料,是指:(一)铀-235材料及其制品;(二)铀-233材料及其制品;(三)钚-239材料及其制品;(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管制的核材料。,重要
22、问题,Page 49,2019/3/18,关于运行许可 运行许可证与装料批准书合并 No.27(1)核设施首次装投料前,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出运行申请, 许可时间和定期安全评价 No.27(3) 核设施运行许可证的有效期为设计寿期。 No.16(2)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对核设施进行定期安全评价,并接受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审查。,重要问题,Page 50,2019/3/18,关于运行许可 运行许可证的延续 No.28核设施运行许可证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运行的,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于有效期届满前五年,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延期申请,并对其是否符合核安全标准进行论证
23、、验证,经审查批准后,方可继续运行。 关于停闭阶段 主要针对研究堆 No.29核设施终止运行后,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采取安全的方式进行停闭管理,保证停闭期间的安全,确保退役所需的基本功能、技术人员和文件。,重要问题,Page 51,2019/3/18,关于规划限制区 国家核安全局参与规划限制区审查 No.21(2)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核动力厂等重要核设施周围划定规划限制区,经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同意后实施。 No.78 违反本法规定,在规划限制区内建设可能威胁核设施安全的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的生产、贮存设施或者人口密集场所的,由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拆除,恢复原状,
24、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重要问题,Page 52,2019/3/18,关于报告制度 No.19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对核设施周围环境中所含的放射性核素的种类、浓度以及核设施流出物中的放射性核素总量实施监测,并定期向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监测结果。 No.35 国家建立核设施营运单位核安全报告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No.58 发生核事故时,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开展应急响应,减轻事故后果,并立即向国务院核工业主管部门、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报告核设施状况,根据需要提出场外
25、应急响应行动建议。,重要问题,Page 53,2019/3/18,完善核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梳理法规体系 修订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制定原子能法 研究放射性废物管理法 研究建立核安全标准体系 强制性标准 简单、好用 与法规体系融合,后续工作,Page 54,2019/3/18,后续工作,完善许可证持证模式 推进集团公司持证 No.15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具备保障核设施安全运行的能力,并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满足核安全要求的组织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安全管理、岗位责任等制度; (二)有规定数量、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三)具备与核设施安全相适应的安全评价、资源配置和财务能力; (四)具备必要
26、的核安全技术支撑和持续改进能力; (五)具备应急响应能力和核损害赔偿财务保障能力;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Page 55,2019/3/18,完成核安全法中安排的各项任务 核损害赔偿制度 退役和放射性废物基金 规划限制区管理办法 营运单位报告制度 信息公开制度,后续工作,Page 56,2019/3/18,结论,核安全法基本固化、优化了现有有效做法 核安全法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核安全法体现了国家最高决策层对核安全的看法和意志 核安全法取得了全社会的最大公约数,Page 57,法律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别的发明让人类学会驾驭自然,而法律的发明,则令人类学会如何驾驭自己。-埃德加博登海默,结论,Page 58,核能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驾驭自然能力提高的体现 人类用核安全法来控制自身,形成了对自然力量的强大控制力,结论,谢谢!,Page 59,